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开局一条小渔船 > 第20章 刘备的韭菜

开局一条小渔船 第20章 刘备的韭菜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20 20:22:07 来源:笔趣阁

1996年1月中旬,

在海上折腾了很久、从卡萨布兰卡上岸后又辗转了好几次航班的顾鲲,终于回到了沪江。

花了几天时间,远程处理了兰方这边的一些生意,听取了一些汇报,顾鲲又复习了一番功课,然后就迎来了他大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

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很多专业知识,对他而言还是非常有用的,他并不是为了镀金而学,是真心需要这方面的学识——

就船舶设计类的那几门课来说,好多知识都对他这次的采购谈判起到了一定作用,至少是帮助他实现了对船舶改装所需造价的评估,侃价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了。

这些能实打实随学随用的,当然要好好学了。

因为两个多月没上课,顾鲲的进度有点落后。幸亏96年的农历春节比较晚,2月中旬才过年,所以大学里也要2月第一周才期末考试、然后放寒假。

顾鲲回国时,距离期末考试还有半个月,紧急恶补之下,仗着他本身多年的实务经验丰富、实务课程掌握起来比较快,倒也飞速赶上了进度。

只不过期末考试的成绩,每门课比期中的时候平均低了十分,普遍也就七十几,不过好歹是全部过关了。

考完之后,顾鲲马不停蹄就飞回了兰方。

跟着他一起来留学的林莺、以及已经在他手下任职的唐佳、其他一些他赞助的黑克兰妹子留学生,也都跟着回了兰方。

有些是回去过年,有些则是忙生意学本事,还有一些是找个酒店提前实习起来。

谁让顾鲲给自己赞助的留学生都开实习工资呢,那些黑克兰妹子很乐意提前出来赚钱。

回到兰方后的第一天,顾鲲就先关心了一下自己的船到哪里了。船上的兰方水手里,是有黑水安保公司的人的,还另外装了民用的卫星电话,所以可以在地球上任何位置随时联络。

(航母上原来的军用卫星通讯系统被拆了,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在签订合同后改装的时候,临时加装的民用卫星电话。)

此时距离1月初顾鲲从卡萨布兰卡上岸,又过去了一个多月,联络之后,顾鲲得知“伊萨科夫号”已经抵达了南非洲的纳米比亚海域、在卡里比布或者开普敦稍作休整准备,就能通过好望角。

作为老船长出身的顾鲲,当然知道好望角这地方的杀人浪是非常猛烈的,西风环流加其他暗涌交汇猛搅,操作不好的话几万吨的航母被盖翻也不是没可能。因此他完全赞同船组人员的审慎决定。

不过幸好,好望角每年风浪最猛烈的季节是当地的冬季、也就是北半球的夏季,大约六七月份。而如今是当地的夏天,所以浪要小一些。

在忐忑等待过年的一周里,顾鲲几乎每隔一天就会卫星电话关心一下,终于在除夕那天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伊萨科夫号”已经在一天之内,连续通过了好望角和厄加勒斯角,总算是绕过了非洲的最南端,进入了印度洋。

