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 第894章 话凉州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 第894章 话凉州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7:24 来源:笔趣阁

郭嘉说出的话,给王灿提了个醒,让王灿一下清醒了过来。

击败韩遂和马腾,仅仅是一个开端,才刚刚打开入主西凉的局面。不过,这个过程是先难后易,接下来的事情比原来更顺利。

次日一早,王灿将郭嘉、法正和阎行请到书房中。

四人宾主落座,王灿笑说道:“找你们来,主要是商议西凉接下来的事情。”

法正脸上带着微笑,拱手说道:“主公,韩遂和马腾已经被消灭了,剩下的都是些虾兵蟹将,不足为虑,主公大军所到之处,谁敢不降?”

王灿笑了笑,并未回话。

郭嘉瘦削的面颊上依旧是风轻云淡,好似昨天晚上的事情没有发生一样。

阎行刚刚加入王灿麾下,做事谨慎小心,没有乱插嘴。

法正见王灿不说话,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不明所以。

过了片刻,王灿看向阎行,问道:“彦明,你是西凉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多年来跟着韩遂东征西讨,最了解西凉的情况,你仔细说说西凉的情况。”

“诺!”

阎行点点头,抱拳应下。

他清理了一下脑中的头绪,不急不缓的说道:“诚如法大人所言,西凉的势力以马腾和韩遂为尊,两人是最重要的人。两人在世的时候,其余的西凉军阀根本不敢和两人抗衡,只能忍着。不仅如此,连朝廷任命的凉州刺史也只能龟缩在威武,不敢和韩遂较量。”

法正立刻说道:“既如此,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阎行摇头道:“马腾和韩遂身死族灭,朝廷任命的凉州刺史肯定会抓住机会,整饬西凉混乱的局面,成为新的西凉霸主。”

法正问道:“阎将军,凉州刺史是何许人?”

阎行回答道:“现任凉州刺史名叫韦端,是京兆人。其人学问不错,但能力一般,能够稳坐凉州刺史的位置,是因为韩遂不敢杀死韦端,所以才能一直呆在刺史的位置上。”

王灿来了兴趣,问道:“韩遂为何不敢杀韦端?”

阎行说道:“韦端是京兆人,出身关中大族。韦端的生死,关系着关中大族的利益,韩遂害怕得罪关中的大族,只能让韦端担任刺史。末将刚才说韦端很可能异军突起,是因为以韦端为首的关中大族可能会出手相助,让韦端占据西凉,增强实力。”

王灿冷笑道:“关中大族,好一个关中大族!”

顿了顿,王灿又说道:“如此说来,凉州暗地里是关中大族控制的地方了。”

阎行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王灿却丝毫不在意,心中没有什么担忧的。在韩遂眼中,关中大族是一个庞然大物,但在王灿眼中却什么都不是。

关中大族表面上风光无限,但已经是昨日黄花。

因为关中大族掌握的舆论力量不足以和王灿抗衡,而且关中大族蓄养的私兵部曲更入不了王灿的眼。

不管是道义和力量,都不能和王灿抗衡。

王灿在成都建立文院,有蔡邕、庞德公、司马徽坐镇,俨然是一处新兴的学术圣地,王灿掌握的舆论力量才是庞然大物,不可估量。再加上王灿占据益州,还有益州本土的大儒名士撑腰,这样的力量更是关中大族无法比拟的。

王灿看了郭嘉和法正一眼,问道:“我们要平定西凉,其实就是解决韦端的问题。奉孝、孝直,你们两人有什么看法?”

法正朗声说道:“主公,既然韦端代表的是关中大族,那就先礼而后兵。”

王灿问道:“如何先礼后兵?”

法正回答道:“主公派遣一名士兵到威武传达命令,让韦端来拜见主公。等韦端抵达冀城,主公提出让韦端去成都做官,从而任命心腹担任凉州刺史,整饬西凉的局面。”

郭嘉点头说道:“孝直的建议不错,先礼后兵,已经足以显出主公的仁德。主公给足了韦端面子,若韦端不接受,再发兵攻打威武,扫荡西凉。黄将军和高将军带兵坐镇长安,若是关中的大族不消停,发兵清理一遍就是。”

阎行也说道:“主公,末将认同法大人的建议。”

王灿思虑一番后,说道:“好,就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看韦端作何打算?”说完后,王灿拿起纸笔,拟定好命令,然后交给法正,让法正派遣士兵前往威武,传信让韦端来冀城拜谒王灿。

三人起身离开书房,忙碌各自的事情去了。

法正派出信使后,王灿却没有停下。

王灿率领一部分士兵坐镇冀城,却派出阎行、赵云、陈到和张任往西北赶去,平定陇西郡周围的县城。不仅如此,王灿又让吕蒙、典满和黄叙单独帅领一军,跨过渭水,扫荡渭水北面的疆土,将冀城北面的秦川、狄道、金城等郡县全都收入囊中。

一时间,两路大军长驱直入,朝着韦端的凉州治所威武逼近。

……

王灿征讨西凉的时候,曹操和袁绍的交战已经接近了尾声。

曹操和袁绍交战,仍然取得了胜利。

虽然曹操没有历史上那般强大逆天的阵容,麾下顶尖的谋士也只有荀彧一个人。然而,曹操众多的谋士没有了郭嘉、程昱、荀攸的压制,其他的谋士如陈群、刘晔却得到了重用,发挥出璀璨的光芒。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

演义中,曹操和刘氏皇族势如水火。

刘晔因为出身刘氏皇族,遭到了曹操的猜忌,没能得到曹操的重用,几乎是处于沉寂的状态。但是,王灿横空杀出来后,刘协提早的死去,曹操麾下也因为谋士缺乏,使得刘晔得到了曹操的重用,成为曹操倚重的臂膀。

曹操和袁绍交战,刘晔一直在曹操身边出谋划策。

双方最开始在白马交战,后来曹操撤兵,袁绍进兵,双方最终屯兵官渡。

历史的轨迹,诡异的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袁绍一如既往的犯浑,被曹操亲自带兵烧了乌巢囤积的粮草。两军交战的时候,袁绍得知了乌巢的粮草被焚,直接后撤。不过,袁绍撤兵的时候,仍然留下了麾下仅存的大将张颌和高览断后,为他争取时间。

然而,张颌和高览留下后,立刻反水,投降了曹操。

不仅如此,被袁绍扔在一边的谋士沮授也被曹操俘虏。

此役,袁绍率领的数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狼狈的逃回邺城。

纵然曹操麾下的谋士不足,纵然曹操没有张辽这员虎将,但曹操凭借自身的力量,仍然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曹操获胜了,但历史又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因为历史上的沮授被俘却宁死不降,最终被曹操杀死,但现在却活了下来。

其原因,是因为曹操麾下谋士缺乏,所以曹操耐着心思,三番五次的劝说沮授。

最终,曹操劝降沮授,又获得了一个谋士。再加上许攸也投奔了曹操,如此一来,曹操就得到了许攸和沮授两个谋士,再加上麾下的刘晔、荀彧、毛玠等才华出众的人,他和袁绍的力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曹操率领大军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往北边杀去,迫使袁绍一退再退。最终袁绍只剩下并州、幽州以及冀州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曹操却获得了整个青州,以及冀州的一部分,实力大增。

ps:五更之四,这一章写得辛苦,几乎是抠字眼。原本打算详写曹操和袁绍,最终决定一章略过,免得又耗费巨大篇幅写出几章甚至是十几章的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