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唐无妖 > 第172章 船上 (一更)

盛唐无妖 第172章 船上 (一更)

作者:沧澜止戈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12-16 02:34:55 来源:笔趣阁

“大熊那镜子碎了也就碎了,以前就是老给他一面镜子护着,搞得他这么大个头就知道躲了,白长那么多肉。大熊,你那剑拿来,我去卖了给你换把合适你的降器,至于这阴阳佩,固然对猴子有用,但她命格极端,本就招惹鬼祟,若是还藏着这么个让鬼祟贪婪的阴阳佩,那些鬼祟还不得疯了!”

本来这世上逗留的鬼祟都不想入阴阳路转生,当然对阴阳佩趋之若鹜,留在招鬼祟的顾曳身上的确不合适。

“夭夭的体质特殊,正好可以遮挡阴阳佩的气息,遇上一些危险也不至于毙命,给他合适。”

光头佬这么一说,顾曳才想起夭夭的体质的确奇怪。

察觉到顾曳的视线,夭夭便是垂眼,轻轻说道:“我是天生的陋灵体,任何力量气息都在我这里无用,留不住,有利有弊吧。”

利的地方就是连尸气这样的玩意儿都对他无效,弊端就是他也无法修炼降力,手无缚鸡之力。

“没关系啊,我护着你就行了。”顾曳满不在乎将阴阳佩塞进夭夭的手里,又看向光头佬,“这玉片到底是什么来头,我能从它那儿吸到不少力量为己用,端是厉害。”

光头佬之前先看了阴阳佩,其实顾曳知道他的目光着重在这玉片上。

“这东西若是完整的,十个阴阳佩也比不过,如今不完整,却也跟阴阳佩差不多了。”光头佬拿起这串玉片,垂直看来,像是一条鱼。

“叫什么?”

“不知道。”

那你说个毛毛,还言之凿凿的样子。

“嘿,我不知道它什么来头,但知道这玉质是上古深海鱼骨玉,乃是存活上八百年以上的古鱼陨落的化骨锤炼而成,不过年岁太久,肯定在历史之中被多人拥有过,或许是被埋没了,因此沾染了不少污浊,你看着上面脏兮兮的,得用你的身体跟意志去日日淬炼洗涤它,才能恢复它原本的皎洁。想那阴阳佩虽然特殊,但其实长生跟阴阳路不是那么好抗衡的,它的作用实效对活人来说不是很大,也就邪祟跟鬼魂看重,但这鱼骨玉就不一般了,只可惜残缺了最重要的头。”

光头佬摇头可惜,顾曳听着,也觉得可惜了,李大雄撸着袖子要再去那巷子找找看最后一块碎片。

却听夭夭说:“它的名字叫化龙玉玦。”

诶,三人都看向夭夭。

你咋知道?

“这上面的文字是荒古文,荒古文是传说流传自荒古时期的终神祗文明,是他们的通用语,而鱼跟龙的历史悠久,在荒古早已存在,比虎豹这类漫长的多,传说还有鱼化龙的典故,因而也属于保留下来的文字之一,这玉玦下面鱼身,上应为龙首,以鱼化龙,因而叫化龙玉玦。”

夭夭古书看得多,他既然这么说,那就是真的咯。

长得美还这么有文化,顾曳觉得自己没有乘病推倒这美人实在是有负她天涯老妖婆的名头。

“化龙玉玦?缺一个龙头啊,找这玩意儿也得机遇,补不全也没事儿,暂且留着用。”

顾曳死里逃生,此刻显得心宽,若是往常,不得操着家伙把那瞳巷翻个底儿掉。

不过拢总算起来,她从那司马陵墓里面也得到了阴阳佩跟子母飞焱弩,李大雄也得到了一把剑,算是收获匪浅了。

“你这弩箭比大熊这把剑好多了,应该是鹿亥的得意之作,否则不会还特意制造了一个指环以操控。自古远攻之降器都很少见,你自己留着用,这把剑我拿去跟那崔东家换,还好已经解封,价值彪了不少,可以卖不少钱。”

顾曳的子母飞焱弩在当时被鹿亥解封,其余人拿到的降器自然也一起解封了。

说道这里,顾曳忽然眉头一皱,“孔洞生死了没?”

