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开局一条小渔船 > 第174章 不气盛叫年轻人吗

开局一条小渔船 第174章 不气盛叫年轻人吗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20 20:22:07 来源:笔趣阁

在1999年10月份这个时间节点上,大部分国内互联网公司融资方便、也适合融资。而偏偏黄易不太方便,这是有道理的。

按照纳斯达克审查规则,在IPO之前的六个月之内,都是不可以有新融资的,还有很多操作动作也不能有,免得干扰IPO,这相当于是一个“冻结期”。

即使是冻结期之前的半年,也就是IPO之前的7到12个月。这段时间虽然没有严格说不许接受投资,可这一阶段进去的钱,未来也会比其他原始股有更长的禁售期、IPO后有好几年都不能套现,还有一堆其他的禁制。

同时,现在砸钱进去,黄易的估值也会处在非常高的高位(IPO之前都是高位),不会让你有机会比未来公开发行价低很多的,甚至你会成为未来公开发行价的定价标杆。

一言以蔽之,早不进晚不进,现在进黄易的话就是个接盘侠。

丁三石自己或许自视甚高,觉得眼下拉新融资也算是合作双赢、给对方一个一起赚钱的机会。

但顾鲲比一般人更知道历史,他知道黄易就算能活下来,也不过是赶在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最后关头之前、IPO成功罢了。

如果没赶上IPO,说不定历史就被改变、黄易直接陨灭无声了。

即使历史没改变,依然IPO,那么寒冬期那几年,黄易的股价也会跌到几毛钱一股,跌破发行价腰斩再腰斩。

这时候谁特么跟他合作呢?

就算顾鲲要买黄易的股份,或者要更好地控制国内媒体对于旅游奢侈业、文艺小清新等领域的带节奏,象征性弄个几个百分点,他也不会在这么冤大头的时间点买呀。

不过,眼下说什么都还太早。

一切看马风怎么帮帮居中说合吧。

丁三石是不是临门一脚觉得差点底气、想要化缘,都还没有定论呢。顾鲲瞎猜脑补再多也无益。

这事儿就暂时被抛诸脑后了。

……

两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就在顾鲲几乎要有所淡忘的时候,马风终于给了顾鲲一个回信,很诚恳地邀请顾鲲回国走一趟:

“小丁说这里面可能有些误会,他想跟你面谈。”

既然对方还没表露出明显的恶意,顾鲲也是不介意谈一谈的。

以他的身份地位,本来是应该把丁三石提溜到兰方来、到顾鲲的主场谈判的,不配让顾鲲亲自跑一趟。

不过,考虑到马风这个中间人也在方舟市,而且如今兰方还比较炎热,顾鲲就当是顺路去方舟市避避暑了。

他也没带自己的女人,就带了俩美女秘书,然后包了第二天的头等舱,直飞东海省。

年初从空客买的A330专机还没装修好呢,要明年交货。所以顾鲲还得最后忍受坐小半年的民航飞机,或者是临时包机。

第二天一早,顾鲲就戴着凉帽墨镜、穿着轻薄的格子衫和沙滩凉鞋,带着几个美女,大咧咧走专属通道登机。

兰方机场已经运营了超过整整两周年,航线数量也已经比运营之初猛增了数倍。

毕竟97年7月份开业的时候,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没来呢,当时兰方的主要货币还是令吉,东南亚物价也普遍比较高。

以那时候的兰方旅游热度,通往华夏国内的航线就只能养得起京城、粤州和沪江三大一线城市,而且每条线也就维持在一天两班左右的客流量。

不过,自从98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兰方全面改用人民币、从马来西亚采购的物资也因为令吉贬值而变得便宜,国内来兰方游的人数比上年一下子翻到了三倍——

97年全年,华夏来兰方游客才30万人次,游轮和航班大约对半开。98年全年一下子涨到80万人次,今年99年前3季度加起来已经突破100万人了,最后三个月加上至少有130万人。

这120万人里,游轮游大约30万人,航空出行的就有100万。坐飞机的游客数比两年多前翻到了六倍,航线数量自然暴增。

如今兰芳国际机场每天要接待国际到达航班和国际出发航班各40架次,其中30波是往返华夏大陆的,还有3波是往返李家坡/吉隆坡/曼谷等东南亚国家的日常通勤航班,日韩的东京、大阪、汉城、釜山也每天各有两波。

去华夏的航班多到了每天30,国内游客出行的选择面自然广了不少,不用再眼巴巴坐上几百上千公里的火车、赶到三大一线城市起飞。

西南的蜀都、西北的长安、中部的武昌,这些新崛起的游客流出地,如今也都有了每天两班的航班,雷打不动。

连金陵市/方舟市/深市这些原本处于沪江/粤州辐射覆盖范围内的附属城市,也有了自己的独立航线,只不过客人少一些,每天就一班。

“真是一年一个样,这都是老子一手建设起来的呀。”

