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 第1899章 见孔颖达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第1899章 见孔颖达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7:24 来源:笔趣阁

王敖脸上的神情,宛如万年的冰霜,无比的冰冷。

他已经给足了孔颖达面子。

处处劝说孔颖达。

但是,孔颖达却还要推拒,还找各种理由拒绝。这样的一个情况,令王敖无比的恼怒。

王敖蹭的站起身,大袖一拂道:“诸位,我们走。这等懦弱之辈,不配和我们同为世族。待得他年,他一定会被钉在世族的耻辱柱上。”

郑严也是一副恼怒模样。

其余五姓七望的人,一个个脸上,尽皆充斥着怒火。他们都眼巴巴的找孔颖达出谋划策,但最终,孔颖达找寻托词拒绝,这样的一个情况,搁在谁的身上,谁都无法平息怒火。

一个个眼神锐利的瞪着孔颖达,最终纷纷离去。

孔颖达端坐着,神色如常。

他不受任何影响。

对于自己的内心,孔颖达自有坚持。他清楚什么事情该做,更清楚什么事情不该做。世家之人,想要和王灿为敌,那是自己找死,孔颖达不愿意去做。

尤其王灿这些年在大隋的改革,孔颖达也是看在眼中。

对大隋来说,王灿是救世主。

若非王灿,大隋早就崩塌。

若非王灿,大隋早就硝烟四起。

因为有王灿,大隋的乱局被镇压,百姓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虽说在王灿的各种手段下,世家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可不可否认的,百姓日子却是愈发殷实。

“来人!”

孔颖达吩咐一声。

他的书童立刻进入,躬身行礼。

孔颖达道:“准备马车,我要出门一趟。”

“是!”

书童得令,便立刻去安排。

不一会儿的功夫,书童来禀报说马车已经准备好。

孔颖达当即就起身往外走。

他进入马车后,没有立刻前往国师府,而是往城南的方向去。走了一段距离,最后孔颖达才传令调转方向,又往王灿所在的国师府去。

之所以这么做,是担心被监视。

毕竟,孔颖达不确定,到底有没有人监视他。

为防万一,小心一切无大错。

马车掉转方向后,便是快速的赶路,一路疾驰,最终来到国师府外。如今的国师府外,依旧是人来人往,极为热闹喧嚣。

毕竟国师府俨然成了政务中心。

成了处理国事的地方。

所以每日来的官员极多,以至于进进出出的人,多不胜数。

孔颖达也是走上前去,来到门房的面前,递上了自己的名刺,道:“烦请通报一下,孔子三十一世孙孔颖达,特来拜见国师。”

门房一听,顿时瞪大眼睛,很是惊讶。

因为来的竟是孔子的三十一世孙。

如果孔颖达只说自己的名字,门房根本不会有半点的惊讶,甚至于连禀报的想法都没有。可是眼前的人,是孔子的三十一世孙。这样的一个人,身份太过于显赫,即便是孔颖达没有出身,也不是官员,也不能等闲视之。

正所谓宰相门前六品官,王灿的门房,即便是没有官职,那也不简单。

他每日接见无数人。

所以知道什么需要立刻禀报,什么需要拖一拖。

门房脸上堆起笑容,道:“孔先生稍等,我立刻就前往通报。”

“多谢!”

孔颖达笑了笑,在门口等着。

门房进入禀报,时间不长,就来到了书房,见到王灿,递上了孔颖达的名刺,道:“国师,外面来了一个叫做孔颖达的人,自称孔子三十一世孙。小人想着重要,所以特地禀报。不知道国师,是否要立刻接见?”

王灿道:“把人带进来!”

“是!”

门房得令,立刻就去通知。

王灿看着手中的名字,脸上到了多了一抹期待。

孔颖达其人,他是知道的。在隋末唐初,孔颖达是一个清流名士,是极有才学的人。王灿没想到,孔颖达竟是亲自来他的府上拜见。

不多时,孔颖达进入。

孔颖达早就知道王灿的威名,更听过王灿的诸多事迹。在他的内心,对于王灿早有自己的判断,只是如今看到了王灿,见到王灿的样子,也不免震惊。

王灿太年轻了。

如此的年轻,就有如此的手段,令人心惊。

孔颖达深吸口气,一下回过神来,双手合拢,躬身道:“草民孔颖达,拜见国师大人。”

“坐!”

王灿吩咐一声。

“谢国师!”

孔颖达立刻就道谢,然后撩起衣袍坐下。

王灿道:“孔颖达你来自孔家,应该知晓,孔醒身的死,和本官有关。莫非,你是代表孔家而来,是为了孔醒身的事情?”