很显然,船组在开普敦附近等了几天,直到天气预报风浪相对最小的日子,才开始绕这个危险地带。

扛过了好望角的杀人浪之后,剩下的就都是小菜了。顾鲲意气风发地图上作业估摸了一下,再过两个月,船就应该能回兰方了,也就是五一之前。

……

此后几个月,顾鲲一贯低调。

毕竟手头有一条半成品航母在海上飘着呢,做事还是稳一点,尽量不要招惹新的敌人,也不要做什么哗众取宠惹人注目的事情。

3月初过完寒假回校后,最初的三个月,顾鲲就是安分读书、偶尔盘点一下自己的生意,或者请假回兰方小住、亲自带船出海作业。

因为最近没有什么新的合作建设项目,所以一切倒也稳步推进。

无非是在这三个月里,兰方国际机场的塔台设施土建差不多完工了、兰方港也又有两个3点5万吨散货船码头泊位建成。

另外,顾鲲亲自带船队出海的日子,加起来也占到了一个多月,加上寒假的一个月也在兰方,所以他用这段时间把之前一直细水长流拖着的“南海南部海底地形勘测”项目做完了。

毕竟之前他太忙一直没时间静下来亲自跑船,所以“夜莺号”勘测船在之前大半年里,都是交大设计院挖来的杜国伟在帮他管。

杜国伟毕竟没有开挂,一个多月才能测完一块50乘50海里、承包价200万人民币的海域地形。哪像顾鲲这样开了挂的,一个星期就能测完一块价值200万人民币报酬的地块。

以顾鲲如今生意进一步做大、即将成为南阳名列前茅的文旅大亨的身份,他当然不用刻意去赚这一星期200万人民币的辛苦钱了。

之所以还亲自带队,无非是因为这几个月需要低调,别的什么都干不了,所以闲着也是闲着,亲自出海勘探还能起到韬光养晦的演戏作用。

就好比刘备在投靠曹操的敏感时期,亲自在后园种菜,又不是因为刘备的劳动力只值一个农民的水平,真正目的是为了显示自己胸无大志。

而一星期两百万人民币辛苦钱,对顾鲲的价值程度,

也就相当于一亩韭菜,对刘备的价值程度。

除了钱之外,顾鲲亲自操船搞海洋勘测,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尽快把这个项目结了——之前他预估过,这个项目累计会产生大约5000万人民币的收益,去年前前后后实际上只干了一千多万人民币的营业额,还有三千万出头剩着呢。

光靠杜国伟,一年也干不完这三千万,所以顾鲲亲自出马了两个月之后,才算是赶在五一之前把南海地形勘测的合作结项了。

这样,也能避免将来“伊萨科夫号”开到兰方港后,顾鲲跟华夏有关部门的其他合作还没结束、给对方制造请托的机会和嫌疑。

这也意味着,这个五千万人民币的单子,前前后后拖了将近一年半,总算是彻底结项了,这些钱也彻底到手。

在勘测的过程中,顾鲲又恰到好处地挑了两条相对不太值钱、难度也不显扎眼的沉船稍微打捞了一下。每条船的获益都在500万美元以上、加起来估值1300万美元,不过要下半年范比尔松和索菲雅小姐才能帮他安排好销售渠道和回款。

如此一来,他在南洋周边海域依然还记得的沉船数量,也下降到了8艘

其中有3艘属于后世“全球20大顶级著名沉船”,估计价值都在上亿美元级别,另外剩下的5艘也比顾鲲最近新捞的那俩条要值钱,至少也是五百万美元以上的、大多分布在一两千万区间。

勘测加拍卖,让顾鲲在1996年上半年的“假装种菜”时间里,累计进账了1800万美元。

再加上航运业(包括自营进出口贸易)、渔业的每月近百万美元收益。

还有中远支持下的兰方旅游业,可以做到每月两三万名游客、折合2000万美元的营业额、400万美元的纯利润。

全部事业的收益加起来,到1996年5月底,顾鲲又聚拢起3500万美元的新增现金流。

而到了这一刻,他的“伊萨科夫号”终于回到了兰方港,进入了一个5万吨级的码头暂时停泊等待改造。

顾鲲本人也差不多结束了他大三年级的繁忙冲刺学习、提前把期末考试考了,理由则是他要参加今年的奥运会、要提前准备出国去适应环境、防止水土不服。

他的学姐罗海莉如今已经正式从交大毕业,成了一名96级毕业生,然后立刻担任了兰方群岛奥委会注席、兰方群岛文体旅游部的副职。

在罗海莉的操持下,兰方是在今年上半年办完一切加入奥运大家庭的手续的,然后也帮顾鲲本人办完了运动员注册手续。

至于顾鲲的奥运A标预选赛,大部分项目都是不用参加的,因为去年的世大运的比赛,距离如今的奥运会还不到一周年。

按照奥运选拔标准,只要是在奥运开赛前一周年内,取得的任何国际一级正式比赛上的有效成绩,达到了奥运A标,就不用再特地游一次。

不过,有些项目顾鲲还是特地抽时间参加了公证选拔赛,主要是因为这些项目他去年世大运上没有报名,也就没有有效成绩——在这半年里,他在学校念书的这些日子,特地抽了一些空,跟陈教练重新学了学如何游蝶泳,勉强学到了能让自己的动作足以达到专业比赛标准、不至于被判定违例的程度。

以顾鲲的水平,再去拿蝶泳的金牌肯定是有点难度的,因为他的动作不是很习惯,谈不上游得快。不过,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实力,蝶泳只要“会游、不违例”,那他就可以报名200米和400米混合泳的选拔赛。

因为哪怕他的蝶泳比别人慢一些,他完全可以用另外三种泳姿的时间轻松完爆反超回来。

所以,最终在暑假里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顾鲲报名的项目达到了11项,比去年世大运的9项又多了两项。

时间终于来到1996年6月,新的大幕即将拉开。

(PS:中间这几个月要隐忍要苟,不好写,也没什么精彩展开。看了看大纲能做的事情都是之前做过的旧事,所以就不水了,稍微快进一下时间线。

到了97东南亚金融危机、名正言顺跟西方彻底翻脸之后,很多剧情就容易写了,也便于展开爽。没办法,要兼顾智商和真实性,只能是能刚能苟,但是一苟起来,爽点就照顾不到。要是有系统剧情就平滑得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