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开局一条小渔船 > 第35章 士别三日

开局一条小渔船 第35章 士别三日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20 20:22:07 来源:笔趣阁

跟高健雄等人聚餐了一顿烧烤、谈了谈心之后,顾鲲很快重新启程,又去了金银岛如法炮制拉感情,预定到了两个近期内本来就要退伍、愿意当水手的。

就这么一路向东北逶迤而去,午后时分抵达威沙群岛主岛永林岛。

永林岛上人多建制全,他也不可能直接劝诱,那样犯忌讳。

不过他可以通过大笔平价出售补给物资,换取岛上军民的普遍好感,赢得拥军的美名。

岛上的刘营长和胡科长,看到顾鲲卸货了整整好几十吨平价物资,对顾鲲的拥军姿态都是敬佩到无以复加。

“小顾同志,你真是爱国华侨的榜样啊,你以后一定会成为华夏人民的老朋友的。”胡科长跟顾鲲握手的时候,恨不得狠狠多摇晃几下,把肉都攥出来。

一边摇,他还一边追忆往昔地叹道:“实话实说,给民间船只发特许的捕捞许可证,你也不是第一个了。但是其他船长拿到捕捞证,一年为我们运输价值20万的平价货,就撑死了,根本不会超额完成。

只有你,这才第一个月还没结束,就运了这么多。你这次怕不是把半船的运力都用来给我们补给物资了吧。人家一般每次最多带两成。”

“其实不到半船,也就四成五吧。”顾鲲谦虚了一下。

他是真心不觉得有什么。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他经营的航路,每次都是从兰方到粤州捕鱼、从粤州回航时拉柴油带货。

所以,在来的路上,先装大约一般运能的补给货物,到永林岛来卖,稍微赚点运费,对顾鲲而言是无本生意——因为捕鱼为主的船,你哪怕不运货,起航的时候也是空仓的嘛,空着也是浪费。

运一小半货的话,到了永林岛全部出掉,然后后面四天多的航程,再继续一路捞鱼一路开,把这些吨位塞满,就最经济了。

简直完美。

而其他拿了补贴或者特许的渔船,之所以不这么干,是因为不顺路嘛。

他们大多凑不好一个“一路捞鱼一路开、开到永林岛刚好剩一半舱位”的航路。

所以,其他人要是每次多运补给物资,是要额外增加运营成本的。

顾鲲是不增加运营成本的。

一个是专车,一个是顺风车,人家那什么和他比?

这个爱国华侨的榜样,他是当定了。

顺带着,80吨补给物资在威沙群岛卖出,好歹比他在古晋采办的时候的成本,高了大约六七个百分点,算是运费。仔细算算,也把他单程的油钱赚回来了。

顺风车的车费,一般不就是个油钱么。

当天中午,胡科长和刘营长就拍板,给岛上整个连队的战士加餐,大家都吃到了难得的新鲜肉食和蔬菜,甚至有西瓜这种海岛上很难得见的高端水果——西瓜的种植需要大量的淡水,在淡水资源匮乏的岛上,是极少有西瓜的。

当下午顾鲲再次起航的时候,起码有两百个人给顾鲲送行,到码头上热烈挥手告别。包括整个连队的战士,以及几十名公务人员、还有岛上的渔民。

其中还要好几个平民身份的岛民,在听说了顾鲲的生意概况,得知去了南洋也能报销国家后,表示想跟他去南洋闯荡,顾鲲稍一甄别之后,都表示下次有机会就带上,同时也是给他们自己几天准备时间,即使要出去闯荡世界,也要先做好安家善后。

威沙群岛的渔民,思想觉悟还是比较高的,比内地商业氛围浓厚地区的人,确实要淳朴不少。

把这样的人带到异国他乡,他们人生地不熟的,也就只能依靠顾鲲了,背叛和跳槽成本太高。

所以只要技能方面不是太差,顾鲲都适合妥善安排。

……

航程第六天下午,顾鲲从永林岛再次出发,此后三天半再也没有停靠,一直保持了比较高的航速,在第十天清晨驶入珠江口,上午时分再次抵达了粤州。

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次一切手续和报关方面的活儿,都有陈丽操办,顾鲲不用再费心提点。

他船都还没靠岸,人还在江面上,就第一时间先给徐锋打了个电话,让徐锋派人来清点交接、准备接货。

海鲜的生意,耽误不得,多养一会儿,可能就多死掉几只。为了利润的最大化,那些鲜活的货色,一定要最快速度运到酒店的灌氧鱼缸里养起来。

徐锋也很干脆,直接在电话里表示,如果愿意以上次的价格供货的话,他可以照单全收。

如果顾鲲想就个别品类谈涨价或者新品类定价,那就约他当面喝茶再谈,或者分歧不大的话可以直接跟他的代理日恩谈。

顾鲲一听,就知道徐锋打的什么主意了。

如今已经是三月下旬,距离广交会的春交会开幕,越来越近了,还剩最后十几天。

所以,眼下的粤州海鲜价格,因为需求旺季的到来,只会比半个月前略涨,不会跌的。徐锋当然乐意原价全收了。

顾鲲也不戳破,只是将计就计应承:“徐哥,你胃口不错嘛,也不怕我这次运来的货太多吃不下?”