“并非如此!”

孔颖达摇头就回答。

孔颖达快速道:“孔醒身的事情,是他自己犯错在先。更何况,那是孔醒身和国师之间的事情,和我没有关系。我虽是孔子后人,也是孔家之人,也不赞同孔家之前的姿态。”

王灿眉头上扬,有些意外。

孔颖达倒是不一样。

王灿道:“那么,你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孔颖达说道:“国师执掌国政期间,废除苛捐杂税,免除百姓的徭役,更采取以工代赈的手段,化解了百姓的难题。可以说,大隋没有中道崩坏,都是国师的功劳。若非国师运筹帷幄,在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下,大隋早就千疮百孔了。”

“皇帝是一个有大抱负的人。”

“西巡西域,稳定疆土。”

“修筑长城,抵御外敌。”

“开掘运河,功在千秋利在当代。”

“甚至讨伐高句丽,也是为了能巩固大隋根基。”

……

“只是这些事情,每一件都不容易。而且太多的事情 一起推进,是极为危险的。尤其皇帝一力推行科举,更是触动世家根基。”

孔颖达侃侃而谈,道:“诸多的事情,已经使得大隋消耗了文皇帝打下的夯实根基,反倒是让大隋日渐风雨飘摇。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国师横空出世,力挽狂澜,国师的功劳,可谓是功莫大焉。如果没有国师,我可以肯定,大隋已经进入乱局了。”

王灿听完后,顿时笑了起来。

有些意思!

这孔颖达有见识,说话更是有意思。

事实上,还真是如此。

若非是王灿横空出世,如今的大隋,早就陷入困境。毕竟杨广坐下的太多事情,都太过于急促,而且杨广性子急切,过于求成,便忽视了地方的情况,以至于百姓的负担极大。

王灿说道:“你的夸赞,本官便接受了。不过,你应该不是为了夸赞本官,便专程前来国师府的吧?”

孔颖达道:“确实如此!”

王灿道:“那么你来国师府,所为何事?”

孔颖达回答道:“回禀国师,我之所以来国师府,是因为先前,五姓七望的各大家族主事人,一起找到了在下,希望在下出谋划策对付国师。因为国师这些年的改革,已经是触动了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对于国师来说,这是必须要推进的,对于他们来说,命根子都被撬动了。”

王灿道:“你孔颖达,也出身孔家,难道不是世家之人。你,为什么不阻止本官呢?”

孔颖达笑道:“国师,我虽说出身世家。但是我读圣贤书,所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太平盛世,是万千百姓不愁吃穿,能吃饱喝足。至于世家大族的利益,不是我孔颖达考虑的。”

王灿颔首道:“不错,不错!”

对于孔颖达,王灿颇为赞许。

王灿又道:“那么,他们让你出谋划策,你提出了什么建议?”

“我拒绝了。”

孔颖达说道:“他们希望我出谋划策,但是,我都以才智不足,委婉拒绝。如此一来,太原王氏的王敖以及荥阳郑家的郑严,及其余的人,就无法再逼迫我,全都离开了。”

王灿闻言,却是叹息一声。

孔颖达有些疑惑,道:“国师何故叹息?”

王灿说道:“你如果是顺水推舟,给他们一个对付本国师的计策,然后,再来国师府拜见,岂不是将计就计了?以至于如今,他们没能得到计策,接下来密谋,肯定还会找寻其余的手段。当然,以本官的手段,倒也不惧他们。”

孔颖达听到后,讪讪一笑。

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一点。

当时,就想着不卷入其中,所以自己装傻充愣,找了理由委婉拒绝。可是如今,听到了王灿一说,孔颖达也觉得,自己当时还是没有考虑清楚,应该将计就计的。

王灿话锋一转,又继续道:“你能主动来见本官,向本官禀报事情,很不错。你的情谊,本官记下了。”

孔颖达说道:“国师言重了,草民来拜见,不为什么情谊,只为苍生少受一些苦楚。国师在,大隋国泰民安,苍生衣食无忧。如果没了国师,大隋必定动荡。”

对于孔颖达来说,他很是钦佩王灿。

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了局面。

化解了大隋危机。

若非是王灿,如今的大隋,早已经是硝烟四起。

王灿沉声道:“你的消息,本官知道了。这段时间,本官会注意一下五姓七望的动作,也会关注其余世家大族的动作。”

孔颖达说道:“国师多加留意便是。”

顿了顿,孔颖达话锋一转,便起身道:“国师政务繁忙,草民便不打扰了,告辞!”

“等一等!”

王灿开口说话。

孔颖达道:“国师还有什么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