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疯皇 > 459 东瀛佃农来凑

大明疯皇 459 东瀛佃农来凑

作者:星辰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19:47:28 来源:笔趣阁

大明竟然到处缺劳力,不得不说,这还真是个稀罕事。

问题,好像还真是这样的。

这会儿大明不管是军户还是匠户,不管商户还是农户,好像还都挺忙的,甚至就连当初穷得叮当响的沿海渔民这会儿都成抢手货了。

没办法,随着大明疆域不断扩张,需要用人的地方肯定会越来越多,劳力肯定会越来越紧张。

看样子,只有从其他地方想办法了。

泰昌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问道:“飞虹,不是说商号能从东瀛那边拉劳力过来干活吗,为什么不多拉点过来呢?”

我们得有船啊!

郑芝龙无奈的叹息道:“皇,那个啥,黄大当家的,我们没船啊,东瀛那边的劳力这会儿都只能用帆船就近往辽东那边拉,这边跑一趟不容易啊!

东瀛那边去往辽东经过两座岛就到属国朝鲜了,而且船队还可以在属国朝鲜沿岸停靠,所以水师那些淘汰了的苍山船和沧海船什么的都能开去那边拉人。

这边就不行了,东瀛到东番得走属国琉球的海路,这一路也就一串岛屿,根本就没多少遮风挡雨的地方,像苍山船和沧海船那种中型帆船,别说拉人过来了,拉点货过来遇到风暴都不得了。“

好吧,还是没有船惹的祸。

不过,没关系,大明西洋商号马上就会有武装商船了。

泰昌想了想,随即又问道:“老陈头,如果拉些东瀛人过来给你们种地,你们种个双季稻应该没问题吧?”

老陈头闻言,不由吃惊道:“东瀛倭寇!他们能老实干活吗?”

泰昌微微笑道:“你放心,倭寇都被朝廷给打服了,真正的倭寇也差不多都抓起来好好收拾过了,东瀛人也不敢再像以前那么胡作非为了。”

老陈头闻言,又想了想,随即问道:“那雇东瀛人种地怎么算工钱呢,他们总不会白给人干活吧?”

白给人干活自然是不可能的,人家还得赚钱还大明钱庄的欠账呢。

至于具体的工钱什么的就得问郑芝龙了。

泰昌闻言,不由看向郑芝龙。

郑芝龙不假思索道:“管吃的话,一两银子一个月,随便使唤,他们干活还是很卖力的。”

这个赚头就不是很大了啊!

老陈头估摸了一下,随即犹豫道:“我们就算种双季稻,一年最多也就能多收获三百石的粮食。

按你们商号的收购价格,也就是一百五十两左右。

这里头我们最少还得投进去三十两左右的肥料。

而请人来种双季稻的话,最少也得请五六个。

一个人一两银子一个月,五六个一年那就是六七十两。

这还得管吃,让人家干活,那当然得给人吃饱,一个月少说也是一石粮。

这样算下来,五六个人又是六七十石粮。

也就是说,刨去这些,我们最多也就能多赚个十两左右。

这摆这么大个架势,还得给人准备住的地方,还得给人做饭吃,还得担点风险,一年就赚这么点,好像不划算啊!“

呃,这个!

郑芝龙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恍然道:“其实你也不用常年让人家在这干活,就算是种双季稻,每年最多也就需要忙活四个月。

你可以让他们来干四个月活就行了,平时田里除除草什么的,你们轻轻松松就能把活干了,是吧。

这样算下来,你们请六个人一年也就二十四两银子,二十四石米,刨去买肥料的钱,你们一年最少也能赚个八十两左右,这个总有搞头了吧?”

老陈头闻言,不由意动道:“这个还真有搞头了。”

泰昌见状,突然间问郑芝龙道:“飞虹,东瀛那边当做饭洗衣打扫的妇人好像不用一两银子一个月吧?”

