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志 > 451.紫鹃的小心思

红楼志 451.紫鹃的小心思

作者:仙者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1 17:02:19 来源:笔趣阁

京城郊外,温汤庄园,黛玉房间。

一脸喜色的紫鹃匆匆忙忙进屋,嘴角眉梢都是止不住的喜意。

“什么事儿?瞧把你乐得。”黛玉放下手里的绣棚,笑盈盈地问道。

紫鹃却一个劲儿乐着,没有立即作出回答,黛玉扭头冲一个人顽飞行棋的雪雁喊道:

“雪雁,紫鹃不是总说你呆么,你快过来瞧瞧,她现在是不是比你还呆?”

紫鹃脸上略带得意,俏皮哼道:“姑娘不说谢我也就罢了,竟然还笑话我,这次我是再不依的。”

黛玉奇道:“你又没说,我怎知道是应该谢你,还是应该笑你?”

紫鹃神神秘秘凑到黛玉耳边,小声道:“姑娘,我刚才去问过赵妈妈了。”

黛玉疑惑地看着紫鹃,问道:“问什么?”

紫鹃嘴里的赵妈妈,也就是孙皇后派来的赵嬷嬷,擅长医理,尤其了解女人。

“姑娘你怎地忘了,陈大爷不是说晴雯她们还,还是完璧……,我就去问了赵妈妈,陈大爷没骗姑娘呢。”紫鹃道。

嗡的一声,黛玉只觉脑袋发昏,身子一晃险些栽倒在地,紫鹃连忙扶住黛玉,被唬的脸色发白。

“姑娘你怎么了?”

“你,你去问…,问……,岂不是成了我要问的?”黛玉羞急

“雪雁,别顽了,快去找赵妈妈过来。”紫鹃焦急地吼道。

其实哪儿用紫鹃催,雪雁此时已经跑到门口了。

不多时,雪雁便带着赵嬷嬷和董嬷嬷赶了过来,检查过黛玉的情况之后,赵嬷嬷对哭泣不止的紫鹃说道:

“林姐儿没什么大碍,只是一时气急岔了气,你扶她到床上躺下。”

闻言紫鹃不敢怠慢,忙扶着黛玉到床榻边,轻轻将黛玉放在床上。

“赵妈妈,接下来该怎么做?姑娘她什么时候能醒过来?”

“马上就能醒了。”赵嬷嬷走到床边,双手在黛玉身上几处位置按揉着,然后食指扣住黛玉下巴,大拇指在人中处掐下。

“唔~,呼……”长长呼出一口气后,黛玉悠悠醒转,眼皮缓缓抬开。

然而,黛玉一睁眼看见赵嬷嬷,原本发白的脸腾的一下化作火烧云,一口气没喘上来,险些又背过气去。

黛玉剧烈的咳嗽着,紫鹃满脸自责与担忧,轻轻给黛玉拍着后背顺气,一面看向赵嬷嬷,愧疚道:

“赵妈妈,晴雯她们的事是我自己要问的,跟姑娘没关系。”

谷赵嬷嬷点头道:“我知道的,以林姐儿的性子,断然不会打听这种事的,一开始我就知道是你自作主张来问的。”

闻言,黛玉和紫鹃皆是松了一口气,然而心还没放下呢,忽听董嬷嬷冷声道:

“紫鹃,做下人的最忌讳的就是有自己的小心思,擅自做主,不管心里是藏着好还是藏着奸,都是绝对不可取的。”

两行泪水顺着紫鹃的脸颊滑落,只见她满脸愧疚说道:“董妈妈,我知道错了,我一定改。”

黛玉压制着咳嗽,静静地看着董嬷嬷训导紫鹃,看着紫鹃哭的稀里哗啦,她并未给紫鹃开解或是求情,因为她不想紫鹃成为下一个梅笔。

见紫鹃态度还算诚恳,董嬷嬷道:“今日之事你要铭记在心,绝不容有第二次,该如何惩罚你就由林姑娘自己决定罢。”

……

黛玉等人留在城外庄子的几日里,京中发生了许多事情。

首先便是朝堂上的争斗,范明听取了陈颍的建议,决定去工部发挥才能,刘培这个新党魁首自然要为手下的头号大将铺路,早朝时,御史言官更是打了鸡血一样,一个个抖擞着,接连不断的参奏方彦华。

虽只是一些小问题,但也架不住问题多,参奏的人多,更关键的是顺治帝也需要他给范明让路。

就这样,方彦华从六部天官之一的工部尚书变成了工部右侍郎,成了范明的下属。

工部这里没什么波澜,范明有能力,有实绩,顺理成章当上了工部尚书。而户部的竞争就无比激烈了。

因为贾琏带起的那波还银热潮,如今的户部是前所未有过的富有,简直就是一块超级大肥肉。

原本的户部尚书崔振,新党魁首刘培刘本固,双方相峙不下,灾加上李守义,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李守义会选择去户部,陈颍倒也不怎么意外,虽然这个时候选择去礼部才是最优的选择,但李守义并非是甘于平静的人,对他而言,竞争激烈的户部反倒更有意思。

最终,崔振仍旧是户部尚书,刘培和李守义则分别是左右侍郎,这个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刘培虽是急切,却也不至于妄想一步就成为户部尚书,崔振可不是方彦华可比的。

而且刘培还有科举主考官这块绝佳的晋身石,等恩科之后,就算他只是左侍郎,也绝对足以与崔振平分秋色,甚至压制崔振。

何昭一方自然不会坐视刘培成为这次恩科的主考官,但是像何昭、崔振这样能与刘培掰掰腕子的,都已经担任过科举考官了,剩下的自然争不过顺治帝一心看好的刘培。

于是刘培被顺治帝任命为此次恩科举试的主官,值得一提的是,贾琏的舅舅张景仪,是负责此次恩科的二把手,显然教贾琏还欠银一事,让张景仪在顺治帝面前好感大增。

恩科不同于正常的春闱,因为是去岁年底才下旨开放恩科,消息送达地方,学子们在赶路上京,这些都需要时间,若是按照正常的春闱时间,这会儿已经开始了,那些路途遥远的学子又如何能赶得上?

所以此次恩科被定在六月中旬举行,顺治帝责令刘培和张景仪率其余考官,务必在接下来的四个月里,尽快拿出一套有水准的试题,用以此次恩科。

余下的官员调动还有很多,例如陈温等去岁的进士,才进翰林院不到一年,便被分派入部观学,实在是西山打围之事后,太多官员被牵连清洗,如今朝野缺人的缘故。

还有贾雨村,在王子腾的极力保举下,成功升任了京兆府府尹,而他空出来的金陵知府,顺治帝亲自点了汪仁同的差,陈颍猜测这一手纯粹是为了恶心甄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