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 第一八八章 出车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杨大使虚情假意地吊唁,晋藩当然也虚情假意地欢迎。

他们还想怎样?

杨大使都已经原谅他们了!

“唉,都是一场误会!”

杨大使看着冷藏保鲜中的晋王不胜唏嘘。

后者当然得冷藏保鲜。

毕竟目前还得等着朱元章的处理圣旨,万一他要验尸呢,而且藩王葬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一百天后才能下葬,所以本来他也是要一直冷藏保鲜的。尽管已经经过了细致的整理,但仍然可以看出晋王殿下去世时候的痛苦表情,不过考虑到他是突然间吐血身亡,这表情有点扭曲,也是可以理解的……

吐血嘛!

当然很痛苦啦!

旁边世子和一帮王子们默默地跪在那里,其实这件事至少世子是肯定参与了的,他和他嫡母兼姨妈是一伙的。这个世子早就成年,原本历史上他被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告密给朱棣说他对朱棣不满,最终被朱棣禁锢,他弟弟取而代之。后者还试图毒死谢王妃,晋藩也在这场内斗中,被朱棣趁机削弱,不过他弟弟押错宝,跟朱高煦勾结,后来被宣德扔凤阳高墙,王位最终又回到了他这一支。

当然,这一连串折腾,估计后面少不了朱棣的黑手。

他就是削弱晋藩而已。

比起建文这种傻蛋,他的削藩可狡猾多了。

“王妃节哀!”

然后杨丰对着王妃说道。

同时他悄然向后者使了个眼色。

“大使宽仁大度,不计前嫌,为我晋藩洗脱嫌疑,我晋藩上下皆感激不尽,未亡人备有薄礼以谢。”

王妃说道。

“呃,这怎么好意思!”

杨丰赶紧说道。

“既然是王妃心意,大使就莫要推脱了,晋藩虽藩臣,无外交,但如今大王新薨,晋藩上下不安,外间颇有流言,说大王是被大使气死,大使若能与晋藩互赠礼品,以明友好,外间流言自然平息。”

来恭捋着胡子说道。

“对,对,还是来公深谋远虑。

杨某正好也备有礼物一份,赠予世子。”

杨丰说道。

然后他掏了个望远镜出来。

“此乃千里镜,世子继位之后,必然也是要统兵保卫大明,此物正好可用,愿世子以后执千里镜以张目,目力所及,皆为大明之地。”

他说道。

然后他把这个望远镜递上。

世子赶紧起身,很有些意外地接过。

看得出对杨大使没什么仇恨……

仇恨个毛啊!

杨大使可是提前多年把他送上了王座。

“大使请!”

然后他嫡母兼姨妈做了个请的姿势。

然后她俩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向后面,很快钻进一间密室,至于晋藩众人和来恭,都视若无睹,大家当然明白,他俩肯定不是找个地方做什么羞耻的事情,这是有阴谋的。而现在晋藩的确需要和杨丰联合起来搞阴谋,毕竟他们还要面对朱元章那一关,调查结果的确上奏了,晋王的死因也上奏了,但皇帝陛下会不会承认这个结果还是未知数。大家当然都很清楚,皇帝是知道真相的,现在大家合起伙来侮辱他的智商,那他是不是会认了呢?

他要是不认……

杨丰是肯定没事,皇帝又不敢对他做什么。

但这里除了世子和几个王子,剩下有一个算一个,那都是要人头落地的。

搞阴谋好啊!

杨大使搞的阴谋,一定是有用的阴谋,现在大家的性命,可就全指望杨大使了,哪怕她俩真钻后面发生些什么……

呸,那是增进互信。

还有什么能比那样更能增进互信是?

密室。

“王妃,您可是要大难临头了。”

杨丰说道。

“大使想说什么?”

王妃很澹定地说道。

“我想说什么,您很清楚,咱们的确堵住了陛下的嘴,我可以保证他不会派人来验尸,而且就算派人来验尸也不会有别的结果,毕竟这种事情有伤他颜面。晋王已经死了,而且死于意外,护卫的确保护不周,但这种事情也很难说护卫有多大过错,毕竟是他自己不同意驱逐。就算皇帝陛下要迁怒杀人,那终究也得有个该死的罪名,更何况他这些年,对武将已经很优容,毕竟他现在需要武将。

但他终究死了儿子。

那么终究得有人给他儿子陪葬才行。

除了你还有谁?

