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 第三百二十六章 兔未死狗已烹

霍光所言不错,此时丞相车千秋已经手书给张安世等人。

张安世在看过书信之后,心中颇感为难,他首先把杜陵请到了府中。

“杜公以为某该如何从事?”

张安世一边询问一边把车千秋的信件递给杜陵。

张安世对杜陵还是绝对信任的,没有对杜陵有任何隐瞒。

杜陵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的手指无意识的叩击着几案。

张安世感觉杜陵每一次叩击似乎都在敲打自己的心脏。

时间就这样一点点的过去,当一旁香炉上的倒流香快要燃尽之时,杜陵终于说话了。

“右将军以为丞相为何会行此事?”

杜陵的问题一下子让张安世愣住了。

在今日收到车千秋的信之前,在他心中,丞相车千秋一直是皇帝的坚决支持者。

实际上自上官之事后,车千秋也一直在采取行动限制霍光的行动,并在不断加强皇帝的权力。

若是没有车千秋对皇帝的支持,皇帝如今不过就是一个傀儡罢了。

张安世斟酌一番后道:“丞相当是欲使朝堂达成平衡吧!”

杜陵摇头道:“若是丞相身体尚好,如此行事还可保朝堂平衡……不过如今丞相已经病入膏肓……若行此事很可能让皇帝真的成为傀儡……”

张安世思忖一番后,发现确实如杜陵所言。

他在心中细细思索一番道:“还是杜公看的明白,丞相怕是两相其害取其轻了……”

杜陵叹息一声,“丞相乃是有大智慧之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啊”……”

张安世轻轻点了点头,贤良文学背后乃是地方豪强。

大汉的根基乃是良家子,是自耕农。

良家子与豪强天生就处于对立面,若是代表豪强利益的贤良文学掌权,将动摇整个大汉的根基。

如此看来,丞相车千秋在大汉社稷与皇帝之间还是选择了社稷。

张安世叹息一声道:“皇帝这是自己把丞相逼到了霍光这一边啊!”

杜陵道:“丞相实乃我辈楷模,大汉若想长治久安绝不可使豪强掌握大权……”

张安世默默点了点头,他此时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先皇帝与刘剧、燕王。

先皇帝一直对当年的太子刘剧不满意,应该就是担心此事吧。

刘剧死后,先皇帝不传位给燕王而给了现在这位皇帝恐怕也是担心贤良文学掌权,从而使得豪强势力控制大汉。

杜陵见张安世已经想明白了也就不再继续说话,而是起身向张安世告别回藏书楼。

张安世也没有挽留,他现在已经决心按照丞相信中所言行事。

杜陵离开后,张安世立即按照丞相的安排派人把执金吾马适建、中郎将范民友、龙雊候韩增、水衡都尉吕破胡四人请到了自己府中。

接到张安世通知的四人虽然心中疑惑,但也在第一时间前往右将军府。

“诸公,如今有人欲乱我大汉社稷……诸公以为当如何?”

张安世待四人到齐后直言不讳的询问。

四人闻言皆是一惊。

杨敞更是一下子跳了起来,他才刚刚自河西返回长安,没想到刚回来就遇到这么一出。

他大惊失色道:“右将军何出此言?”

张安世看了看杨敞直言道:“大司农真的不明白吗?”

杨敞讪笑一下道:“右将军说的可是贤良文学之辈……此辈只能空谈,右将军又何必在意……”

张安世呵呵一笑,“空谈之辈,某自然不会理会,可若是此辈欲行兵变之事呢?”

杨敞一惊,“贤良文学竟敢行此事?”

张安世嘿嘿一笑:“大司农不会不知道昨日之事吧!”

