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 第两百九十六章 前车之鉴

皇帝闻言若有所思,“大将军的意思是分而治之?”

霍光道,“西域乃大汉之西域,非云阳侯之西域!”

皇帝仔细思忖一番后道:“大将军以为西域诸将如何?”

霍光闻言心中明白皇帝询问的乃是西域那些将领可被拉拢。

霍光道:“新阳侯乃是汉室宗亲,自然是忠于陛下的……”

皇帝道:“除了新阳侯,还有何人可用?”

霍光道:“振武节度使耿恕、度支使冯奉世皆非云阳侯亲信……”

皇帝在经过一番思考后询问道:“大将军之意是,加强振武节度使与新阳侯之权?”

霍光闻言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陛下以为云阳侯为何能掌控诺大一个西域都护府?”

皇帝脱口而出道:“自然是财与人!”

霍光赞同道,“陛下英明,云阳侯能掌控整个西域,并与西域诸国缴费,依靠的就是轮台的财力物力……”

“四大节度使甘心情愿听命于都护府同样是因为离不开轮台的财物……”

皇帝听完霍光的话语已然明白过来,“大将军之意是,若是四大节度使可自给自足,云阳侯之权自分……”

霍光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正是如此!”

“若是四大节度使并不依靠轮台的财力物力支持,都护府对四大节镇的控制亦将下降,如此西域都护将真正的一分为五!”

“如此岂非与先皇帝的推恩令有异曲同工之妙!”

皇帝恍然道:“大将军所言极是如此当加强振武与安西两镇之力量。”

……

就在皇帝与霍光在讨论如何分化西域之时。

吴正领所部兵马已然抵达了略阳氐的老巢。

氐人与其他蛮夷不同,他们与汉人一样是完完全全的农耕民族。

而且他们的农业耕作技术并不差,在很多方面与汉人并没有多大区别。

也正是因为如此,是以自先秦以来,诸夏一直对氐人颇为优待。

先皇帝时期,氐人受匈奴人扇动发动大规模的叛乱,先皇帝在平定叛乱之后,也只是迁徙了一部分氐人入酒泉郡。

甚至因担心氐人被汉人官吏欺压,还专门设置了十三氐道。

可是先皇帝的优待并没有换来氐人的忠诚。

反而让氐人觉得汉人软弱可欺,在此次叛乱之前,氐人实际上就已经经常强夺汉人之地。

这一次暴乱发生后,在略阳氐与白马氐的带领下,武都与陇西的汉人差点被一扫而空。

五万多汉人百姓死于氐人的屠刀之下。

吴正知道自己不可能杀光氐人,但这领头的略阳氐却是绝不能放过。

……

略阳氐寨子中,这几日人人皆是愤怒异常。

许多年轻人都叫嚣着要与汉人决一死战,为惨死的首领符耿复仇。

“大长老,汉人欺人太甚,还请大长老下令召集族中青壮与汉人决死一战?”

符禹正鼓动着大长老符越继续与汉军作战。

符越看着激动的符禹道:“符禹尔可知,汉有多大,汉人有多少军队?”

符禹道:“汉人军队虽多,但却分散于各地……”

“我氐人虽不如汉人,但亦有数十万众……”

符越叹息道:“我氐人虽众,然如何是汉军之敌,此次我十万氐人竟非汉军数千人之敌……”

符禹不以为然的道:“堂堂正正而战,我氐人自然非汉军之地,不过在这丘陵群山之中,我等又何惧汉人……”

“况且,我也无需真正击败汉人,只要让武都陇西继续处于混乱之中,汉人自然会安抚我氐人……”

符越摇头道:“如今的汉人已然与以往不同,那汉军统帅新阳侯可是一心狠手辣之辈……若我继续恐其将尽屠被俘之族人……”

符禹看了看四周,自信满满的道:“大长老无需担心,某已经与长安贵人联络……

“贵人言若我等继续作战……必可使皇帝罢黜那新阳侯!”

符越闻言将信将疑道:“那新阳侯乃是汉室宗亲,皇帝岂会……”

符禹却是嘿嘿一笑,正当他要继续说话时,屋外却突然传来了惊叫之声。

“怎么回事!”

两人心中一惊,立即冲出屋子。

此时汉军在吴正的带领下,已然杀入了寨子。

“凡高于车轮着尽屠之!”

面对汉军的进攻,寨子里地的人毫无抵抗之力。

符禹与符越两人看到眼前这一幕睚眦欲裂。

不过两人皆是隐忍之辈,并没有冲动的与汉军搏杀,而是悄然的向后退去,想要离开此地后再召集其他寨子的人再与汉军战斗。

可惜一直关注着寨子中情况的吴正,一下子就发现了打扮与众不同的两人。

他缓缓拉开弓,连续两箭很轻松的把两人射杀在地。

攻破这个寨子后,吴正并没有收手而是继续进攻其他略阳氐的寨子。

短短十天时间,吴正就把略阳氐人的二十八个寨子全部攻破。

每攻破一个寨子吴正都会先杀光寨子中所有高于车轮的男子。

至于女子和孩童则全部送至武都城。

田广明一开始还叫嚣着要弹劾吴正。

慢慢得当吴正运回来的财货女子越来越多,他也慢慢改变了态度。

不过经此一事,吴正却也有了“人屠”之称。

此后数十年,氐人不敢与汉人争!

