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开局一条小渔船 > 第72章 鬼刀一开看不见,手里继续干

从雅加达办完事儿回到兰方,顾鲲仅仅在家里歇息了一天,又忙忙碌碌地出海了。

或许有人会好奇:你丫的都已经奔命一样,把兰方周边100海里内,记得住的三条船都吃干抹净捞完了、连出货事宜都谈妥了,还有什么好拼的?

赚那么多钱,却没时间享受生活,不苦逼吗?

苦逼,当然苦逼,但这也是形势所迫不得不为。

历史的飞轮一旦滚动起来后,惯性就会推着你前行,下坡的过程中是刹不住的,只能小心控制方向,等到了平地上才能喘口气。

顾鲲面临的最大压力,就是他要尽快把之前承诺的海底地形测量任务,抓紧完成,并且把数据卖给华夏方面的有关部门。

他当初租交大设计院的勘测船时,租期三个月,理由就是搞勘探。

结果船却被秘密挪作他用、打捞古代沉船赚外快了。三艘船前后浪费了他两周多的正常作业时间。

这就好比一个小学生请假理由是做作业,结果却在家里打了大半天游戏。出于求生欲,这个小学生也应该在家长下班前,提前几个小时恋恋不舍停手、把没做的作业抄一下答案,这样才好应付检查。

要是真打游戏打到父母钥匙拧门锁的那一刻再关机,那都是不想活了。

于是,在这种压力下,顾鲲就过上了几乎一个月没上岸的苦逼生活。

整个八月份,他都在兰方以北、以西的海面上漂泊着,带着自己手下的船员两班倒测数据,人歇船不歇。

幸亏兰方的主体民族一贯是华人,拥有自古以来勤劳勇敢的加班文化,这才在双倍加班工资加额外奖金的诱惑下,拼着一口毅力撑了下来。

要是换做马来当地民族或者印尼佬来干这种活儿,早特么趴窝了。多给钱那些懒痞都不干,人家骨子里就散漫惯了。

同时,顾鲲算了算日子,之前被他遣走的杜国伟等华夏方面的测量技术人员,归国汇报港区测量成果也有三个星期了。

所以他在七月底的时候,其实就给国内发了函,联系了一下,请那些人回来兰方继续帮忙干活,加快进度。顺便租期结束的时候他们可以在兰方当面验收好船况、办完交接开船回国。

华夏方面本来还想节约经费,觉得既然顾鲲都掌握了勘测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而且租期只剩一个多月,再让国内专家辗转跑一趟有点浪费成本。

94年,国内还是比较节俭朴素的。

不过顾鲲非常慷慨地表示,他在使用勘测船的过程中还有些琢磨不明白的地方,请示一下后说不定效率更高。他还愿意承担全部差旅费。

他都这么盛意拳拳了,中方也就顺水推舟满足了一众人员再出国玩一次的好处。反正这一趟是去的时候坐飞机到古晋、回来的时候开船,差旅费也不算太多。

这样一来,中方人员其实只是在顾鲲挪用勘测船用于打捞沉船的三个星期里,技术性缺席了一下,缺席理由还很充分:

是甲方爸爸急于让乙方测量员先跑一趟,把港口设计急需的那部分资料传回国内,别耽误设计师的进度。等他们跟设计师交接沟通完了之后,甲方爸爸又出差旅费请他们回来继续协助测量。

所以,顾鲲从头到尾都没有想过甩开中方人员自己单干过!从来没有过!

中间那几个星期的交通时间差,也就不会有人怀疑他是否挪用过船的用途了。

善后工作完美。

……

顾鲲就这样,同时带着自己的手下,和中方的几个“监工顾问”,非常效率地干到了九月初。

期间,顾鲲按照“一周干完正常测量队一个多月才能干完的活儿”的开挂速度,总算是测量出了兰方以西和以北,总计大约150海里乘100海里面积海域的海底地形。

按照有关部门开出的大约“每50乘50海里单位面积地形数据,作价200~300万人民币”收购价格,这些活儿累计能卖1500万人民币左右了。

杜国伟对于顾鲲的高效非常震惊,顾鲲的解释则是“我这人天生听力好,一听地形勘测声呐的回波,脑子里都能勾勒出海底地形”,反正就是往天赋异禀上推脱。

杜国伟也只能相信顾鲲之所以进步神速,是因为一开始还不够了解熟悉仪器,而现在彻底融会贯通后,干活儿就是比别人快。

“幸好这样的人只有一个,要是多了的话,同行衬托我们这种人还不得饿死。”杜国伟内心暗忖,巴不得顾鲲的天赋不要为人所知。即使将来有其他人注意到,他都希望为顾鲲掩饰。

就好比一个设计师,明明干的是稍微修改一下的活儿,95%都是旧案子上抄的。还要问甲方爸爸要几个月的设计期、拖着不给出图。

这时候要是有一个破坏行规一周出图的异类,同行还不得帮着他掩饰。否则,将来甲方爸爸就不给那么高的设计费了。

9月10号,一个星期六。顾鲲算了算日子,勘测船的租期差不多该到了,就在这一天宣布正式结束了本次科考勘测,把船交给杜国伟开回华夏。

临别时分,顾鲲在兰方最好的酒店照例摆了几桌,好好请华夏来客喝了一顿,跟杜国伟告别:“杜工,杜学长,这些日子蒙你指点,小弟受益良多。以后,这门生意我还会继续做下去的,希望跟上面能合作愉快。

不过,我可能不会租你们的船了——不是钱的问题,我也知道你们这次的租金已经很良心。不过我也看出来了,随着人民币汇率接轨快一年了,你们各方面的物价肯定要暴涨一波。

而且,南洋这地方,各方势力鱼龙混杂,我不想在科考方面落下亲华的烙印。咱可以暗中合作嘛,这样阻力也小。”

“我理解,我反正就是个打工的,无所谓,有机会一定帮你跟上面解释。”杜国伟回答得很敞亮。

这也是对华夏人民的老朋友的一种保护。你可以暗中做老朋友,没必要嘴上说出来。

就像香江的霍爷,那些年也是手里干嘴上不说,不一样是爱国资本家么。

如此一来,顾鲲也为自己将来收到捞船文物销售收入后、转手买的高速科考船洗白了。

咱是可爱和平的科学家。

鬼刀一开看不见,手里继续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