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开局一条小渔船 > 第14章 你还管得了观众爱看谁

开局一条小渔船 第14章 你还管得了观众爱看谁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20 20:22:07 来源:笔趣阁

“卧槽!原来我们国家还有大学生一个暑假里连破24次世界纪录?9块世大运金牌?”

“世大运是个什么比赛?不管了,反正能破那么多世界纪录,就是老牛*了。”

“没想到啊,我们华夏人的人种居然游泳能游这么快。”

似乎是一夜之间,顾鲲这个名字就传遍了华夏大江南北大部分的一二线城市,成为了一个广泛被人街谈巷议的都市传说。

这天,是9月10日,教师节,也正好是一个星期天,对顾鲲的专访,被安排在了当天下午央视五套的一个体育综艺里播出。

因为是周末,所以下午档也不算辣鸡时间。这年头娱乐活动少,还没网络,家里有电视机的人,如果不出门,周日下午也是有很大概率看电视的。

而之所以说,“一夜之间只是传遍大部分一二线城市”,这也不能怪顾鲲,要怪央视的基础设施太差,还要再过两个月,央视五套才能被全国接收呢。

不过这都是无伤大雅的,既然这套节目反响不错、重播收视率节节攀升,哪怕两个月后,央视五套肯定会拿出来再重播一下。

或者直接因为在五套表现好,就拿到如今已经能全国接收的一套、重新制作后加入新的素材,追踪报道。

第二天,9月11日,星期一。

京城的央视五套,每周都要开例会,总结上一周各节目的反响、总结经验教训、调整资源调度。

播出了顾鲲专题的那个节目组,自然是得到了台领导的表扬。

“主任,这是我们这档节目本期的收视率,以及部分观众的热线来电反馈记录。关于顾鲲的事迹,观众反响非常好。在可收视区间内,我们的收视率是27%,当晚我们挤出时间紧急重播后,收视率反而上升到35%。即使不考虑覆盖范围,收视率也有8%。”节目负责人意气风发地汇报。

所谓的总收视率,是强行把那些收不到这个频道的地区、也就是全国的总电视机保有量都算进去了,这种算法显然不公平。

至于收视率调查的方法,90年代主要还是电话抽样,样本比较小,肯定有相当的误差。至于收不到的地方,那就不用电话抽样了,直接按照零加到分母里就行。

不过算法和误差都不重要,只要知道这个数据在当时的央视五套已经是老牛*了。

反正你是这么算,别人也是这么算,电视台领导肯定是在同一套考核统计技术手段下来平等衡量所有节目的。

频道主任当然是很功利的,手下什么节目表现好就要深挖,于是公事公办地问:“你简单总结一下,顾鲲那个专访的观众反馈具体如何?我没时间一条条看。”

节目负责人便委婉地说明:“其实……对于顾鲲的体育成绩,观众倒不是很热心,主要是对他生活中是个什么样的人,比较感兴趣。

还有一些观众提及目前国内的留学生工作的弊端,盛赞了交大和其他接受兰芳文化教育基金委培的学校的工作。

另外就是希望将来可以看到更多的节目介绍兰方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大家对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南洋华人小国很感兴趣。”

“关注点都不在体育上啊……”频道主任沉吟了几秒,故作尴尬,但他内心也知道这是必然的,“不过这个顾鲲的事迹,确实传奇,而且比较有综合性看点。我看可以推荐做个后续,拿到一套去试播。”

央媒做的节目本身肯定要端着架子,但人民爱如何联想,不是媒体管控得了的,甚至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喜闻乐见的,谁跟收视率过不去呢。

就像“队长别开枪,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儿”里那句台词:你管得了我,你还管得了观众爱看谁?

娱乐至死,皆大欢喜。

因为前期采访的料足够多,所以只要继续制作就行,进度很快,几天之后,新的节目就在央视一套上播出了。

甚至还在新闻连播里,插了一条简讯——旧闻当然是不配上新闻连播的,所以那条简讯跟顾鲲夺得9金、破24次世界纪录没有关系,而是给沪江交大的。具体内容就是关于“新的外国助学基金会赞助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

