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臣 > 第一章.隐姓埋名

逆臣 第一章.隐姓埋名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8 02:58:05 来源:笔趣阁

萧家冤情昭雪,寰州之事天下哗然,虽然事情结束至今已有十余天时间,但每日依旧有不少人在讨论着这件事,唾弃着司空敏,赞扬着张衍圣,至于萧家,却早已经被所有人忘记。

毕竟,在两大巨头的角力中,萧漠只是微不足道的配角罢了。

云州,位于寰州东南方,即是太祖出生之地,也是楚朝兴起之地。

虽然当年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太祖没有把京城建于此处,但念及这里毕竟是家乡的缘故,多年来对云州多有照顾,相比较其他诸州而言,云州赋税较轻,政治清明,再加上四周土地较为肥沃,人口密集,商贾往来不断,其兴盛程度,要比寰州要强许多。

对云州人而言,他们是最为骄傲的。因为这里是太祖田宪的家乡,是楚朝兴起之地;这里的人天生对生意买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反应力,家财万贯者不知凡几;这里四季气候温和,乃是太行山上的一处盆地,最为适合人类生存,长寿者多不胜数;这里甚至是人族兴起之地,“炎帝种谷”、“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等许多人尽皆知的神话传说,皆是发源于此。

然而,云州人同时又是最为自卑的,在这个文化兴盛、文人身份无比尊贵的时代,作为太祖兴起之地,这里百年来竟是根本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名气稍大的文人。科举不兴,文化不盛,历届科举,最低级的县试不提,但论吏部所举行的州试,可获得举子功名者,在大楚四十二州中,人数排在第三十九位,几乎垫底。而历届殿试,能获得进士功名者,更是在各州中排名最低。

“云州之人?不过是一群逐利商贾罢了……”

这是楚朝所有人对云州出身之人最直接的想法。

然而,人们的心理就是这样奇怪,出于文化方面欠缺的自卑,云州之人对文人反而最为追捧。但凡家有余财者,皆是倾尽全力培养自己子孙踏上文人之途;云州街头上,处处可见文人装扮的行人,无论他们是商贾还是平民;而诗词歌赋,更是云州人聚会间不可缺少的节目。

但最奇怪的也是这点,虽然对文人如此追捧,但云州自楚朝成立以来的一百六十余年中,偏偏就是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顶尖文士,虽然偶有考取进士功名者,但名次皆在五十之后了。

