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臣 > 第六十四章.闲情十日(下)

逆臣 第六十四章.闲情十日(下)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8 02:58:05 来源:笔趣阁

“漠儿,你瞧瞧,这是应国公王家送来的求亲帖子。这王氏有一族女,名叫王淳鸯,乃是当今应国公的小女儿,据传一向最得应国公的喜爱,门第高贵,与我萧家正是门当户对,年方双八,年龄也与你适合,而且端庄秀丽,才貌双全,正是你难寻的良配,恩,漠儿你的意思如何?”

被萧漠迎到书房之中落座后,还没来得及等萧漠给诸位长辈请安问好,祖母刘氏已是从手中那一摞求亲帖子中抽出了一份,递给了萧漠,声音中满是喜气,快声询问道。

萧漠拿起帖子看了两眼,见上面皆是该女子的出身八字之类,就并未细看,因为他知道,这些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王淳鸯所代表的是应国公王家。

萧漠心中算计着厉害关系,沉吟片刻,还未来得及说话,却让刘氏误会,以为萧漠不喜欢,竟是又抽出一份帖子,再又递给萧漠,道:“恩,这王淳鸯的年纪是有些稍大,不过如今你的年纪也不少了,虽然位高爵尊,却也不能因此就挑三拣四,要知道这无价宝易得,好姻缘难寻。不过好在今天来求亲的人不少,合适的人家也不止这应国公府。你瞧瞧这家女儿如何?她乃是辅国公的亲孙女儿苏眉容,年仅十五岁,出了名的知书达理,温顺德惠,家世亦不下于王淳鸯,其父乃是辅国公的第四子,虽不是世袭的嫡长子,没那世袭国公的资格,但也曾被皇上封过忠文伯之爵,如今官居礼部侍郎之职,才貌门第,与你也皆是相配。”

萧漠心生怪异,这王淳鸯不过十六岁,在刘氏口中竟是“年纪有些稍大”。

见萧漠还在沉吟,祖母刘氏却又抽出一份帖子,继续说道:“那你再看看这张求亲帖子,乃是护国公亲自送来的,护国公罗裳有一侄女名叫罗瑾汐,据传乃是京中第一才女,貌美无双,如今早已是名满京城……”

然而,这一次,萧漠却是出奇的干脆,还未待刘氏说完,已是沉声道:“祖母,明天一早儿,您就找人把这份求亲帖子好言送回给护国公吧,我萧家若是与那护国公府关系太过紧密,怕是不大合适。”

听到萧漠的话后,刘氏却不由一愣。

她来萧漠这里之前,因为自觉关系重大的缘故,早已将今日所有求亲人家的来历地位都打探清楚了,这应国公、辅国公、护国公三家,虽然皆是大楚数一数二的豪门,但若论圣眷之隆,声望之大,却以护国公为最。而三家女儿当中,亦属那罗瑾汐声名最佳。在刘氏看来,护国公罗家正是萧家最好的联姻选择,但不知萧漠为何,竟会想也不想的就推掉了这门婚事,语气间更是少有的干脆利落。

刘氏虽然掌管萧家时雷厉风行、精明果断,但毕竟只是一乡间女子出身,见识短浅,对于朝堂之势、为官之道、帝王心术,自是丝毫不懂,甚至连一知半解也算不上,自是不明白萧漠的想法。

事实上,不仅仅刘氏不懂,家主萧慎行也不懂,曾经当过官的萧慎言,亦是不懂。

见众人眼中皆是疑惑,萧漠解释道:“各位长辈,我如今年纪轻轻,就已是成了世袭的卫国侯、从二品大学士了,日后入阁为相,恐怕亦是必然。虽说圣眷正隆,但也正因为如此,我萧家上上下下、诸般事情,才都应该更加的谨慎小心才对。而那护国公一脉,世世代代都有子弟在军中任职,在大楚军中影响力不小,乃是军中势力在朝廷的代言人,然‘文武不相干’、‘文臣不涉武事’,乃是我大楚的立朝之基、祖宗法制,我若是当真答应了这门婚事,日后文武结合,恐怕陛下就会不高兴了。”

说到这里,萧漠不由的摇了摇头,又道:“这护国公怕是有些糊涂了,如今朝廷因为草原蛮夷入侵的缘故,军方势力愈加的衰落,想要挽回颓势,竟是把主意打到了我身上,难道他就不知道避嫌吗?当今的陛下虽然不喜政务,但其帝王心术,却是自太祖以来一脉相承,又哪里能容得了他这般作为?他糊涂了不要紧,又怎能脱我下水?怕是这会儿的功夫,今日护国公前来求亲之事,已是让人汇报给皇上了。”

………

本来,在萧漠归朝受封之日,与那护国公罗裳初见之时,对这气质穆肃一脸正气的护国公罗裳,还是有颇多好感,觉得他应该是一位正直刚严之人。

然而,随着萧漠在“集英殿”受封之时,那罗裳只知道代表军方势力一味的与朝中文臣争权夺势,竟是厚着脸皮想方设法的去分萧漠等人的功勋,丝毫不顾军中将领们在领兵作战时屡屡溃不成军的事实,已是让萧漠对他好感骤降。

