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寻宝从英伦开始 > 960 印度文明

寻宝从英伦开始 960 印度文明

作者:子爵的青花瓷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6:20:10 来源:笔趣阁

众所周知,从古代到现在人类社会有着巨大的变化,但实际上人类的需求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因此在考古中面对很多东西往往都能够猜出用途。

举一个例子,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尤其是类似于餐具或者桌椅板凳这类常见的日用品哪怕外形上古今差距很大,但实际上仔细观察后会发现不同时间段同一物品的共同点。

但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如此,比如说随着时间,气候,文明人种等等变化,一些比较特别的东西变非常大,以至于现代人根本就猜不出那些东西是做什么的。

而这类东西中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宗教用品了,因为那些东西都属于指向性极强的专用物品,所以宗教一变这类东西自然就没人认识了。

因此在考古学上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如果碰到一个你不认识的东西的话就猜它和宗教有关,这种情况下猜对的几率最大。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另一个世界中的信息还是在这边找到的线索来看,这个浴池看上去的确都是整座城市的核心。

是的,这座城市的核心并不是某一座常见的宫殿式建筑或者是军事建筑,而就是梁恩他们现在面前的这个带有加热功能的水池。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洗礼池吗?”听完梁恩简单的解释之后,贞德一下子就想到基督教的洗礼。“我没有想到在世界的另一头居然也有类似的做法。”

“用水洁净身体,洁净灵魂实际上在很多的宗教仪式中都有,比如说闪米特三教就是如此,东方的佛教和道教也是如此。”梁恩笑着说的到。

“至于印度这边就更不用说了,我想我们应该每个人都知道恒河沐浴这件事情,而这很有可能就是从史前时代一直流传到今天的某种宗教习俗。”

印度教在传统上普遍认为恒河是圣河,是天上女神的化身,她应人间国王的请求,下凡冲洗国王祖先的罪孽。

湿婆在喜马拉雅山用头承受汹涌的河水,使之分七路流向大地,大水净化了国王祖先的灵魂,灌既了农田,养育了整个文明。

因此印度教的教徒们自然也就有着恒河朝圣这种宗教习惯,比如说传说中迎恒河水下凡的瓦拉纳西,是印度教教徒朝圣的印度之光。

每天都有数万的印度教徒到恒河沐浴和举行宗教仪礼。恒河两岸那些着名的圣城,比如瓦拉纳西、安拉阿巴德、赫尔德瓦尔都有大量的宗教场合和圣地。

这些宗教场合和圣地永远都挤满了人,人们认为恒河水可以延年益寿,到恒河沐浴可以洗掉一生的罪过。在恒河岸边寿终正寝,或火葬、水葬者,来世将享福无穷。

为此印度每年都有许多人从全国各地到恒河沐浴,沐浴者还用器皿运恒河水回家乡珍藏,喝水吃饭时滴入一点。

可能是因为恒河特殊的环境,也可能是这条河流真的有神灵庇佑,所以整条河流呈现出了一种非常强的强的自我清洁的能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英国人统治印度的时候东印度公司的高级职员们就非常喜欢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恒河水。

除此之外,那些远洋船只也喜欢使用恒河水,因为他们发现恒河水的保质期的确要比普通的河水更长一些。

不过随着工业时代的降临以及印度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印度人口快速增多的现代,恒河净化能力再也比不上污染的速度了。

哔嘀阁

于是原本清亮的恒河水日渐浑浊,再也不复原先南亚次大陆母亲河的那种盛况了,以至于现在对于很多人来说直接饮用恒河水已经变成了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的行为。

即便如此,今天在恒河沐浴仍然是印度那些印度教徒们最重视的宗教活动之一,在12年一次的大规模活动中,会有数百万人前往这里沐浴。

众所周知的一件事情是很多的东西不可能是突然出现的,所以将沐浴和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的做法很有可能比印度教更加古老。

甚至考虑到印度这个地方炎热的气候,他们的洗礼可能就不是简单的仪式性的洗礼,而是一次真正的沐浴。

梁恩的这个观点很快就得到了在场的学者们的支持,因为这里的房间的确是整座城市中最精美的,如果配合这里的位置也的确是最重要的建筑物。

而在古代最重要的建筑往往是政治中心王宫或者是精神中心的宗教场所,考虑到没有国王会泡在热水里面办公,所以这基本可以确定是宗教场所了。

也就在梁恩他们发掘的时候另外一批人找到了大量的谷仓,证明了整座城市是一座属于农耕文明的城市,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屯粮设施。

除了这些建筑物以外,梁恩他们在这处遗迹里面发现了大量的人类遗骸,证明了这座城市并不是自然而然被废弃的,而是毁于一场意外。

只不过对于这座城市是怎样被毁灭的在场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观点,比如说现场就有人认为这座城市毁于洪水。

按照这位学者的说法,由于远古印度河床的改道、河水的泛滥、地震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水灾把位于河流附近的古城摧毁了,城内居民同时被洪水淹死了。

这看上去的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问题在于当时的整个印度和流域的所有文明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损害,而这显然不可能用洪水就能解释过去的。

毕竟摩亨左·达罗位于印度河下游,的确是有遭到洪水的可能,但是下游的改道影响到中上游的几率并不大。

而另外一处被发现的,几乎同一时期被毁灭的哈拉帕遗迹却位于印度河上游,同时那做遗迹附近的河流情况来看,不太可能造成那种致命的洪水。

因此梁恩觉得这很有可能和当时的大规模雅利安人入侵有关,毕竟这处遗迹所对应的华夏年的相当于商朝,而同一时期商朝的记载也的确记录了雅利安人入侵的事情。

只不过和华夏商朝挡住了袭击不同,印度人彻底的失败了,虽然没有正式的文献记录,但从现在印度的局势就能够看出当年的情况究竟如何:

今天那些肤色更深的达罗毗荼人主要集中在印度的南方,同时在印度教种姓制度中属于低种姓的比例更大。

相反的就是那些皮肤更白,看上去更像中亚人的入侵者雅利安人现在大多是居住在北边,其中比例属于高种性的人口比例要比之前的达罗毗荼人高的多。

也就是说,那些创造了辉煌文明的古印度人和现在的印度人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了,因此完全可以说印度文明是一个已经中断的文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