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说好悬壶济世却成了阁老? > 第二百四十六章 赵燧朝着大同来了

天下不太平,起义军的怒火很快烧到了四川。

正德二年四月,大宁盐场就出事了。正巧刘六刘七在霸州造反风风火火,山东杨虎也揭竿而起互为呼应。

四川的灶夫受不了官府和商人以及地主的剥削,想着活不下去了,直接带头就反了。

说起来也是造化弄人,这领头造反的嫣本恕与廖惠本就是在弘治帝时期受不了荒灾才逃到了大宁盐场当灶夫。

可没想到,弘治帝崩了,换了一个少年天子,弄得这灶夫的日子也没法过了。

两人一合计,反正活着也是窝囊,反了算了!

于是联合了一千余灶夫与八十个孔武有力的暴民一起在大宁造反,一群人带着武器去攻打大昌县。

六万人砍不下一个手机,但是古代一千多人确实就能打下一个县城。武力尚在其次,主要的是这大昌县并不大。

从汉武帝时候开始,大昌县就是天下闻名的盐场了。也正是宝源山下盐量惊人,否则也支撑不起周围地区的赋税。

而那大宁盐场位于巫延宝源山下,那盐泉流白玉,泉水是黄金。为了表达重视,一条大宁河出了三个县级机构。

世人皆知巴山楚水凄凉地,却不知这巴蜀才是真正的地涌黄金。大昌就坐落在大宁河旁,无论是秦皇汉武,亦是刘皇叔,皆是十分看中这处天然的财富之地。

三峡盐泉在历史上的地位都是独一无二,但唯独只有夔州府大昌县设置了一处盐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湖北生员崔逢头乡试落选,干脆就带着人造反,与大宁千人灶夫汇合就将那大昌县给打了下来。

四月底,崔逢头死在了大昌攻城战斗中。

大同,得知消息的秦墨倒是没多大的反应。自上次二娘鼓掌完之后,也给他带来了一个难题。

纳妾确实对他以后的事业有所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彻底杜绝了背叛。但秦墨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这事情也就搁置了。

半月的时间里,秦墨嘱咐人盯着军工厂那边的事情,一边也网罗了不少工匠人才准备加固城墙。

一方面是吸取应州城的教训,二来大同确实有钱了,面临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报复的鞑靼,自然应该把钱花在刀刃上。

其次,军工厂确实很烧钱,但是自打秦墨将高阳城拿下之后,突然间就暴富了。

毕竟高阳城这大同小京城的美誉也不是说着玩的,即使是山西的蒲阳城也要逊色如今的高阳城三分。

有了钱,秦墨就能造更多的兵马,更多的武器。

同时,热武器全面装备意味着军中可以减负,原本需要大量人员驻守的地方可以减员。

剩下的人更自留作他用,在一定程度上等于大同军队增员了。如果一支三人的小队能干掉十余人,那这支三人小队战斗力就是十人以上。

砰!

秦墨拉动枪栓,退出子弹壳,较为满意的啧了一声。一旁的军工厂负责人王寻春脸色顿时轻松不少,缓缓露出笑意。

“侯爷,这枪如何?”

“可以。”秦墨点了点头勉励道,“有问题就马上反应,实验室的人会替你们解决。”

“是,侯爷。”那人语气间带着兴奋之意。

事实上,秦墨转了一圈,突然问道了平射炮的生产。

“这个已经在生产了,工艺也不难。”王寻春挠了挠头说道,“只是侯爷,平射炮需要和枪械一样刻画膛线。我们......”

