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臣 > 第四十八章.榜上无名(上)

逆臣 第四十八章.榜上无名(上)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8 02:58:05 来源:笔趣阁

朱瑞德原本是想在第二日就离开单县,但因为萧漠给了他太多惊喜的缘故,最终却是忍不住在萧漠家中接连又呆了整整三天,详细的了解了一番萧漠的学识进度,并与萧慎言一起帮着萧漠再次完善《中庸新解》。期间柳宗盛、肖桓、范贯三人也多次前来帮忙。

虽说是他们在帮助萧漠,但实际上在完善《中庸新解》的途中,他们的收获反而更大。

而在这三天之中,萧漠虽然并没有再向众人展露类似于《中庸新解》或者“萧体”这般巨大的惊喜,但他所展现的学识、以及多年来所写的论策、赋律,皆是让众人多次拍案叫绝。

不提肖桓、范贯,即使朱瑞德和柳宗盛,在与萧漠相处间,也皆是觉得自己多年来停滞不前的学问,在这几日中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尤其是肖桓、范贯,在接触《中庸新解》之后,不仅使他们的眼光见识大大提高,并且在朱瑞德、萧慎言等人的教导下,学识更是日益精进,尤其对儒家经义的理解,在短短数日间,竟是整整的提升了一个境界。

本来这两人的学问就极为扎实,所欠缺的,就是名师的些许指点而已。而朱瑞德与萧慎言两人,其学识早就达到了一方大儒的程度,事实上,朱瑞德本身就是云州最有名望的几名文人之一,而柳宗盛虽然要差上一些,却也要比两人之前所遇到的那些教书先生高明的多,所以虽然只是几日相处,但两人所获得的收益,无疑皆是极大的。

然而,朱瑞德毕竟身有官职,不能在单县长住,所以三天之后,朱瑞德就向众人告辞离开了。

临走时,除了叮嘱萧漠要记得在参加州试时去他家中居住外,更是带走了几篇萧漠所写的“萧体”。

一种新的书法问世,想要获得世人承认,其难度无疑是极大的,在前期更是一定会受到无数人的刁难。

而朱瑞德与几名在书法之道上颇有名气的文人相熟,却是想让萧漠的“萧体”在问世前,能先得到那几位文人的承认,这样一来,待将来“萧体”问世时,马上有人声援,所承受的压力也会减轻很多。

朱瑞德虽然并不是特别喜欢“萧体”的风格,总觉得这种字体的结构虽然完善严谨,神韵却太过随意,但他还是很希望自己弟子所创的书法可以得到世人承认的,为此更是尽心尽力。

至于州试的事情,朱瑞德却已经完全不担心了,在朱瑞德看来,以现在萧漠的学识,即使参加殿试,想要获得一个好名次,也没有任何问题。

不仅仅只是朱瑞德,经过这几天的深入了解,每个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唯有邓尚全,待某日收到一封密信后,就比往常更沉默了,看向萧漠的眼神似乎也带着某种不可言喻的复杂。

