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开局一条小渔船 > 第81章 人民币战士

开局一条小渔船 第81章 人民币战士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20 20:22:07 来源:笔趣阁

顾鲲觉得专业课开始有些跟不上,大约是从上课后第三周开始的。

主要是应为,专业课前两周,主要教的都是笼统梗概的内容,需要定量计算的部分比较少。

顾鲲前世虽然没读过大学,但是他有十几年的海事经验,跟船打了一辈子交道,所以那些不求甚解的东西,他学起来很快。稍微有些晦涩的,回家自己看书、找老师答疑,基本都能解决。

总的来说,大二上的几门专业课里,“电工技术”、“电工实验基础”、“机械制图”这种入门级的,对他来说很轻松。

另外两门“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他对每个概念的理解上,也完全没问题。但是随着进入定量计算阶段,他的短板就暴露出来了,因为他没有系统上过高数和大物。

“还是私下里付钱给老师,单独补课吧。前世看《华夏合伙人》的电影,94年请老师当家教,应该也不算违反学校纪律吧。”

打定了这个主意后,国庆节前最后一天上课时,顾鲲趁着大家下课收拾东西闪人的机会,跟着教两门力学课的讲师,在走廊上喊住了对方:

“朱老师,我有点麻烦想请教您。”

那位讲师名叫朱明博,是个30岁左右的中年人,也是刚刚博士毕业留校没两年。

朱讲师盯着顾鲲看了一会儿:“哦,你就是那个新来插班的留学生是吧,怎么了?尽管说。”

大学里的老师,对于刚上个几星期课的学生,人都认不全,也是很正常的。

“今天你讲的应力计算这些,我完全听不懂,可能是我高数基础太差,简单积分都不会做。能不能劳驾您休息时间单独给我补课呢……”

顾鲲刚说到这儿,朱明博脸色就变了。

这也太强人所难了,大学讲师的工作已经那么繁重,平时还要自己搞点论文为了职称奋斗。

“这话说得轻巧,要是人人都这么要求,呵……”朱明博内心疯狂吐槽。

幸好,他还比较讲礼貌,在脑内盘算如何婉转地拒绝,所以给了顾鲲开条件的机会:

“朱老师,我知道……谈钱太俗气,但情况是这样的,我自己就是一家海事公司的老板,来这儿留学呢,就是想学点鉴别船舶设计优劣和成本水分的干货真本事。

所以您要是教会了我,对我来说能创造极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只要你愿意补课,我觉得至少给您50块钱一节的辛苦费,您就当是给我的海事公司做咨询么,你看怎么样?”

朱明博差点儿一口茶水喷出来。

94年的体制内工资水平还不高,东海省之类的地方,讲师还在拿四五百的工资呢。沪江算是国内待遇最好的城市了,交大又是高端学校,朱明博一个新讲师,一个月也就七八百块工资,外快奖金不算。

如果评上副教授、教授,那倒是有可能达到一千。

五十块钱一节课,绝对是良心价了。每天下午下班后抽时间补一节的话,一个月下来补课费能比他工资高两倍。

“原来你是在兰芳国开海事公司的呀,难得你们仰慕华夏教育水平,万里迢迢赶来我们这儿学真本事,真是精神可嘉。

我们华夏人民一贯是对外友好的,尤其是对于同文同种的友好邻邦,更应该热心帮助,我就破例给你单独补课吧。钱倒是无所谓的。”

君子言义不言利么,高级知识分子谈钱多庸俗?

顾鲲当然知道该怎么做。钱这种东西,只拿不说就行。

不过,顾鲲的钱不是那么好赚的,他还有别的要求。

顾鲲精明地提议道:“朱老师,我是这么打算的,不知道你能不能同时教高数?也就是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讲到需要计算、用到高数知识的部分时,直接从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开始,从头讲到尾,一以贯之。

如果您不擅长的话也没关系,我再去找个高数老师一起,你们到时候二对一教我,遇到需要用数学知识的时候,你就休息,我先请教数学老师。”

朱明博连忙表态:“两个人教多浪费人力,我教你就行了。高数么,我虽然没教过,但一对一绝对是没问题的,你不懂随时问就好。”

一般来说,大多数自己学得好的人,教书不一定能教好,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进度。

“是否能快速高效地知道自己学生的掌握程度”,是传统教学模式评判好老师和差老师的主要指标。至于知识点,老师自己肯定能是都懂的。

但如果是一对一教学,稍微不懂马上问,对老师掌握学生程度的能力要求,就大大降低了,基本上只要老师自己很懂,而且有别的课的教学基础,就能教会。

而数学类的课,之所以听大课容易坑,脱节了就跟不上,也是因为学生分神掉队之后,老师不知道。或者说就算老师知道了,他也没法为你一个人停下进度。

所以,只要朱明博应承了,顾鲲就敢相信对方。

“那就一事不烦二主了,到时候讲课讲到一半,遇到需要调用高数和大物基础知识的地方,麻烦您一并从头讲透。我们就算每次两节课一百块钱。”

“唉!不要再提钱的事儿了!”

“要的要的,我就先给三十次补课费,就当是谢师了。”顾鲲二话不说,一个三千块的小红包,直接塞到朱明博兜里。

朱明博捂着口袋失神了几秒:“那你……国庆期间有空么?我觉得你基础弱,应该抓紧假期集中突击。”

顾鲲欣然应允。

此后几天长假,他完全过着苦行僧一样的日子,每天集中补课。

对于高数和大物,他从来没有打算彻底、系统地学完,他只需要学到他这个专业的专业课上要用得到的部分。

与大部分人“学不知所用”的迷茫状态相比,顾鲲可谓是每一节课都奔着解决具体问题去的,效率差距自然非常巨大。

人在学习上最大的惰性,就在于“超前学习”时不知道学了干什么用。大多数有工作阅历的人,都会有这种同感,当你被一个任务逼着去学的时候,只要老师足够懂行,效率不知道比学校里高多少。

朱明博每天上课都会拿个自己签到记账的小本本,恨不能一天就划掉10个课时、赚它五百块外快。

在这种高压下,顾鲲进步飞快,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种学习模式是真的累,因为你一点分心开小差的机会都没有。

坐在大课教室里,你就算懵逼睡觉两小时,老师也不一定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管你。

但一对一的补课,顾鲲只要走神半道题的讲解时间,朱明博立刻就能发现他懵逼了。

“这日子真特么不是人过的……不过,为了自己看得懂结构应力计算表,为了自己看得懂设计预算,咱忍了……”不止一次,心力交瘁的时候,顾鲲都在内心疯狂吐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