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开局一条小渔船 > 第54章 被骚操作闪到了腰

开局一条小渔船 第54章 被骚操作闪到了腰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20 20:22:07 来源:笔趣阁

“萨总,昨天预约的下一位客人已经在等了……”

萨武洋在办公室里根顾鲲谈论国家航运业大计的同时,他的秘书终于扛不住排在后面客人的软磨硬泡,便轻手轻脚进来通报一下,提醒老板时间已经到了。

“滚,让他们候着……你就跟他说,一会儿吃午饭的时候,赏脸带他一起!”

萨武洋正在兴头上,当然是直接喝退了秘书。

他知道排在后面的预约者,不过是一个来请客送礼的庸碌之辈罢了。跟有才华有见地、对华夏行情熟悉的顾鲲相比,孰轻孰重还是分得清楚的。

他确实贪婪,也奢靡,不过好歹算是一个会办事儿的人。不是只贪婪不建设。

轰走秘书后,萨武洋重新调整好表情,做了个请的手势:“小顾你继续说。”

顾鲲便继续往下分析:“我觉得,我们如果跟华夏方面的COSCO搞好关系,第一步就应该着力于从李家坡抢一些散货船的加油补给经停业务,暂时放弃集装箱业务。”

(注:COSCO,中远。)

萨武洋摸了摸自己的小胡子,示意顾鲲继续。

这个观点并不新鲜,也不见功力,关键看后续解读。

顾鲲:“集装箱船的特点,是非常适合远洋国际航线的中途换船配货。需要高投资的港口装卸设备,还需要精密的物流冗余运能调度管理,这不是我们现在玩得起的——不光是钱的问题,也没有人才。

而散货船一般都是运输大宗单一商品,中途也就是加油、采购补给品,略作休整。以我们兰方的环境,这些过路船的生意是可以接的。

具体来说,我觉得我们第一批应该弄至少3.5万吨散货船和5万吨散货船泊位各一个,将来还可以停靠5万吨以下游轮,供旅游业使用。几年后,如果运行顺利,还可以考虑上8万吨散货船泊位,再大就不用考虑了。”

萨武洋听到具体吨位规划时,才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会有3.5万吨和8万吨这种奇葩的吨位规划?这不符合国际标准吧,会不会有冗余浪费?”

萨武洋这个问题,对海运外行的人,或许想不通为什么要问,但对于圈内人来说,就知道这是必须问的。

顾鲲也知道对方的质疑点所在:“您觉得这两个吨位奇怪,肯定是在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卡2.7万吨五大湖级和7.5万吨巴拿马级的尺度吧?确实,国际上的造船业,在吨位设级方面,都是按这样的尺度的。

不过,华夏方面的造船业,乃至部分韩国造船业,都是在拿了大洋国的同级设计后,自己逆向优化。因为东北亚新兴国家的航路,不需要考虑通过圣劳伦斯河进入五大湖区,也不用通过巴拿马运河。

所以他们发现在按照2.7万吨和7.5万吨级散货船同等结构强度时,可以不增加船长和不明显增加建设成本,把运能提升10%~20%,分别提到3.5万吨和8万吨,这就更经济了。我们要专注于做东亚国家的生意,就该按照他们新进年来最经济效率的船型,设计泊位容量。”

原来,后世华夏最经典常见的3.5万吨和8万吨散货船型,在90年代初,却是刚刚出现不久的——

知道历史的人,都可以查到,直到1995年,COSCO刚刚改制后,都还在给沪江的沪东船厂,下2.7万吨散货船的订单呢。那是COSCO历史上首例“国际融资,国内建造”的合作案例,著名到能写上中远集团的百度百科历史词条。

但是,当时国际流行的2.7万吨和7.5万吨,其实效率是不高的,是为了通过特殊地形放弃了一些同等造船成本下的运能。

后来,当华夏成为国际进出口贸易的最大一极后,华夏方面觉得再按照大洋国标准,每条船浪费几千吨运力,不划算,就普遍升级了。反正他们的船一辈子也不用进圣劳伦斯河,管你圣劳伦斯河吃水多深、巴拿马船闸长度有多长?

但是,之前国际同行建设的港务设备,都是按照旧标准实施的,这就导致一个问题。

比如一艘华夏的3.5万吨散货船,经停李家坡的话,就发现在2.7万吨的标准泊位停不进,要么就停到5万吨的泊位上。

可5万吨的泊位,每天的泊位费要比2.7万吨的贵很多。3.5万吨船停到大泊位上,就白白浪费了一部分泊位利用率。所以3.5万吨流行开来后的最初几年,华夏散货船进李家坡经停加油就不划算了,反正散货船也不需要中转重新配货,都是单一货种直接运到最终目的地的。

当然了,李家坡也是很高效改革的国家,后来很快就为华夏标准又扩充了港务设施,但这需要时间,都是后话了。

这里面,就有兰方的竞争优势了。

兰方目前的港口设施,是一张白纸,如果萨武洋能下决心,直接按照3.5万吨级的泊位配置设施,到时候就算效率不如李家坡高,可再低效,总比李家坡的5万吨级泊位要便宜吧?

