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开局一条小渔船 > 第83章 文化胜利就得抢奇观

开局一条小渔船 第83章 文化胜利就得抢奇观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20 20:22:07 来源:笔趣阁

彻底把自己架在了揭发华尔街金融狗邪恶本性人设上之后,顾鲲的人生也算是马入夹道,不能回头了。

有着东南亚几亿穷人的怨念护体加持,利益是巨大的,风险也是巨大的。不过以顾鲲的先知先觉,完全有把握做好风控。

至此,泰铢危机和令吉危机的红利,算是被顾鲲彻底榨干了。

长久的神经紧绷之后,顾鲲终于可以松一口气,让自己稍微慢下来,盘算下后一阶段的规划。

这天是1月3号,还属于元旦假期。

顾鲲在他的奔马礁别墅里充分睡到自然醒,然后在米德洛娃的伺候下,洗漱更衣用早膳,一边拿起一份报纸看看时事。

顾鲲一眼扫到报纸上的日历,琢磨了一下:“今年过年倒挺早的,1月28春节。趁着过年,倒是可以回一趟华夏,交一些差事了。”

顾鲲默默盘算了一下各项生意的进度。

索罗斯那边,现在还在对菲律宾比索和印尼盾下手。

如今,因为顾鲲的搅局,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各个币种先后遭到狙击的时间点都有些变化,加上连最初的泰铢危机的爆发时间点,都拖后了将近两个月。但顾鲲相信,战役各阶段之间索罗斯需要的准备时间和节奏,应该是大致不差的。

所以,等比索和印尼盾打完、再加上准备期结束,顾鲲估计索罗斯对港币下手,怎么也能拖到98年农历过完年之后了。

运气好的话,甚至能拖过元宵节。

所以,至少一个月之内,顾鲲可以不用担心和索罗斯再度交手的问题。

而且,到了港币之战的时候,他将会和索罗斯站在完全敌对面的立场上,因此甚至连提前偷跑建仓都不用,到时候直接对着干就行了。

“这么说来,我现在还是不适合马上兑现之前跟何经理、叶老板说过的承诺。如果我现在就让华夏方面的科研人员,登上‘伊萨科夫号’筹划进一步的改造测绘,或者允许华夏方面在南洋海洋工程方面的深度合作,那肯定还是会多沾到一些大洋国那边的仇恨的。

不如,就索性再拖两三个月,等港币之战结束后,跟索罗斯的仇恨进一步加深,我再假装‘本来差点儿因为跟索罗斯对着干而被索罗斯搞破产,幸好因为华夏方面的外汇储备力挺我,我才反赔为赚’,这样,我被逼到跟华夏方面加深合作,才显得更加合理。至于勘探和发现兰方油田的消息,至少也要压到那事儿之后。”

顾鲲看着报纸上的时事有些出神,心中如是盘算了一番。

不过,即使合作可以再延后,解释却是必须要解释的。

去年7月份的时候,他刚从交大毕业时,就被中远的何经理和叶总堵在沪江,他当时亲口承诺过“半年之内必见分晓”。

这次正好趁着春节过年,回一趟华夏,把这些因果了断一下,做个汇报,也算是一诺千金了。

而且,浪费时间并不是顾鲲的风格。

港币之战来临之前,正是东南亚金融危机最深,最黑暗的瞬间。

黑暗如果利用得好,就是最佳的抄底良机。顾鲲正好趁着这两个月的低谷期,搞一些重大的建设、以低成本定下一些项目,尤其是需要跟邻国合作的国际项目。

这时候定项目,价位是最白菜的。

……

顾鲲是个说干就干的脾气,想明白了规划之后,当天他就单手开着游艇回主岛,到昭明宫求见了朱猷栋。

他也不跟大公客气,开门见山直接说:

“我准备去一趟华夏,如今是东南亚各邻国普遍资产、资源价格低估的好时机。我想借助中远的投资和产能,上一些更加重大的建设项目。”

顾鲲当然不会提他早就跟何岚狼狈为奸谈好的那些合作了,在朱猷栋面前,只说次要动机就够了。

朱猷栋也毫不怀疑,只是很礼贤下士地半附和半反问:“趁着金融危机扩大基建投资,确实是不错的决策——当年罗斯福和阿道夫就都是这么干的嘛。

不过,我们兰方近期还有什么好投资的呢?港口、机场、路桥、酒店,我们兰方各领域的摊子都已经铺得够开了。”

顾鲲胸有成竹地说:“机场暂时是够用了,不过港口还可以继续扩建,酒店也是不嫌多的。目前兰方的几个酒店,都是靠我们自有资金,以及希尔顿家族投资的。

我们可以进一步放开对外资的准入,让华夏商人来我们这儿投资100%华资的外资酒店嘛。这种服务业要充分市场竞争才好,指望国营和垄断是不可能提高服务质量的。对国家来说,酒店的直接收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全国文旅产业的提升,所以谁来开都一样。

不过,这些都算不上特大项目。我这次主要想规划的,是一些需要用到马来西亚人的重大国际合作,现在马来西亚人的资产,也正好处于低谷呢,基建成本也低。”

朱猷栋颇觉意外:“跟马来西亚人有什么建设好合作的?”

