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冒顿 > 第四十五章 君臣论兵欲东出,头戴冕冠承其重

晋阳城外连绵的匈奴大营规矩布置,虽然冒顿强压己势,但依旧让晋阳城内的人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天倾的压力。

金帐内冒顿继续命庆格尔泰带领屠耆亲卫将金帐周围清空,巨大的地图旁,冒顿跟朝鲁两人谈论着局势走向,这样的讨论已经持续了数日。

在他心里相较于示弱后去复刻白登山的围困,从而捞不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此时局面大好的情况下,冒顿更倾向于进行一场搅动北方的战争,从而达到削汉固疆这种预期外的效果。

望着地图,冒顿抱臂思索,问道:“朝鲁,你觉得汉军主力会如约来晋阳跟咱们进行决战吗?”

朝鲁斟酌片刻,说道:“大单于,太原郡本就是汉廷给韩王的封地,韩王在当地的号召力是我们跟汉廷都没有想到的。

按这个情形发展下去,咱们原本打算在晋阳跟汉军决战的计划怕是难成。

其一是汉廷会因局势重新考量战局。

其二局面上我军如今已得先手,没必要浪费时间,坐等汉军主力北来。”

冒顿颔首,说道:“本单于花费月余时间,将大军停留在晋阳附近,无非是三个目的。

第一是给韩王信撑腰,让他能迅速跟本地豪族达成合作,韩军每多一分力,汉军便会少一分。

第二便是告诉汉廷,我匈奴主力尽在晋阳,引诱汉军主力北上,借着晋阳坚城来消耗汉军,为我们下一步计划做基础。

第三便是准备将大军分为东西两部。”

朝鲁惊讶道:“大单于要分兵?”

冒顿点头,说道:“不错,汉廷需要时间集结重兵,而我们则需要趁机拆分汉军,不能让其从容的使出全力。”

说着冒顿用手中的金色狼杖敲了敲地图,说道:“金帐的目的是这里。”

朝鲁俯身看去,轻呼道:“燕国。”

冒顿肯定道:“不错,燕国,燕王卢绾如今正被阿尔斯楞压在燕国北境,国内必定空虚,若是我大军出太行而北入燕国,配合左部南北夹击,可以迅速打垮燕军。

我们手里有燕王世子臧衍,复燕抗汉,此汉廷断一指,而我们多助力耶。”

朝鲁肃面,俯在地图上指道:“我大军在晋阳驻扎,出太行最快的路径便是走井陉。

咱们在晋阳闹出这么大动静,没道理东面的赵国不派兵增援井陉,井陉天险难过。

假设我军顺利东出,一旦我军北上途中被绊住,燕军回援,赵军北上,我军深陷河北腹地,恐有灭顶之危。”

冒顿起身握着狼杖,说道:“危险自然是有的。

令狐苟的商队当年也只是在中原北部经商,金帐有路途基础的只有燕赵,没有王黄和曼丘臣带路,都也该和阿矢斯力也不可能快速推到河东和上党,所以此行贵在一个快字。

大秦修筑的驰道正好为我所用,跳出井陉,东桓直通广阳间便是一片坦途,大队骑兵行进的速度将大大提高,再加上沿途战马换乘,后勤物资皆用马驮,眨眼的功夫我们就能冲到蓟城下。

再说中原各国骑兵不多,步卒需要长时间,依靠地形才能对我匈奴铁骑进行合围。

为了达成目的,东路本单于要选我匈奴最精锐的骑兵,最多的战马,像一只刺胸长矛般刺穿燕赵两国。

而且比起汉帝的嫡系汉军,燕赵两国的封**队,可不会为别家卖死力。”

见冒顿侃侃而谈,明显决意已定,朝鲁不再犹豫,跪地扶胸请战道:“臣愿率东路军攻灭燕赵。”

却见冒顿缓缓摇了摇头,说道:“此次你为西路主帅,配合韩军顶住汉军主力的进攻即可。”

朝鲁面露急色,忙道:“大单于......”

朝鲁还未说完便被冒顿挥手打断,冒顿望着朝鲁认真的问道:“我匈奴军中何军最锐?”

朝鲁愣了一下,答道:“屠耆最优、次狼骑各部、再次各王帐骑、最后部族骑兵,以及各族骑兵。”

冒顿颔首,说道:“此次东路,本单于将带走屠耆、全部的狼骑和王帐骑,单凭你一个狼骑的大将军能压住?到时候各王各有打算,你又如何能完成攻燕的计划。”

朝鲁低下了头,脑海中不由的回记起了前段时间,在马邑与左日逐王奥敦格日乐在中军帐内起的龌龊事,在匈奴并不是所有的贵族王爷都有大单于的用人之量。

扶起略带失落的朝鲁,冒顿宽慰道:“朝鲁,你是匈奴的大将军,不该为此事低头,你我君臣的鸿鹄之志,又岂可因燕雀杂声而止。

况且你的西路也并不轻松,我要你带着杂胡们守住汉军的猛攻,为东路出击争得时间。

你要面对的是各有心思的诸部杂胡和羽翼渐丰的韩王信,他能走到这一步完全是机缘巧合,要是汉廷击碎了他的野心,韩信没理由不会反噬我匈奴。

还记得当年在金帐外的赛马吗?本单于就是要用西路的下等马去应战汉军的上等马,在东路用咱们的上等马去战燕赵两国的中等马,盘活整个汉匈间的整个北方棋局。”

朝鲁扶胸道:“臣遵令。”

拍了拍朝鲁,冒顿重新回到地图前,问道:“守住晋阳你有什么想法?”

