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臣 > 第二十二章.八十里亭(中).第四更

逆臣 第二十二章.八十里亭(中).第四更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8 02:58:05 来源:笔趣阁

待肖班半是惊吓半是激动的离去后,客房之内,萧漠与王翰,却是继续着之前的话题。

“没想到从上元城到这里,短短两日间,气候竟是变化如此之大。”

萧漠披着前些日子楚灵帝钦赐的白色狐裘袍子,双手捧着一个小型黄铜柳木镂空火壶,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一边轻声的咳嗽,一边向着王翰苦笑道。

自萧漠处理完战后事务,与王翰离开上元城之后,就一直是低烧不断,一时间仿佛回到了年幼体虚的那段岁月,颇感难受。

王翰点了点头,一脸关切之色,道:“子柔要多注意身体呀,如若你身体有什么不妥,不仅是我大楚的损失,归京之后,陛下也饶不了老夫。”

说着,王翰将双手伸向火盆,一边烤火一边说道:“不过这段时间确实降温降的厉害,短短几天,地上已是开始结冰了。看这天色,恐怕今年第二场雪,马上就是要降了。”

萧漠点了点头,叹息道:“今年干旱啊,如今已是元月中旬,才是开始降第二场雪,降温比之往年,也是迟了许多。咳咳,今年北方近半数之州遭受战乱,有大半粮食没能来得及收割,没有遭受战乱的地方,明年恐怕也会因为降雪不足而无法丰收,朝廷依旧多事啊。”

顿了顿后,萧漠眼中闪过若有所思之色,缓缓说道:“说起来,下官有时甚至会想,这次我们与草原各族之战,或是天意也说不定,枢密使大人您看,如若今年多降一些雪雨,草原没有这般旱灾,绝不会在今年侵楚。如若寒流依往年时候而至,那草原蛮子恐怕即使有犯楚之心,也绝不会像这般大举冒进,结果偏偏……哎……。”

说到这里,萧漠又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是下官多想了。”

“哪里。”王翰笑着说道:“子柔你时时关心国事,从区区一场降温,竟是能想到如此广远,老夫只感到佩服,如若子柔这算是多想,我倒是希望这天下的官员都能有这多想的毛病。”

说到这里,王翰似乎刚刚想起来什么一般,却是从怀中掏出了一份折子,递给了萧漠,说道:“本来子柔身体不适,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烦劳子柔,但这份请功折子归朝后就要呈交陛下了,未了避免有什么疏漏之处,还是请子柔帮老夫参考一下。”

此次归朝后,要呈交给楚灵帝的请功折子,共有两份,一份由总揽战事的萧漠主笔,主要呈奏的是与草原联军之战的诸般功臣,另一份则是由负责和谈的王翰主笔,主要说的则是和谈之时众官员的功劳。

本来,不过是和谈而已,王翰这份折子还算不上请功折子,只是按照惯例,有功之臣依旧要封赏一番,而考虑到此次和谈的影响之大,王翰这份折子却也与请功折子作用无二了。

另一边,萧漠接过王翰递来的折子,说道:“大人客气了。”

虽然这般客套着,却也知道这是王翰示恩于自己,一如他不久前向刘行之、刘勉等人示恩一般,却也没有矫情,直接翻开查看,却见在折子中王翰颇是将萧漠夸赞了一番,言语间所示之功勋,比之王翰本人,也仅是逊色一筹罢了。看王翰所诉,大有此次和谈如若没有萧漠,就根本无法成功的意思。

虽然这是事实,但也足见王翰拉拢萧漠的决心。

此外,此次和谈之间,随在王翰身边的亲信大臣,自也是各有功劳苦劳,甚至远在京城的一些王翰派系的六部官员,竟然也在奏折中有所提及,说是以书信形势出谋划策云云,皆是争功争赏趁机扩大势力拉拢人心之举,自是略过不提。

“大人对下官夸赞的太过了。”

萧漠将折子看过一遍后,送回到王翰手中,一边轻咳,一边说道。

“哪里,老夫不过实话实说罢了。”王翰笑眯眯的说道,神色随和亲切,哪里有往日的威严?倒是更像是萧漠自家的亲近老者,见到萧漠又是轻咳,甚至亲手为萧漠斟了一杯清茶,又关切道:“哎,这宣慰城本来倒也出过几位名医,可惜这里离京城太近了,那些大夫稍有名气后,就会纷纷迁到京城开馆,致使现在能给子柔看病的都是一些平庸医师而已,要不老夫马上派快马将子柔你的病情报往京城,让陛下派御医来这里给子柔看看?”

萧漠摇头道:“多谢大人,但不必麻烦了,只是小病罢了,何必惊扰陛下?反正再有两日就要回京了,到时再治也不迟。更何况,这般小病,宣慰城的大夫们也是能治的。”

王翰脸上却闪过不满之色,说道:“子柔啊,要我说,你的性子就是太过随和了。哎,那八贤王和张衍圣的行程却是太慢,竟是要明日才能与我们汇合,否则我们又何必在这里停留?”