坐在头等舱里,喝着美貌空姐端过来的鲜榨橙汁,摩挲着真皮的头等舱沙发扶手,顾鲲内心颇感欣慰。

一条最高标准的国际机场跑道,一般稳一点的流量配置是每天起降200架次飞机,再要提高的话,就该专门区分起飞跑道和降落跑道了,把起降分开能提高效率。

现在这条跑道符合已经到了每天80多次起降,机场本身已经可以盈亏平衡了,不用再往里砸钱补贴——前文所谓的每条跑道一天200多架次,那都是针对亚特兰大机场或者轮蹲希斯罗机场那样的地方的,属于世界纪录级,那些地方的机场是非常赚的。

但绝大多数的机场,只要有希斯罗三分之一的跑道利用率,已经能够盈亏平衡。尤其是华夏这种国家,民航基建有时候并不是完全经济效益考量,还会作为地方级别和政绩的标杆。

后世很多经济不太行的地级市,哪怕明知一条跑道一天50架次起降都不到肯定要亏钱补贴,他们也依然上马项目,上了之后每天就几架飞机也在所不惜。

所以顾鲲觉得,差不多是时候修建第二条跑道了。因为这种工程本身也要两三年的施工期,按照现在的增长势头,两三年后完工的时候,兰方机场一号跑道绝对已经每天240架次起降的超载运行了。

胡思乱想之间,飞机已然起飞,经过两个半小时的飞行,稳稳降落在方舟市的剑桥机场。

这应该是顾鲲第一次飞这个机场,也是最后一次了。之前他来方舟市都是从沪江红桥的,未来即使再来方舟,这儿应该也要转为军用了——江对岸的方舟国际机场已即将竣工,明年就会投入商用,到时候剑桥这个老掉牙的历史机场,就会转为纯军用。

马风安排得很用心,派了车到机场接机,他本人也亲自来了。还在城西阿狸巴巴和黄易总部附近,找了个能找到的最高档酒店,包了一层总统套房。

“钱塘的酒店档次不比香江和沪江,别介意。”马风知道顾鲲很讲究,还主动提醒了一句。

顾鲲随和地笑笑:“这有什么关系,我在沪江也不住酒店,都住江景别墅——黄浦江那种臭烘烘的烂泥汤我都能忍。在这儿随便买个湖景房江景房都行嘛。这次来了,老马你可得帮我介绍介绍。”

马风着实有些意外:“我以为您不喜欢买房子呢,你在香江那么久,不是都住酒店?听说半岛酒店的总统套房,你前前后后包了有一年多。”

顾鲲颇有气度地摆摆手:“那不一样,香江是因为我觉得不值,等过几年房价跌一跌,回归合理了,我会考虑的。

但我看好你们内地的发展,无论是沪江还是粤州、特区,甚至你们方舟市,未来发展空间都大得很呢。哪怕是京城那种靠政策撑起来的,也不可小觑。”

马风立刻释然地松了口气:“这好说,难得您看得起我们这儿的发展,买房置业这种小事儿包在我身上,我帮你联系,以后来也方便些。”

说着,车已经开到酒店,安顿顾鲲下榻之后,马风的人就走了,一夜无话。

……

第二天,马风把丁三石也请到了阿狸巴巴总部,然后让顾鲲过去面谈。

“丁先生,真是跟我一样年轻有为啊,不简单。”双方一见面,顾鲲就很自傲地嘉奖了丁三石一句。

这是顾鲲和丁三石的第一次见面,之前在兰方开招待会的时候,丁三石因为公司业务繁忙、所以本人没去捧场,只是去了几个总编一级的工作人员。毕竟三大门户如今就剩黄易还没纳斯达克上市,而这些公司上市前与上市后,老板的工作节奏、紧张程度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没上市之前,老板基本上忙成狗,拼死拼活要为上市骗钱铺垫。一旦上了市,骗到钱了,就开始声色犬马起来,就跟张超阳的前后反差差不多。

这次见面,着实还是让他有些意外的,因为他印象里后世那个丁三石是个死胖子。

但没想到,如今1999年、才年仅28岁的丁三石,居然还很瘦,也很帅。

看样子,有些人真的是要遇到一些挫折,才会变得佛系起来,少年轻狂没碰钉子之前,都是嚣张跋扈的。

不气盛还叫年轻人吗?

“你说我们之间有些误会,不知是什么误会?”见面坐下之后,顾鲲先靠着沙发点起一根雪茄。

丁三石也一点都不觉得低人一等,在顾鲲旁边大大咧咧的并排坐下:“不知顾先生对于网络新媒体有没有兴趣?听说你在纳斯达克和港股的网络股板块,动作都不少,我觉得您应该有眼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