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而来的曙光 > 第三百六十六章 肿头蛾

穿越而来的曙光 第三百六十六章 肿头蛾

作者:SS狙击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7:51 来源:笔趣阁

手机阅读

“检查一下你的路线,确定方向没有错误。”袁振力依旧不放心地端着对讲机进行着通话,他身边不远处是一大群海军工程大队的士兵,正挥舞着铲子清理着一条已经被绳子圈出来的跑道。青岛并不是一个多山的区域,但是现在是冬季,在空中俯瞰地面到处都是一片白色,缺乏参照物,无法判定是否地面平整适合降落,飞机速度即便是再慢,也至少是一两百公里每小时,要是赶上地面上有什么很不平整的东西,哪怕是一个小土丘或者一个小坑,都可能让起降的飞机来个鹞子大翻身。因为这个原因,海军工程大队特别调派了一个中队一百人专门来协助整理跑道。

当然,这条跑道自然不能和旧世界的专用机场跑道做对比,甚至于就连本时空的东方港溪山空军基地跑道也远远比不上,它纯粹就是一条平整的道路而已,不过五米宽,两百米长而已。和其他的雪地不同的是,这条跑道上的积雪已经基本上被清理掉了,只剩下了泥土的本色,在附近的一大片雪白中,这片一千平方米的跑道显得无比的显眼。在白天的时候想要错过这条跑道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但是在晚上到处都缺乏足够光照的情况下,飞机降落就会比较危险了,因此在一开始的战斗预案中就已经严格规定了夜间禁止使用飞机进行战斗,下午五点以前所有升空飞机必须着陆,而四点以后所有飞机都不允许起飞。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例外的,为了让这条跑道夜间也能使用,一开始的建设设计也对此做出了针对性的安排。

首先在大石头山上的墩台上工程大队安装了两台大型探照灯,用以保证夜间能有足够的光照条件防止被偷袭。这样的水银灯光亮度非常高,在受到镜子的反射之后能够照射到三四千米之外的距离,在溪山空军基地塔台顶上的水银探照灯甚至于能够在夜间二十公里外都可以被目视看到。安装之后除了夜间扫视空旷地带之外,也可以用来照射空中用以给夜间飞行的飞机提供导航。除了探照灯之外,在跑道的两侧也安装了跑道灯,用以提供给空中降落的飞机在降落过程中进行目视观测。虽然这有关机场夜间起降的建设项目可能在此次北上行动中根本就用不到,但是进行建设的官兵却都是一丝不苟地在进行着,因为大家都知道,任何事都有万一,一旦真的需要而不能启用,那么造成的损失必然就是不可估量的,元老院的事故可是要追责的,如果追到自己头上可是绝对承受不起的。

“明白……正在……检查……”对讲机里传来了断断续续的声音,这时帐篷门被猛地掀起来,一阵大风夹杂着雪花直接吹进了帐篷里,袁振力和几个归化民官兵不由得都望向进来的地方,只见洪杰大踏步走了进来,朝着袁振力大大咧咧地敬了个礼,“袁振力同志。”

袁振力连忙回礼,虽然说都是元老,但是毕竟都是穿军装的,此刻又都是各自军种的负责人,自然不能像在元老院大会堂里遇到那样随便点个头握个手就算完。洪杰连忙转身又把帐篷的门关好,确定没有风吹过来之后,这才跟袁振力说道,“袁振力同志,现在已经是下午四点了,你怎么把飞机派出去了?”

“这还没到五点呢,而且现在是雪天,就算是太阳下山得早,也至少要到六点才能天黑。”袁振力说道,“我并没有让他们真的飞到太原去,只是在空中做一次适应性飞行,这可是头一次在北方冰雪天气飞行的。”

“是这样啊?不过我觉得咱们差不多就成了吧?现在一天的最高温度已经过去了,剩下的时间只会温度越来越低,你现在干脆把他们召回来吧?”洪杰说道,“要知道气温一低,机翼上就很可能结冰,即便是有专用的泵可以把发热的冷却液送到机翼上去化冰,也架不住大自然给你降温啊。”

“是倒是没错,但是还有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呢,让他们再飞一会儿。今天给他们派了一个任务,就是绘制周边区域的地图。”袁振力说道,同时拿起了对讲机对里面问道,“机翼结冰情况怎么样?”

