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臣 > 第六十章.豪门争婿

逆臣 第六十章.豪门争婿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8 02:58:05 来源:笔趣阁

事实上,这些致仕阁老、京中大儒们,虽说明面上是前来求亲的,但他们深知,萧漠的婚事,从一开始就不是两家两户之间的私事,而是一个可以长远影响楚朝政坛格局的重要变数,是一件严肃的政治事件,而萧家在这个时候,对联姻对象的选择也必然会无比慎重,绝不可能马上就有所回答。

所以,这些媒人们来到楚家,除了说亲之外,也是来和楚家进行交易的。表明自己所代表的女方家族有何优势,对萧家多么看重,两家联姻之后,萧家应该付出些什么,又能得到些什么。

至于生辰八字是否相配,女方是否贤良淑德,双方是否男才女貌,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怎么在意过,而且在他们看来,恐怕萧家也不会多么在意这些因素。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萧家竟然一口气来了这么多“媒人”,虽然明知道大家的任务基本相似,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那些利益交换之言就不好明说了,只能和萧慎言说些客套话来消磨时间,即不敢把话挑明,又不敢先行离去让其他人抢得先机占了便宜,又显得自己失了诚意,一群人就这么僵持着。

日头刚亮,这些媒人们就一个接一个的来了,如今已是时近晌午,却依旧没有去意,只是等着其他人忍不住先行离去,午饭只能在萧家吃了,而这般情况持续下去的话,恐怕晚饭也是一样。

说不定,在晚餐之后,还会有人明月当空之时,说自己“和萧慎行一见如故,还请厚颜留宿萧家彻夜长谈”云云呢。

………

这般情况下,杨家文这一番话,抬了苏家女子之余,又贬了其他家的女子,自是一下子打破了僵局。

虽然在场众人中,没有谁会真正在意所谓的“生辰八字”,但气势却绝不能弱了。

所以,杨家文的话声刚刚落下,萧慎行还没来得及答话,就听一名长须老者轻轻一哼,说道:“杨老此言差矣,想是您平日里只读儒家经典,对术数易学这般小道不甚看重的原因,却不知这命学之中亦有‘过犹不及’之说。土固然生金,却乏了潜力,木固涨火势,却难以持久,这苏家女儿的八字虽好,但与萧漠大家的八字相配后,恐怕不见得是件好事。”

长须老者名叫周贞焕,身份亦是非同小可,致仕之前乃是御史台长官首脑,官拜御史大夫,如今虽然致仕了,但仍有不少弟子门人在御史台做事,影响不小,虽然圣眷身份皆不如杨家文,但亦会不惧他。

而他这次前来,亦是代人求亲,背后之人,却是他的弟子、现任御史中丞武诚杰。

或是这杨学文地位太高,其所代表的苏家势力亦是过于出类拔萃的缘故,待周贞焕话声落下,竟多有他人附和,一时间立场竟是出奇的一致,显然是六国结盟攻秦之策。

而那杨学文这般被人驳斥,丢了面子,自然不堪受辱,立马反击,舌战群儒。而周贞焕等人亦不怯战,自是不断有人出言反驳。

一时间,杨学文说“六爻纳甲”,其他人说“四柱八字”,杨学文说“紫薇斗数”,其他人说“梅花易数”,杨学文说“夫妻星象”、其他人说“透干且合”,热闹非凡。

另一边,看着眼前这一切,萧家众人却是面面相觑,明白情况的,知道这是一群京中大儒、致仕阁老们受人所托前来萧家求亲;不明白情况的,恐怕会以为这是一群江湖算命术士在这里切磋本领学问呢。

杨学文终究没有诸葛孔明那般舌战群儒的手段能耐,能以一敌多,没多大会儿功夫就败下阵来,却又不愿认输,只是冷哼一声,索性摆起了架子,道:“八字批命之说,过于虚无缥缈,不可深信,我之前虽有谈及,却也只是顾及传统风俗,婚嫁习惯,自是无伤大雅,然尔等皆是当世大儒,竟是把它当真,甚至为此而兴口舌之争,在主人家面前胡闹,成何体统?”

