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开局一条小渔船 > 第244章 无毒不丈夫

开局一条小渔船 第244章 无毒不丈夫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20 20:22:07 来源:笔趣阁

长长的宴会桌上,顾鲲和德.索雷各坐一端,双方的心腹律师和各一名财务人员,则端坐餐桌两侧。

酒过三巡,场面依然优雅,索雷先生也逐渐谈到了增发新股问题的核心利益部分:

“关于定向增发新股的规模,荷兰证券法规定的上限是不超过原有股本的一倍。也就是说,增资之前,古驰目前的市值是70多亿欧元,增发一倍之后,总股本上升到市值150亿欧元。

与此同时,之前所有人的股份比例,都会等比折减一半。阿诺特在发出私有化要约之前,持有的是36%,私有化要约之后,吞了相当一部分小股东,增加到54%。

只要我定向增发一倍成功,阿诺特的持股比例就会降到27%,我们管理层团队、以及其他永远坚定支持管理层团队的小股东们,原先一共持有32%,事后会折减到16%。

而你们兰方人,我记得之前就偷偷摸摸花了两年多时间,拿到我们差不多14%的股权了吧?应该差15%举牌线只有临门一脚了。定向增发后,这14%也会除以二变成7%,不过新增发的50%统统都是你的,所以你事后的总持股是57%。

但增发部分的投票决策权,是要授权给现管理层团队的,你只有7%的投票决策权,和57%的分红权/套现权。”

荷兰证券法之所以规定“触发反击恶意收购”要件的“定向增发”不能超过原股本的一倍,那也是充分考虑过夺回公司控制权的实际需要的。

因为最多只要发一倍,那么新发的这部分股权就跟之前的全部股权总和一样多了,大家五五开。而发起人不可能在原股本中一丁点比例都不占,所以把原先的股本除以二再加上50%,肯定超过50%,绝对可以夺回公司控制权。

如果允许再定向增发更多,那就反而可能侵害其他小股东利益,导致他们被高倍稀释。

事实上,很多时候即使触发了这一条款,大多数管理层也不会真的增发满一倍,稍微少花点钱也能实现目的了。

相比之下,顾鲲更关心的是定向增发之后注入的资金究竟会如何使用,所以他一针见血地追问:“增发融资没问题,新股没有完全投票权也不是不能商量。但是,我注入的资金会被如何使用,我总有发言权吧?否则岂不是任由你们挥霍?”

索雷明确地点点头:“关于注入资金的使用,您当然可以参与决策分配、并派人全程监督。这一点上,优先股的投票豁免权是例外的。”

顾鲲:“这么说,你是希望我一次性拿出70亿欧元给你们投资?”

索雷审慎地最终算了一下:“70亿应该不用——目前的市值70亿,是因为阿诺特之前的溢价私有化要约哄抬高的。如果我们帮你找个合适的时机完成增发,大约60亿欧元就能完成全部入场。

而入场动作结束后,不用多久,我就可以把增资后的公司总市值抬到150亿欧元,我可以私下给您保证。这也是我在合法合约前提下能给你的最多优惠了。”

60亿欧元!

这比顾鲲之前两年投入到奢侈品行业的全部资金总和,还要再高出一倍了。

(注:之前98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顾鲲在港股护盘后的套现活动中,跟那些香江金融股公司置换到的全部奢侈业界股份,也就只用了20几亿美元。后来追加投资乔治.阿玛尼这些,又花了几个亿,累计加起来30多亿美元,折30亿欧元)

但是换来的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拿下古驰之后,顾鲲就有资本跟开云集团叫板一下,未来有望争夺“谁才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巨头集团”了。

至于跟奢侈界第一的LVMH集团、第二的历峰集团,顾鲲还是远远没法比的。毕竟他根基太浅,入行才两年多。靠见缝插针左右逢源、以及疯狂经营他个人在业界的威望、威慑力、一拉一打显示肌肉……

能够做到卡位卡进世界第三,已经是极为逆天的成就了。

哪怕是卡掉开云集团的身位,那也不是收购掉古驰之后立刻就能做到的,总还得再经营两三年。

按顾鲲的估计,如果一切顺利,大约扛着竞争扛到2002年底,或者2003年,他就差不多江湖地位可以超过开云,超过佛朗索瓦.皮诺了。

顾鲲很想得到这一切。

他善意地商量:“我原则上同意,不过60亿欧元是不是多了点?还可以少增发一些,也足够把阿诺特挤出去了——你应该猜得到,阿诺特之所以买古驰的股份,是因为他觉得他可以控制你们,如果控制不了,他是不屑于继续留在古驰内部当小股东的。

所以,一旦我们赢了,你要做好阿诺特会抛售砸盘的思想准备,我得为到时候那部分股权留一点资金。”

其实顾鲲的资金是够的,但他只是想压压价。好歹也是60亿欧元的真金白银呢,就算顾鲲已经是400亿美元富豪,能省还是要省的。

“60亿欧已经很划算了,这些钱进来又不会消失,还是会用在扩张生意上的,对您来说只是换了个地方!”德.索雷在这个问题上倒是不打算让步,或者说他有恃无恐,

“而且,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你要是不想出这个钱,皮诺先生会愿意出的。我跟他半推半就虚与委蛇地吊了大半年了。只不过,我远期来说更看好您!”