萧漠摇头道:“却也不能怪八王爷和子佳,他们还要监视那草原联军回到长城以北之后才能离开,而且他们那里的战后事宜,并不比我们少。据我所知,他们为了赶来,这些日子已是快马加鞭了。”

顿了顿后,萧漠接着说道:“更何况,京城那里准备一番,也是需要时日。”

听萧漠这么说,王翰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

原来,萧漠与王翰之所以会在这八十里亭处停留,一来是为了等待八贤王与张衍圣,诸般功臣汇合之后一同赶往京城,二来,则是因为前日楚灵帝得知萧漠等人已经离开了上元城,正向京城赶回后,却是一时兴起,决定要出京十里,亲自迎接一众功臣。

楚灵帝本是好心,对萧漠等人而言,也是莫大的荣耀,但却是好心办了坏事。

皇帝出京,乃是了不得的大事,城外十里道路需要整修,需要黄土铺路,京城外十里处的驿站需要翻新,禁卫军们需要四处侦查保证陛下的安危,甚至楚灵帝本人,按照规矩也需要祭天告祖,等等等等……

如此一来,事情一大堆,自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所以只能派人骑快马离京,拦下原本准备先行归京的萧漠与王翰两人,让他们暂时在八十里亭处停留,等待正在赶来的八贤王和张衍圣两人,待京中一切准备妥当后,再行入京。

这般事情,放到后世,可谓奇谈,但在楚朝,所有人却视为理所当然。

估计从未离京的楚灵帝本人,在得知不过出京十里,竟是有这么多的麻烦后,也是有些后悔,然而金口玉言,不容悔改,却是只能任由百官折腾。

~~~~~~~~~~~~~~~~~~~~~~~~~~~~~~~~~~~~~~~~

闲话略过不提,另一边,与王翰谈了一些闲话之后,萧漠也是从邓尚全处接过一份折子,以及一份写满人名的单子,转手奉到了王翰面前,笑道:“这是下官所写的请功折子,然而下官见识浅薄,经验不足,却是需要枢密使大人指点一番。”

此次与草原联军之战的功勋,大致已是被投靠向萧漠的上元城一系官员、随在张衍圣身边的张谦一系官员、以及随在八贤王身边的八贤王一派官员瓜分干净,至于王翰,除了那上元城防御使蔡达乃是王翰的远亲,自始自终都是王翰一派外,却是没办法再占什么便宜。

而那蔡达,乃是上元城一系的文武官员中,仅有的一个没有投靠萧漠的高级官员,当初王翰并不是不想将他召回京中,实是有张谦在旁边盯着,两人又有亲属关系,反而不好有所动作。却没想到错有错招,上元城之战获胜后,蔡达身为上元城武将之首,功勋卓著,即使萧漠有心隐瞒,也没有办法。

所以,王翰对于自己这次能分到多少好处,心中早已有数,虽然笑着点了点头,接过了萧漠递来的折子,实则却并没有太过在意。

然而,萧漠的下一句话,却是让王翰又惊又喜。

只听萧漠一边轻咳,一边指着奏折之上的那份多有勾画的名单,说道:“此外,这份名单,乃是八王爷与张衍圣在敌后作战时,所收拢的我大楚败将,以及失地之官,这些人虽然有战败失地之责,但其后随着八贤王与张衍圣作战之时,却也尽心尽力,也算是将功折罪了。而这些日子,八贤王与张衍圣也多有书信送来,为这些人请功,只是语焉不详,只是提到了少数,下官却不敢大意,只怕有哪位官员的功勋被不小心略去。枢密使大人您这些年来总揽我大楚军机,想必是对这些官员颇为了解,还请您看看,这些官员中有哪些心性能力可堪重用,应该会在那些日子里有所作为,下官一并将他们填在请功折子里,以免遗漏。”

顿了顿后,萧漠又说道:“这名单中有所勾画的名字,则是八贤王与张衍圣这些日子里为之请功的官员。”

萧漠话里的意思很明白,这是让王翰在名单中挑出他这一系的官员,帮忙脱罪呢。

王翰明白,像之前萧漠用粮草从草原联军手中换来的那些被俘官员们,以及这份名单上的败逃众官员,在请功折子中,绝大部分都不会像对刘行之、蔡达这些主要人员那样大书特书,最多只会在奏折结尾处合在一处提一下名字罢了。

然而,即使只是在折子中提一下名字,也足以让这些官员免去罢官为民,乃至于抄家定罪的命运,大都会让他们将功折罪,戴罪立功,降职留用。

虽然如此,但对这些官员而言,这已是天大的喜事。

王翰仔细将手中名单看了一遍,却见内中所勾画的名字,果然绝大部分都是张谦与八贤王派系的官员,而自己一系的官员,却是一个也无。不由轻哼一声,然后向萧漠点头笑道:“原来如此,子柔果然考虑周到,那么老夫就不客气了。”

看着王翰愈加亲切的神态,萧漠觉得,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官场,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大花轿子人人抬吧?

想想自己这些日子以来的所作所为,萧漠发现,自己是越发的像一个老到政客了。

然而,这种变化,却也不知究竟是喜是忧,是好是坏……

~~~~~~~~~~~~~~~~~~~~~~~~~~~~~~~~~~~~~~~~~

PS:恩,今天第四更,马上还有一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