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冒顿 > 第四十四章 三路来汉廷出兵,狂飙进兵指铜鞮

栎阳,连绵的烽火注定了这是一个不眠的夜晚。

大殿内,汉廷的王公勋贵们林立,帝王将相静静等待,将军们戎装覆甲满目肃然,身侧放着战剑。

一切皆因北方的边军快报将至。

死寂般的大殿内,只有烛火摇曳着影子,蜡水顺着铜盏流到了地上。

值班内侍瞥眼瞧着,心中焦急却不敢轻挪一步,今夜陛下刚从戚夫人的寝宫匆匆赶来,心情自是不佳。

稍过两刻,宫门前的地板路上战马飞奔,传令官头插红羽,背负哨旗,手举着蜡封密匣高喝而来,道:“陇西急报!陇西急报!”

传令官勒马跳下,快跑几步跪在宫殿的长阶下,双手将蜡封密匣高举过头。

早已等候的内侍赶忙接过蜡封密匣,一路提着裙摆小跑,进殿趋步跪倒在刘邦案前。

内侍当面拆解蜡封,刘邦本来稍有的困意眨眼即逝,伸手接过转呈的蜡封密匣,竹简铺开,困意全无。

国之兴亡在戎在祀,打了半辈子仗的他不禁皱起眉头,细读两遍后,示意内侍将竹简递给丞相萧何。

刘邦道:“丞相,给众卿念念吧。”

“诺。”

萧何念道:“臣陇西郡守面东而拜,七月初二寅时,匈奴休屠王部胡骑顺大河而下,进攻狄道不克,胡骑转而杀人掠货,恶行罄竹难书,臣愧对陛下,将与狄道城一体存亡......”

众臣闻之色变,陇西距栎阳快马昼至,将军们通过短暂回神后鼓噪了起来。

樊哙起身大骂道:“陛下!这帮胡儿不知死活!让哙领军去会一会这帮狼崽子。

也按他们匈奴人的习俗,把那什么休屠王的脑袋砍来,镶上金子,给陛下当夜壶。”

将军们听后哄笑,夏侯婴笑骂道:“镶上金子?胡儿的脑袋只配扔进茅坑里,不然那臭味不得熏死人。”

听着殿下老兄弟们的打笑,刘邦笑着摇了摇头,喝道:“还不退下,一帮**,真当这是沛县大街上,还由着性子任尔等肆意走鸡玩狗不成,胡闹!

陈平你来说。”

陈平正准备起身,便听殿外传令官又至,道:“渔阳急报!渔阳急报!”

刘邦的面色凝重了起来,如果说陇西犯边只是匈奴人一次寻常的边境袭掠,那么紧接着的渔阳来报,代表这件事情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袭掠,匈奴人要有大动作了。

坐正身姿的刘邦示意萧何直接念,萧何念道:“臣卢绾面西而拜,七月初二丑时,匈奴左谷蠡王部突然出兵,切断郡城沿途补给,渔阳全境胡骑肆虐,恐有陷落之危,臣起蓟城之兵北援,将誓死捍卫国土....”

萧何话音未落,殿外传令官再至,高喝道:“马邑急报!马邑急报!”

此时刘邦已经面如沉水,萧何念道:“七月韩王信于马邑遭匈奴主力围城,马邑危急.....”

“哼!”

数天之内帝国北方全面受敌,刘邦愤怒的将案上竹简尽皆扫落,喝道:“七月!七月!为何数天之内,千里相隔却处处有胡骑,我大汉的北方防线难道是摆设不成!”

大殿中静可落针。

“陛下,上郡太守来报。”

刘邦冷声喝问道:“怎么?匈奴人飞过了大河不成。”

“三日上午,上郡太守接到县报,有太原郡败兵数人西来,言称太原全郡陷落,还说还说…”

刘邦起身追问道:“还说什么!”

“败兵声称韩王反叛,引匈奴大军骗攻晋阳,上郡太守派兵渡河去查,察之有据。”

韩信,他居然反了!

刘邦缓缓坐回榻上,一时间心中有些难以接受,一种可怕的孤独感袭来。

几息过后,刘邦起身三两步走到兰锜旁,拿起王剑,喝问道:“诸将何在?”

诸将握剑而起,喝曰:“臣等听令。”

持剑走回御案的功夫,刘邦却已经调整好了心态,转头问道:“诸臣何策御敌?”

陈平起身,趋步行礼道:“陛下,汉匈之战从我大汉一统宇内便不可避免。

秦末以来,陛下除暴秦、灭霸楚,建立大汉,而匈奴亦有单于冒顿灭东胡、逐月氏一统草原。

匈奴早已不是秦时的阴山散部,而是不逊于我大汉疆土的劲敌,如今神州之上龙狼相争,胜负乃决国运!陛下当慎之。”

却听樊哙喝道:“哼,胡儿冒顿安能与陛下比肩,冒顿之勇能胜项籍?