想想秦王妃,她可是殉葬的。”

杨丰说道。

王保保他妹妹的确是殉葬的。

“秦王妃无后,自然要殉葬。”

王妃很平静地说道。

“可你也没有啊!”

杨丰说道。

“我有女儿。”

王妃说道。

好吧,她还有女儿,的确不符合殉葬标准,殉葬标准必须是没生育过的,生育过的是不用殉葬的,所以王保保妹妹殉葬,而她却活到永乐十八年。

“但若他就是要你殉葬呢?你生的是女儿,又不是儿子。”

杨丰说道。

“若真如此,我又能如何,我不过是一女子,既然大王薨了,我跟随而去也算尽节,大使跑来说这些,难道大使有办法?若有儿子的确可免,怎么,大使想送我一个儿子?”

“我就算真想帮这个忙,也的确有这能力,可也没有那么准的啊!”

“哼,果然你与鲁王妃有染。”

“王妃,莫要凭空污人清白,不过我的确有个更稳妥的办法。”

杨丰说道。

“说。”

“王妃自请移藩!”

他说道。

“你这厮果然还盯着我晋藩,我晋藩的确两次行刺于你,但如今我家大王已经被你害死,晋藩护卫也已经死了数百,难道你还不够,非要毁掉我晋藩才甘心?”

王妃勃然大怒。

“王妃,你冷静一下。”

杨丰说道。

“哼,我看你还怎么说!”

“我给你们足够好处,你自请移藩东胜卫,但向你们皇帝请求,不带三护卫,只带一个,从三护卫里面挑选愿意跟随的,然后再将东胜卫改为一个护卫。但要将丰州川全部赐予晋藩为封地,无论土地山林还是地下矿产统统都赐予晋藩,准你们想开矿就开矿。然后我以大夏国屯垦集团的名义与你们签协议,从晋藩以每年十万贯租金,租丰州川垦荒种田,晋藩护卫余丁我雇佣,晋藩所需军粮承运同样我包了。

若发现地下矿产,我负责开采冶炼然后收益与晋藩平分。

这可以了吧?

而王妃可以上奏,在丰州川为晋王修庙,然后你在里面礼佛,同时也向牧民宣扬佛法,如果这样的话,我再鼓动来恭等人,上奏给你封个尊号之类的,以后你就是圣母了。

怎么样?

那样皇帝绝对没法让你殉葬了。

而且皇太孙也感激你,毕竟你给他以后处理藩王开了好头,我可以明着告诉你,他继位后你们晋藩肯定不会继续在太原,要么交出护卫去京城每年领俸禄,要么也是扔到边塞,而且不会再给你们俸禄。这样每年俸禄少不了你们,我还给你们租金,你们晋藩余丁我雇佣发工钱,正兵为大明镇守丰州川,有这两个护卫,从丰州川到东胜卫这片地方,也就镇压的老老实实了。

至于你以后念佛就行。

左右那地方你说了算,其实念什么随你的便。”

杨丰说道。

两个卫,一万多骑兵,足够镇压河套了。

“我凭什么信你?

你花言巧语把我们一家子哄到那种蛮荒之地,许下再多也是虚的,到时候无法做到,你是没事,我们这一家子去了,那再想回来可就难如登天了。

更何况我晋藩好歹也是凤子龙孙,凭什么要去那里?

你当我是你那小公主?

被你随随便便几句话就哄的昏了头?”