杨敞尴尬的笑了笑,昨日王凯与徐仁先后拜访丞相与右将军之事他自然是知道的,他不但知道而且还很详细。

只是没有想到张安世竟然会如此快就作出了回应。

他心中猜测张安世找到自己四人恐怕是丞相车千秋的意思。

他这样想,马适建三人同样是这样想的。

四人平日里与张安世虽说认识当其实交往很少。

除了范明友外,其余三人也都是丞相车千秋一手举荐提拔上来的。

果然,这时张安世冷笑一声,取出了车千秋的信函放在了四人面前。

四人看完信件之后,沉默了半响。

这件事关系重大,四人皆对此事心存疑虑。

行此事自然容易,当真正关键的是此后的影响。

有一句话贤良文学没有说错,皇帝年已壮,没有意外的话,迟早会完全掌握权力。

待皇帝亲政之后,会不会对今日之事进行清算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一個问题。

不过如今真正掌握大权的还是霍光,四人也不好明确表示拒绝。

若是明确拒绝又怕同时得罪如今大汉最有权力的三个人或者说是四个人。

四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负责长安治安的执金吾马适建先说话了。

“丞相所言甚有道理,但若没有陛下的诏命,吾等行此事恐将被定为乱党……”

张安世一边静静听着马适建之言,一边慢慢品尝着杯中的茶水。

四人的疑虑他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实际上他刚刚收到丞相的信件时也是同样的心态。

张安世淡然道:“如此说来,若是有陛下的诏命,执金吾同意行此事了?”

马适建在心中计较一番后道:“若有陛下诏命,某自当遵循!”

张安世点了点头,随后看向杨敞。

杨敞同样道:“某与马公一致,若是右将军能请来陛下诏命,某自当遵从!”

水衡都尉吕破胡见杨敞与马适建都答应了下来,自然不会有反对意见。

中郎将范明友乃是霍光女婿,对贤良文学近段时间来的行动早就愤愤不已,若不是霍光拦着,他早就打上门去了,自然也不会反对。

张安世此时哈哈一笑,“既然诸公皆无反对意见,那就静待陛下诏命吧!”

杨敞四人闻言,心中却是颇感矛盾。

他们既希望能等来皇帝的诏命,又希望皇帝的诏命永远不要来。

……

张安世说出这句话时,丞相车千秋正好被抬着送进了未央宫。

“丞相今日怎么亲自入宫了……有事派人通传一声即可……”

皇帝闻听车千秋入宫,亲自到了宫门处迎接。

车千秋勉强笑了笑:“臣已经时日无多,再不来看看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皇帝知道车千秋入宫肯定是有大事,因此直接陪着车千秋入了宣室。

与此同时丞相再次入宫的消息也如同风一般刮遍了长安。

长安城中诸大臣、列侯、贤良文学都在猜测车千秋此行的目的。

不过大多数人都以为这是车千秋临死之前向皇帝交代后事。

一些人则按照这一年多来丞相的行动暗自猜测丞相是否又要针对霍光。

但事实却与众人想的相反,车千秋与皇帝屏退众人后,却是劝说皇帝清洗长安地区的贤良文学。

“陛下还没有想明白吗?”

丞相车千秋勉强抬起身询问皇帝。

皇帝面色复杂的道:“真的必须行此事吗?”

车千秋面色严肃的道:“陛下欲保全社稷呼?若是陛下欲保全社稷必须行此事……”

皇帝仍然迟疑不决:“何至于此?”

车千秋叹息道:“陛下可知,贤良文学之言行已经动摇了大汉的根基……”

“若是不及时处理,恐将引起社稷动荡……黎民不安……”

皇帝仍然沉默不语,他心下还是认为车千秋不过在危言耸听。

或许这里面也有一些赌气的成分在,他不相信偌大的大汉离开了大将军霍光就不行了。

车千秋毕竟是老狐狸了,一看皇帝的表情就猜到了皇帝所想。

他屏退左右后向皇帝直言道:“臣知陛下所想……陛下以为我大汉缺了谁都可以继续运转……”

“陛下所想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对,但陛下却不该放纵贤良文学……”

皇帝闻言面露若有所思的表情。

“丞相之意朕明白,贤良文学代表的乃是豪强利益……彼辈只可利用但不可使其掌权?”

车千秋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陛下果然聪慧……翌日必为明君……”

他歇了一口气继续道:“贤良文学之罪并非是鼓吹奉还大政……陛下当知臣亦是支持奉还大政的……”

“然此辈如今却欲行兵变之事,若彼等成功,又将至陛下于何地?”

