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开局一条小渔船 > 第242章 节约律师费的代价

开局一条小渔船 第242章 节约律师费的代价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20 20:22:07 来源:笔趣阁

从控股乔治.阿玛尼、把乔治.阿玛尼推成截至当时为止在华语文化圈里销量、口碑等综合品牌效益最好的高端男装奢侈品牌,这是顾鲲早就打造好的“千金市骨”计划的基石。

既然是“千金市骨”,那也意味着另一层意思:马骨从来不是君王求贤时真正要的“大贤”,充其量只能是一个过渡。

就像燕昭王“先从隗始”,注定了郭隗只是用来显示他“礼贤下士”名声的,真正要钓的大鱼是乐毅。

而诸葛亮自比管、乐,那么他出场之前自然也需要一个类似的抛砖引玉——所以徐庶之于诸葛,便如郭隗之于乐毅。

从控制阿玛尼的那天起,顾鲲就想过,有朝一日还得进一步控制古驰,乃至更多,补全他的版图。

这个想法,他也从来不吝在每次灵台空明的贤哲状态时,跟他的女人们吹牛。

包括莎拉诺娃在内、他身边那些学历比较高的女人,一开始也不是很理解,觉得古驰这家公司挺贵的。

有一次,事后温存的时候,莎拉诺娃就本着求教的心态问:“阿玛尼的市值20亿美元都不到,古驰起码七八十亿,但是看销量和毛利率,貌似也没差这么多,真的值得为了古驰布那么大的局吗?”

当时,顾鲲是这么回答的:“你不能看眼下的数字,要看历史。伯纳德.阿诺特的经验已经告诉了全球剩下的几个顶尖同行,90年代之后的奢侈业界,跟曾经的年代是不一样的。

露西亚解体,互联网加持,全球化加剧,这三重因素,会让奢侈品产业界,变得‘历史越来越稀缺’,而‘设计师独立品牌未来的成长空间却没有明显提升’。

古驰是1920年代的有历史的品牌,乔治.阿玛尼只是1975年的当代设计师品牌,只不过这个设计师目前比较大牌,所以如今的瞬间状态比较烈火烹油。但这只不过是乔治.阿玛尼本人的加持带来的,哪天他死了或者退休了,乔治.阿玛尼会经历一波后劲萎缩的。

甚至都不用等阿玛尼死,只要如今世界上最有名的两个坚持买阿玛尼的高端客户,比尔大统领和比尔首富,他们或退休、或不再是首富,阿玛尼的品牌价值都会下跌。

所以,明眼的奢侈集团巨头,都直到该如何凶狠地为历史的溢价买单,就像在苏富比拍卖行上为独一无二的古董艺术品买单时一样果断。”

未来20年,有独一无二属性的古董艺术品的涨幅溢价空间,同样是非常惊人的。顾鲲作为重生者,看得再清楚不过了。

而这些和“有历史的奢侈品牌”的涨价逻辑是一样的。它们都是露西亚解体、全球化加剧、互联网加持三重利好的受益者。

……

那些商业逻辑、理由细节不再赘述,反正未来的历史迟早会证明的。

但或许又有人会诧异了:顾鲲做好了局,就等着自己在全球奢侈品牌业界生杀予夺的威望越来越高、直到古驰等公司来献表纳降。

那为什么时机会那么巧呢?顾鲲刚刚实力到了这个地步,古驰就正好需要他这个白骑士来拯救?小说也不敢这么写呀!

可事实是,时机并不巧。

并不是“顾鲲刚刚做好准备,古驰就来求白骑士进场”。

而是古驰早就在跟LVMH血战、处于战略防御状态,勉力维持局面而已。如今,顾鲲的实力终于满足了规模,他们就找上门了。

历史上,古驰之战的最初导火索,早在1999年一季度就开始了,以全球第一奢侈巨头LVMH的老板伯纳德.阿诺特秘密掀起对古驰流通股收购的狙击揭开序幕。

古驰跟阿玛尼不同,这毕竟是一家已经七八十年历史的老牌公司,所以不是那种创始人团队掌控的、排斥金融界的公司。

别说老古驰先生本人早就死了,连他孙子如今都已经退休了,所以古驰早就已经在荷兰的股票交易所有上市,其一部分股票是流通股,谁都可以不记名买到。

伯纳德.阿诺特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慢慢吸筹到超过了荷兰证JIAN会的举牌门槛线,也就是“买下了占古驰总股份15%以上的股权”后,便在99年二季度的时候举牌公示了,而后进一步吸筹,把流通股中绝大部分都吸走,持股比例也达到了30%——做完这一切的时候,大约是99年年中,也就是距今18个月之前。