简讯总共只有15秒,也就是一句话的概述,加上一句与“目前外国基金会赞助华夏优秀学生去港澳/李家坡留学”的对比,称赞了国内顶级大学在国际化方面的新努力、新可能性。

不过就是这15秒,让关于顾鲲的专题重播,收视率又暴涨了一大截。

央视五套只能覆盖到省城以上城市的弊端,被彻底弥补了,顾鲲完全成了全国级别的热点关注。

……

9月24日,五套访谈播出后刚好两周、央视一套跟进后一周。

身在沪江安分念书、遥控生意的顾鲲,就接到了一些新的合作意向。

是国旅、青旅等几家全国级别的大型国企旅行社,向他提出了关于“组建去兰方的自费团”的可行性咨询。

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利好,因为在此之前,虽然顾鲲的生意已经狠狠赚了三个多月了,但那些单子都是2B的生意,也就是对公的,接待的都是企业级和机关事业单位客户,几乎没有人自掏腰包的。

现在,说明华夏最有钱的一小撮私营企业主,或者其他极个别的体制外土豪,已经开始盯上去兰方涨涨见识了。

新闻连播和专访节目里,渲染的那些“兰方是个国际化的旅游胜地、旅游资源白人化程度很高、距离华夏也不远、交通成本划算,也就跟泰国差不多远,比李家坡还近了300海里”等等要素,显然已经深入人心,开始在民间流传开来。

在咨询过程中,国旅的一位业务负责人还主动提出了更深度的合作:“我们希望在国内有关媒体上打广告,宣传兰方自费团项目。不过这是双赢的事情,没道理让我们一家出广告费,我们希望兰芳文化跟我们在广告费方面五五开分摊。”

不过顾鲲一眼就看穿了对方的诡计:这时候打广告,与其说是“宣传去兰方旅游”,还不如说是在宣传“国旅有经营去兰方旅游的自费团的项目和资质”。

旅行社的获益,肯定是比他更大的。

所以,顾鲲讨价还价了一番,给出了一个双方都接受的噎脖子价:“承担一定比例的广告费可以,但我只会为首个宣传兰方自费团项目的旅行社广告,提供五五开的分成。

如果不是第一个主动与我们合作的,那么在截止到整个10月底期间,我们只会提供三七开的赞助,也就是兰芳文化出资30%的广告费。11月以后到年底,我们提供20%,以后就完全不给赞助了。”

顾鲲这么做,显然也是希望引起几大国有大型旅行社之间相互竞争,让他们争相推这个项目。

稍微花点广告费,顾鲲还是花的起的。

这一招果然效果拔群,很快数大旅社都开通了2C自费团项目,并且进行了宣传。

十一国庆假期期间,第一批来自华夏的自费团游客,就抵达了兰方,游轮游和航班游都有。

游轮游凑了一船近千名华夏自费游客,

航班游则是先从粤州飞到古晋,然后从古晋换中型的观景游船拉回兰方,比较灵活,整个国庆期间全国也就起飞了四五架中型客机的流量。

而比华夏自费游客更早抵达兰方的,则是来自日韩的有钱人。

反应最快的是曰本人,他们其实早在八月底暑期末尾的时候,就有一小撮粉丝因为崇拜顾鲲,顺便搭乘到古晋的航班,来兰方旅游了。

韩国人的反应比曰本人稍微慢一点,规模也小一些。

反正日韩的国民想看热带海域,是比华夏游客更困难的。

华夏人好歹还可以到海蓝岛的亚龙市这些地方看看热带景色,甚至粤州本身也算热带了。而日韩国内是完全没有热带的,最南也就冲绳。

同时保底两千多令吉的消费,对于日韩国民的收入来说,完全不算什么,所以也不用咬牙下多大决心,基本上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华夏自费游客来到兰方后,虽然暂时还没有看到央视节目里若隐若现提到的洋妞成群,但也觉得仅凭景色和设施便不虚此行。

而且有那么多日韩有钱人也来这儿,让如今还颇为缺乏民族自信心的华人游客颇有面子:咱消费的是曰本人也在用的东西,有什么不甘心的?

至于没有洋妞的问题,大家都很自觉地归咎于自己穷,而没有责怪顾鲲。都善意脑补地觉得:洋妞肯定是不少的,肯定是因为我们花不起这个钱,所以没人带路找洋妞。

就好比后世一个穷人去了莞州,但是没玩到高档娱乐场所,那他也不会责怪莞州这个城市没有那类娱乐场所,肯定是觉得自己没找到门路。

再说钱都花了,回国后肯定要装逼吹嘘啊,不好也得说好,这才长脸嘛。

这叫沉没成本。

顾鲲对于这一切的宣传效果,非常满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