这种话就不太客气了,相当于相亲的时候直接说“老娘有备胎”。

法国人果然也没那么傻,要是那么容易被忽悠,怎么可能当上业界叱咤风云的金牌职业经理人。

顾鲲要反驳的话,当然也有一定的筹码,不过他想了想决定还是省着点用。

好钢用在刀刃上,他要跟索雷讨价还价的点多着呢。

“那60亿欧元这个问题我们就先放一下吧,”顾鲲调整了一下谈判节奏,“但我希望可以参与未来古驰的产品线存废决策——不仅仅是在这60亿欧元怎么花的问题上决策,而是可以允许我砍现有子项目,监督公司永远不可以对某些项目浪费钱。当然,我依然不会干涉公司的日常经营。”

德.索雷端咖啡的手直接凝滞在了空中,半晌才微微冷哼了一声:“那你还不如跟我聊60亿的问题呢。皮诺先生绝对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只有阿诺特那个血腥的疯子才会。

顾,你跟乔治.阿玛尼合作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那种温文尔雅、不干涉设计师开坑决策的姿态,原来都是装的么。”

索雷如此激烈的反应,外行看官或许会有些莫名其妙,要听懂这一点,就必须扫盲一下如今的世界第一奢侈巨头、LVMH的伯纳德.阿诺特最狠辣的一招起家绝招。

其实,论资本,阿诺特原本是不如历峰集团、南非的鲁伯特家族的,阿诺特最多也就跟世界第三的开云老板皮诺不相上下。

但是,从90年代开始,阿诺特的经营得法,让他斩获了巨量的、远超同行的成长空间。他用的最毒最有效的一招,就是“恶意收购独立品牌后,大肆砍杀没有竞争力的产品线/事业部,然后把砍下来的部分打包包装抛售套现”。

打个比方,阿诺特最初这么干,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对付他旗下购得的迪奥。

80年代的迪奥,其实产品线是门类很繁多的,不只是做化妆品,连服饰箱包首饰都挺有名,只是没有迪奥的化妆品那么有名。

阿诺特收购之后,就把那些拆分的、要放弃的箱包服饰首饰事业部,全部财务上包装好、或者通过股市,或者通过私募股权融资,找接盘侠丢了,只留下迪奥最有竞争力的优质资产。

这一招如果是运营一家单独的奢侈品公司时,效果也不明显,因为蚊子再小也是肉,迪奥砍掉了除化妆品以外的生意后,终究是营业额与总毛利都会下降的。

但是因为阿诺特手上有LVMH这个大集团,所以他就不怕了——迪奥专注于做化妆品之后,迪奥抛弃掉的女装部分,LVMH可以让纪梵希去做嘛,迪奥抛弃掉的箱包,可以让LV去做嘛。

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大集团内部统筹,降低各个子品牌的互相竞争内耗,只专注每个子品牌最强的一个项目,做到最强。

对于每个子公司来说,这样被砍项目是有损这家子公司的自身利益的。但是如果站在LVMH这个集团公司的角度,这种措施是极大降低重复冗余成本的好事儿。

那么,为什么其他同行不这么干呢?

那就要说,在阿诺特敏锐地发现“奢侈品产业,可以做成一家集团公司控股一堆品牌公司”这种模式时,世界上其他人本来就还没想到这条路。

另一方面,奢侈品业界是比较讲究逼格和情怀的,很多子公司CEO喜欢“癞痢的儿子自己的好”,舍不得割肉。

这也导致阿诺特一贯以“恶意收购的门口的野蛮人”著称,当不了白骑士。

只要他控制一家新的子公司,就要大卸八块把不是最优质的项目砍了、人员解雇了,那哪个高管团队会喜欢这样血腥的资本家?他也就只能恶意收购,没法善意收购了,善意别人根本不想跟他商量。

90年代初,迪奥被阿诺特彻底整改的时候,可是经历过“从十万人血腥裁员到只剩八千人,除了化妆品以外,其他事业部几乎全部被砍光、包装转卖”的恐怖历史的。

那还是阿诺特先虚与委蛇对当时的法国政府承诺过“我控制迪奥后不会大裁员”,但实际上到手后照样敢悍然反悔——他连法国政府敦促的面子都可以不给,当时连希拉克大统领都出来喊话了、让他注意“社会效益”,阿诺特都照样不鸟。

无毒不丈夫嘛,没有在这一领域独一无二的先行果决,阿诺特未来也做不到世界首富。

所以,现在当顾鲲对索雷提出,他也想要“拥有参与未来公司事业部布局存废决定的权限”,索雷才会那么抵触。

他下意识以为顾鲲之前那种“尊重情怀”的姿态都是隐忍伪装的,实际上顾鲲骨子里跟阿诺特那个血手一样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