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臣 > 第十七章.慎言往事

逆臣 第十七章.慎言往事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8 02:58:05 来源:笔趣阁

这一日,萧慎行、萧慎言、刘氏三人,竟是少有的在萧家的正堂中聚在了一起,而萧漠则陪在一旁。

“四弟,你的意思是说,漠儿已经可以去参加明年的县试了?”

萧慎行向萧慎言问道,言语间满是不可思议,毕竟萧漠仅十一岁,而萧慎言也是到了二十岁之后,才考取了秀才功名。

另一边,刘氏却即骄傲又担心的看着旁边的萧漠,一方面为自家孙子的成就而自豪,另一方面却是知道科考艰难,怕萧漠难以承受。

而萧慎言点头道:“漠儿虽然年纪尚小,但这些年来却刻苦用功,记性、悟性都算上乘,现在已经粗通四书五经,如若只是参加县试,问题应该不大。更何况现在漠儿年纪还小,即使这一次无法通过,三年之后仍有机会,这次只当去感受一下科考气氛就是。”

听到萧慎言这么说,萧慎行与刘氏皆是点头微笑,满是欣慰,而刘氏更是转头向着萧漠问道:“漠儿,你觉得如何?”

萧漠笑道:“我听祖父祖母的。”

就这样,萧漠在这一年参加县试的事情,被定下来了。

接着,萧慎行、萧慎言、刘氏三人商量着萧漠明年参加县试的事情,而萧漠觉得自己插不上话,索性趁机离开了大堂,向着自己的居所走去。萧毅早在正堂外等待多时,见到萧漠出来,连忙跟上,只是神色有些恍惚。

两人就这样沉默着回到了萧漠的房间,而萧漠则一如既往的走到了书桌后,执笔铺纸,准备练习书法。

然而,在下笔之前,萧漠却突然抬头向着萧毅看去,却见萧毅依旧在神游太虚,虽然在为萧漠磨墨,但心却明显不在这里。

“刚才四爷爷他们所说的话,你在堂外都听到了吧?”

似乎想到了什么,萧漠突然问道。

听到萧漠的话,萧毅心中一惊,手一颤,墨汁溅了出来,沾黑了衣袖。然而,萧毅却没发现这些,只是犹豫了片刻之后,然后默默的点了点头。

看着萧毅的沉默,萧漠突然想起萧毅当年在向自己介绍他的本名时神色间的神采飞扬,不由微微一笑,又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少爷去参加县试,自然是好的。”

萧毅轻声说道。

萧漠却摇了摇头,重新问道:“我是说,你怎么想?你也想参加县试吗?”

这些年来,萧慎言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萧漠身上,对萧毅可以说是毫无关注,但萧毅身为伴读,却丝毫不浪费任何机会,在读书习字上所下的功夫远要比萧漠多得多,虽然并无萧漠那传自于后世的思想见识,但现在却也粗通了四书五经,虽然没有如萧漠那般自创“萧体”,但“颜体”却也中规中矩,初见神韵。

可以说,萧毅也完全有资格参加县试。最后成绩会比萧漠更好也说不定。

然而,听到萧漠的话后,萧毅却沉默了,他知道自己在萧家的地位,以他的身份,萧家是不可能让他参加县试的。

然而,虽不说话,但有时候沉默,却也是一种态度。

看到沉默的萧毅,萧漠脸上的笑容却似乎更浓了。

只见萧漠盯着萧毅,说道:“只要你说你想参加县试,那我就能帮你办到。”

声音虽轻,却无比认真。

萧毅豁然抬头,向着萧漠看去。萧漠的眼神告诉他,这并不是开玩笑,而且跟了萧漠这么多年,他也知道,萧漠绝不是那种会在这种事上开玩笑的人。

“我想。”

