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三国有些乱 > 第一百九十三章,汉匈过往(续)

我的三国有些乱 第一百九十三章,汉匈过往(续)

作者:木子小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1 02:35:24 来源:笔趣阁

帐内诸人知道公孙瓒这次要发表长篇大论,却也没人不耐。公孙瓒是二货,却不是喜欢太多废话的人。他要说,自然有其道理。

数名士卒很快就为一众大佬每人上了一壶热茶,神奇的是还有一小盘点心。看来公孙瓒是真的准备论持久战了。

“正是埋锅造饭之时,本来马上就该吃东西了。不过考虑这议事时间可能会长点,所以还是以茶点先将就之。”公孙瓒稍稍解说了一下。

公孙瓒说完端起茶壶,为自己斟了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茶,根本不顾会烫死人的热度,“唧吧”饮了一口。

“舒服,痛快,爽利!”公孙瓒赞不绝口地说:“玄德真是妙人,常给人以惊喜。这茶叶所泡之茶水,和逍遥醇酿一样,饮过之后再难释怀和放下。”

“你们是不知道啊,当年我和玄德在老师家学习时,玄德要做什么都是怂恿我上,我这把刀他是用得贼溜。”公孙瓒似乎喝醉了茶一样,有点絮叨。

“说来也奇怪,我一点也不反感,甚至甘之如饴!记得很清楚一次,就是老师要去九江平叛时,玄德让我代老师贿赂传旨的阉人。结果老师因此进洛阳领了五千兵马。”公孙瓒扯了扯口角接着说。

“一点黄白之物,一副象棋就是当年我贿赂阉人的。却换来五千由三河五校各部而组成的精锐。”公孙瓒有点夸张地说:“玄德真是深谋远虑!你们知道吗?这五千精锐如今几经辗转,被老师带回涿县,交付于玄德。啧啧啧!真够神奇的。”

帐下众人一边饮茶吃点心,一边津津有味地听公孙瓒讲古道今。尤其事关刘备以往典故,大家是乐而不倦的想听,也好听,甚至大家都忘了议事到底要议什么。

“大哥这叫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张飞口里吃着点心,有点兴奋,又有点含糊不清地说:“什么稀奇古怪的事物在大哥这里层出不穷。就没有大哥不会和不知道的。”

张飞这么说,大家也没反对,却都自顾饮茶吃点心,一副不认识这货,这家伙是谁的表情。

“哈哈!”公孙瓒见状,乐呵呵一笑说:“好啦!言归正传。开心有趣的过往就说到这,还是说说我所知道的汉匈过往史。”

“自汉以来,北疆都是匈奴一家独大,其余的都是杂胡。匈奴对我中原对我大汉一直以来都虎视眈眈。”公孙瓒整好以暇地说:“我大汉也一直想把匈奴按在草原上摩擦。”

“从高祖算起,汉匈之间不知发生了多少次战争。直到武帝中兴时,才把匈奴打个了半残。”公孙瓒如数家珍般讲述着。

当年汉室在武帝时期虽说将匈奴打废了,但是汉室自己也差不多五劳七伤了。没办法,匈奴的底子也不薄,而且能打。

当年匈奴最拽的时候从东亚都到到了中亚。左贤王和右贤王一人一个方向,单于坐镇中央,差不多是力压天下。

也就是遇到了天命之子武帝,才被强行打倒在地,被左右狠狠地磨擦着。如果换个普通点的皇帝,大汉和匈奴谁输谁赢还真两说。

虽然说武帝时期大汉将匈奴砍得就差成为植物人。但是匈奴的底子还在。在低头舔一波伤口之后,在武帝倒台之后,匈奴居然复活了。

可以说匈奴除了智力问题,其他方面说帝国确实没什么问题。其将士的战斗力绝是超标的。所以在武帝死后,匈奴人又开始在汉匈边界挑事。

而这时的汉室也才缓过气来,两个帝国之间的较量,输赢都够呛。汉室寻思着,继续刚吧,怕是自己都会瘫痪,不打吧,这口气难咽。汉匈不两立可不是一句玩笑话。

好在匈奴当时虽然说在挑事,但是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丧心病狂。动不动就十几万兵马兵临边界。

匈奴也不是不想让汉室感受一下匈奴的武力和热情。匈奴也是有苦自知,从半残的状态才缓过来,尽全力也就几万人马撩拨撩拨汉室。

汉室同是为难得很,想不肝痛都难啊。打吧?不卯足劲没什么效果。认真起来肯定是能赢,可是打完后自家刚喘过来的这一口气也差不多会掉。不打吧?这匈奴实在是太恶心!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