王妃说道。

“哈,你要是如小公主,如今还真给个藩王都不换呢,至于我如何给你们做到,这真不是难事,看看辽王封地难道比丰州川更好?如今还不是在我点拨下日子过的逍遥快活?杨某别的本事不好说,这点石成金的本事还没人能比。”

杨丰说道。

他真不骗人。

嘉靖时候一群逃犯,都能在那里垦荒种田,甚至冶铁搞建设,帮着俺答汗一统各部,都能以武力到北京武装巡游,足以证明那里在这个时代是可以垦荒种田的。

当然,这不是关键,关键在于那里是优质牧场,等朱棣迎来嘉禾,在那里大规模种玉米就行,能结多少算多少,大不了当饲料。同时搞玉米的育种,到时候卖种子就行,这东西要推广必须育种,会宁不行,距离实在太远,但在大青山下育种,正好辐射整个北方。尤其是第一波正好在宣大山西陕北这些地方推广,南方又不缺粮食,这些地方缺,而且这些地方又都是军户为主,正好给老朱稳定住这些军户。

更重要的是,如果有一个藩王钉在那里,那里也就变成大明的重镇。

恢复古朔方。

“点石成金,你真能点石成金那我就听你的。

可你最终还是一堆虚的。”

王妃说道。

“好吧,好吧,不就是黄金,给你在那里找个金矿总可以吧?”

杨丰说道。

“真的?”

王妃惊喜地说道。

果然这才是她想要的。

“那里的确有金矿,而且辽国时候就开采过,哪天我过去给你们确定一下位置。”

杨丰说道。

那里的确有金矿。

大青山啊,那里其实辽国时候就已经淘金了,天祚帝逃亡夹山,就是逃亡到武川一带,然后靠着辽国的金矿场维持。所以完全可以用金矿把晋藩引诱过去,说到底空头的许诺的确没什么用,哪怕他这方面信誉良好也很难让人相信。

关键是,那地方真没吸引力。

山西这边对那里都清楚,没法像在京城哄人去会宁一样。

黄金比他管用。

王妃依然很怀疑的看着他。

“大姐,你怎么才信我?这些我都只能是许诺,我也保证兑现,但你要我现在就给你什么,我真做不到,说吧,你还要我怎样?”

杨丰说道。

王妃突然妖娆一笑。

“我就权且信了你,请吧,大使阁下。”

她说着向外做了个请的动作。

杨丰赶紧向外走去,突然他后面就被偷袭了,他本能的一哆嗦,后面传来王妃的笑声,杨丰忧郁地回头看了王妃一眼,后者若无其事地看着前方。当然,两人紧接着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般,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杨大使和来恭随即告辞,走出王府后来恭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杨丰。

“成了,剩下看你们了!”

杨丰说道。

“三晋百姓,皆世代铭记大使之恩。”

来恭笑着说道。

这其实是他和杨丰策划的。

这也算是给皇太孙一个可以说最完美的结果,只要晋藩带了头,那么以后皇太孙就可以对其他藩王们下手了。皇太孙现在的目标,其实就是趁着他爷爷还活着,能镇压住,尽可能的解决部分藩王,这样等他继位后剩下的就算不情愿,也没有能力进行反抗了。

当然,山西百姓也可以摆脱晋藩了。

毕竟杨大使带着他们,搞了这么久,不能就这么草草了事,杨大使可是一诺千金,说带着山西百姓赶走晋藩,就一定会帮他们实现的。

同样也给其他省带了头。

只要他们以后有机会,完全也可以把杨大使请过去,然后借着杨大使的刀,以同样方式把藩王踢出去。

至于朱元章……

他不认为朱元章会反对。

反正事已至此,朱元章再折腾也没什么用了,关键在于这个结果对朱元章来说也可以接受,他本来就已经在布局,以后把这些儿子都踢的远远的,现在杨丰完全按照他的理想,只不过实现的有些早而已。其实杨丰就是给朱元章一个补偿,要不然皇帝陛下这一局输的太彻底,得防止他输不起恼羞成怒,索性就是豁出去丢个面子,也要给他搅了好事。

得给他点好处。

让他觉得他其实也赚了些。

出车彭彭,旗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他这也算恢复汉唐功业。

很有面子的。

然后暴昭,来恭这些文臣再写几份吹捧他的奏折,让山西百姓给他歌功颂德一下,满足一下他的虚荣心,说到底一个快七十的老头,他还想要什么呀?

不要总是无理取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