顾鲲一语点破:“我想比照去年新执行的香江问粤东省购买水资源的内部协议、以及大马向李家坡供水的国际条约,让我们兰方也向马来西亚购买水资源,修建一条几十海里长度的海底淡水管道。

另外,我还希望跟马方合资,双方各出一半,建一条连接兰方和古晋的跨海大桥。”

此言一出,朱猷栋瞬间就被顾鲲的大手笔异想天开惊到了:

“你疯了吧!这种跨海大桥加上跨海运水管道的工程,估计能把我们这次泰铢危机赚到的钱、大部分都重新吐出去吧!这种项目几十年都回不了本的,说不定用到破烂都回不了本。

再说了,我们兰方已经有了自己的机场,还要跨海大桥干什么?来兰方又不需要用到古晋机场了!至于供水,我们国家的淡水资源绰绰有余吧,学李家坡人败家干嘛?”

提到朱猷栋的反驳,不得不说一下兰方的客观环境。

众所周知,凡是小型海岛地形的国家,缺水都是常态。

像马尔代夫那种国家,用水都是靠船运的桶装水,连洗涤用的淡水也是一桶桶运的,所以马尔代夫用水成本巨高,水费贼贵。

远的不说,就说东南亚,香江和李家坡,也都是对外买水的。

按照合同,香江一年要向粤东省购买八亿立方米的东江水。去年刚生效的合同,每吨江水大约是港币两块钱。

而李家坡则是向海峡对岸的马来柔佛巴鲁买水,不过跨海的输水管道是李家坡方面出资修建的,马方不用承担任何基建费,所以柔佛巴鲁收取的水费也便宜得多,大约是每吨一毛令吉(按照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最新的汇率,相当于一毛八人民币,05年人民币升值后相当于一毛六)。

或许有外行人会觉得马来人卖资源很慷慨、而粤东售价相对坑一些——但这绝对是误会。因为大马问李家坡收的价钱,是1961年签订的两国供水条约上写明了的,李家坡人比较精明,当时写死了不让改,有效期99年,一直到2061年。

所以,大马一直问李家坡收的是60年代初的物价水费,当然就比35年后的粤东-香江协议便宜得多了。

顾鲲如果现在再问大马签个供水条约,只要能做到跟李家坡一样的低价,就已经是极大的外交胜利了,说难听点儿属于趁着金融危机趁火打劫。

甚至能签订到每吨人民币两毛到三毛,兰方也算是赚了。

但朱猷栋之所以觉得顾鲲想的太远、有点败家,主要是因为他觉得兰方目前还不缺水——兰方和李家坡都地处热带,每年降雨量能有两千多毫米。

李家坡之所以缺水,只是因为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太大。如果把李家坡人口密度降低到兰方这种原农业国的程度,那就根本不用买水了。

对此,顾鲲当然要给朱猷栋详细算一笔账:

“殿下,您觉得兰方目前不缺水,这一点我完全赞同。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既然我们要发展世界级文旅胜地,未来的游客规模会非常大。

我派人了解过本土的水文情况。兰方本土的水资源,大约可以满足30万农业人口的用水。而目前我们常住人口只有10万左右,加上同一时间驻留的旅客,最多5万人,水量还有一倍富余。

但是,将来随着港务吞吐量的增加、流动补给、旅客暴增,我们迟早是要建立引进水源工程的。只要这儿常住超过30万,就绝对不够用了。另外,搞一些能上大新闻的宏大工程,同样可以渲染兰方未来的人均富庶程度,这些宣传的无形价值,您也应该算在账里。”

顾鲲除了引水工程之外,还想造跨海桥。而跨海桥这种项目,明显是可以作为宣传地标的。就像后世搞港珠澳,未必就是真有那么大的通行需求,同样也是一种基建点奇观的考量,就跟玩《文明6》冲文化胜利一个道理。

顾鲲既然要打土豪牌,砸奇观当然是不能省的。

原本属于迪拜的世界第一高楼,到宏伟的跨海大桥,再到让世人震惊的引水工程,全部都要。

至于造价,只要顾鲲找到华夏方面的施工方,借用一些新的基建方案,成本未必有朱猷栋想象的那么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