这样,还怕不能用成本优势吸引到路过的华东日韩航线加油修整散货船?

当然,这么修的代价也是有的,那就是兰方港以后再接待2.7万吨标准五大湖级和7.5万吨巴拿马级的时候,成本会非常劣势——

你不但单位吨位比别人效率低,你还要用3.5万吨的泊位去给2.7万吨用,浪费掉八千吨冗余。

所以,兰方港估计一辈子都揽不到那些跟大洋国外贸体系有交集的货轮了。

但是,这没关系啊。兰方跟欧美隔着那么远,它本来就没指望接到欧美航运公司的中转补给生意。

萨武洋越听越觉得顾鲲是做过非常专业调研的了,不由愈发心惊。他不敢确信地说:

“你怎么知道华夏远洋这几年在推3.5万吨散货标准?我好像没听到这方面风声啊。我只知道这种船设计建造是完成了,可COSCO主流订单还是2.7万吨的。”

顾鲲笑了:“那是因为我在华夏外贸经部有兄弟有哥们儿啊!我喝酒的时候听到过他们转述的一部分内部规划文件。再说了,您要是不信这事儿,可以派我去华夏打点关系、找门路结交COSCO的中高层,以及外贸经部的相关规划干部。到时候,我给你拿一份官方背景的合作磋商备忘录回来,还能有错么?”

萨武洋彻底耸然动容。

他第一次跟顾鲲结交的时候,就是见过顾鲲跟华夏外贸经部的马风马科长等角色的合影、以及一些谈笑风生的录像录音之类。在顾鲲添油加醋的说明后,当时他就相信了顾鲲在华夏的外贸经口是有铁哥们儿的。

现在这么一串联,萨武洋立刻满面堆笑,都笑出花来了:“小顾啊,我就说你是个能结交要人的,这事儿……这样吧,找投资什么的,先不忙,也不用跟大公申请、或者在朱敬业那儿备案了。

咱先想办法偷跑,去华夏找到对的人,谈个友好合作的备忘录回来。反正备忘录只是个交涉过程的记载,不是正式协议,应该不难拿到吧?到时候有了备忘录,我们再去狐假虎威,找大公要授权、找外资银行发国债。”

备忘录这种东西,在国际交流中,只是说明“双方聊过一些什么”,不代表双方答应、承诺任何东西,所以门槛是很低的。

萨武洋想先拿个备忘录再说,这事儿也好理解。

顾鲲当然是乐于看到萨武洋入彀,不过既然现在是对方有求于他,他也要表现一下困难:“可是……备忘录不是我一个民间商人能去谈的吧?要不您亲自操持、或者另选专业人士?”

萨武洋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这有何难,楼下就是商务部,底楼就是外J部,我今天马上就给你弄一些身份。走,现在先吃饭去吧。”

萨武洋笑着打了两个电话,然后就拉着顾鲲去共进午餐。

吃到一半的时候,兰方两外部的一些干部,就把各种墨香未散的批文证件,送到了萨武洋跟顾鲲的餐桌前。

“呐,小顾,你现在已经是‘兰方对外交流协会’的会员之一了,还是理事,可以全权代表对华的民间商贸合作交流。你要是觉得还不方便的话,我可以给你一个商务参赞。”

“不不不不,民间商贸交流合作就行了。在商言商嘛,我是商人,怎么好同时兼有官职身份。”顾鲲一听到参赞二字,就吓了一跳,总觉得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召唤着他,连忙拒绝。

他是不会当政客的,只会“民间”商贸文化交流。

换句话说,他要是去了华夏,外J部的人也是一辈子都不会找他、接待他的。充其量只是“外交学会”这种管理民间国际交流的有关部门会关照他。

萨武洋看顾鲲那么排斥,也就不再坚持,然后拿起另一份文件:“随你便,除了刚才那个身份之外,你马上也会成为兰方议员了,几天后大公就会正式批下来——你是奔马岛议区的唯一代表。”

顾鲲差点儿一口红酒喷出来,

他着实被萨武洋的骚操作闪到腰了。

兰方名义上也是有个议会的,总共就30几个席位,不是脱产全职的,都是社会贤达兼职。

实际上呢,基本上每三千人一个的居民区,就能出一个议席。

或者是其他面积排名前十的离岛,哪怕人口不到千人,也能有一席。

但问题是,顾鲲刚买的奔马环礁,虽然是全国面积排名第32~34名的三个岛加起来的,但总面积也才8点5平方公里,关键那就是个无人荒岛好吧!至今为止名义常住人也只有顾鲲顾盼兄妹两个人(实际常住人口依然一个都没有)

可既然萨武洋帮忙斡旋申请了,大公也同意了,为新开发的离岛设一个议区席位,貌似也没什么问题……

“所以,你现在是奔马岛议区议员,也是‘奔马岛旅游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加上刚才的对外经贸交流合作的身份,够你去外国招摇撞骗哦不是结交要人了吧?不够我还可以给你加,反正头衔不要钱,印几张证而已。”

“够了够了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