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冒顿 > 第四十九章 前事顺主力东出,匈韩间各有心思

匈奴井陉西口大营,经过多日的谈判,燕王世子臧衍终于如愿以偿的走出了金帐。

带着冒顿的承诺,臧衍准备启程返回燕地,联络当地的世家大族共商复国,不料刚出帐便迎头撞上了车寻和阿古达木的报捷信使。

庆格尔泰趁机朗声道:“土门关大捷!土门关大捷!”

臧衍脚步一停,面色如常下却暗暗心惊,匈奴人的速度未免太过迅速,井陉已通,匈奴主力北围燕地似乎并不是冒顿的一时妄言。

这直接打乱了臧衍原路返回燕地的计划,他瞬间决定冒险,改变路线穿井陉,进而北上燕地,从速借匈奴人的大势抓紧组建燕军,否则无用就代表着成为弃子。

手中拿着捷报,冒顿脸上难掩笑意,步卒开花比骑兵连胜更令他振奋,这代表着今后匈奴大军对待中原的坚城硬关,不再会是一筹莫展,敌人的忌惮喜添一样。

冒顿振奋道:“车寻为我们砸开了最难啃的骨头,井陉打通,河北还有谁能阻我匈奴铁骑!”

见大单于兴起,帐内的诸臣都自觉忽略了阿古达木的违令,但在几位王爷变换的眼神中不难看出警惕,大单于亲手扶起来的勋贵们愈发强劲,他们配合外族军将正在蚕食诸王手中原有的军权。

都也该并未喝彩,反而是起身对着冒顿扶胸,恭敬的说道:“大单于,金帐下辖的狼骑和锐健营攻城拔寨,我右部诸将岂能甘为人后。

再好的战马也需要跑起来才知良劣,我等愿请单于令,担任大军先锋,领铁骑直捣蓟城,破城捉王献送金帐。”

右部尚在的军将闻言鼓噪壮声,阿矢斯力不慌不忙的起身说道:“大单于,比起右部,我左部离燕国近,熟知燕军底细,当为先锋。”

不待帐中左右争锋,冒顿眼神一变,伸手压下诸王,转而问向闾丘黄道:“我大军通过井陉的具体情况如何?”

闾丘黄扶胸禀报道:“回大单于,青部狼骑、锐健营已经全军抵达土门关东口外,白部狼骑在土门关西休整,正在陉道内的是左日逐王、左温禺鞮王、左渐将王三部。

右温禺鞮王、右渐将王两部已经驱马进山,右贤王、右谷蠡王、左谷蠡王三部正在大营内准备,黄黑两部狼骑和屠耆军也已准备就绪,随时待王命开拔。

我大军全部抵达土门关东口,最快也得半月之时。”

半月,冒顿缓缓点了点头,说道:“三位王叔也听到了,此次过陉人马众多岂能忙中出错,急不得。

再说大军东出有的是仗让左右两部打,但要等我军过陉后了,且让肥羊先在火上烤一阵,到时候分羊时谁要是刀不利,就别怪本单于降罪重惩了。

而今各部顺利出陉,才是头等大事,其余皆待金帐令即可。”

阿矢斯力、都也该、德努阿三老王知道冒顿不愿意轻易承诺先锋之职,相继扶胸应诺,出帐统军去了。

打发了三只老狐狸,冒顿有些疲乏的坐回王塌上,连日协调各部,可谓身心俱疲。

瞧着身侧似有话讲的闾丘黄,冒顿出声问道:“可是有话要说?”

闾丘黄斟酌的说道:“大单于,臣只是觉得您对燕王世子太过纵容,寸功未立便要裂土分疆。

马邑城外的事可不是孤例,诸王们对勋贵尚存排挤之心,更何况突然冒出来的异姓王。”

闾丘黄所言正是冒顿决意分兵的原因,让诸王将精锐带离本部,才能让朝鲁指挥的动各部,而能压住诸王的也只有自己了。

冒顿闭眼假寐,若有所思的说道:“燕世子、韩王皆是我匈奴插手中原的跳板,如今这两王应该成为我们头顶不太合适,却异常锋利的犄角。

我们要学会暂时忍耐头顶的不适,而让犄角刺向汉廷。

日后,我们何时能像当年的中山国一样,融进中原各国的圈子,二王才能像长熟的鹿角般随心掉落,届时我匈奴方能得其民颐养国家,而不是单纯打下庞大而又无用的土地。

如今金帐上下的贵族们只想去抢汉廷手中的一只羊,然后回毡帐自喜度日,却不知汉廷是只舔舐伤口的猛虎,猎人跟猎物之间的转变,有时只在转瞬间。

金帐要的是牧耕民而育粮,进而去养活更多的羊群,一时之快,还是细水长流,孰为轻,孰为重?这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若至今时,依旧看不出汉廷非一战能亡者,金帐内食肉者鄙便成现实了。

燕吾当年的南北分治之言我倒是听进去了,但若不趁汉廷势弱,在汉匈之间留下一条缓冲,同时间赛马,匈奴国大而民寡,能跑的赢汉廷吗?”