汉室这时在位的是昭帝。昭帝年轻,年轻就气盛。昭帝把心一横,你匈奴撩拨我大汉,欺负我昭帝年轻是吧?我就砍死你。

当时匈奴的单于,派了两万骑兵,以及一堆杂胡。兵分四路在撩拨汉室。这个时候的匈奴算是已经恢复了一部分战斗力。

如果说匈奴凭这时恢复的战斗力,不来撩拨汉室,而是去收拾周边西域,大夏等地方。基本没半点压力和问题。

然并卵,还是因为汉匈之间的仇恨太深太大。汉匈不两立,不共戴天,真是达到了有你没我,有我没你这种没道理的境地。

汉室算是憋着一口气在张掖郡将匈奴这群人全砍翻砍死在地。此役连匈奴瓯脱王也被活捉。经此一役匈奴短期也就没再闹什么。

汉匈在张掖郡这一役后,便是乌丸崛起。乌丸在当时觉得匈奴在张掖郡被汉室这么砍,九成九是废了。这以后草原就是他们乌丸人的天了。

在这种认知下,乌丸就试探性地挑衅了一下匈奴。不料匈奴的单于二话不说,果断地派出了两万嫡系精锐。差不多将乌丸人的部落全铲除了。

汉室收到消息,奇怪匈奴怎么还有人?本着打蛇不死反为其所害的心理,汉室咬牙拼凑出两万精锐骑兵,去追杀刚推平大半乌丸的匈奴。

匈奴这一代的单于比较圆滑和有头脑。在发现汉军骑兵之后,根本不交战,什么汉匈不两立都忘了,直接带队远遁。

不管说狠话,还有直接动手,都要有实力作保证。明知打不过还上,这叫作,作死。匈奴这单于不笨,果断迂回,不跟汉室玩。

汉室这次出兵两万,连匈奴人的毛都没捞到。你说追吧?对方匈奴也是骑兵,在前方没有人阻击的话,基本上是一前一后永远追不上。

这时汉室就算想找个合适的人选帮忙阻击都没有。在北疆这草原上没有一个能上台面的外族部落。没一个外族的人马可以阻击住一心想跑路的匈奴兵马。

真是没办法啊,这些年的汉匈之战期间,匈奴和汉室不仅双方死命互砍,而且还把各自的对方的盟友也给废了。如大月氏,如东胡,甚至西域三十六国那群熊孩子都倒了血霉。

其中大月氏在损失惨重之后,毫不犹豫地举族搬迁至万里之外,就是为了避开汉匈两家的兵锋。不过大月氏也因此在万里之外建立了一个帝国,就是贵霜。

东胡在受伤害之后,走得有点拖达不干脆,只慢一会儿功夫,结果就被匈奴砍死在家门口。要知东胡全盛时控弦之士二十余万。由此可见匈奴和大汉当年打得多么惨烈,牵扯多大,两者又是多么的凶残。

没人能帮忙阻击,自然就不能再追了。嗯,不追吧?汉室不甘心呀!想我汉室出兵二万,还全是骑兵,容易吗?劳民伤财一无所获岂不亏死!

这时大将军霍光拍板,说大军都出动了,没理由不战而回。这与盗贼入室不空手一个道理。因此这次没追到匈奴,二万汉军把乌桓诸部给推平了。

据史书记载那次二万汉军铲平乌桓诸部,带回了三个部落头领的首级。嗯,平了乌桓诸部,自然有所缴获,汉室也算支收持平。

有一点,汉室是心中有数的。那就是匈奴对汉室的威胁还在。最少匈奴还在一个单于的领导下抱成团,只是远远离开了,谁知道什么时候又溜回草原。

不过敌人都看不见了,发展壮大自身才是硬道理。汉室从昭帝到了宣帝,这时候汉室恢复了元气,经济实力不差,军事实力也还行。

而这时的匈奴在这一代英明的单于领导下,也恢复了元气。这个单于就是壶衍鞮单于。在壶衍鞮单于时期,匈奴一直默默地舔伤口,发展自身,又再次雄霸草原。

如果说匈汉之间不出现什么变数,就两者之间的综合实力而言,再相持相争个百年,几百年都正常得很。再怎么说这时的大汉和匈奴,各自恢复的实力都不愧于帝国的定义。

帝国之间的争锋从来都是以百年计,并不是几场战役的胜负而决定。而是要一代或几代人的相争才能分出个生死高低。汉匈之间就打了好几百年。

要死不死的是,匈奴的壶衍鞮单于在匈奴恢复得差不多时,这货就不再沉默,而是作了个大死。这家伙打明旗号要娶汉室的解忧公主。

不知道壶衍鞮单于是真想娶解忧公主,还是想娶个公主解忧,又或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或者纯粹想挑畔撩拨下汉室。这个只有他自己才明白。嗯,也许他自己都有些莫名吧?