朝鲁思索后说道:“右贤王和左谷蠡王的奏报,臣有所闻,汉军关中主力东渡大河,北上晋阳有一东一西两条路可选。

东路经河东郡,由平阳沿着汾水北上,但北部有昭余祈湖泊所限,沿途沼泽遍布,没有大军通行的条件,只要扼守住途中的邬城,此路可废。

西路由平阳东越太岳山,经阏与北上,此路会是汉军主力的优选,若能扼守住阏与,进退有据,可与汉军主力僵持。”

听着朝鲁的分析,也许没有人能比冒顿知道兵仙选择的正确了,匈韩联军只要在东路跟汉军僵持,东出井陉口的作战冒顿便又添了几分信心。

见冒顿不语,朝鲁出声问道:“大单于可是还有顾虑?”

冒顿摇了摇头,笑道:“我在想汉廷多人杰,要是能忍住不攻晋阳,以疑兵步卒与我相持于上党,主力由河北穿赵燕而入代郡,自东向西,转而南下,形成大迂回,轻则我东路军与其半路相遇,重则有败亡之忧。”

朝鲁惊道:“汉军骑兵虽少,七八万骑应当能凑的出来,这种情况怕是会有。”

想着想着冒顿笑道:“自己吓自己罢了,且看汉廷出招,我等接招就是。

只要能将汉帝刘邦吸引过来,汉军大半也会跟随。”

说着冒顿向帐外喝道:“闾丘黄,唤柯世列来,让他措辞国书一份,以本单于的名义邀汉帝会猎于晋阳。”

冒顿的阳谋就是逼着刘邦带主力北上,来碰晋阳这块硬石头,于公,汉军速灭韩可以震慑天下异姓王,于私,刘邦称帝不久,头戴冕冠必要承其重,如何维护帝王的名誉亦是中原文明地独有掣肘,这点上冒顿心中还有些小庆幸。

之后冒顿连下诏命,令乌乌纳钦率领斥候东探井陉,又令车寻连夜启程,带领锐健营三万步卒为先锋,直取土门关,为大军通过井陉东进打开大门。

......

大汉的关中州郡内,滚滚赤流汇聚,此时刘邦也顾不得长乐宫新成,便与大军东出函谷抵达了洛阳,殿内他正在端详着标记胡乱的并州地图。

陈平入帐,禀报道:“陛下,将军们选出了两条进兵路线,还请陛下定夺。”

刘邦笑道:“说吧,让朕看看将军们猜透了朕的几分心思。”

陈平上前,指着地图说道:“第一策,令一路汉军步卒大军渡河北上,于上党、太原二郡内,与匈奴、叛韩联军僵持。

第二路由骑兵为主,穿赵燕两封国,入代郡,进而南下晋阳,南北对攻叛军。

第二策,我汉军主力北渡大河,经上党直扑晋阳,与敌军决战在太原郡。

令燕王固守本国,令赵王统兵西进井陉策应。”

刘邦并未立即答复,倒是心中斟酌了起来,第一策其实已经打动了他,顺路还能集赵燕之兵力,既抽调了地方的力量,又稳固了汉廷对二王的压制。

第二策就是淮阴侯当年经略燕赵时的路径,作为如今的阶下囚,刘邦心中还是有些芥蒂的。

刘邦踱步回案,将一份羊皮信递给了陈平。

陈平看后,蹙眉道:“匈奴单于居然昭告天下,邀请陛下会猎于晋阳。”

刘邦伸手端起玉樽,说道:“朕本意与众卿一样,取第一策,震慑燕赵,抽借其力,***胡乱。

如今此信一来,朕若是不应,天下人又如何看待朕这位天下共主,国内宵小又如何能不生祸端。”

话已至此,陈平那能不懂刘邦的选择,皇帝的选择本就不多,他恭敬躬身作揖,道:“陛下顾虑周全,臣有小怠,有事欺瞒,求罚。

臣统计各封国出兵时,大河以南的淮南、长沙、粱等三国,或多或少都有些私心,兵迟甲旧,朝廷此时若不示强,对叛韩予以速战剿灭,这些异姓王怕是会更加的肆无忌惮,勾连外敌而谋国家,必须雷霆处决,以警天下。”

刘邦笑道:“还是曲逆侯与朕心意相通,第二策虽显笨拙,但亦显我汉廷锐进之志。

卿家拟招,令灌婴带郎中骑北进上党,樊哙、周勃带军扫清河东郡内叛军,朕当亲率大汉的虎狼之师应邀会猎。

再命卢绾坚守燕地,张傲集结赵地之兵,西进井陉,与朝廷主力策应。”

“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