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 第四百二十九章 谁与争锋

“披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同敌忾兮,共死生。与子征战兮,心不怠。踏燕然兮,逐胡儿。与子征战兮,歌无畏……”

一曲奏完,张越大声宣布“分列式开始!”

随即乐队奏响了《秦风.无衣》。

汉承于秦,因此此乐不但是大秦的军乐,同时也是大汉的军乐。

无数关中以及陇西的子弟就是唱着这首军乐冲上了战场。

分列式开始后首先出场的乃是赫赫有名的羽林军。

虽然舍弃了战马,但他们整齐、有力的步伐,还是显示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尤其是那一身精铁所制的鱼鳞甲,更是让诸国之人垂涎三尺。

“汉军威武!”

随着一声军号,士卒们整齐的拔出了腰间的长刀。

那整齐的动作,冰冷的刀光,杀气腾腾的眼神,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寒气。

一瞬间,整个上林苑只剩下整齐的脚步声。

那一排排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大步向前,那磅礴的气势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诸国之人皆是在心中大呼,“不愧是孝武皇帝所建最强之军,不愧是霍骠骑之军……”

羽林军之后,就是新建的御林军。

御林军虽然是新建之军,但装备训练皆不下于羽林、期门、胡骑。

御林军之后则是南北两军的精锐材官。

数万材官齐步向前,因为共振的原因竟然让整个地面都如同地震一般跳动起来。

所有人都对此惊呼不已,只不过因为身份不同,感受自然亦是不同。

对大汉怀有敌意之人,一个个面如土色。

安息使者更是喃喃自语道:“天下莫能与之争!”

安息使者忍不住对自己的随从道:“安息帝国绝不可与大汉发生大战……”

他的随从此时被汉军震惊的说不出话来,闻言只是不住的点头。

至于那隐藏在匈奴人中的扶余王子,更是直接跌落在地。

口中喃喃自语:“完了完了……扶余完了!”

周围之人此时忽然闻到一股臭味,那扶余王子,竟然被吓的大小便失禁了。

诸国使者并没有笑话他,反而向他投去同情的目光。

“扶余完了!”

诸国使者皆在心中默默感叹,罽宾的现状就是扶余人的归宿。

匈奴使者此时的脸色同样极其难看,他原以为匈奴经过改革后军事实力应该与大汉拉近了许多。

但通过这次阅兵,他心中只感觉到绝望,汉匈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拉近,反而变的更大。

“大单于的计划恐怕无法实现了!”

匈奴使者此时想到了鲜卑城,想到了大单于的计划。

不管诸国使节怎么想,阅兵还在继续。

材官之后则是人数多达五万的骑兵。

最前方的是两千名人马具披铁甲的具装甲骑。

这支具装甲骑的出现,瞬间就让诸国使节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在心中不管怎么计算衡量都没有想到如何正面对抗这支具装甲骑。

人群中那诸国使者纷纷忍不住喃喃自语,“大汉已如此之强乎……方今天下谁可与之争锋?”

“此乃地上神国,此乃神的军队!”

一些人甚至直呼大汉国是“地上神国!”

一名塞人王子高呼道:“诸神的大军亦不过如此吧!”

至于观看阅兵的普通百姓,此时更是被浓浓的杀气震慑的大气都不敢出。

五十多万百姓竟然安静的如同木鸡一般。

关东豪强的代表们,一个个同样是冷汗淋淋。

心中想着,决不可明面反对长安,反对张越。

骑兵之后则是汉军传统的兵车方阵。

虽然随着骑兵的跨越式发展,车兵已经退居二线,但在战争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

不管是后勤运输,还是突然发生遭遇战之时,战车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一次汉军出场的战车与以往已经大为不同。

大部分战车都已经换成了四轮,因为转向技术和车轮技术的改进,汉军战车的个头、运力、战斗力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而且这些战车都经过专门的设计,在战争中可以迅速连接在一起组成一座坚固的车城。

战车方阵虽然没有步骑方阵那么震撼人心,但也充分展示了汉军的后勤补给能力,以及遭遇战之时的反应能力。

因为军队数量众多分列式用了一个时辰才全部完成。

待分列式结束后,诸国使节才发现自己的后背竟然已经完全湿透。

摩羯陀国使者此时不禁高呼道,“天下万国,莫过于强汉……大汉皇帝才是真正的万王之王!”