萧毅终于说道,如萧漠一般,声音虽轻,却无比认真。

萧漠终于笑出声来,却不再多说什么,低下头去,继续练习书法,而萧毅的眼神,却褪去的恍惚,变得明亮起来。

~~~~~~~~~~~~~~~~~~~~~~~~~~~~~~~~~~~~~~

与此同时,萧慎言也回到了自己房中,开始兴致勃勃的为萧漠准备起来,虽然萧漠参加县试还是明年的事情。想到了萧漠即将要参加县试,却是心中兴奋莫名,竟是要比当初他自己应试时还要激动。

要知道,萧漠不仅是他的晚辈,更是他唯一的弟子。隐约间,萧慎言还将自己毕生的理想托付给他。

然而,就在萧慎言准备之时,一名下人来报,说刘府的刘清寿求见。

刘清寿是一名清瘦老者,年约五十,曾中过举子,是萧慎言在长治城中少有的几个能谈得来的文人之一,平日里多有聚会。此时听到刘清寿拜见,萧慎言自然亲自到萧府门外相迎。

“刘兄,昨日一别,怎的今日就又来我这里了?”

远远地,萧慎言对刘清寿拱手笑道,两人关系不错,却也少了许多客套。

刘清寿此刻却是兴奋莫名,见到萧慎言到来,连忙迎上,说道“萧兄你难道不知道吗?昨日司空巡察使来我寰州了!!我想我们是不是联合长治城内的读书人一同前去拜会这位前辈,萧兄不是经常夸奖你的族孙萧漠天赋异禀吗?也可以把他带着,能得到司空巡察使的一句夸奖,那你那族孙可就当真是前途无量了。”

萧慎言疑惑的问道:“司空巡察使?不知是哪位司空大人?”

这些年来萧慎言一心教导着萧漠读书,对外间的事情不如当年那般了解了。

“还能有哪位司空大人?”刘清寿愈加兴奋了,说道:“当然是我朝颜体第一的书法大家,司空敏大人!!”

然而,刘清寿说完之后,却没有得到萧慎言预期的惊叹与回应,抬头看去,却见萧慎言神情呆滞,似乎极为震惊。

良久之后,在刘清寿的呼唤下,萧慎言才终于清醒,却见萧慎言颤声问道:“那司空敏不是早在二十年前就被罢官了吗?”

刘清寿说道:“两个月前陛下将他起复了,任命为巡察使,他第一次出京,巡查的就是我寰州……”

下面的话,萧慎言却都听不到了,因为他此刻脑中一片空白。

恍惚间,萧慎言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那是他还是三十多岁,年轻力壮,虽然科举之路偶有波折,却也顺利的考取了举子,赶赴京城,参加殿试。

所谓殿试,并非就是指举子在皇宫大殿内,皇帝面前,所参加的科举考试。在此之前,举子还要参加一次预选考试,通过者成为进士,其中成绩极优者,才能参加真正的殿试。

在预试中,萧慎言发挥出色,虽然成绩并未公布,但萧慎言几乎已经肯定自己一定已经通过,而且有很大可能会参加真正的殿试,心中兴奋,就找了一家酒馆饮酒自庆。

然而,在饮酒期间,他却听到了酒馆间所流传的一个故事。

大意就是当时管理户部的正议大夫司空敏(注1)与吏部尚书张谦,因为争夺礼部的权利,相互争执,最后竟是闹到了朝堂之上,在楚朝皇帝的主持下,定于在三天之后斗诗,以诗论成败对错。

司空敏虽说是楚朝首屈一指的书法大家,但在诗词上却不是以诗词而闻名的张谦的对手,然而两人本为政敌,即然斗诗,赌的是名望衰涨,自然不肯轻易认输,所以整日在书房内细心研究准备。

然而正好在那一日,河间府旱情突现,公文发到了司空敏那里,本来这个急件应快速传给皇帝,好让朝廷快速抉择,然司空敏当时为了与张谦斗诗,却是对此丝毫不顾,甚至对下人说:“旱情乃区区小事,而我所写,却是可流传三百年的诗词。”

当然,这些话是真是假早已不知,但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却是一夜之间传遍京城。

楚朝对文人诗词无比看重,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本是官场常事,然而听到这件事之后,当时萧慎言得意之余,却是书生意气,竟然当场写了一首诗词对其进行讥讽。

“名扬天下所为何?冷眼旁观饿死骨?诗传天下数百年!只为恶名留人间!”

文人谈政,本也是当时的社会风气,即使司空敏知道了,估计也不会说什么。然而,事情的发展,却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又是在有心人推波助澜之下,这首诗随着司空敏的那些话,一夜之间传遍京城。

依然是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楚朝皇帝在这一天微服私访,却听到满京城的人都在骂着司空敏只为自己斗诗争名,却不顾百姓安危,萧慎言的这首诗词更是被编成歌谣路人皆知,心中不由大怒,虽然这场斗诗会是他主持的,虽然楚朝最重文名,但也不能让老百姓个个皆骂呀?顿时司空敏在皇帝心中圣眷大跌,

待第二天上朝,因为张谦忙于公事而准备不足,司空敏斗诗获胜,然而在无数御史参奏弹劾下,其大部分职务却被皇帝剥夺,从此淡出了楚朝的政治中心,在一年之后更是因为一点小错被已经升任为参知政事的张谦罢免。

至于萧慎言,却是为此大大的得罪了司空敏。虽然再无官职的司空敏已经无力报复萧慎言,而且即使有什么想法,但在刘谦的监视下也根本不敢下手。但他的门人子弟却依然不少,那一年萧慎言并没有如期望般中举,原因不说即知。三年之后的殿试也一样。

后来萧慎言索性不再应试,走上官途,但无论萧慎言如何努力,在某些势力的暗中阻拦之下,却依然只能一县主簿上浪费着光阴。

时至今日,当时的年少轻狂已经消失,萧慎言在多年的压制下,反而明白了许多事理和人情世故,知道那时的自己肯定是被人利用了,然而无论是被罢官的司空敏,还是现在已经成为丞相兼太傅得张谦,都不是萧慎言能招惹的,索性辞官回家,一心教导着萧漠。

本来这些年来萧慎言对于司空敏,还是有些担心的,但随着多年来司空敏毫无动静,再想到司空敏已然被罢官,其门人子弟也在这些年中被张谦陆续排挤出朝廷,也就放下心来,渐渐忘却。

然而,此刻突然听到司空敏竟已起复,萧慎言如何不惊?

而且,司空敏担任巡察使之后第一站就来到了寰州,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

~~~~~~~~~~~~~~~~~~~~~~~~~~~~~~~~~~~~~~~~~~

注1:本文所描写的楚朝设定为五代十国之后,官场制度、社会风气多有借鉴唐宋。而唐宋时期,官场一大特色就是官在其位而不谋其政,这点在上一章中已有解释,一个官员负责什么事情,凭借的不是本身官职,而是皇帝的命令和宠幸。事实上,这一点在中国官场上一直有所体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