郑芝龙愣了一下,随即点头道:“是啊,那种干家务活的半两银子一个月足够了。”

泰昌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对老陈头道:“我听说朝廷在东番左卫那边新建了一个造船厂,那边工钱给得可不低,一开始不怎么熟练都没关系,只要卖力一点,一个月赚个两三两银子都不成问题。

如果熟练了,那就更不得了了,一个月赚四五两甚至是六七两都没问题。

我看你家小儿子好像还没成亲吧?

我觉得,你可以让家里小儿子都去造船厂干活,然后招那么一对老实点的东瀛夫妇当佃农,专门给你家里做饭洗衣打扫除草养牛什么的。

这样一来,只要你家老大带着佃农干活就行了,他们也能轻松点。

你们两位老人家就待家里享清福就行了,农忙的时候,你们也只需再多招两三个劳力一年干那么四个月就成了。

这么算下来,你们一家子一年赚个百来两都没问题。”

呃,让小儿子去学造船?

老陈头闻言,不由诧异道:“黄大当家的,造船那不都是匠户的活计吗,我们农户也能去学?”

泰昌微微笑道:“这会儿其实已经不分什么匠户和农户了,南直隶那边的作坊里干活的差不多都是农户了。

造船怎么了,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学个一两年就熟练了。

你也不能让两个儿子全在家里窝着不是?

这一年到头都待在地里干活其实挺无聊的,你可以让小儿子出去见见世面,顺带赚点钱吗。”

这个的确,一辈子窝在家里种地的确挺无聊的。

他们这一辈是没办法,朝廷不让到处窜,也不让干别的。

农户就只能种地,一辈子也只能窝在家里种地。

这会儿就不一样了,好像去哪里都没问题了,甚至路引都不用了。

或许,是该让小儿子出去见见世面。

老人家一般都疼小的。

老陈头闻言,不由意动道:“我家那小子真能去学造船?”

当然,朕巴不得他去呢。

泰昌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肯定没问题的,听说,学造船只要机灵点就能成,你这么聪明的,你家小子肯定也不差是吧?”

老陈头闻言,不由呵呵笑道:“黄大当家的过奖了,不过,我家那小子的确挺机灵的。”

这不就成了。

泰昌连忙怂恿道:“你只管让他去,如果人家不收,你可以说,你跟郑大当家的是老熟人,人家铁定会收的。”

郑芝龙闻言,直想翻白眼。

皇上,您拿我开玩笑干嘛?

您还不如让人家说认识您呢,那进了船厂还不是前途无量啊!

几人又聊了一阵,泰昌便起身告辞了。

一行人刚回到船上,他便对郑芝龙和袁枢道:“飞虹,你和伯应带上四十艘龙牙战舰和五百艘狼牙战船去东洋拉人。这第一批是拉过来当佃农的,你跟东洋那边地方州府官员说一下,让他們好好挑选一番,尽量挑选最老实的。”

郑芝龙点了点头,随即问道:“皇上,这第一批拉多少合适啊?”

泰昌不假思索道:“造船厂不是需要十万青壮吗,这第一批最少也得拉十几万佃农过来凑数啊!对了,顺带拉点木材过来,这造船坞就要用到木材了。”

行吧,郑芝龙连忙拱手道:“微臣明白。”

泰昌紧接着又对徐允祯和孙铨道:“刚你们也听见了,怎么让农户招佃农,怎么让农户家的青壮来船厂干活,你们都好好去跟各卫所指挥使说道说道,让他们赶紧派人去手底下农户家里宣讲一番。屯卫家里余丁多的也行,反正只要想来船厂干活的就尽量拉过来。”

呃,这个。

徐允祯闻言,不由拱手道:“皇上,这事不是所有人都能整明白吧?”

泰昌淡淡的道:“你也不能指望人人都聪明,整不明白的,船厂的活计估计也干不来,这样连筛选都省了。”

好吧,的确是这样。

如果这种好事都整不明白,那的确干不了船厂里的活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