平射炮与迫击炮原理类似,炮弹的底部装有起爆药,在撞击撞针的瞬间被点燃从而发射出去。

在秦墨领着人马平叛高阳城的时候就是用迫击炮轰塌的城墙,炮弹在发射出去之后会落在没有遮挡的建筑物之上,造成毁坏性的打击。

但迫击炮也不是没有弱点的,面对坚固的城墙也将无可奈何,这个时候就需要平射炮了。

简单来说就是类似于火箭筒一般简单粗暴的武器,目前实验室给出的方案是是直接在迫击炮的前身上进行改造。

将炮尾卸掉,改成一个枪械的有扳机的开火装置。其实就是一个放大版的枪,既然是枪就会有膛线。

膛线是用于减少阻力保持炮弹精准度的生命线,工艺比较复杂,往往需要先用手工刻出冲模,再用落锤将冲模冲打进炮膛。

说白了就是手打,精度全靠一双手一把锤。

“实验室会想办法的,尽管上报就是了。”秦墨说道。

“是,侯爷。”

底下的人并不习惯上报这种策略,遇到问题的第一想法是先想办法,这样反而不利于工艺的简单化。

例如平射炮的膛线,虽然实验室也给出了解决办法,但在实践生产中还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此就需要上报。

层层往上反馈,特殊的部门接收到反馈会就做出反应。

现在的实验室并非以往那个一人就是一个实验室的小团体了,到现在林出岫的实验室规模已经扩大到了五百人。

管理的办法也不能只是一个普通的平面式管理,即所有的事情都汇集到林出岫头上。

若是如此,再强悍的人也会被活活累死。

管理需要办法,不能只是简单的一手抓。为此秦墨特地设计了灵活的管理结构,并直接推行到了三个实验室。

实验室设置总负责人一个,底下分别设置七个部门的负责人,根据分工不同拿到不同的话语权。

例如核心部门的负责人在意见表决时有2票,其余的部门负责人一人一票,既保证了公平也保证了核心权利无法被操控。

简单来说,高层管理采用是树状结构,例如林出岫只负责手下七个部门的头,只从他们手里接收无法完成的任务。

而中层采用自由平面式管理,每个部门的核心骨干成员只有少数人是固定不变的。

其余的人半固定在部门里,而当实验室有某些解决不了的突发问题的时候,即刻成立专项问题小组。

例如方才王寻春反映的膛线问题,寻常问题走程序,重大且紧急的问题走专项小组。

小组的成员从各个部门里抽调,集思广益的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之后,论功行赏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这种管理的好处在于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部门里好大喜功,或是强权作大的局面出现。

想晋升就多立功,就能在自己的部门里出人头地。就算部门里有个绝顶高手,也不意味着没法强过他。

实验室需要的就是这种管理模式,后来证明秦墨的提议是对的。人才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出,一时间实验室发展极为迅速。

管理终究是还是人的管理,秦墨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三个实验室没用多久就完成了转型。

