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龙巢暴君 > 第三百三十二章 终极生物 基因繁衍

龙巢暴君 第三百三十二章 终极生物 基因繁衍

作者:南非巨头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3-08-30 20:29:07 来源:笔趣阁

繁衍的本质是什么?

为了把自己的基因传下去?

为什么要传下去?

因为基因本身有传下去的原动力?

对于完整度有没有规定?

传下去一部分算不算传承?

传下去多少算传承?

有变化算不算传承?

最后与最初相比只剩1%的原本,甚至一丝原本都没有了,算不算基因传承?

自由意志,服从不服从本能?

哲学上面的,关于意识和自我本我,关于忒休斯之船的问题,地行并不在乎。

至少,在他的眼里,基因的传承也应该为他服务,唯一应该具备的,就是把对他的服从也传下去,并且逐渐强化。

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无关紧要。

哪怕是有一群巢龙天天想着怎么反叛他都没关系。

甚至,他也在想手动制造一些反叛者。

生存竞争是个军备竞赛。

他的目标,是从巢龙们之中筛选最优秀最拔尖的样本。

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视角来说,没有激烈斗争的族群,会像人类一样,逐渐将一些本来会在自然选择中淘汰的基因型保留下来,甚至愈演愈烈,造成族群的自我毁灭。

对于地行来说,甚至他对巢龙会不会毁灭都不在意。

他需要的,只是最优秀最合适,能够让他成为终极生物的样本。

对于维系巢龙族群的存在和规模,只是更好地为他服务,给他提供优秀的实验样本和模板而已。

是因为巢龙族群的存在对他有利,所有他会维护巢龙族群的存续。

而不是反过来,为了让它存在而存在。

把过程当成目的。

他是“暴君”,是“造主”。

这点,地行很清楚,他不会像狂兽帝提及的那位元素帝国的缔造者一样。

而从这个角度出发,他需要“繁衍”下去的基因型,其实很少。

并且,在这个有着“超自然”能量和物质的世界里,基因甚至都不需要血肉作为存续的形式。

前世的世界,有一个叫做“模因”的概念。

是描述语言、信仰、观念等,以信息层面的传播,以类比基因的传承形式作为描述,这些在信息层面上传播的“基因”,就叫模因。

臣服、恐惧、认知,都是一种传播方式。

只不过,这离地行还很远。

他现在所尝试的,还是血肉层面上的基因存续。

在前世,很多人都会在意是否“纯种”的概念。

究其源泉,地行不知道。

但他可以确定,“纯种”的概念,因为人们为了方便而设立的标准,是为了分类、区分方便,为了归类方便而逐渐形成的。

因为人们难以区分内核,所以往往会出现反过来,将外观的类同作为标志标准的事情。

而从个体的角度上来说,两性生殖,只会把一半甚至更少的基因传播下去。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要选择同类呢?

如果以“繁衍最优”的角度来说,能够和任何种族都进行繁衍行为,是最有利于基因传承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巨龙”这个种族,毫无疑问是一个强大的种族。

但是,目前从群山王国可获得的各种资料来说,巨龙帝国还是局限于外观体态的框架中。

在前世的世界,性别策略是生物繁衍的优良策略。

但在异世界,从繁衍最优的角度上来说,“性别”,毫无疑问只是矮个子里拔高个,因为无法与差异过大的生物进行繁衍而选择的妥协策略。

无论是一个性别两个性别三个性别,就算一百一千个性别,都是落后和低下的繁衍策略。

只要能把基因留在其他物种的身上,传承下去,那么,就是好策略。

分裂繁殖、两性多性生殖、寄生、共生,可以选的很多。

他需要的不是什么“稳定存续的种群”。

局限于前世世界那种受限于环境和手段,并且最终被逐渐形成稳态的观念所反向笼络是失败的。

而且,这也不是他的最终目标。

“死亡”,是什么?

是血肉躯体的消亡泯灭?

——没有了血肉躯体,换了一具血肉躯体,还是“我”吗?

是个体意识的连续断裂?

——失忆后,就算拥有“我”全部记忆的新个体,还算是“我”吗?

是完整记忆的缺失减损?

——缺失了一段记忆的“我”,还是我吗?

是独一无二的特殊存在?

——两个具备同样记忆的个体,另一个算是“我”吗?

还是意识观念的破灭?

——改变了想法的“我”还算是“我”吗?

在他已经初步达成血液神经化的这个时候,从起源学和发生学的角度,最简单的大类别,他有四种大方向可以选择。

第一种,选择同源且唯一——无论改变了多少,只要是连续过程,而且独一无二,就算是“我”。

必须是基因连续不断而直接的变化。

第二种,选择同源且不唯一——所有的“我”都是“我”,“我”就是族群,族群就是“我”。

族群的基因连续,就是

第三种,选择同功且唯一——和“我”没有任何直接血肉上的直接关联,但与“我”相同到相似,知道和“我”一样的事情,有类似“我”的观念的,就是“我”,模彷“我”,趋同“我”的,都是“我”的族群。

趋同演化,就是繁衍。

第四种,选择同功且不唯一——趋同“我”的个体和族群,都是“我”。

趋同演化的族群,就是个体的变化。

显然,第一种,就是大多数前世生物能够认同的朴素观念。

但对于一个终极生物来说,哪怕是**消亡,也绝不应该是终结。

要成为“终极生物”,地行的目标不会局限于此,但至少他需要做到第一种,做到这个第一步,才能够走后续的路。

而对这个第一步的第一步,那就是......

解决巢龙繁殖的问题。

在前世,哺乳动物的繁殖多样性,就算是在两性这个框架之中,实际上也是最少的。

可以说,前世,是“性别”把基因的繁衍框死在了同种同属起源,基因相近的框架里。

也因此奠定了“外观接近才是同类”的认知基础。

但要继续追朔起源,性别这个框架,还是源自于“分裂繁殖”,是裂殖的特化分化。

哪怕是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打补丁,打扩展,也不过是把两个性别变成多个性别。

从演化角度上来说,性别是让物种的优势特征稳定传承下来,走减少风险的策略。

但地行不需要这个。

他需要的是“多种多样”,需要的是大量的实验样本。

如果可以,他甚至都不需要“结合”这个过程。

一个生命,能够自由操纵自己的基因,才是终极生物该有的样子。

必须要和其他生命结合?

为什么要和其他生命结合?

不过,地行也很清楚——

无论是脱离基因这个框架......

还是退一步,让巢龙自由控制基因变化......

还是再退一步,能够通过寄生共生的方式,让巢龙的核心基因和任何物种结合.......

或者再再退一步,让巢龙能够和任何物种两性多性繁殖,交换大部分基因。

或者再再再退一步,让巢龙一定程度上适应其他物种......

这些,自己现在其实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完全控制。

所以,他并没有直接跨太大的步子,把所有巢龙都转变。

但是,他可以每一个都尝试一下。

ps:嘛,从生物角度来说,性别这种分化,繁衍效率和基因多样性都实在太过低下了,就是“多样性”和“稳定”的调和和妥协产物。

不过也正常,生物演化,极端一点说,有且只有一条规则——“凑合着能用就行”。

如果真的有异世界存在,性别、物种从一开始大概就应该是劣等品。

从个体的角度,能不老不死,为什么要繁衍?——为了从势力壮大角度帮助自己,那创造一堆为自己服务的共生生物才是选择。

从群体的角度,就算不能不老不死,为什么只能从相近的生物选择基因?——就为了相对稳定的保底也太保守了。

对吧各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