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寻宝从英伦开始 > 991 文字的去向

寻宝从英伦开始 991 文字的去向

作者:子爵的青花瓷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19 04:30:41 来源:笔趣阁

无论是找到了大量黄金宝物还是二里头文化我的国际认可都是值得兴奋的事情,所以这天晚上华夏考古队准备的宴会可以说是异常的丰盛。

虽然说传统的蜀菜官府菜不以辛辣为主,但是今天蜀菜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屏障开始了融合,所以哪怕是官府菜为主,这里的蜀菜也是融合了很多的现代风格,比如说有不少麻辣的菜肴。

“非常不错,自从上次离开蜀都之后我也没有吃过这种好菜了。”贞德对这次的宴会评价很高,或者说任何加了大量香料的菜他都喜欢,更别说这种我的味道不错的。

“那当然,这可是专门从蜀都过来的厨师,他在尹斯坦布尔开的店无论什么时候门口都要排长队,而且还有一群名流愿意去餐厅做客。”

刘教授有些自豪的说到,他自然是知道贞德身份的人,所以对这一位未来的公爵喜欢自己国家美食这件事情觉得非常开心。

因为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一段时间的缘故,所以贞德已经不是原来那种只要香料放的够多就喜欢的状态了。

虽然说贞德现在还是对各种各样香料有着东湖寻常的热足够的每一个。控制让人爱,但是她现在也开始关注一些香料以外的东西。

而这位大厨正好符合了现在贞德的口味,他烹饪出的美食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都足够的美味,能够让人享受到食物美好的那一面。

同时吃饭的这个环境也非常不错,因为那些临时活动板房面积太小的缘故,所以他们就干脆在房间外边的那个后院吃饭。

不过这也正好歪打正着,和有些逼仄的房间里面相比,这种抬头能看见星星,转头能看见大海和山丘的后院明显更适合大家庆功聚餐。

可能因为美食和环境的缘故大家显得很放松,所以除了开始讲一些严肃的话题之外,宴会上的大部分时间大家都在讲一些比较轻松的内容。

这些轻松的内容里面当然有一些类似于笑话之类的东西,但是因为周边环境的缘故,大家很快又把话题转移到了历史上。

“现在有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这个地方没有找到任何文字。”刘教授说出了这次勘探中发现了最重要,也是觉得最不对劲的一个问题。

实话实说,如果这只是一处普通的村落遗迹的话,那么没有找到任何文献资料就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因为那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社会无论是人员流动,财富流动还是其他什么的流动非常的少,因此单纯只凭人的记忆就足够了。

但是像特洛尹这种等级的中心城市如果没有任何文献记录就太奇怪了,因为这一类的城市管理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人类直接管辖的范围,所以必须要有记录才可以管辖。

最重要的是特洛尹所在的时代并不是孤独的,无论是东边的赫梯还是西边的克里特岛都有大量的文明,也都有成熟的文字,所以他们有足够可以借鉴的内容。

“我觉得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曾经有过文字,但是被人有意识的全面破坏掉了。”梁恩想了一下后提出了第一个猜想。

“比如说古代的玛雅文字,以及非洲和太平洋小岛上的一些文字就是如此,那些殖民者们成体系的摧毁了当地的文明,也摧毁了作为文明载体的文字。”

“这不太可能,因为要摧毁一种文字是需要长期的,大规模去做的。而对于特洛尹的敌人来说他们只是来抢劫的,抢完了就走,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做这件事情。”

听了梁恩的第一个猜想后刘教授摇了摇头表示否认,因为他的这个猜想和已知的事实不相符,所以基本上能够判断出这个猜想是错误的。

“而且在人类早期的时候,无论是民族意识还是宗教意识并不像后边的时代那样强烈,所以也完全不需要采取这种办法改变文化。”

“你说的有道理。”梁恩点了点头认可了刘教授的说法,因为这两个理由都是非常合理的,也在世界各地被反复证实过。

举个简单的例子,人们曾经挖掘过古代匈奴人贵族的墓地,但是仍然无法确定古代匈奴人到底长什么样子。

因为从墓地中挖出的那些人骨经过DNA检验后发现无论是白种人还是黄种人都有,堪称人种学博物馆。

而这也是草原上的一种常态,匈奴人强的时候草原上所有人都是匈奴人,而鲜卑崛起之后,草原上的人又变成了鲜卑人。

也就是说在古代社会中民族意识远远不如今天,所以哪怕真的出于减轻抵抗的手段摧毁文明也不至于需要采取那种费时费力的办法。

“如果不是这个原因的话,那么我觉得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的确有记录,但是他们不喜欢使用泥板或者石头记录信息,而是选择一些容易腐烂的有机物。”梁恩接着说到。

“甚至我们可以更进一步,怀疑他们使用的并不是文字,而是一些更加奇特的东西用来记录那些历史,比如说一些特殊的绳子或者是绳结。”

这并不是梁恩的猜测,而是有历史证明的,比如说印加帝国就是如此,他们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文明,而记录东西靠的是在不同颜色,不同粗细的羊驼毛线上打绳结。

印第安人也是如此,他们的记事之绳是一种由紫色和白色贝珠的珠绳组成的珠带上的条,或由各种色彩的贝珠组成的带子上的条。

其意义在于一定的珠串与一定的事实相联系,从而把各种事件排成系列,并使人准确记忆。这些贝珠条和贝珠带是易洛魁人唯一的文件。

但问题在于这些东西需要配套经过训练的解释者,这些人能够从贝珠带上的珠串和图形中把记在带子上各种记录解释出来。

因此在遇到殖民者的屠杀之后,这些绳子很快就变成了彻彻底底的死文字,甚至今天也无法还原。

除此之外,华夏在很古老的时代也用过这种方法,比如《易.系辞下》就记录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这句话,并留下了结绳记事这个成语。

所以根据梁恩的分析,特洛尹也很有可能是这个样子的,所以人们根本就无法从那一大堆已经开始碳化的有机物中找到真正可能存在的记事的东西。

“如果这样的话,倒是有可能。”刘教授对于这种猜想还是比较认可的,“而且当时的城市也聚集了几乎所有认字的人,因此战争结束之后他们记录各种物品的办法就失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