在这一刻,杨学文似乎忘了,刚才他自己是争的最厉害的那一个。

未等他人反驳,那杨学文却已是转向萧慎行,道:“文人相轻相争乃是本性,一时在主人家面前失了规矩体统,让萧老哥见笑了。”

萧慎行摇头笑道:“哪里哪里,杨老见外了,我萧家本只是立足于边远乡间的小门小户,虽然因为漠儿的缘故迁至京中,但又哪有什么规矩体统,平日里比这乱的多了,倒是听诸贤辩论易学经典,涨了不少见识。”

杨学文叹道:“萧老哥当真谦逊,能教出萧子柔萧大家这般文武双全百年难见的才俊,足见萧氏一族的家学渊源,这般易学小道,又算得上是什么见识,班门弄斧罢了。”

顿了顿后,杨学文横了一眼其他人,然后悠悠说道:“说到家学渊源,我倒是觉得,这男婚女嫁,与生辰八字相比,其实更讲究一个门当户对。萧老哥初来京城,恐怕不知道,虽然世人说京城之中多豪门,但那只是世人无知,孤陋寡闻。事实上,我大楚朝,真正称得上是‘豪门’二字的家族,即使满打满算,亦不过十一家。”

说到这里,杨学文的气势突然一盛,而其他诸媒人的气势,竟也随之一衰。

只见杨学文掰着指头数道:“这十一家,分别是镇国公刘家、护国公罗家、邾国公庞家、魏国公寇家……以及今日托老夫前来求亲的辅国公苏家一脉。”

“十一豪门,好大的威风!是啊,当年如果不是靠着苏家帮衬扶持着,您杨老又哪里能称宰为相近十年?也怪不得今日杨老你为了苏家如此尽力了。”

随着杨学文话声落下,周贞焕已是阴阳怪气的说道。

杨学文堂堂一代阁老,在他口中竟是被说成了只能依仗豪门成事的趋势之人,不亏是御史大夫出身。

但对于十一豪门之言,周贞焕却也没有反驳。

而杨学文瞪了周贞焕一眼后,接着说道:“而这十一家,之所以被认为是真正的豪门,除了他们本身的势力声望人脉之外,更是因为在我大楚朝,只有这十一家,乃是世袭国公、封邑万户,荣耀尊贵,远超侪辈。而如今,萧子柔萧大家承蒙皇恩,被封为世袭卫国侯,封邑万户,比起十一豪门,也仅仅只是爵位差了一级罢了。而以萧子柔的才华本领,又有谁敢说,萧家日后不会成为我大楚第十二个世袭国公之家?若论尊贵,除开这十一家,其余家族皆不可与萧家相比,差之远矣。同样的,萧大家若要成亲,论起门当户对,也没有比这十一家更匹配的了。”

听到杨学文的话,正堂内众人,若论最吃惊的,恐怕还是萧家众人了,他们虽然知道萧漠被楚灵帝册封为卫国侯、封邑万户,但毕竟见识较少,却根本没想到这般爵位身份竟然会如此的尊贵,一时间皆是面面相觑,似惊似喜,只觉得如梦似幻。

杨学文继续说道:“而苏氏一门,自太祖立国以来,就已是被封为世袭国公,家学渊源,历史悠久,二百余年来与镇国公刘家、魏国公寇家、邾国公庞家、甚至于皇家,多有联姻,人脉丰厚,圣眷颇隆,历朝历代,皆被帝王重视,前后共出过两位皇后,七位阁老,诸般大员,更是无数。可以说,如若萧家与苏家联姻,就等于一下子与京中大半豪门乃至于皇室都有了联姻关系,其间好处,自不必说。而萧子柔萧大家,将来必定是要称宰为相的,然而毕竟根基较浅,亲信不多,有苏家在一旁帮衬着,日后想要有所作为,亦是更加得心应手。而日后萧家,有苏氏一族相助,也定然能成为我大楚真正的豪门大族,门楣光耀,永世不衰!!”

