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 第两百八十四章 功亏一篑

说话间,汉军攻城终于搭上了城墙。

原本就在攻城塔上站着的义从士兵,疯狂的嚎叫着冲向了在城墙上早已严阵以待的守军,双方在顷刻间就展开残酷的肉搏战。

大量在攻城塔下方的义从士兵,也开始沿着塔内的梯子向着上方冲去。

他们会源源不断的冲击城墙,直至在城墙上占据一席之地,亦或是被守军杀到士气溃散。

城墙下的汉军弓弩手,则是再次开始压制城上守军的射手,以减少义从士兵的伤亡。

后方在赵充国的命令下,上千装备精良的汉军材官,混杂着近两千的义从,也抬着云梯向着城墙奔来。他们会给予城内的守军最后一击。

此时喊杀声响彻了城上城下,本就不擅长守城的匈奴人和羌人在汉军的打击下步步后退,很快就让让汉军占据了一个桥头堡。

右大都尉出动了自己最后的预备队,希望能够把城墙上的汉军赶下城去。

但在汉军箭阵和投石机的双重打击下,失败了。

七百反击的匈奴人,真正冲到汉军面前的不过百余人。

而这时后续的汉军精锐已然登上了城头。

匈奴与汉军若是骑兵交战,还能勉强抗衡,但如今却是下马步战。

下了马的匈奴人甚至还不如汉军临时征召的屯田卒,又如何能与汉军精锐材官相抗。

城中的羌人眼看匈奴人也没有办法对抗汉军材官,很快就产生了动摇。

一些羌人首领,心中也开始有了小心思。

这些年来大汉对羌人其实非常宽容,这些羌人首领之所以敢叛乱,也是认为事不可为之时选择投降就可以继续原来的生活。

……

屠洋在五原城下徘回了几日总算是找到机会把两名信使送进了城。

完成任务之后,他听完汉军正在围攻光禄城,因此马不停蹄的赶到了城外。

他带着人躲在城外的山林之中,看见城头的激战,心中叹息一声。

他明白光禄城完了,他只能在心中默默为城中的守军祈祷,希望右大都尉能够逃出这座即将陷落的要塞。

“走!”

随后屠洋就带着手下从山中绕行,准备返回草原。

屠洋的判断没有错,他刚刚离开不过两刻钟,城中的一支羌人就发生了哗变。

守军促不及防之下,被哗变的羌人夺取了北门的控制权。

城北汉军,见状大喜,立即采取行动。

当右大都尉反应过来时,汉军骑兵已经冲进了城内。

汉军骑兵入城,一下子让守军的士气降到了冰点。

就连作为统帅的右大都尉也陷入了绝望之中。

前一刻还在与汉军鏖战的匈奴人,下一刻直接崩溃了。

他们快速往后方逃去,希望能够从还没有出现汉军的东门逃回草原。

匈奴人的崩溃,引发了巨大的灾难。

大量的羌人下意识的往后逃去,自相践踏而死的人数以百计。

城内的混乱很快被赵充国察觉到。

“全军进攻!”

赵充国此时也下达了全军进攻的命令。

但其实这个时候,守军几乎已经放弃了抵抗。

汉军主力并没有经历多少抵抗就顺利开进了城。

很快汉军就控制了整个光禄城。四千多羌人和两千余匈奴人被汉军俘虏。

匈奴右大都尉为了避免被汉军俘虏,自刎而死。

他的亲卫在把他的尸体交给汉军之后也全部选择了自杀。

赵充国得知此事后,感觉非常棘手。

此事一旦处理不当,对军心士气将有比较大的影响。

正好此时丙吉奉皇帝之命至朔方劳军。

赵充国就此事向丙吉求教。

“丙公以为,某当如何处置此事?”

丙吉言道,“昔日云阳侯曾言,敌之英雄,我之仇寇……”

丙吉虽然没有直言如何处置此事,不过从他的话语中赵充国已然知道该怎么做了。

翌日赵充国先是下令把匈奴右大都尉挫骨扬灰。

接着彷效张越在西域的做法,对投降的羌人实行十一抽杀制。

实行十一抽杀制之时,赵充国把整个朔方地区的羌人首领都请了过来。

随后不管这些投降的羌人到底原本到底是什么身份。

无论是奴隶、平民还是首领贵族,都一视同仁的上前抽签。

抽到死签者,当场斩首,抽到活签则被带到一旁。

抽到死签者固然要死,抽到活签者同样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这些活下来的人,将被送到后世被称为汉四郡的地方屯垦戍边。

唯一受到优待的只有临阵倒戈的那一部羌人。

所谓汉四郡就是大汉帝在剿灭卫满朝鲜后在朝鲜半岛北部和中部设立的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四个郡的总称。

原历史上这四个郡之所以会被汉朝放弃,就是因为此四郡编户齐民人口太少,被贤良文学认为是负担。

如今有了这些发配的羌人,汉四郡或许可以摆脱被放弃的命运。

相对于投降的羌人来说,匈奴人的命运反而好了一些,这些投降的匈奴人在同样经历过十一抽杀的惩罚之后,将被送往西域。

处理好俘虏之后,赵充国又下令在城北十里处建京观以震慑诸胡。

赵充国的做法让前来观礼的诸部羌人首领,皆是心有余季,纷纷告戒子弟不可违背大汉意志。

处理完,这些事赵充国,一面分兵攻打被叛乱羌人占据的各塞障。

一面则领着主力大军和羌人诸部首领,回返五原城。

此时五原城内,匈奴左谷蠡王已经收到了单于让他退兵的命令。

不过退兵也不是说退就能退的,不做好准备,那只能是一场灾难。

左谷蠡王原本计划两天后放弃五原城退回草原。

按照他的判断,汉军再强,拥有八千守军的延光城也当可以抵御十天半个月的。

那里知道,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延光城就落入了汉军手中。

当左谷蠡王发现情况不对时,已然来不及逃跑了。

……

乌桓山地区,壶衍鞮单于领着匈奴主力与汉军对峙七日后,不得不选择了退兵。

因为匈奴人仍然拥有着绝对的兵力优势,因此韩奉只是追出去了五十余里就退回营寨。

对他来说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那就是乌桓。

如何处理乌桓部此时对韩奉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