……

元凤元年十月冯奉世与韩奉两人请求移民至尹吾与辽东的奏书一前一后,先后抵达长安。

随后朔方节度使与安西节度使的奏书也抵达长安。

皇帝收到奏书后,命召开公卿集议。

此次集议还是由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主持。

集议的内容一是对有功之人封赏,二是讨论如何处置叛乱的羌人与氐人。

经过三天的集议,朝堂公卿列侯与诸博士贤良文学终于达成了一致。

“陛下此乃公卿集议的记录,还请陛下细观!”

霍光整理好集议的内容,立即入宫交给了皇帝。

皇帝看完集议上的内容,向霍光询问道:“这吴正可是云阳侯亲卫?”

霍光道:“正是!”

皇帝问道:“朕欲把此人从封赏列表上划去,大将军以为如何?”

霍光恭敬一拜道:“此陛下之权……然陛下若行此事,恐天下不服……”

“司马法曰‘军赏不逾月’,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

皇帝言:“吴正此人虽有大功,但亦有杀俘之事……”

霍光道:“自古大功不记小过……”

皇帝闻言,默默的点了点头。

他虽然心中不愿意,但权衡利弊之下还是决定正常封赏吴正。

此战吴正转战两千余里,斩首六千余级。

这还不算吴正后来对略阳氐的清算,若是算上这些,吴正斩首已然超过三万级。

就算那六千级首级,折算下来也超过了匈奴两千级。

按照汉律的“中首虏率”,一般指挥军队获得胜利并斩得两千首级就可封侯。

因此这一次平定氐人之乱吴正也已经完全够的上封侯的标准了。

“有别部司马正,承圣命,倚神灵……

《易曰:‘有嘉折首,获匪其丑。’

《司马法曰‘军赏不逾月’,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故宜表其功,裂土受爵……”

“赏黄金百斤,赐尚冠里宅第一座,封新建侯,邑三百户!”

还在武都城的吴正终于一步登天功封列侯。

刘益自然也有封赏,因平乱之功,刘益被益封一千五百户。

一跃成为西域仅次于张越的列侯。

田广明、韩增等人也同样被封为列侯。

不过刘益与田广明两人在收到封赏的诏书后,却并无半点喜意。

刘益只感觉皇帝在捧杀自己,他很清楚以自己的功勋,比起郭开、韩江、耿恕三人差的还远。

就算是赵广汉、赵意两人的功勋也要比自己强一些。

刘益觉得皇帝这样做分明是要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皇帝对刘益的大赏,反而让刘益心中渐渐不满。

至于田广明自然是因为弹劾刘益一事,皇帝如此重赏刘益,显然根本没有把自己对刘益的弹劾放在心上。

刘益自然注意到了田广明的情况,但他并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

他在收到封赏诏书后,就把吴正找了过来商量押送叛乱氐人西迁之事。

“刘侯,此事恐不易啊!”

吴正皱着眉头道,“此次作乱的氐人太多,至少需三千兵马,才勉强可行……”

刘益赞同道,“确实如此,只是长安恐怕不会允许你我领北军而行!”

吴正思忖片刻道:“刘侯以为,使用签军如何?”

刘益眼见一亮,“好主意,君以为以巴氐部为签军如何?”

吴正道:“好彩,不过仅仅一个巴氐部当不足……不若再增加一千羌人义从何如?”

刘益道:“以汉军监控羌人义从,再以羌人义从监控巴氐人……如此甚好”

吴正道:“若是能招募一些恶少年入军则更善!”

刘益闻言道:“吴君所言甚是……”

……

元凤元年十月皇帝正式下诏,命发武都暴乱氐人与羌入振武、安西两镇。

发朔方羌人入辽东,发陇西之氐人入朔方。

诏命一下,朝堂诸公纷纷赞扬皇帝乃英明之君。

早有准备的刘益再接到诏命后,立即领兵押送着十四万氐人西迁。

负责押送这些人的除了一千汉军,还有一千恶少年,二千五百羌人义从以及从巴氐人中征召的三千签军。

一次性押送如此多的外族战俘迁徙,对刘益等人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十五万西迁的氐人行走在道路上,一眼根本看不到头。

好在这些氐人多半为妇人和孩童,青壮并不算多。

途经河西之时各郡担心这些氐人发生暴乱,各郡亦派兵协助。

刘益为了感谢各郡的协助也很上道的分了一些人口与诸郡。

河西诸郡偿到甜头后,纷纷主动出兵抓补氐人以充屯田!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