而今日罗裳这般不知进退、眼光短浅的做法,更是让萧漠对他的好感消失殆尽了。

事实上,细细想来,楚朝军队近百万,军势军力竟是衰落成如今这般模样,这护国公罗氏一脉世代在军中经营,怕是也难脱其咎。其他不说,单是在与草原蛮夷作战时,那些一战即溃的领军将领们,就有不少是护国公罗家的门人。

再次见识到护国公罗裳的眼光能耐之后,萧漠可以肯定的说,如若这护国公罗裳今后还是一味想着以借文权而强武势,怕是罗家百年荣耀,就要毁在他的手中了。

~~~~~~~~~~~~~~~~~~~~~~~~~~~~~~~~~~~~~~~

待萧漠解释了缘由之后,却没有听到任何赞成或否定的声音,不由诧异,抬言看去,却见书房中的萧家老少,竟皆是欲言又止的样子,尤其是祖母刘氏,欲言又止之余,又隐隐间满是失落。

也难怪,这萧家本只是边远州县里的地主家族,哪怕是萧漠的四爷爷萧慎言曾担任过官职,但也仅仅只是从八品的主簿罢了,还屡屡受人排挤,只是因为萧漠如今得势,才猛然间成为了京中望族,族人们的眼光见识,自是差了许多。

就像现在,萧家的一众族人听到萧漠谈论朝中事务,竟是连如何答话也不知道,就算有些想法,也害怕说错,索性皆是沉默不语。哪怕是曾经有过官场经历的萧慎言,此刻也是如此。

而萧漠的祖母刘氏,此时更是心绪起伏。根本没想到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一桩婚事罢了,竟然会干系如此重大。

在萧漠幼时,她可谓是宠极了萧漠,加上控制欲旺盛,对萧漠的所有事情都要插上一手,生怕萧漠会有什么事脱离了自己控制,但如今此刻,却发现自己的眼光能耐,已然跟不上形势,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仅对萧漠帮不上什么忙,反而见识不明,有捣乱之嫌后,心绪之复杂,自是难以向外人表述。

萧漠想明白了萧家众人的想法后,亦是在心底叹息了一声。

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那“举贤避亲”虽是古语,但在中国封建王朝时期却从未真正实现过,在楚朝,宗族观念依然严重无比,一人当官后亦提携自家族人进入官场,本就是常事。对此,萧漠虽来自后世,但并没有多少抗拒之意,毕竟他如今根基尚浅,正需要有信得过的族人来帮他做事。

可惜的是,萧漠遍观萧氏族人,虽然数量不少,但这些人的能耐,最高也就是收收地租、管理一下家业的样子,能进入官场帮他的,除了萧慎言之外,竟是一个也没有,而萧慎言年纪已大,正是安享晚年的时候,萧漠却也不忍心让他再继续劳心劳力了。

否则,萧漠营建势力时,也不用这般费尽心思了。

………

气氛在不知觉间有些冷场。

最终,还是萧慎行轻轻咳嗽一声,打破了平静,从刘氏手中接过那一摞厚厚的求亲帖子,放到萧漠手边,然后说道:“漠儿,朝中的事情,我和你祖母都不懂,亦帮不了你什么,四弟前些日子曾对我说,你如今的婚事,怕已经不是普通人家婚事那么简单了,我们这些当长辈的也不再适合插手,没那眼界儿也没那能耐,本来我还不信,但今日见到那些前来提亲的人家,又听到你说的这些话后,也只能信了。所以,你的婚事,还是你自己来做主吧,我和你祖母就不管了。”

刘氏与萧慎行对视一眼后,亦无奈的点了点头,道:“本来我是最看好与护国公府联姻的,但听你这么说,却是我这个老妇眼光短浅了……漠儿,你自己拿主意吧。”

与萧慎行的洒脱相比,刘氏的语气自是哀怨了许多。

其实,不管是萧慎行还是刘氏,早就有了让萧漠自主婚事的心理准备。只是,萧漠毕竟是他们的独孙儿,萧漠的婚姻大事他们又哪能不关心?不参与其中他们又怎能安心?所以待将一众“媒人”送走之后,看着手中厚厚一沓求亲帖子,心中兴奋,就把原先的想法抛到脑后,兴冲冲的找到萧漠这里来为萧漠“出谋划策”。

但当他们发现自己终究没这眼光,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办却只能坏事后,又想起来了原先的决定,所以虽然心有失落,但终究还是把决定的权力还给了萧漠。

见祖父祖母如此,萧漠连称不敢,并不断的温言安慰,萧慎行还好,刘氏却依旧显得不开心。

就在这时,邓尚全进入房中,手中拿着一份帖子,对萧漠说道:“少爷,张衍圣张学士送来了帖子,请您今晚到竹丝楼一聚。”

~~~~~~~~~~~~~~~~~~~~~~~~~~~~~~~~~~~~~~

PS:求推荐、订阅、打赏、月票,谢谢大家(*^_^*)~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