待朱瑞德离去之后,距州试开始,仅剩下区区一个月的时间,范贯、肖桓两人皆要开始为州试而准备,也是少向萧漠纠缠,闭门苦读,只是偶尔遇到难解处时会找萧漠和萧慎言讨教,除了柳宗盛依然隔三差五会找萧漠畅谈外,萧漠的生活也总算是恢复了平静。

~~~~~~~~~~~~~~~~~~~~~~~~~~~~~~~~~~~~

二十天之后,在清晨的初阳中,萧漠带着邓尚全,与范贯、肖桓一起,在萧慎言、王霁睿等人的相送下,乘着马车向着德阳城缓缓驶去,而驾车的人,依然是邓尚全。

至于王霁睿,则在朱瑞德的建议下,并不准备参加这次州试,以他的学识,还需要再积累一段时间,才有参加州试的把握。

更何况,萧慎言的风寒依旧没有全好,他也要留下照顾。

与上次不同,因为有肖桓、范贯相伴,一路上与两人相谈,听着两人的斗嘴,却也不会无聊。

唯一让萧漠觉得不习惯的是,一路上越是靠近德阳城,邓尚全的眉头也就皱的更紧,注视萧漠时神色更是复杂,自收邓尚全为书童以来,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向邓尚全询问,邓尚全却也不回答,因为有肖桓、范贯在身边,所以萧漠也不便强问。

邓尚全对速度与时间的控制力无疑是极为惊人的,待傍晚德阳城城门关闭之前,马车正好进入到德阳城内。

朱瑞德担任云州通直郎,代天子巡视一方,考察一地三风,即官风、民风、学风,再进一步,就会进京担任太子少詹事或者入内内侍省,虽在外地,却也可算是半个京官,虽说权力不大,但即使一州刺史也要对之以礼相待。

但当萧漠在邓尚全的领路下,与肖桓、范贯一起来到朱瑞德府前之时,却发现朱瑞德的府邸极为简朴,就如同朱瑞德的为人,方正而又内敛。

向下人通报之后,没过多久,朱瑞德就带着一众下人匆匆而来,竟是亲自相迎,倒让萧漠诚惶诚恐。

“漠儿,你终于来了,老夫等你多时了,今日据州试只剩下十天时间,我还以为你出什么事耽搁了,本想让人去单县接你的。”

一丝笑容从朱瑞德脸上闪过,却又瞬间消逝,拍了拍萧漠的肩膀后说道。

语气依然严肃,但关心的味道却很明显。

“老师您叶知道的,我四爷爷他这些日子身体不适,学生不敢轻离,一直伺候在床边,直到今日清晨才离家,却是让老师您担心了。”

萧漠躬身歉然道。

接下来,朱瑞德又向萧漠介绍了他的家人。

说是家人,其实只有朱瑞德的夫人邓氏。朱瑞德仅有一子二孙,却都在京城。这是一个颇为慈祥的老妇人,或许朱瑞德经常对她提起萧漠的缘故,言语间对萧漠极是亲切,似乎也极为熟悉。

而待范贯、肖桓二人向朱瑞德行礼后,在朱瑞德的邀请下,两人在州试之前的这段日子里也居住在了朱府之中。朱瑞德的这般决定,却是让两人不由大喜,前些日子与朱瑞德、萧慎言在一起,已经让两人觉得受益匪浅,此时在州试之前,如果能再受朱瑞德十天教导,他们对州试的把握无疑会大上许多。

而朱瑞德却并未想过这么多,他只是单纯的想为萧漠行个方便而已。

朱瑞德自是严师,晚饭之后,就督促着萧漠等人随他继续温习功课去了,为了让萧漠不会在州试中出现什么意外,在州试之前更是花了大量时间亲自教导督促。而为了不让萧漠分心,对于那些文人对“萧体”的态度,却是只字未提。

十天的时间匆匆而过,州试终于开始。

州试最特殊之处,就是考生在经过最初的笔试之后,学识达到标准后,还要参加礼部考官们所主持的面试,考察考生们的人品、机智、风采等等,只有这些也皆达到考官们的认可后,才能获得举子功名。

考生依然繁多,进入考场来到自己的位置后,环视左右,萧漠发现这里的环境与县试并无不同,依然是宽长数尺的围帐,依然是身后紧挨着马桶,依然是那低矮的座椅,但萧漠早有了心理准备,邓尚全和朱瑞德更是为他准备周全,却不再像一年前那般无措,待发下考卷后,就马上静下心来,心无外物,埋首专心答卷。

与县试相比较,州试的笔试,除了经义、赋律、论策三项之外,还多了杂学和应对两项。

杂学是考察考生除了四书五经之外,对道家、佛家、法家、琴棋书画等等科目的了解,也叫博学科。而应对则与诗词相似,却是考官出几首诗词的上阙,而考生则以自己的语言组织出下阕,

相比较而言,萧漠这些年来专心于儒家经义的研究,应对和杂学两项就弱了许多。

虽然多了两科,但笔试的时间依然只有三天,时间无疑紧迫了许多。

但或许是因为准备充分的缘故,三天时间后,待所有答卷皆是做完交给考官之后,萧漠满意的微微一笑,却是自我感觉很不错,不谈经义、赋律、论策这三项萧漠本来就擅长的科目,即使是应对与杂学,萧漠也答得很好,算是超常发挥了。这是萧漠之前没有想到的

而因为一年来坚持不断的练习五禽戏,萧漠的身体状况也好了许多,至少笔试结束后,虽然形象依旧狼狈,但不像一年前那般摇摇欲坠蹒跚而行了。

离开考场后,却见朱瑞德、邓尚全早已在考察外等待多时,因为朱瑞德本身名气在云州极大,所以颇为引人关注。

而肖桓、范贯也早已离开了考场,一边向朱瑞德汇报着他们的成绩,一边在一众考生中寻找着着萧漠。

见到萧漠后,众人皆是快步迎来。

“漠儿,这场你考的如何?”

朱瑞德关切的问道,古板威严如他,此刻神色间竟是还有些许紧张。

而肖桓、范贯也是关切的向萧漠看去。

“应对和杂学两项考的还不错,比我想象中要好许多。”

面对众人的关切询问,萧漠知道此时不是谦虚的时候,于是笑着答道。

听到萧漠的回答,肖桓、范贯两人皆是发出一阵轻轻欢呼,即使朱瑞德的脸上,也闪过了一丝轻松的笑意。

萧漠虽然只是说他的“杂学”和“应对”这两项考的不错,但众人皆知,以萧漠的学识,其他三项即使想考不好也难,一旦“杂学”与“应对”这两项相对弱势的科目考好了,那么萧漠这次州试就已然十拿九稳了。

“肖兄、范兄,两位此次又考的如何?”

看到肖桓、范贯的神色,开心之色全无作假,也无丝毫嫉妒之色,萧漠不由感动,又反问道。

听到萧漠的询问,两人皆是笑着点头,自信之色溢于言表。

两人在的学识本就很扎实,这些日子时常与萧漠交流,又受到萧慎言、朱瑞德等人的亲自教导,突飞猛进,量变引发质变,其学问与一年之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区区州试中的笔试,自然难不倒他们。而且两人之前都已经参加过了两次州试,虽然并未通过,但却经验丰富,自己考的是好是坏,自然心中有数。

而在众人皆是兴高采烈之时,唯有静静站在萧漠身后的邓尚全,看着萧漠的眼光带着一丝怜惜与复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