车千秋说到这里,皇帝已然是面色大变。

皇帝对贤良文学其实是颇为了解的,在加冠之前他实际上一直在打压贤良文学和他们身后的豪强。

如今扶植这些人也不过是为了压制霍光,早日掌握真正的大权。

皇帝很清楚,若是贤良文学通过兵变夺取了大权,他这个皇帝恐怕将变成真正的傀儡。

按照贤良文学的政治理念,用不了多久,长安就将失去对地方诸郡国的控制。

车千秋这时继续道:“若是彼辈掌权,必罢先皇帝以来诸政……届时某恐天下皆反……”

皇帝此时显然已经被说服,不过皇帝的尊严却让他一时难以改变态度。

车千秋这时又添了一把火,“燕王、齐王、淮南王等皆是贤良文学推崇之辈……”

皇室闻言不再犹豫,立即按照车千秋所请下达了诏书。

车千秋随后也在诏书上加盖了丞相的大印。

完成必要的程序后,皇帝命黄门令亲自把诏书送至右将军张安世处。

随后他又命卫尉刘劈强关闭宫门,隔绝中外。

看到眼前加盖了御玺和丞相大印的诏书,张安世等人不再犹豫立即采取了行动。

执金吾马适建在杨敞的协助下立即关闭了长安诸门。

水衡都尉吕破胡与张安世则领兵入长安大索。

中郎将范明友则领兵奔袭左冯翊捉拿贾胜胡。

霍光以及他的大将军幕府则提前离开了长安以方便张安世等人行事。

因为行动迅速突然,张安世等人在长安的行动非常顺利。

长安诸博士贤良文学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捉拿进廷尉狱。

只有在捉拿王平之时发生了一些意外。

王平在得知自己被以谋反之罪下廷尉狱后,选择了自杀。

左冯翊这边则没有那么顺利,那贾胜胡本就已经做好了兵变的准备。

当他听到有北军出现在左冯翊之时,并不愿意束手就擒。

而是矫诏发左冯翊之兵与范明友的北军发生大战。

双方激战一夜,直到第二日天明见到范明友手中的节仗和诏书,左冯翊士兵们知道自己被骗,大战这才结束,贾胜胡本人也被擒拿。

经过一晚上的混战左冯翊却遭受了重大损失,仅仅是死去的士兵和百姓就多达数千人。

……

遥远的西域,赵广汉所领的番汉大军与罽宾国王的大军终于相遇了。

表面上看赵广汉所部不过三万多人,而罽宾人却有十七万。

但实际上却是汉军占有绝对优势。

双方前锋刚一接触就发生了一场大战。

张焕所领的两千骑兵,一战就击溃了七千罽宾军队。

随后几日,汉军七战七胜不知不觉间已然把罽宾人逼入了一处河谷之中。

这处河谷面积颇大,非常适合骑兵作战,这对拥有绝对的骑兵优势的汉军自然极为有利。

罽宾国王自然也发现了这个情况,他几次想要突破汉军的封锁但都已失败告终。

感觉自己即将失败的罽宾国王,向汉军派出使者祈求投降。

赵广汉在计较一番后拒绝了罽宾国王的投降请求。

并让使者把张越在无雷城下对甘地所说的话,带给了罽宾国王。

“有杀我大汉吏士者,必亡其国,亡其种,绝其苗裔!”

当使者把这句话带到罽宾国王面前时。

罽宾国王彻底愤怒了,他大喊道:“来啊……来啊……我罽宾就算是灭国也要让大汉付出血的代价……”

翌日罽宾王取出所有的酒肉犒赏三军。

随后他下达了全军出击的命令。

罽宾人在他的命令下如同洪水一般向汉军席卷而来。

一时之间漫山遍野全是罽宾人的身影。

罽宾人的进攻看起来非常壮观但实际上对汉军并没有多少威胁。

散乱冲击的罽宾人面对严正以待的汉军不过是给汉军送人头而已。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连续三次冲锋都没能冲破汉军的军阵,这让罽宾人从上到下皆陷入绝望之中。

就在这时又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