原本在诸国使节以为,经历了这分列式,就再也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震惊的了。

但接下来汉军的实战演练,还是让诸国使节惊叹连连。

不管是,步骑兵还是车兵、弓弩之兵都显示出了让诸国使节胆寒的战斗力。

尤其是那威力巨大的配重式投石机以及床弩,更是让诸国胆战心惊。

诸国的城墙根本挡不住那投石机的轰击。

贵霜使者在给贵霜国王丘就却的信上写到,汉军之强已无人能否敌。

其“军容齐整”、“步调如一”、“兵甲鲜艳”,“列国使节俱惊”。

这次声势浩大的阅兵取得了良好效果,汉军军威之盛不但在诸国引起了巨大反响。

就连原本蠢蠢欲动的关东豪强亦是胆寒不已。

这次阅兵之后,原本叫嚣着“清君侧”的豪强们一个个也都改变了态度。

通过这次阅兵,张越竟然无形中消弭了数场叛乱。

此后关东诸郡国再也无人敢在明面上抵制皇帝的诏命!

关东诸郡国向涿郡集结军队粮草的速度也快了许多。

上林苑大校之后,整个长安乃至关中地区都在热烈的议论着这次规模空前的阅兵。

大汉之民第一次直观的感受到了汉军之强。

通过这次阅兵诸夏内心中的自豪感,更是一下子抵达了一个极高的水平。

但缺点就是再看诸国之人,人们总是不自觉的道上一句“蛮夷!”

诸国之人在被骂之后,也只能默默承受。

甚至在许多蛮夷心中,也认可了这种说法。

前来长安的诸国蛮夷以及四夷君长纷纷想尽办法欲获得汉人的身份。

他们听说在杜陵的藏书楼或者新建的国子监学习三年,并通过考核后就可以获得汉人身份后。

一个个绞尽脑汁把家中子弟送入这两个地方。

典属国苏武见到这个情况,也向张越上书。

他认为管理四夷规划之事当归属于典属国管理。

张越收到苏武的上书后,觉得其中颇有道理,因此同意了苏武的请求,把考核规划蛮夷之事交予典属国管理。

……

本始元年三月,张越在安排好长安诸事之后,亲领骑兵三万,材官兵两万,兵车两千前往幽州。

四月初八,大军终于抵达涿郡。

此时关东诸郡国已经在涿郡集结了三十万大军,以及足以供应大军十七个月所需的粮草。

张越抵达涿郡之后,首先接见各郡国的太守、校尉或者都尉。

在对这些人进行了一番安抚之后,张越再次举行了一次大校。

为了收服军心,大校之后张越从这三十万大军中拣选了十二万人编入南北二军。

被编入南北两军的军官士卒们自然是兴高采烈。

须知南北两军的待遇可是远远超过郡国兵的,而且还更易获得战功和升迁。

通过这一举措,张越很快就收获了这十二万大军的军心。

其余的十八万大军,张越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些士兵同样是关东郡国的精锐。

张越按照预定计划把他们编为骁果军,骁果军的待遇比起南北两军虽然差一些,但也不是郡国兵可比的。

在张越的计划中这些骁果军将是才是未来诸郡国的主力军队。

张越也并没有完全堵塞骁果军的上升通道,每年骁果军都将进行考核,优秀的士兵将被选入南北二军。

骁果军的军官同样如此,优秀者将被调入南北二军。

至于南北二军同样有淘汰机制,两次考核不合格的军官与士兵则将会被强制退役。

骁果军以师为基本编制,每师约两千人,一共编为一百余个师(不满员)。

骁果军各师在整编时并没有按照地域进行编制,反而是尽量进行混编。

各郡国领兵之人,此时隐隐感觉到一丝不对,有心反对,但却已经无能为力。

有着西域和长安运来的大量财货的支持。

再加上张越又有着朝廷大义在,骁果军的士卒也纷纷倒向张越与长安。

即使有一些人仍然反对张越,却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面对这样的情况,诸郡国只能听之任之。

张越完成对骁果军的整编后,再次以皇帝的名义下达了诏命。

这一次张越可谓是釜底抽薪,一下子解散了关东各郡国的郡国兵。

关东各郡国的地方驻军完全由骁果军取而代之。

随后后张越下令各师骁果分别进驻关东各郡国。

普通的郡国驻兵一师,重要的郡国驻扎两师。

重要的关卡要塞,则直接派遣南军前往。

张越此举一下惹得关东诸郡哗然。

关东豪强纷纷叫嚷着张越此举乃是乱政。

一些人甚至再次喊出了“清君侧”的口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