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 第三百九十五章 伏于九地

杜陵这句话说的非常有技巧,一句不敢就把霍光给架了起来。

霍光盯着杜陵道:“按律田广明该处死,然其乃是皇帝亲信,若是处死田广明,某恐陛下不满啊!”

杜陵闻言笑道:“大将军所言甚是……某亦知这天下欲杀陵与骠骑将军者多如牛毛……彼辈恨不能食用吾肉,寝吾皮……”

张焕这时也在一旁出言迎合道:“田广明所行过于恶劣,若是放任不管,某恐大汉将陷恐怖政治之中……”

霍光闻言赞叹道:“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君子能想到这一点实在是超过常人太多……”

张焕起身拜道:“某不过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与大将军相比,小子不过是有点小聪明罢了!”

霍光闻言赞道:“汝过谦了……以汝之才,翌日必然会为大汉一代名臣!”

杜陵此时笑着对霍光道:“大将军可别继续捧杀这孩子。”

“如今这长安谁不知,大将军之英明神武!”

霍光摆了摆手叹息道:“杜公竟然亦会出此言,某现在每日皆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啊!”

田延年这时在一旁道:“大将军太过仁慈了!”

霍光叹息一声道:“人不是韭菜,割了就不会再长出来!”

杜陵闻言心下却是叹息一声,比起云阳侯来,大将军确实还是差了一些啊。

他对霍光拜道:“大将军此言陵不敢苟同……须知养虎为患啊!”

这时田延年也在一旁劝说道:“杜公所言甚是,对田广明此辈万万不可手软啊!”

“今日杀田广明一人,翌日就会少死百人、千人、乃至万人。还请大将军思之!”

说到最后田延年长拜不起。

霍光把田延年扶起来道:“公之心,某已知晓,且容某深思之!”

就在这时,下人来报,车骑将军张安世,右将军丙吉来访。

“快快有请!”

霍光吩咐一声。

很快张安世与丙吉两人在奴仆的带领下已然到了客厅。

几人互相问候之后丙吉直言不讳的道:“大将军欲如何处置那田广明?”

霍光闻言道:“此事某尚在思之!”

张安世闻言面露诧异之色道:“田广明谋刺大臣当诛之,大将军何故犹豫不决?”

霍光道:“田广明虽犯大罪,却乃陛下亲信,若是擅杀他,陛下那恐不好交代!”

张安世道:“大将军可知前些时日之事皆为田广明所为!”

霍光闻言心下一惊,面上却还是面无表情:“车骑将军如何知道此事?”

张安世闻言看向了左右。

田延年见状会意,立即让周围的侍从尽皆退至三十步以外。

这时张安世才出言道:“此乃光禄大夫刘长乐所言!”

霍光道:“刘长乐?”

霍光没有想到这表面上与贤良文学走在一起的刘长乐竟然会是张安世之人。

张安世道:“不错!”

霍光此时心中想着事,手指却在不自觉的叩击着几桉。

显然他的心中在快速进行计算。

良久他才回过神来,对众人道:“诸公且先回府,某已然有了决断!”

……

翌日霍光以皇帝的名义下令,斩田广明,并发田广明三族至辽东。

诏命下达,一群贤良文学皆是兔死狐悲。

“田公何其不智!”

太学博士祝公捶胸顿足的大叫。

刘长乐亦是配合的挤出了几滴眼泪道:“田公素来是聪慧之人,为何会行此不智之事!”

这时冯子都道:“诸公以为此事是否另有蹊跷!”

刘辟强诧异的道:“公之言是以为有人栽赃陷害?”

冯子都摇头道:“此事自然是证据确凿,只是某以为刺杀杜陵恐非田公本意!”

刘长乐闻言骇然道:“公之意是指有人强迫田公行此事?”

冯子都轻轻点了点头。

此时那祝公还没有反应过来,他诧异的道:“何人能够逼迫田公?”

刘长乐叹息一声,压低声音道:“能够逼迫田公的唯有陛下与关东豪强!”

那祝公这才反应过来,“他低声道陛下聪慧想来不会行此事……”

刘长乐叹息一声道:“祝公所言甚是!”

刘辟强此时却是眉头紧锁,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时冯子都转移话题道:“如今咱们要注意的还是那杜陵,若是其在藏书楼推行西域之政,某等当如何行事!”

冯子都此言一出,瞬间炸开了锅,众人纷纷对张越怒骂不已。

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这大汉学术界就被儒家所掌控。

张越在西域所行之事,可以说是彻底触犯了儒家的根本利益。

“应该不会吧,杜陵亦是我圣教子弟……”

刘长乐亦道:“杜陵虽与那张越交好,但某以为当不至于损害我圣教利益!”

祝公道:“可是据某所知,西域所行之改革是那张越与杜陵共商之下定下的!”

刘长乐道:“西域轮台远在万里之外,其中实情某等哪能知晓!”

“杜陵离开轮台,某以为杜陵突然从西域返回,恐怕就与西域改革之事有关!”

刘辟强闻言思忖一番道:“光禄大夫所言甚是……某等恐怕皆被那张越迷惑了!”

刘长乐道:“刘侍中所言甚是,某以为杜陵乃是被那张越利用了!”

冯子都此时也点头道:“诸公所言亦颇有道理,不过某等还是要观其行才是!”

刘辟强赞同道:“冯公此言在理,察其言观其行,方知真伪!”

……

转眼之间,杜陵与张焕等人已经返回长安两个月。

张焕如今不但重新回到了羽林军,还被霍光任命为羽林校尉。

杜陵则回到了藏书楼继续教书育人。

按照他与张越的计划,杜陵暂时没有对藏书楼进行改革。

不管是杜陵还是云阳侯府这段时间都非常低调,一直在耐心的等待机会的出现。

杜陵的蛰伏也让贤良文学对他的仇视减少了许多。

当然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刘长乐的功劳。

原本乃是大汉宗亲的刘长乐此时在暗中早已经倒向了张越,并加入了千牛卫。

就在这时又一件大事的发生,彻底让贤良文学与豪强把目光从杜陵和云阳侯府的身上转了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