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喜羊羊与灰太狼黎明 > 第六十二章

喜羊羊与灰太狼黎明 第六十二章

作者:夜栏听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2 04:49:00 来源:笔趣阁

几年前。

“1号,我们的实验快接近尾声了。”

没有狼族那种夸张的安静,羊族的科学院,紧紧地挨着工厂。

很方便就能到生产车间里,实际操作一番。也能跟熟练的工人,在食堂里交流经验。

缺点是太吵了,而且冬天冶炼车间里热得像火炉,外面却是北风呼啸,冷得人直缩脖子。一脱一穿,相当容易感冒。

“阿嚏!”杯中的白色热气,被吹散开来。旁边还有不少的胶囊和冲剂,以及一卷卷卫生纸,时刻待命。又是一张卫生纸,被撕了下来。

外面飘着细碎的小雪,冷冽到寒风也停了下来。

“哼——哼!”擦擦鼻子,继续写道:“原本能在计划时间完成,可惜,主持项目的光构学教授智羊羊,随着第一场的大雪,离开了。”

惋惜地摇摇头,智羊羊的离开属实不是时候,研究进行到了最后的关头,只差实际制造了,本来最有希望拔得头筹,结果智羊羊临时变更了。

正好一年前,当天的谈话似乎还在科室里上演。

那一天所有人都劝说智羊羊,但他谁的话也没听。

“你走了,项目怎么办?”“我相信你。”智羊羊说道:“你我的天分差不多,我只是在理论抽象上占点优势,而你能发现很多生活中的具象。”

“你清楚我对军事一窍不通,但这不是……”“没办法,我必须离开,否则……”“听我说完,还有谁比你懂这东西的意义吗?”

智羊羊坚定地摇头:“不,只有吃饱的人才有力气遥望天上的星星,人必须踩在地上,才能脚踏实地。”说罢毅然离开了。

事实证明智羊羊的忧虑没有错,即便是军事白痴,也会觉察羊军的处境相当不妙。

继续动笔写到:

“尽管智羊羊的离开,使项目进展停滞了几分,但是主体已经大致完成了,我只不过是在写下最后一笔,应承别人的情。”

“如今只差找到合适的材料,支持大规模投产,性价比极高的原材料。”

身为科学家,明白世界上物美价廉,面面俱到的东西,不是轻易就能找到的。

光有几种预备的材料可不行,不能降低成本,就不能发挥出技术最大的优势出来。

“我告诉了大家,不用操之过急,大可以把精力投入到小规模……”难受的掐掐眉头,病情和忧虑不谋而合,写日记的笔停顿了良久。

考虑化学性质,怎么制取储藏使用也得拿出方案来。

千万不要小看物体的形状,里面有很大的门道。

固体的单位能量存储最高,也便于贮藏。但是利用率低下,对反应容器极为严苛。蜂巢状的内炉,恨不得往死里提高精度,把每一个分子都参与到释放过程中。直接导致的后果,不是设计先疯,就是后勤先疯。

“我们单独定做了一个效率较高的容器,用去了工人们半个多月的时间。很难想象,没有配套的机床,进行批量化生产,因对数额高,任务急的需求,会是什么光景。”

倒掉杯子里有些温凉的水,撕开感冒灵的包装袋。褐色的颗粒,在杯底堆出一个尖。

堵塞的鼻子还是嗅到了一股淡淡的药味。“可恶,你也来提醒我。”手上不留情地一震,冲剂被震散了。有些分散的精神,重新把注意力收拢到笔尖上,纸张继续悉悉索索着。

“上午的方案出路了,气态果然不尽人意,无法长时间运作,空有效率。”

眼睛和大脑丝毫没发现写错了字,右手却自己划掉重写了炉字。

“啵。”迷迷糊糊地拔开壶塞,习惯性先倒出半杯水,包装袋缓缓地搅拌着,让不肯溶解的药物颗粒,旋转着融化。借着升腾的热气,药味变得更加浓郁了。

闻着散发开来的辛味,似是起了心理作用,手上写字的速度快了几分。

“液体的难关在于,横置后会有残余。反应了一部分,只要有稍微的晃动,就会造成反应两极一边多,一边少,不均衡的情况。”

稳定的输出功率,也是标准之一。有峰值不是件什么好事,反应器频繁地忽高忽低,使用寿命会大大缩减。液态也被枪毙了。

三种常规都不行,那就来两种。“直接用气液双态,固液双态,都对制备和储藏的条件要求较高,根本不可能大规模推广。”

头疼地放下笔,盯着杯子里的褐色药液。苦苦无果,只得取出两粒缓释胶囊,准备吃药。

水还没凉,蒸汽在杯壁上凝成一层水雾。半融化的颗粒在溶液上层悬浮着,很快化了。杯底上不用看也知道,肯定有不少没化。一股白色的药渣,也不知道是杂质,在液面上面额外扎眼。

眼神仿佛被吸进去了,没再动笔。

“……”一枚细小的颗粒,被药液吞没,晃悠悠之间,变得越来越小。

普通人和科学家,两者看似没什么直接关系,实际上科学家对积累的经验,总结,终究要回到利用经验,带来利益上。

手上又冲了半杯水,这下颗粒全都化了。就着苦涩的药液,吞下两粒胶囊。

“哇!yue!”比起苦味,像是狼军的炸弹,辛味更像是火焰喷射器的火龙,腐骨之蛆一样久久地盘踞在舌头上,甜味也无法克制。“……”

“既然固体的反应棒,无法每个面都照顾到,那就用水取代,全方位地包裹住它。”

“每一个固体球,同时释放,即便有的球反应快,浓度也不会发生改变。”

“恩,微型化后更简单了。”

“中介液,要找什么呢?”

“呸呸呸!遭了老罪了……”来带着药渣一口咽下,难以忍受的味道,在胃里翻涌着。

“呕!隔壁药理学能不能……”

几十分钟后。

“叮,叮,叮。”一枚枚铅灰色圆球,滚进内管中。

相比之前的一系列的化合反应,需要十几个岗位的工人,系统地制备,现在只要两个人,操控切圆机,把电离溶液反复浸泡,组装起来,就能拿到一枚实验版光构棒。

“呲!”“咔!”外壳和卡扣同时锁死,注满水一样清澈液体的实验管,开始第一次实验。里面其实是滚烫的中介液。

一圈人围在装置前,期待着结果。没一个人不戴眼镜。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一枚重物,被一道光芒托起来。瞬间上升一厘米,看似柔弱的绿光却顶住了一吨标准重的钨块。

有人飞快地在写笔记,有人则是仔细地观察着。

“十,九,八……”翻过手腕看看表,性子急的等不及了。

一旦绿光无法支持额定的时间,或者水平仪出现了倾斜,那就意味着实验失败。

金属的光泽,凭借着引力,不断地下压着绿光。

研羊羊偏头看了一眼装置内的监控,眉头紧皱着。

泛着幽幽绿光的实验管,里面的铅灰色越来越小。

“三,二,一……好!成功了!!!”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

只有研羊羊看着管内的残渣,陷入了沉思。

“球和球之间,交点处没有参加到反应吗……”

“哎呀,别管那么多了,化学反应,本身就不是能完全利用的。”

“高负荷的要求还是有些差。”“把球改成小球,增加反应物的表面积,额定的功率能大上不少。”

“好吧,开始第二次测试。”

“工人师傅!准备第二场!机器哪?”

……

奥塔科海,一架军机,飞过湛蓝的天空。

“拿着。”“这啥玩意?手电筒?”

“我去,你别在飞机上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