她怎忽然想起这人,夭夭看向顾曳,有些惊讶,不过他也觉得那孔洞生有些古怪。

“你果然对他有防备心理,不过你的防备是对的,这姓孔的一大一小都不是省油的灯。”

光头佬说后来清理战场的时候,那孔二叔的尸身跟孔洞生都不见了。

“不见了啊......”顾曳手指敲着被子,眯起眼,“我怎觉得我们这些人都被这小子间接利用了呢。”

她的声音有些飘,似乎飘入了五日前的那一后半夜。

那半夜雷雨已经停歇,一个黑影背着一具尸身到了半山腰。

尸身扔在地上,黑影似乎笑了笑,拔出一把小刀,活生生割下这尸身上的一块肉...直到这尸身疼痛难忍,睁开眼。

孔二叔...还未死。

“我的好侄子,我原以为孔家属我最聪明,看来还得加上一个你。”

“既然是最,那就只能存一个,二叔今天活不了,那自然是我比你聪明了。”孔洞生微微笑着,将手里一块肉随手扔掉。

孔二叔奄奄一息,但脸上也有笑,只是在看到周遭环境后,笑意淡了一些。

“你果然还是知道了,让我想想,奥,应该是那老家伙死的时候告诉你的吧,可惜啊,我当时还真以为他是舍不得你这小孙子呢。”

“人到老年,眼看着自己的二儿子为了一己之私杀死兄长,怎么能不痛心,所以他早早就去世了,不过我也没法责备二叔你什么,毕竟孔家人像我父亲那样单纯老实的人太少,多数人都不甘平凡。”

“就好像你?”

“对,就好像我,小时候爷爷跟父亲都说我像你,以前我不信,现在信了。”

“那你可得留着我的命,不然我怎么教你那些降师之术呢,你的来历经不起查,要拜山门修行可不容易。”孔二叔似乎也在笑。

“二叔不肯交出那本修行之术么?”

“你说呢?”

“那就没办法了。”

孔洞生弯下腰,将刀子猛然插入孔二叔的胸膛,硬生生划开他的心,血腥味冲鼻,他笑看着孔二叔扭曲的脸。

“你不就是把它交给了你在隔壁村子一寡妇么,那寡妇还给你生了一个大胖小子,那小册子是要留给我那小堂弟的吧,不过修行之路如此凶险,我怎忍心让他冒险。”

白刀子出,红刀子出。

孔洞生看着孔二叔痛苦惊恐的脸,脸上的笑容终于多了几分自在。

顾曳不是一个能养生养病的人,之前昏迷的时候躺着几天还好,现在醒来了,她也就窝了一天就憋不住了,在岳柔检查后说后背的伤口恢复不错后就一个人摸出了房间。

这船看起来不大,但房子不少,顾曳跟岳柔两个女人就占了一个不小的房间,听说是那位崔东家特意安排的。

顾曳腹部有伤,后背也有,走路就得小心些,因此慢腾腾踱步——她去了小厨房。

找夭夭去啊!

夭夭是贤惠的,帮顾曳李大雄洗衣服煎药等等都是他自己来,连那些侍女都没用,惹得船上不少人都把夭夭看成了绝美贤惠的不世美人——谁说夭夭姑娘是男孩纸,他们跟谁急!

所以顾曳过去的时候刚好看到一位绛衣男子站在夭夭面前,面红耳赤的,话都说不清楚了。

“夭夭姑娘,我帮你吧,这药可烫了,怕烧到火,不对,怕烧到药,也不对,是怕药到你。”

说到最后,他自己手掌拍到自己脸上,唉,不忍直视。

旁边侍女跟随从憋笑,不过么,终归有人笑出声来。

这男子皱眉,转头看去,看到了靠着门的年轻女子,眉眼弯弯,笑得恣意。

这人他认得,便是尴尬行礼:“顾姑娘。”

“你好你好,不知你是....”

“我是余生,是少东家麾下的管事儿,刚刚让您见笑了。”

余生见过顾曳对付司马僵的本事,心里是钦佩的,因而哪怕见到顾曳取笑他,也不恼,反正降道女子大多爽利。

唯独夭夭姑娘....怎么说呢,夭夭姑娘必然是温柔的,接近了,又感觉到他的疏远。

余生忍不住又看向夭夭,却看到夭夭已经不在药炉前。

“疼么?”他过去轻轻扶住了顾曳,顾曳笑了:“若是岳柔看到我,肯定会说我乱走,你怎么不说。”

“没人比你更爱惜你自己,何况你自己喜欢。”夭夭寡淡说着,却递给顾曳一碗热姜汤。

顾曳体内还遭过尸毒,体寒,得多喝姜汤去体内寒气。

顾曳乖乖喝了,喝完,说:“有吃的么?”