实验室的问题一解决,秦墨顿时就闲了下来。

发展了大同的经济,更多的是为了抵御鞑靼的进攻。在鞑靼还没死心之前,秦墨一刻也没放松警惕。

他不相信达延汗那样的人物会放弃对大同的报复,自己杀了他一个儿子,为数不多的济农。

在达延汗二十年的征战之后,实现了草原东部的统一,并享有的草原中兴之主的美誉。

其治理的办法也非常的简单粗暴,让自己的儿子去当济农。

原本瓦剌是以太师制度进行御下的,但达延汗掌权之后直接废除了太师制度,启用了传统的济农制度。

所谓济农就是大汗的副手,大汗的左膀右臂。一般来说,济农都是由大汗的嫡长子担任的。

达延汗封了两个济农,分别是自己的嫡长子与次子。

而死在秦墨手中的就是次子,军队的旗帜也被大明军队给夺走了,但凡是个男人就不会咽下这口气。

北边得防着鞑靼,向南又得防着朝廷里刘瑾背刺。目前秦墨已经下令断绝了所有和刘瑾的联系,做出了一副好臣子的做派。

朝廷里风云再起,四川大宁起义,江西东乡起义,山东杨虎起义,河北霸州刘六刘七起义。

一开始刘六刘七人数少胆子也小,只是抢掠财物并不伤人。后来收获了一个狗头军师秀才赵燧,顿时功力大增。

赵燧也叫赵疯子,霸州人士。此人能文能武,就是文不成武不就,但对于初期的刘六刘七两兄弟来说,赵燧无异于就是他们开出的卧龙级的SSR谋士卡。

那日风和日丽,起义军如同无头苍蝇一般在河北霸州横行。打着造反的旗号,却没胆子对皇帝下手。

人数少只能干点劫财的买卖,为了面子好过还宣扬不伤人的理念。而在河边方便的赵燧就是在这个时候被起义军直接抓了,直接拎到了刘六刘七两兄弟的面前。

两兄弟看着眼前的肌肉书生也懵了,心道这人什么来路,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读书人啊?

赵燧原本落魄失意,站在河边迎风尿尿,谁知道下游站了两个起义军士兵在取水。

见状大怒,意图奸此人女卷,赵燧也是毫不客气直接动手。动静太大,附近的人赶了过来将其用绳子绑住,送到了老大的面前。

刘家两兄贵面面相觑,正想着怎么处置这书生的时候,赵燧直接暴力解开绳索,对着刘六刘七就是一顿数落。

小嘴叭叭叭的一顿输出,刘六刘七没什么文化,但是和那个时代的土匪一样尊重文化人尊重大夫。

非但没有处罚赵燧,还积极拉他入伙。那场面就差点要杀鸡取血拜把子,后来又拉来一个叫刘惠的合伙人,四个人索性拜了把子。

刘家两兄弟也没看走眼,这赵燧虽然读书没几把刷子,造反倒是一把好手。估计是读书太苦,没事就爱看造反书籍。

他提出优待投降官吏及儒生、采用流动作战的战术等政治、军事主张。说白了,就是转移百姓矛盾,干死官吏!

借此到处谋取百姓支持,利用人数优势玩大规模的游走策略,到了一个地方就吸血补充人数,再接着莽。

此举果然奏效,大批人马与百姓投贼,山东的杨虎起义军也有意和刘六刘七的起义军汇合,意图组成更大的势力。

眼看着刘六刘七逼近京城,还打出了“建国扶贤”的口号,朝廷终于慌了。他们倒不是担心他们建国,一群粗胚子干着土匪的活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这也是农民起义普遍存在的弱点,没有明确的纲领,没有统一的理想,也没有严密的纪律。

说白了,什么建国扶贤就是一句空话。

起义军玩的就是击鼓传花的游戏,你起义我也起义,大家一起抢富人的钱,用这笔钱到处打仗。

到一个地方抢一个地方,看似很爽也很正义。但是他们真的代表了底层的劳苦百姓吗?

并没有,他们只是做了土匪的事情,是大土匪。

本质还是劫掠富人豪绅积攒的财富,靠着这些钱笼络更多人的加入,那些活不下去的或是纯粹的恶人都投了起义军。

一群人打着造反的旗号到处抢劫,分钱给穷人,但也只是九牛一毛的分。因为他们已经开始了击鼓传花,就像滚雪球一样没法停下来。

起义军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每一次行军都要烧钱,烧大量的钱。他们前行目的还是抢劫,抢劫供给队伍行进。

这种起义行为并非毫无意义,只是注定要失败。因为图一时爽的起义,无异于饮鸩止渴。

他们伤害的是底层老百姓的利益,看似只抢劫豪绅的钱财,却没有剥夺豪绅的生产工具。

并没有认识到造成百姓活不下去问题是田地分配不公,百姓失去了自己的田地,没办法活下去。

等到起义失败了,一切该怎么样还是朝着怎么样,甚至变本加厉的被剥削。但起义军哪里管那么多,有酒有肉就够了。

京城慌了,刘六刘七带着人马逼近了京城。

山西也慌了,因为赵燧与杨虎带着人进入了山西境内,看前进的方向似乎是大同?

当得知这一情况后,山西的官员立刻上报了朝廷,朝廷更不澹定了。特么,这群人是想和云中侯这个大反贼联手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