霸王尚且授首!何况一胡儿乎?匈奴不过是趁着陛下逐鹿中原时,拼捡了些野人的领地罢了,戎狄终究不可与我华夏争雄。”

是啊,胡儿安能与陛下相提并论。

陈平觉察出了朝堂上的气氛变化,选择明哲保身的他主动闭上了嘴。

刘邦倒是笑道:“陈平谋国之言,胡儿的确不能小觑。

但明犯大汉者,岂可独安?诏令各地汉军集结,太尉府商议出兵事宜。”

“喏。”

刘敬起身说道:“陛下,陇西边患与燕地边患中胡骑掠财,可见其不得强令。

晋阳速陷,韩王投胡,匈奴主力必在此无疑。

朝廷应当防备匈奴西渡大河而谋关中,河北、山东各郡县、封国当存作战之心。”

陈平、刘敬皆战,朝堂上显有和声,都是血火里滚出来的骄兵悍将,谁怕谁?

对手下班底的反应,刘邦很满意,他转首望向萧何问道:“丞相能足食否。”

萧何俯首,作揖道:“回陛下,可足。”

刘邦笑道:“善。”

随后刘邦眼神一冷,抽剑北指喝道:“郎中骑先发,南北军次之,州郡征关中之兵随行,东出函谷,朕要御驾亲征!”

“诺。”

散朝后,最后出殿的陈平慵懒的享受着侍者穿鞋服侍,却闻身后传来问声道:“曲逆侯,为何不劝劝陛下,暂忍一时之辱,缓出兵,与民休息呢。”

陈平望了一眼身后的萧何,笑道:“丞相是天下人的丞相,但陛下也是父亲啊。”

说完陈平踱步而去,站定的萧何揣摩着陈平的话,咂摸道:“陛下也是父亲。”

是了,不是陛下偏信要与匈奴决战,而是陛下自知年岁已高,要为储君铺平道路,太子羸弱不似强君啊。

……

郎中骑大营,身形俊朗的骑都尉灌钧,正在操持部队往日的训练。

午后,灌钧带着亲兵牵马,向着营外的溪流走去,为战马洗澡是每日为数不多的闲暇时光。

“都尉,听说了吗?辽东跟咱们回来的那些降兵,已经散在了军中,听说马术都强着呢。

我却不信,败兵尔,能有几两金,一听就是吹牛。

都尉乃我军骑射之冠,改日子可要好好教训教训他们,为咱们郎中骑长长脸。”

灌钧用刷子认真擦洗着爱马,说道:“比起辽东骑,我更愿意跟匈奴骑兵交交手,听说在马邑韩王打的很辛苦,韩军的骑兵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可不是,我姐夫在驿馆当差,听来往的旁人说,从太原郡逃出来的流民不断,上郡东边隔着大河还好些,河东、上党两郡的加急信使不断,在北边匈奴人闹的很凶。”

灌钧不觉得停下了手中的毛刷,韩王信屡次求援,作为灌婴的侄子,他多少都有些听闻,保家卫国的热血在心中澎湃。

不待几人闲聊几句,一骑打马而来,急道:“灌都尉,将军敲响了聚将鼓,我郎中骑全军集结。”

灌钧应诺,赶忙收拾东西,纵马直奔大营。

从关中各郡县征发的汉军逐级集结,赤色的洪流源源不断,百战悍卒,备甲而发。

太尉府将人数统计上来时,除去各郡留守,足足有三十二万之众。

汉军集结东出,在马邑的冒顿却也不轻松,韩王信打着时间差,诱降的速度太快,太原郡本就是他的封国,可谓手到擒来。

这比金帐前期的预计好出太多,匈奴大军的前进速度过快,导致后勤无法跟上。

再加上冒顿下令沿途抢收麦田,作为军粮储备,匈奴主力在晋阳附近已经徘徊了半个月。

得到晋阳,韩王信约见本地的世家大族,得到支持的韩军很快膨胀了起来。

比起匈奴治下的郡县,冒顿不难发现,金帐的号召力竟然不如落魄的韩王信。

到底是在三晋大地上混迹多年的王族。

有了兵,韩王信的野心自然收不住,匈韩联军兵分两路,一路由王黄、都也该率领,直扑河东郡,另一路由曼丘臣与阿矢斯力率领,直扑上党郡,力图将汉廷的势力逼过大河。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匈韩联军趁着汉廷主力未至,疯狂推进。

太行山巍峨耸立,赵王张傲惊闻晋阳胡乱,迅速出兵井陉,堵住匈奴骑兵东进河北的通道。

随着汉廷对晋阳方向的情报收集,匈韩联军号称四十万大军,韩汉边境也推进到了上党郡的铜鞮。

匈韩联军的势头随着时间的流逝终是慢了下来,上党诸县尽皆闭城自守,想要轻取已是不易。

阿矢斯力老奸巨猾,他统帅下的万余左谷蠡王部骑兵,至多就是为曼丘臣壮壮声势罢了,对于韩军的攻城略地,匈奴军队更像一个过客,连劫掠都挑挑拣拣,抢地盘自然更是无从说起。

攻占上党前,阿矢斯力跟冒顿在金帐谈过,都也该和自己至多就是扰乱视线,他们要做的就是要让汉廷知道,匈奴的主力骑兵就在晋阳,目的就是攻陷整个并州。

故而相较于王黄与曼丘臣的卖力,匈奴骑兵随时都准备北撤,参与金帐谋划的战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