“听不清……请……重复……”断断续续的声音再次传来,袁振力只得又说了一次,但是对面竟然一点儿消息都没有,让他不由得皱了皱眉,“林金来!听到了吗?听到了没有?请回话!”对讲机里依旧是没有回应,只有吱吱喳喳的干扰声。

“难道出事了?”袁振力心头一紧,原本这次北上大队第一次飞机起飞他想亲自去的,但是因为元老们一致表示他作为元老又是空军的总指挥,并不适合在没有确定安全的情况下贸然升空的,在一通劝说之下他才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是他对于这种言论是非常抵触的,没错,他是元老院空军的总指挥,又是元老身份,但是他毕竟是个飞行员,在旧世界里接触过各种各样的训练,还是整个元老院里惟一一个有飞机执照的,如果要确认这里是不是适合飞机飞行,他应该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个才对。

“应该不会,”洪杰说道,“你们现在用的是地波传输吧?”袁振力点了点头,“是的,他们之前汇报了所在的经纬度,我看过,应该是在莱芜和新泰之间的区域,距离这里应该是两百公里左右。”

“两百公里,已经到了地波传输的极限了,试试天波?”洪杰好奇地说道,他身边所有的归化民都是一头雾水,对于他们来说,元老们现在用的所有技术都堪称神迹,数百公里还能够自由说话就已经不可思议了,这居然还有叫天波的东西?

袁振力摆了摆手,对着旁边的一个归化民士官说道,“发报,通知飞机切换到短波频段。”那名士官也不多说话,只是按照有节奏的动作在电报发送键盘上按着。不多时,他侧着耳朵听着耳机里传来的断断续续电子声,然后抬起头说道,“首长,他们已经切换到短波频率了。”

袁振力点了点头,在调节器上缓慢地拨动着,很快对讲机里再次传来了声音,“青岛机场!青岛机场!我是百舌鸟,请回话,请回话!”

屋内的人都喜笑颜开,袁振力连忙回话道,“我是青岛机场,百舌鸟,你已经可以返航,请确认你能接收到导航无线信号!”

林金来耳机里传来了后座操作手的声音,“林队,机场让我们确认导航信号正确。”

“这都确认几回了?”林金来有点不大乐意的嘟哝了一句,不过还是眼睛瞥了一眼导航灯。飞机上为了确保飞行导航,特地安装了一个无线导航接收器,其实这个接收器很简单,就是两组天线,分别位于机首和机尾,一旦接收到了无线导航信号,就会亮灯,信号微弱的时候亮起黄灯,信号强的时候则亮绿灯。按照导航发射器的方向飞行的时候,那么机尾导航灯就会亮起来,向着导航发射器飞过去的时候,机首导航灯就会亮。现在机尾导航灯正是亮着大大的绿灯,他按着送话器大声说道,“确认完成,方向没错!”

“好的,”后座操作员也大声说道,“刚刚收到命令,可以返航。”

“哦!这倒是不错,”林金来再次嘟哝了一句,然后说道,“明白,接收命令,准备返航!”说着开始转动操纵杆。

飞机上的导航设备其实还是有不少的,首先当然是这种无线电自动导航系统,但是谁都知道无线电这东西的精确度实在不好讲究,尤其是现在这种处于刚刚开发阶段,简直就是看运气。因此每个飞行员都接受了经纬仪进行经纬度定位的训练,并且要求准确率不能低于百分之九十。除了经纬仪之外,罗盘和大致地图也是非常重要的,至少通过罗盘和地图进行导航是每个飞行员的必修课。