徐锋在手机里很有把握地呵呵一笑:“小顾,别小看了粤州的市场。咱华夏人有句老话,食在粤州,这可是美食之都,又有盛会当前,还怕你一船海鲜卖不完?你可别告诉我这次弄到的苏眉青衣和其他冷门热带鱼,有十几吨甚至更多哦。”

如果是冷门热带鱼一下子数量爆棚,那徐锋还要掂量掂量,毕竟受众范围太窄了。

顾鲲也淡然笑答:“不会,苏眉青衣这些是比上次多了,不过加上所有冷门热带鱼,也就3吨多。石头鱼倒是多了很多,单项就有2吨!”

徐锋:“石头鱼不怕,这个有成熟市场,粤东人本来就吃,2吨我还是干得掉的。”

顾鲲继续狡黠补充:“那么,4吨杉龙虾,你应该也没问题了?”

“4……4吨杉龙虾?杉龙虽然比别的龙不值钱,也不至于论吨卖吧。”徐锋终于大吃一惊。

他不得不承认,顾鲲再次让他意外了。

徐锋脑子稍微一转,反问确认了一个问题:“你这次换了更大的船来了?鸟枪换炮了呀。你原来那船不能批量抓虾吧。”

顾鲲:“徐哥就是专业,什么都瞒不过你。不过你只猜对了一半,我没换船,只是多买了几张新网。”

徐锋瞠目结舌:“就那破……我是说那小旧船,能这么高效?我见过多少海老板了,人家船比你高效几倍,也不能啊。罢了,我不打探你的私事儿了,老弟,算你狠。

不过我说出去的话也是不会反悔的,100块一公斤,有多少要多少。大不了,月底我提前放出话去,后面波龙少收一点。”

杉龙虾要替代澳龙还是不可能的,但是替代替代波龙小青龙什么,还是有希望的。94年的华夏人吃上面还没那么精细,有进口龙虾就已经是有面子的商务宴请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顾鲲多赚到的钱、多抢到的市场,就让其他波龙供应商哭去吧。

因为金额过于巨大(相对于海鲜交易而言),徐锋最后也没敢让自己的马仔直接跟顾鲲交易。

而是只让马仔先清点、核算价格,最后他本人亲自赶到场,双方老板喝了个茶,亲自核验无误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苏眉,每公斤200元,累计900公斤。”

“青衣每公斤150元,累计1300公斤。”

“稀有热带鱼A/B/C,均价每公斤130元,累计850公斤。”

“石头鱼每公斤120元,累计2200公斤。”

上述四大类加起来已经有74万了。

“杉龙虾每公斤100元,累计4150公斤,41万5。”

“南蚌800公斤、赤贝1100公斤……”

“东星斑200公斤、三刀150公斤、老鼠斑600公斤,瓜子斑900公斤、老虎斑1700公斤……”

最后还有其他各色杂鱼,都是每公斤20块钱以下的便宜货,活的大约就15吨,各种死鱼9吨。

整船所有物产全部加起来,突破了惊人的150万人民币!

握着算有最终数字的明细单,徐锋的手指头都在抖。当然这种抖也不一定就是心疼钱,更多是杂糅着激动的成分。

反正他就是个二道贩子,进得多转手出去赚得也多。广交会期间,偌大的粤州城多吞下200万高档海鲜并不至于饱和。

他惊讶的是顾鲲实力的膨胀,居然如此迅捷。

“顾老弟,我记得你上次来,所有收益加一块儿,不过50几万。这次居然有150多万,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付完钱,他不得不由衷感慨。

“上次我后半程本来就没发力,我手术有伤在身,都是让我手下打理的,当然跟我亲自出马不能比。”顾鲲倒是对这个结果很坦然。

当然他这话其实也是有水分的,因为每次后半程是在华夏近海,这边收获本来就低,加上品种常见,本来就卖不贵。不过作为借口打个马虎眼,那是绝对不会穿帮的。

顾鲲心里也知道,他这次的收获,有一点竭泽而渔了,毕竟在他之前,还没人这样精准高效地扫荡杉龙虾。像他这样多来几次,相信很快就得换航线,下次才能找到这么密集的杉龙虾群了。

不过幸好,华南这边高档海鲜消费的旺季,也就持续到广交会结束,最多还有1个月的热销。然后就要等到10月份的秋交会才有第二波高峰了。

150万资金到手,顾鲲很合时宜地对徐锋提出:“徐哥,你上次不是说,广交会开始之前,要给我介绍几个东海圈子里的生意朋友么?这150万,我可是准备拿出其中大部分,订一条新船的。”

徐锋二话不说:“好说,上次你回去之后,我已经联络过那几个朋友了,这次他们都提前过来,筹备广交会的参展了。这几天就能安排大家聚一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