闾丘黄沉吟几息,扶胸道:“大单于深谋远虑,臣等惭愧。”

越做事便发现事难做,冒顿叹道:“有些事非一代人之功,数代努力才方得一个还算不错的结果,足矣。

行了,不说这些了,你持令去督促各部从速过陉吧。”

闾丘黄扶胸应诺。

数天后,屠耆亲军启程入陉,冒顿身着戎装,朝鲁送行。

君臣俩在一块山石上眺望着诸大军进山,冒顿转首说道:“此次我将德宝奴和须卜里台留给你,前者心明能帮你统帅各部,后者则是你在狼骑中最默契的手下,由此二人助你当事半功倍。

我久思下,当留精兵予你应急,否则难御诸胡,赤部狼骑留你为基。

大军走后你要团结各部匈奴,压制各杂胡部,配合韩王抵挡汉军。”

听着嘱托,朝鲁郑重的扶胸应诺,冒顿伸手拍了怕朝鲁的肩膀,将随身金刀解下来交给朝鲁为助。

随后冒顿抬步跨马,义无反顾的走进太行山脉连绵的山峦中,此行已定,鱼入大海,鸟飞青天,各凭本事了。

土门关失守,援军败退的消息,张候在回到东垣城后立马飞报邯郸。

之后东垣城便被阿古达木的青部狼骑包围,匈赵骑兵在城外争锋,最终匈奴游骑获胜,切断了东垣对外界的联系。

邯郸王宫里,接报的赵傲大惊过后,立刻组织城中人手加固城防,准备再来一场邯郸保卫战。

王位上,张傲眉头紧蹙的问道:“而今匈奴人东出井陉,寡人自有守土之责,但如何守住基业,皆需诸臣诸将齐心相助,不知贯相可有见解?”

贯高依旧不慌不忙的躬身作揖,说道:“大王,如今土门已失,天险难持,我赵军步多骑少,野战恐难敌胡骑,而今唯有依靠坚城御敌。

加固邯郸城墙乃头等大事,可着城中诸贵家出人出力,共御匈奴。

只要我们能顶住匈奴人的进攻,陛下才会有时间调配汉军来援。”

为今之计也只能固守待援了,张傲也不拖沓,咬牙道:“既然要卫都城,自当由寡人始,即刻起除了公主宫中用度,其余宫内人物,皆由朝堂统一调配。”

“诺。”

赵午起身作揖,说道:“大王,可从速派兵助农户收割田地,聚迁百姓入城,备粮足兵,如此王有必死之心,国得涅槃之生。”

张傲从谏,立刻下令除恒山郡外的河间、邯郸、淯河三郡出兵出粮,准备死守拼命。

另一方面张傲派两路人示警,一路直奔刘邦的前线大营,而另一路绕道河间直奔蓟城,示警燕王卢绾御胡。

比起在东部战场上的被动,在西部战场上,河东郡汉军占据了绝对的主动。

王黄和乞伏阿歹率领的匈韩联军,在攻打平阳城时迎面撞上了支援而来的樊哙和周勃,两军列阵而战。

王黄率领韩中军步卒直接被汉军步阵打穿,两翼游荡的老狐狸乞伏阿歹给匈奴人卖命时尚要思量,又那里会为了韩军拼命。

见势不对的乞伏阿歹带领鲜卑骑兵快速撤出战场,但好歹念着友军,借机提溜了王黄一把,这才没让汉军初战便虏获大将。

经此一战,匈韩在河东郡虚长起来的势力迅速崩盘,王黄和乞伏阿歹率领匈韩残军退往上党,准备前往阏与,跟朝鲁统帅的大部队汇合。

汉军方面樊哙和周勃虽然光复了河东,但碍于平阳沿着汾水北上,有昭余祈湖泊所限,沿途沼泽遍布,根本没有大军通行的条件,二人只好转而率军追逐匈韩败兵,带领大军入上党而汇王师。

阏与城内,此时的韩军主力和匈奴的西部军团全部布防在阏与铜鞮一线,征召的民夫正在卖力的修建营垒,军营与工地相同,但却规矩其中。

中军大帐内,匈韩两军首脑举行了碰头会,匈韩两国的将领分列左右。

韩王信暗中撇了眼主座上的金刀,不由的抽了抽嘴,今时不同往日,韩军在太原郡征招士卒,在当地大族的支持下兵力已达十余万,有兵自然有信心,看看王黄、曼丘臣等将身后站着的诸多新韩将,就知道如今韩军可不是马邑城内时的落魄样了。

金刀旁坐着的朝鲁满面肃然,率先开口道:“大单于向东灭赵除燕,西部诸事皆由本将和浑邪王殿下而决,韩王殿下觉得汉军北来,咱们是战是守?”

话音刚落,韩军诸将便鼓噪请战,他们中有的是揣摩上意,有的是想建功立位,队伍内情形众多。

倒是匈奴方面显得很是谨慎,浑邪王德宝奴知道自己为什么能被冒顿留下来配合朝鲁,无非是地位够高不争权罢了。

如今的匈奴国内,除了左部的阿矢斯力父子,也只有他们家是一门两王了,位高更需稳健,有着奥敦格日乐被训的前车之鉴,此次他已经打定主意,多看少做了,让大单于钦定的朝鲁去主持西线大局。

而像丘力哲哲、乞伏阿歹这些各族将领自然也不会当出头鸟,毕竟真要和汉军打起来,死的也是自家族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