飞机在空中调整着方向,很快就转向了青岛的方向,至少现在导航仪的机首绿灯亮了起来。“好了,我们现在对准了方向正在返航。”

“明白。”后座的操作员连忙回答了一声。百舌鸟的装备数量虽然只是个位数,但是其型号却已经有了好几个变化,从一开始的纯粹教练型,到对抗安南时的对地攻击型,现在又分别开发出了远程侦察型和对地攻击轰炸型等多个种类飞机,使用的依旧是统一的百舌鸟机体,但是功能已经有很大的区别。例如现在林金来所在的这架百舌鸟就属于远程侦察型。侦察型的飞机基本上去除了攻击武器,两翼的火箭巢以及轰炸型机腹下方的六枚小型航空炸弹挂架已经拆除,只剩下了一挺后座的航空机枪,这挺机枪使用的是一六二九式轻机枪,这种机枪还是使用的七毫米布制弹链进行装填,每次出勤只能携带两条弹带,每条一百发子弹。和一六二八式机枪相比,二九式轻机枪重量不仅轻,射击持续性也很好,并且由于主要是在空中进行射击,枪管两侧的散热片在升温后很容易被空中的冷空气所吸收,需要更换枪管的几率则更低——更何况飞机上根本就没有携带备用枪管,侦察型的主要作用正如其名,就是出来侦察的,首先侦察,侦察完后对敌人进行射击,两百发子弹打完就返航,并不怎么需要负担对地攻击任务。

由于侦察型的重量相对于对地攻击轰炸型而言减少了近六百公斤,因此侦察机的滞空时间相当长,并且速度快,甚至于已经超过了之前普通型的每小时两百一十七公里,现在的最高记录已经达到每小时两百四十五公里,并且最大滞空时间可以达到六个多小时。由于在机翼上增加了除冰的设备,因此在飞行中还能进行融冰工作,降低飞机重量,可以让飞机有着更远的航程。对于这种侦察型,元老院也是给予厚望,特地在侦察型上增加了无线发报机、无线电通话设备等多种通讯工具,甚至于可以通过机身上携带的通讯设备形成一个空中的小通讯中心,保证可以在空中对多批次的飞行任务进行灵活调配工作。这也是为什么侦察型的飞机上要配备两个人的原因,前座飞行员心无旁贷地驾驶飞行时,后座的操作人员就已经没有了操纵飞机飞行的需要,他的任务就是通过无线电对战斗中需要的资料与资源进行调配和交互。

很明显一个人在空中对整个战场进行调控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操作员的身后还有整个北上大队指挥部在进行调控,他的主要职责集中在传输上,如果遇到了现场需要决断的事情,他也可以在与飞行员或者后方指挥部进行讨论后作出相应的调整,总而言之操作员的权力是相当高的,因此后座的这位操作手可谓是很有来头。

林金来第二十次叹了口气,他基本上是第一批进入空军的飞行员,相对于其他人员只能在地勤工作,他们每天给飞机进行维护保养之外就只剩下了打扫机场和装填弹药的工作,就是一群小跟班而已。但是他却是天之骄子,可以驾驶飞机上天飞行的,而且他还是袁振力与何滚龙亲自训练出来的“老练飞行员”,此次北上第一次飞行就让他来驾驶可见一斑。

“我们距离青岛机场只有大概……”后座的操作员看了看经纬仪的刻度,又对比了一下地图上的数据,大声说道,“应该是在五十公里以内了!”

这架侦察机虽然是从百舌鸟的机体改变而来的,但是在外形上还是有了一些变化,尤其是在后座操作员位置,首先是加宽了座舱,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活动空间,可以让操作手自由地摊开A3大小的地图之余还能够灵活地使用望远镜对机身从两点到十点方向进行观察。这样的改进让飞机的驾驶舱后部如同长出了一个透明的肿瘤一般,因此这种侦察型也被归化民取了个外号“肿头蛾”。

本书来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