即使如此,在这里,即使出现了一个榜尾的进士,也足以让云州之人兴奋的追捧议论很长时间了。

~~~~~~~~~~~~~~~~~~~~~~~~~~~~~~~~~~~~

云州之内,有两城七县,分别是江城、德阳城、单县、举县、长子县、留县、黎城县、晋中县。

其中,单县是两城七县中给人印象最为普通的县城,人口、税收、环境等等方面皆是处于云州中等位置,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吸引他人注意的地方。

与所有城县的分布一样,在单县的县城南区,是单县内较为富裕的人们的居住区域,房屋林立,人口密集。

而在单县南区的边缘处,有一间看着很平常的小院落,此刻正不时传来阵阵咳嗽声,空气中带着淡淡中药味。

院落的内屋中,有一名清秀少年,此刻正半依在床上,手中捧着一本《春秋》细细看着,神色认真,不时咳嗽一声,脸色带着一丝病态的红润,显得有些病弱。

而在外房中,却有另一名少年,年纪稍大,神色沉稳,此刻正在蹲在一个小型碳泥火炉旁边,火炉上有一罐药汤不断滚动着,而空气中的药味正是来源于此处。

良久之后,似乎药性已成,这名稍大的少年将药罐端起,将内中的药汤倒入旁边的瓷碗内,然后端着药碗进入内屋,走到床上的清秀少年身前,轻声说道:“少爷,药好了。”

床上的少年点了点头,将手中书卷放在一边,勉强支起身体,接过药汤,也不嫌苦涩,趁着热劲喝下了下去。

这两名少年,正是避难于此处的萧漠和萧毅。

萧漠一向不喜中药苦涩,以前对于喝药这种事情更是能躲则躲,但萧漠此时喝药却没有丝毫迟疑犹豫,因为他不想让自己的身体继续这么病弱下去,他还有很多事都没完成。

最重要的是,云州物价较贵,单这一碗汤药就需要二百文钱,而萧漠等人身上的钱财却是已经不多了,不能再像之前那般浪费。

就在萧漠放下药碗之时,一名老者进入房中,正是萧慎言。

短短两月时间,萧慎言看着清瘦了许多。

只见萧慎言走到萧漠身边,将萧漠细细打量了一番后,脸上闪过一丝欣慰,说道:“漠儿,你的病看起来好了许多。”

萧漠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说道:“怎么能不好,这些日子,为了我的病,前后已经花了差不多二十贯钱财了吧。”

经过这一场病,萧漠总算是深刻了解到,原来无论是古代的药房,还是数百年后的医院,其黑心程度都是一脉相承的。

听到“二十贯钱财”这五个字之后,萧慎言脸颊不由微微抽搐,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离开萧家之后,萧慎言和萧漠这一老一少才知道原来手上的钱这么不值钱。

但显然,萧慎言并不想继续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谈论下去,只是说道:“信已送出去了。”

萧漠点了点头,脸上闪过一丝黯然,说道:“得知我们不回去的消息后,恐怕祖父祖母他们又要伤心了。”

萧慎言摇了摇头,叹息道:“是啊,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说的对,我们不能回去。”

旁边一直沉默的萧毅,在听到两人的谈话后,神色间也闪过一丝恍惚,似乎回忆起来那还在萧家的日子。

原来,自三人离开长治城之后,就马不停蹄的赶到了云州,选择了其中最不引人注意的单县居住了下来,一面隐藏踪迹,一面打听着萧家的事情。

两个月后,萧家冤情昭雪,本来以萧慎言的想法,既然萧家冤情已经昭雪,三人就应该马上返回萧家。但一路上只是听从萧慎言安排却很少说话的萧漠,却是突然提出了反对意见。

萧漠认为,这个时候三人不仅不能返回萧家,反而更应该隐姓埋名,不让其他人发现他们的真实身份。

萧漠这么决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他看来,萧家从此之后的对手,不再是已经被贬官为民的司空敏,而是权倾朝野的丞相张谦!!

在外人看来,萧家冤案完全是因为司空敏的陷害,但亲自经历了前后事件的萧漠等人却都很清楚,司空敏固然陷害了萧家,但利用萧家再次扳倒司空敏的张谦,又何尝不是罪魁祸首之一呢?可以说,从某方面来说,萧家的冤案就是由张谦间接操控而成的。

张谦知道萧家会因为这件事怨恨自己,但张谦并不在意萧家的想法,因为萧家根本威胁不到他。

但如果张谦不是笨蛋的话,为了以防万一,他一定会让人留心萧家的状况。而从种种情况来判断,张谦不仅不是笨蛋,更是一个聪明至极的人,所以他不可能忘记这点。

所以如果在将来让他知道萧家有人获得功名并进入官场时,为了防患于未然,张谦必然会对萧家及萧家那进入官场之人进行打压!!

可以说,如果萧漠回到萧家,从此他就再无可能在官场中出人头地,更不要说为萧家报仇了。

考取功名、当官、让自己和萧家从此再也不会受到其他强权的威胁,这点在萧漠离开萧家的那一霎那就已经想得很清楚了。

所以,萧漠不能回到寰州,不能回到萧家。

听到萧漠的解释,萧慎言思考良久后,默默叹息一声,同意了萧漠的看法,从此三人就在单县居住了下来,至此已有两个月的时间,之前萧慎言所提到的信件,就是用来向萧慎行与刘氏解释原因的。

不过,虽然这般决定之后,萧漠等人暂时没了远忧,但却是需要面对一个更加急迫的新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