然后,当时伯纳德.阿诺特就做了一个决定,宣布了一个比当时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溢价了30%的私有化要约价,无差别收购所有古驰小股东的股权。他的打算,就是进一步扩大持股比例,从30%涨到50%以上,那样就可以完成对古驰的控制,然后大刀阔斧改组换人。

去年暑假里,为了这个计划,阿诺特拿出了15亿欧元,用于买剩下的、让他达到51%持股之前的20%差额。只不过,那时候阿诺特失算了——

阿诺特的本意,是纯粹的恶意收购。所谓金融收购里的恶意和善意,区别主要是是否与原公司管理团队友好协商。

比如,阿诺特要是跟古驰CEO德.索雷好好商量、安抚,确认他收购入主后保留古驰原高管层、原产业线布局,那就属于善意收购。

善意收购的好处是花钱会比较少,因为你说服了高管层跟你一条心之后,他们会帮你说服其他小股东、相信引你进场对大家都有好处,小股东们也就不会在卖股价格上太贪——

而如前所述,阿诺特为了30%到51%之间的那20%股份,可是开出了比阿姆斯特丹交易所现价高出30%的溢价来无差别私有化的。之所以要涨价这30%,就是因为他不想跟CEO打交道,不想跟原高管层商量,所以他直接选择了更贵的价格,砸钱买忠心。

但是,既然他是给了高溢价的,那也就代表阿诺特当时其实只想控制到51%的股权,没想要更多。理由也很容易理解:在这个特殊时期拿的股,每一股都要比和平年代多给三成钱,那我还何必一步到位呢?

先用额外贵三成的单价、少量增持,增持到刚刚够把公司控制权掌握住了,然后先诛除异己,配置亲信、把公司上下清洗一遍。搞定这些,最后再用不用额外贵三成的普通低价,拿剩余的49%的股份,岂不美哉?

阿诺特的算盘打得很好,只可惜,去年那个暑假,他遇上了德.索雷的殊死反扑——德.索雷也不想坐以待毙地等对方拿到51%之后慢慢清洗,所以他果断选择了“让所有管理层都响应阿诺特的私有化要约,要求阿诺特必须按照他说过的比市场价涨30%的价格,买下公司所有股权”。

换句话说,阿诺特只想用1.3倍的价格买20%的公司,索雷却逼着他用1.3倍的价格买下70%的公司。

阿诺特一时没那么多钱,没想到对方会全部响应这个抛出价,加上阿诺特身边的法律顾问不是很懂荷兰的证券监管法律,所以阿诺特退缩了,表示“只想以高溢价买20%公司股权,暂时不想买更多”。

这个法律表态,被索雷抓住了把柄,申诉到了荷兰的证券监管机构,要求将阿诺特的买股行为定性为“恶意收购”,然后就按照荷兰的证券监管法触发“允许古驰增发新股,稀释全部现有股东股份,对抗恶意收购”。

(注:荷兰证券法在判定一个收购是否为恶意收购时,考虑到“是否与原高管层协商”这个要件很难取证,所以还设立了另外一些相对客观的评判标准。

荷兰法认为,你发出私有化要约的时候,如果“不管有多少人卖,你都按承诺全部吃进”,那就认定你不是恶意的。如果你只是有选择性地对其中一部分股权履约、履约到你持股超过控股线就收手,那就可以判定为你是恶意。)

这件事情,估计是阿诺特这位后世世界首富,一辈子里交过的最贵的一笔“因为没有重视花钱请最专业的律师”的法务代价了。

虽然旁观者会觉得匪夷所思:堂堂世界第一大奢侈巨头,居然身边的法律顾问会不知道“根据荷兰证券法,触发了‘恶意收购判定’后,被恶意方就可以增发新股稀释”这个条款?

但历史就是那么讽刺,或许是因为这种事儿阿诺特这辈子也是第一次干吧,他就是在律师费上省了钱,没提前布局堵这个洞,导致他没能收购掉后来作为他一生之敌的古驰。

从此以后,阿诺特在收购案律师费上再也没抠抠缩缩省过钱,也再没有看不起外国证券交易所的法律。

“早知道当年省那几块律师费、少请了一个足够专业的荷兰律师,就会导致我收购古驰失败的话,哪怕让我再花十亿欧元请律师,我都不会皱眉的。”这是阿诺特后来在他的自传里说的。

但不管怎么说,他人生中仅有的一次抠省律师费的原罪已经犯下了,这无法改变,历史没有如果。

德.索雷抓住了他的把柄,在荷兰证券交易所申请到了依法增发定向新股、对抗恶意收购的权利。只要有人认购这些定向新股,阿诺特的恶意收购就会被这位白骑士阻挠。

原本的历史上,开云集团的老板佛朗索瓦.皮诺当了这个白骑士。

可惜,这一世,弗朗索瓦.皮诺的位置,似乎要被顾鲲取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