总之匈奴单于的这个要求,这个举动,把汉室惹毛了。汉宣帝一口气出动十余万骑兵,外加乌孙也出兵数万。以超过二十余万的兵力打败了匈奴。

匈奴是被打败了,说要打死打残打灭就差得远。身为汉室历代皇帝中有算的明君汉宣帝,这时发现令他心寒的事实。在汉军学习匈奴骑兵长处的同时,匈奴也学去了汉室的冶炼技术。

在战争中学习,在战争中成长,是敌我双方同等的。照这样下去,汉匈再打个几百年也没有结果。汉宣帝不愧于史记明君,果断地以柔克刚,给匈奴下了一个大套。

如果硬要说大汉和匈奴同为帝国所相差的什么,那就是智力。大汉的文化文明甩匈奴好几条街。打半斤八两平分秋色是吧?我以己之长击你之短,我用计谋。

于是乎汉宣帝对匈奴极尽拉拢分化之能事,终于把匈奴化分为四五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有几十万人口,也各自有几万人马。打杂胡没问题,要对抗汉室就必须联合。

匈奴不知道这样分家的坏处吗?知道啊!匈奴不知道是汉室的算计吗?也知道呀!不过这智力的差距,并不是知道就可以破解。人常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总会有侥幸的心理。于是匈奴就成了一个各自为政的局面。

一个散沙的匈奴和一个一统的匈奴无法比。匈奴也自动从帝国系列跌下,连强大的王国都不算。最多算强大的部落。匈奴真可谓是从天堂到地狱,一夜回到解放前。

这时汉宣帝的最后杀招来了。一边把与汉室亲近的几支匈奴老大召进宫来,以示恩宠和亲热。一边调动精锐把另外几支匈奴部猛锤,按在土里锤。

就这样,与大汉打了几百年的匈奴轰然倒下了。匈奴也分为南北两大支,南匈奴臣服于汉室。北匈奴被汉室砍得剩下极少一部人远走再远走。

南北匈奴有二合为一的可能吗?没有。因为他们彼此手上都沾满了对方的鲜血。这也是汉宣帝真正的厉害之处。

按正常历史来讲,匈奴从此成了史书中翻篇了的一页。只有已经依附汉室的南匈奴,关于远走的北匈奴最后那群人再没有只言片语,似乎消失于这片土地之上。

历史中南匈奴在董卓进洛阳乱政之后,部分也参与了中原的军阀混战。在此期间一代才女蔡琰蔡文姬就被掳去了。一去就是十几年,直到曹魏建立,曹老大命人以重礼才赎回。

当然,现在有刘备这个穿越者的存在,不管历史的惯性多么强大,一代才女蔡琰蔡文姬也不可能被人掳去。

应该说,当刘备踏足蔡府这一刻,蔡琰和蔡家的命运就已经改变。蔡邕不可能死于洛阳,蔡琰也与刘备有婚约。什么卫家,什么寡妇,什么胡地,就没这些什么事。

嗯,历史开始转着小弯,不过大势并没改变。

“也就是说从宣帝时期起,就没有再听到有关北匈奴最后那一部分人的消息。不过,没有消息并不等于这群人就不存在。”公孙瓒舔了舔干涸的嘴唇说:“从最近种种迹象来看,应该是那群人,或者说那群人的后代回来了。”

“将军所说的依据是什么呢?”颜良表示自己听公孙瓒说这么多,也理解不了与这次可能是北匈奴在作祟有什么关联?

不等公孙瓒回话,张飞已经揶揄地开口道:“公骥呀,说你傻你是死活不承认。除了曾经有帝国之姿的北匈奴,周边杂胡谁敢如此撩拨我大汉?”

“就拿上回鲜卑兴兵二十余万来讲,也就在马城小打一下就退了。这鲜卑还是现如今杂胡中实力最强的。”张飞有理有据地说:“最近诸多杂胡胆子这么肥,自然背后有撑腰的!”

张飞的话让在座诸人刮目相看,连被怼的颜良都认同。粗中有细的张飞总能给人以惊喜。不过张飞并不喜欢常动脑子,能用拳头解决的更不会用脑子。

可以说,与张飞对敌,一旦张飞动脑子,没有相应实力的人都会被搞死。历史中严颜牛逼吧?还被张飞用计给活抓了。

“翼德言之有理。”公孙瓒目露赞许地说:“不仅仅是推断,有来自凉并及我幽州三个地方的情报汇总,都指向这次是北匈奴在背后操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