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疯皇 > 947 运河

大明疯皇 947 运河

作者:星辰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9:47:28 来源:笔趣阁

众人又商议了一阵,西伯行省的第一拨城池规划便大致定下来了。

第一拨二十余座城池大多沿着河流水系修建,包括乌拉尔山脉西面的三座城池也都修建在鄂北河支流附近。

至于为什么,那自然是为了交通方便。

这会儿用铁路将整个西伯行省连接起来那是不大可能的,现在西伯行省的内部交通还只能靠船。

也就是通过北冰洋连通各大河流水系,实现整个西伯行省内部的物资和人员转运。

当然,这样还远远不够,以后他们还要修建铁路网,就是现在,他们也可以试着用运河将各大河流水系连通。

泰昌盯着地图看了一阵,又指着神武城北面几条支流道:“长庚,你派人去这几条支流看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挖一条运河将鄂北河和叶泥河连接起来。

我们不能光靠北冰洋来连通各大河流水系,因为北冰洋距离这里实在是太远了。

如果我们要把对面叶泥河的物资转运过来,那得先往北航行七八千里,进入北冰洋,然后再航行四五百里转到叶泥河,然后再沿着叶泥河向南航行七八千里。

这样一来,打个来回最少也得一个多月时间。

而这边的解冻期本来就不长,如果靠这种办法转运人员和物资,一年最多也就能转运三四趟。

如果我们在这附近修一条运河又不一样了。

从地图上看,这条支流跟叶泥河的支流之间相距也就百来里的样子。

而且,叶泥河的主干离这里也只有千里左右。

如果我们能修建一条运河从这附近把鄂北河和叶泥河连接起来,那叶泥河流域的物资转运到这边装上火车就只需要一两天时间,打个来回也只需要两三天时间。

还有新西江那边,如果通过北冰洋把人员或者物资转运过来,光是在北冰洋上就要绕行上万里,再加上两边河道南北的航程,那最少也是两万多里,转运一趟恐怕得两个月时间。

如果我们能修建一条运河把新西江和叶泥河连接起来,那这个距离就会缩短到两千里左右,打个来回也只需要四五天时间。“

这想法的确不错,但是运河不是想修就能修的。

两边的地形和水位的高低那都得考虑。

如果两个水系之间山脉纵横,那根本就没法修建运河,如果两边水位相差太大,那修建了运河也没用,舰船根本没法通行。

宋应星盯着地图看了一阵,随即指着鄂北河和叶泥河之间问道:“皇上,这中间有什么山脉吗?”

泰昌想了想,随即指着地图道:“这条支流附近倒是有一些山林,不过,这条支流两岸都是草原,一坦平洋,根本没什么山脉阻挡。”

如果是这样,那就没多大问题了,同一片草原上的河流一般落差都不大,通航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宋应星点了点头,随即郑重的道:“微臣先派人去看看,如果两边的支流在同一片草原上,修建运河应该没什么问题。

不过,从整个西伯行省的地形来看,也就鄂北河和叶泥河之间的运河好修建一点,叶泥河和新西江之间的运河可能会有一点麻烦,因为那边基本都是山地。”

泰昌微微点头道:“嗯,你先派人去好好看看吧,我们能把鄂北河和叶泥河之间的运河先挖通就已经不错了。

毕竟这边是平原地形,草地和耕地也大多集中在这边,我们第一拨城池大多也修建在这两条河流水系附近,人口也大多集中在这边。

只要这两条河流水系能通过运河连接在一起,至少前期开发是没什么问题了。”

宋应星闻言,不由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了。”

泰昌又仔细想了想,随即郑重道:“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冬季保暖的问题。

这边可是比辽东还冷,如果只有火炕的话,一般人在冬天里基本上都只能躺火炕上,最多也就能在有火炕的屋子里活动一下,其他地方基本去不了。

这边的冬天,别说是出门了到外面去了,没有火炕的屋子估计都能冻死人。

这样肯定是不行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口大半年都不出门是不可能的,就算这些人能不出门,我们也要考虑他们饲养的牛羊马匹受不受得了。

冬天如果不把牛羊马匹全赶到保暖的屋子里,这些牛羊马匹哪怕不会冻死,那也会饿死渴死。

你们想想,在这泼水成冰的地方,不保暖的屋子里那水和草都被冻得跟石头一样,牛羊马匹怎么吃,怎么喝?”

这个的确是个大问题,就算人能躺火炕上挨过去,牛羊马匹也不可能全躺炕上啊!

再说了,他们也不可能把火炕砌得到处都是。

火炕这东西躺上面是暖和,但也得有人去烧火才行。

如果火炕砌得到处都是,那人就得到处去烧炕。

这会儿烧炕可不是在屋里烧,原来老百姓用的基本是柴火烧炕,在屋里烧还没多大问题,最多就是烧出来的烟有点熏人而已。

这会儿比较大的城池基本都是煤炭来烧炕了,毕竟大的城池里面就没地方砍柴火,大家也没空去城外去砍几个月乃至大半年用的柴火。

所以这会儿新建的城池用的基本都是煤炭烧炕。

煤炭烧出来的煤气可是有中毒的危险,所以一开始设计出来用煤炭烧的炕那都是在屋外面烧的,而且还带了烟囱,这样就能避免煤气中毒了。

这边的冬天那都是天寒地冻的天气,在外面烧一个炕可能还能扛住,如果在外面到处跑,扛一天的柴火和煤球什么的,烧一天的炕谁受得了?

