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疯皇 > 256 武备城

大明疯皇 256 武备城

作者:星辰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7:22 来源:笔趣阁

泰昌发了疯般的逮着各地藩王一顿收拾,宗藩的问题总算是解决的差不多了。

至少,短时间内这些藩王是不会再影响到大明的存亡了。

至于以后这些藩王怎么处理妥当,那还得一步一步来,这会儿能做到这一步已经不错了。

当然,他这么发了疯的收拾各地的藩王并不是光为了解决宗藩问题,这些藩王手里的钱粮也是他的目标。

要不是为了这些藩王手里的钱粮,他也不用如此大费周章。

还好,他的辛苦没白费,这一次他收获的钱粮那是相当的惊人。

十八个藩王,那都是富的流油的主啊!

田地,那是不计其数,如果再加上剩下的十个藩王“主动”拿出来换的田地,一亿亩肯定是不止的。

这么多的田地,户部官员估计得好几个月才能厘清。

而且,这会儿都到了秋收的季节了,粮食收上来之后,就地分给那些佃农一些,再就转运给灾民分一些就行。

这样一来,不管是佃农还是灾民接下来一年应该是不会饿肚子了。

至于,怎么利用这些田地彻底解决西北的灾情,让灾民都能自力更生,这会儿还缺个关键的水车,所以,这田地也只有先让户部厘清之后再说了。

剩下的就是钱粮和珍宝古玩字画等东西了。

这些藩王,那真的是富得吓人,光是粮食,十八个藩王府邸就搜出来两千多万石,银子更是抄出来三千多万两!

这下他真是不缺钱也不缺粮了。

银子他准备直接交给大明钱庄打理,让大明钱庄尽快将分号开遍大明两京十三省,不说每个州府都要有大明钱庄的分号,至少每个行省的首府要有。

这样一来,这些银子便能不断的创造利润,整个大明境内的经商环境也能得到极大的改善,朝廷的税赋也会越来越多。

至于粮食,他决定用来召集匠户,尽快把所有武器装备工厂全部建起来。

文华殿议事堂,一众亲信大臣再次齐聚。

泰昌这会儿是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好像立马就想展开拳脚大干一场,一众亲信大臣却是脸色古怪,心忧不已。

唉,皇上这次实在是太疯狂了。

他们都没想到,皇上会逮住藩王这般搞。

十八个藩王啊,说削就削了,数十万皇室宗亲啊,竟然全部贬为庶民!

这么搞,着实太狠了。

当年靖难上位的成祖也没对自家藩王这么狠啊!

疯皇泰昌之名这会儿都在民间流传开了,这会儿真有人认为皇上脑子有问题!

当然,这外号他们是不敢在皇上跟前提起的,而且,藩王的事情那是皇上的家务事,他们也管不上,他们只是担心皇上知道有人这么诋毁他会气得不行。

他们哪里知道,泰昌早已听到民间传闻了,而且一点都未曾生气。

疯皇泰昌怎么了?

只要能把大明王朝带入前所未有的盛世,他终将成为千古名君!

这什么疯皇之名他真不在乎,他只想快点把所有武器装备工厂全建起来。

他稍微理了理思路,随即便朗声道:“诸位,现在我们终于不缺钱粮了,而且这会儿天气正好,不冷也不热,所以,朕准备把匠户尽快招过来,把所有武器装备工厂尽快建起来。对于海河一线的城池,你们有什么规划?”

这个规划自然是有的,工部就专门管这事的。

毕懋康闻言,连忙拱手道:“皇上,海河沿岸地方是够大,但是建一座大型城池囊括进去却相当困难,因为中间有一条海河,两边很难连成一体。

而且,海河太长了,从天津卫城的三叉河口到海河入海口足有一百五十余里,而我们大明最大的城池金陵城的外城墙总共才一百二十里左右。

就这,金陵城都修建了将近三十年才建成。

如果我们要建一座大城池将整个海河都囊括进去,那城墙的长度最少也要有五百里左右,如果按金陵城的修建进度来算,这么一座大城,我们最少要建一百多年!”

啊?

一百多年!

泰昌闻言,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怎么可能等一百多年?

他活都活不到一百多年啊!

看样子,建一座超级大城是不现实的,至少以现在的建造速度来说是不现实的。

那么怎么办呢?

他愣了好一阵,这才问道:“工部想出什么解决办法来没?”

毕懋康点了点头,随即从怀里掏出一张叠了好几叠的大纸来,小心的摊在泰昌跟前。

这是一张地图,一张海河两边的地形图,而且上面已经有城池的规划了。

不过,这上面的城池看着着实有点古怪。

泰昌看了几眼都还没看明白,这城池看上去怎么就这么怪呢?

他真没看明白,因为他以前就没见过这种城池,这中间一格一格的是什么呢,看上去像是路,但路没有这么画的啊!

城池的图纸都看不懂,他着实有点尴尬。

还好,毕懋康紧接着便介绍道:“这就是营缮清吏司想出来的办法,我们可以根据武器装备工厂的数量一格一格的修建城池,每一格就是一个工厂,而且,相关匠户的房舍也建在里面,我们现在需要多少格就修建多少格,以后还可以慢慢再添。这样一来不但建起来快,而且防御效果比笼统一座大城要强得多。”

好办法啊!

搞半天这一格一格的就是城池啊!

一次性修建一座五百里方圆的大城的确不现实,但是,按工厂数量一格一格修建就不是问题了。

一个工厂连带匠户及其家眷最多也就几万人,也就是说,每一格也就几里方圆,最多也就十余里方圆。

这样的小城池就好修建了,而且,一格一格建下去,中间的城墙还可以共用,省了不知道多少时间。

泰昌看了看大致的规划便果断道:“好,就这么建,一格一格来,需要多少格我们就建多少格,以后要扩充了再继续建!”

毕懋康连忙拱手道:“皇上英明,还请皇上为此城取名。”

泰昌知道,这是为了编撰公文方便,有了城池名,各项开支和材料人工等才好编撰记录分类。

那么,这么一座重要的城池叫什么名字好呢?

他细细想了一阵,这才拍板道:“登莱有个备倭城,专为防备倭寇而修建。这里是专为制造武器装备而建,就叫武备城吧。”

这有了城池名就好办了,至于叫什么,皇上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毕懋康毫不犹豫的拱手道:“皇上英明。”

呃,这家伙这马屁是越拍越顺溜了,这样可不好。

泰昌摇了摇头,微微笑道:“孟侯啊,以后英明二字要慎用。”

毕懋康闻言,不由尴尬道:“皇上恕罪,微臣这是说顺口了,以后一定改。”

一众亲信大臣闻言,不禁莞尔。

泰昌微微摇了摇头,随即郑重道:“这武备城的城池规划就这么定下来了,接下来,我们就来商议一下,先修建多少格吧。”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商议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先在海河南面修建十来个格子。

因为这会儿需要兴建和搬迁的工厂也就十来个,而且造船厂、铸炮厂、火枪厂和天津卫城都在海河南岸,先在南面修建也有利于这些格子之间的交通,如果跨河修建,那就有点麻烦了,因为这会儿要在宽达百步以上的海河干流修桥太难了。

武备城的初步规划就这么定下来了,不过,后面民间都喜欢称这里为格子城,因为这里一格一格的城池结构实在太过特殊了,其他地方也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城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