杨学文的这一番话,可谓是**裸的利诱,就差把“只要萧漠和苏家联姻,那苏家就会给你无数好处”的话明说了。

杨学文的话语虽然毫不掩饰,但形势比人强,其他诸媒人竟皆是无言反驳。

与苏家的底蕴丰厚相比,其他前来求亲的家族势力,无论是底蕴人脉还是实力潜势力,都要弱上许多。

另一边,萧家能够说得上话的诸位长辈,萧慎行、萧慎言、刘氏等人,此刻也皆是目光闪动,那句“门楣光耀,永世不衰”诱惑太大,却由不得他们不动心思。

而杨家文,仿佛害怕刚才那番话说服力不够一般,又强调道:“此乃肺腑之言,还请萧老哥你能多多考虑,苏家的联姻之意,可是颇为有诚意的。在我看来,我大楚虽有大户大族无数,但萧子柔萧大家若要成亲,恐怕再也没有比苏家女子更合适的对象了。那苏家小姐,出身不凡,亦是家学渊源,颇有教养,知书达理,聪惠贤淑,相貌亦是上上之选,正是萧漠萧大家的良配。”

世家之事就是如此怪异,杨家文的话刚刚落下,就见一小厮匆匆跑到正堂,对着萧慎行躬身道:“老爷,护国公罗裳罗公来访。”

话声落下,满堂皆惊。

护国公罗家一脉,身为世袭国公,自然也是位列十一豪门之中,其家族不仅是楚朝军方势力的代言人,亦有颇多子弟族人在文坛屡有建树,无论圣眷、声望、还是潜势力,皆还在辅国公苏家之上。辅国公一脉与护国公罗家相比,或许只有人脉关系更强一些。

所以,听到护国公罗裳来访,无论是萧家,还是一众“媒人”,皆不敢怠慢,连忙出堂相迎。

即使萧慎行腿脚不便,亦是让人抬着来到堂外相迎。

然而,众人才刚刚起身举步,就见又有一名小厮快步前来,说道:“老爷,枢密使王翰王大人来访。”

众人又是一惊。

虽然有谣言说王翰圣眷已失,下台不远,但他毕竟是一个能和丞相张谦相争数十年的权臣,身为应国公王家的旁支子弟,在朝堂中更是诸豪门勋贵的利益代言人,这也是他能和张谦相争的资本,身份地位,自是非同小可。

而应国公王家,也因为家族中出了一个王翰的缘故,这些年间在十一豪门中风头最盛。

却说众人刚刚迎出堂外,就见护国公罗裳和枢密使王翰已是齐肩而来,见到腿脚不便的萧慎行亲自出迎,无论真假,皆是连连口称罪过,神色亦皆是恐慌。

待一番客套后,众人回到正堂之中,当萧慎行问道两人来访的目的时,却听王翰笑道:“我是代表应国公王氏一门,前来与萧家求亲的。本来身具公职,不便当这个媒人的身份,可惜我王家晚了一步,遍寻京城,有资格代表我王家求亲的大儒勋贵们,竟然皆不在府,无奈之下,只好亲自来了。”

说着,王翰看了一眼堂中众人,又笑道:“原来各位已经来到萧府了”

护国公罗裳也点了点头,看了一眼王翰,又看了一眼杨学文,说道:“真是巧,本公也是这般,族中有一女正是待嫁之龄,而萧漠萧大家的年龄,也早该娶妻了。想到你我两家正是门当户对,就有意联姻,可惜无人可托付,只能亲自来了。有失规矩,还请主人家勿怪。”

听到两人的话后,堂中众人,却皆是把眼光集中在杨家文身上。

杨家文刚刚才说,再也没有比苏家更适合的联姻对象,言语中大有苏家独尊之意,然而报应不爽,话声刚落,就有两个势力声望皆不弱于苏家的豪门前来求亲。

另一边,萧家众人,见到这般情景,反而觉得难办了。

辅国公苏家的人脉最广,护国公罗家声望最隆,应国公王家风头最劲。任是答应其中一家,恐怕就会得罪其他两家,该怎么办?

与此同时,其他那些前来代人求亲的致仕阁老、京中大儒们,已是知道,自己的任务很可能已经失败了,虽有遗憾,但却也不着急离去,而是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出百年难得一见的豪门争婿的好戏。

~~~~~~~~~~~~~~~~~~~~~~~~~~~~~~~~~~~~~~

PS:继续求订阅、推荐,如果有月票和打赏则更好,谢谢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