现在还不到吃饭的点儿,旁边侍女有些为难,想着要不要现在做一些甜点给顾曳。

但....夭夭随手从旁边的一篮蔬菜里抽出一条蔬菜来递给顾曳。

“还没到饭点,早吃不好,先垫底吧。”

顾曳定定看着夭夭手里的一根蔬菜,她抿抿唇,语气有些古怪:“我特地来找你,你就给了我一根黄瓜?夭夭,没想到你这样的夭夭,太坏了!”

然后就抢了黄瓜走了。

夭夭跟其他人:“.....”

什么鬼。

片刻后,她到了甲板上,眼前是一片空旷辽阔的山河景象,水清山秀。

怎么说呢,顾曳前世也是半个享乐者,没有工作的时候就去云南大理跟桂林那边旅居,最不喜欢的就是某个雾都,不过现代跟现在的风景有的比?

没有!

但顾曳观察的重点是黄瓜。

“我的天啊,这是唐朝的黄瓜....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顾曳认认真真得观察这根黄瓜,落在金梁少东家的崔凉眼里就是五日前那一晚霸气侧漏一箭爆了司马僵的年轻姑娘正仔仔细细“怜爱”地摸着一根黄瓜,眼里泛着绿光。

他顿了下,站在那里观察了几个呼吸才走过去。

“顾姑娘。”

悦耳柔凉,带着缓缓的温润感。

顾曳转头看他,奥,一看衣着就知道这人很有钱,是这船的老大。

“你好,崔老板。”

崔凉聪明一世,也没想到自己会被一个年轻姑娘喊老板。

以前的人好像都是喊他公子,崔少,少东家等等,崔老板?这么接地气的称呼听起来——像是最契合他商人身份的。

尤其是对方还加了一个你好。

“你好”崔凉察觉到你好这个字眼是打招呼前缀,因此也回了一句,再看向顾曳手里的黄瓜,便是缓缓问:“顾姑娘似乎觉得这黄瓜不一般.....”

顾曳近距离看这位崔家三郎,内心是欣赏的——长得很好,很贵气,只是脸色有些苍白,平添了几分清润,恩,声音也好听,温润风雅。

卢易之自然也是美人,但有几分从事刑侦的锋利跟敏锐,不如此人温润。

夭夭么,是真心美得不似人了。

这人倒更符合凡人心目中的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温润贵公子形象。

不过么,顾曳见惯了美人,看归看,却不痴迷。

崔凉能打下这么大一份事业,自然观人观心,也知道这姑娘不怎么把自己放在心上。

崔老板.....与其说接地气,不如说很随便。

不过么,说到黄瓜,她似乎比较认真。

“当然,不然我研究它干嘛!”

崔凉后面的人闻言紧张了,“有毒!?顾姑娘你放下它,我来验毒!”

验你妹的毒啊!顾曳瞥了他一眼,“它没毒,我说它重要,是因为它并不是一根普通的黄瓜。”

“哦?在下洗耳恭听。”崔凉有些好奇了。

不普通的黄瓜?他游历诸多地域,甚至包括其他国家,也从未觉得这黄瓜——不普通。

顾曳怎么说也是考古学界的副教授,还开过讲课的,一看学生那求知欲满满的眼神就受不住了——尤其对方唇红齿白,一表人才。

“我跟你说吧,黄瓜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原的,称为胡瓜,当时中原人对这胡瓜是相当之好奇,觉得吃着爽脆,清凉,虽无甜味,但也解暑,后来呢,五胡十六国时后赵皇帝石勒忌讳胡字,汉臣襄国郡守樊坦将其改为黄瓜,所以呢,人家也是有历史有资历的,然后这黄瓜呢,还有一则小故事。”

然后顾曳就面不改色得说了一个小故事,几个随从听得津津有味的,后面还夸赞顾曳:“顾姑娘真是博学多才啊,难得难得。”

顾曳微微笑着:“过奖过奖。”

然后咬着黄瓜走了。

崔凉听完了,完完整整听完了,此刻看顾曳离开的背影,目光顿了好半响,才说:“刚刚那个小故事说的什么来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