众人闻言,皆是皱眉沉思,半天都没吭气。

他们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泰昌见状,这才细细的解释道:“其实,这个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我们可以把锅炉和蒸汽管道利用起来,在城池各处多配点大型锅炉,然后用蒸汽管道和保暖的通道把各家各户都连接起来。

我们还可以专门建一些带锅炉的大市场,一到冬天,便把锅炉烧起来,让整个市场里面都热火起来。

这样一来,这边的老百姓在大冬天也可以通过保暖的通道走门串户乃至去大市场买东西。

我们甚至还可以在城里城外建一些塑料布包裹严实的温室,也通上蒸汽管道。

这样一来,老百姓在大冬天里还能吃到新鲜的瓜果蔬菜。”

这办法的确好,不过投入却是相当的巨大。

一座十万人的城池那得配多少大型锅炉又得配多少蒸汽管道?

宋应星仔细想了想,随即小心的道:“皇上,微臣斗胆,这办法的确是不错,但是需要的锅炉和蒸汽管道实在是太多了。

哪怕我们用战舰的锅炉,一个锅炉能保证一百人都供暖就算是不错了。

这么算起来,一座十万人的城池最少也要配备一千台锅炉,那蒸汽管道更是不知道需要多少。

二十余座城池那就是两万多台锅炉和数不清的蒸汽管道。

这么多的锅炉和蒸汽管道,哪怕我们能造出来,运过来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啊!”

这个问题泰昌自然考虑过。

他不慌不忙道:“我们完全可以把造锅炉和蒸汽管道的工厂设立在神武城,这样一来,运输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而且,我们完全可以造更大的锅炉,一个锅炉就能管上千人那种。

这样一来,二十余座城池有两千多个锅炉也就足够了。“

呃,这锅炉不是想造多大就能造多大的啊!

宋应星小心的提醒道:“皇上,战舰和火车用的锅炉就是最大的了,再大,我们根本就没那么大的机床加工啊!”

泰昌却是微微摇头道:“这个供暖用的锅炉跟战舰和火车用的锅炉不一样。

战舰和火车用的锅炉和蒸汽管道那是有特殊要求的,必须保证蒸汽压力,还得防止颠簸和抖动造成漏气等问题,所以得上机床加工。

供暖用的锅炉就摆地上不会动,没有那么高的要求。

而且,就算是漏点气也没什么,只要保证能将蒸汽输送出去就行。

这样的锅炉需要用机床加工的地方并不多,我们只要把模具做精细一点,再多加点橡胶密封,甚至都不用加工,铸出来清理调毛刺直接用就行了。”

呃,这么搞的话那当然是没问题了。

宋应星又仔细想了想,随即小心的提醒道:“皇上,锅炉那是要烧煤的,这么多的大锅炉大半年时间不知道要烧掉多少煤,煤炭的运输问题我们是不是也得考虑一下?”

这个有什么好考虑的?

泰昌微微笑道:“长庚,你认为西伯行省这么大的地方会没有煤矿吗?”

呃,这个。

大明两京十三省都没这边一半大呢,煤矿那都多得很,西伯行省这么大的地方那肯定是有煤矿的。

宋应星恍然道:“皇上,您的意思,我们直接在这边挖煤?”

泰昌微微点头道:“没错,煤炭我们直接在这边挖就行了。

朕不是让你带来了很多探矿的官员吗?

你可以让他们坐着狼牙战船现在鄂北河流域好好勘探一番。

如果能找到煤矿,那自然最好。

我们直接把挖煤矿的机械设备用船拉过去,两三百万人取暖用的煤炭肯定能轻松解决。

如果鄂北河流域探测不到煤矿,那就去叶泥河流域试试。

叶泥河东面几乎全是山地,煤矿肯定不少的。

当然,如果煤矿在叶泥河流域,那就要赶紧考虑考虑运河的修建问题了。

实在不行了,今年就开挖。

我们可以把铁路线先停了,把大型挖掘机全拉过去,再组织十来万人马去帮忙。

这样一来,一条一两百里的运河应该能在一两个月能挖好。”

宋应星闻言,连连点头道:“皇上英明,微臣一定尽快派人去探查煤矿,寻找修建运河的合适地点。”

泰昌又微微笑道:“你们也别光盯着煤矿,这边这么大的地方,其他矿藏应该也有不少。

金矿、银矿、铜矿、铁矿,乃至石油什么的,你们也可以顺带勘探一下。”

宋应星连忙点头道:“微臣明白。”检测到你的最新阅读进度为“734泰昌收徒”

是否同步到最新?关闭同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