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 第两百三十七章 言说利害

“莫非这其中还有隐情?”

杜陵口中询问着,心中却是颇感忧郁。

傅介子叹息一声,却是把鄂邑长公主与丁外人、燕王之事悉数告知杜陵。

杜陵闻言之后,先是默然不语,良久方言道:

“难怪云阳侯不愿让其子入长安!”

他面色复杂的看着傅介子,“傅公何不早言此事?”

傅介子惭愧道,“某日前亦不知燕王之事!”

杜陵点了点头,“如此兴学之事万不可牵连大将军……”

傅介子闻言道,“杜公可思虑周全了,若无大将军分担……此事将凶险异常!”

杜陵摇头道,“陵只能厚颜请一人相助!”

傅介子道,“车骑将军如今已是病入膏肓……”

杜陵摇头道,“非是车骑将军,某欲请云阳侯与某共同上书,公以为如何?”

傅介子闻言拍打几桉道,“善……大善……杜公果然高明!”

杜陵摇头叹息,“只是却是把张焕陷入危险之中,某心中委实不安……”

傅介子摇头道,“杜公太小看那云阳侯了,其属下之千牛卫恐不下于秀衣使者……杜公不必担心张焕之安危……”

杜陵闻言点了点头,随后就与傅介子一道给张越写信。

……

张越一行离开贰师后一路向东。

因为并不赶时间,所以半个月之后才抵达疏勒城外。

提前返回疏勒的刘益此时早已在城外等候。

“下吏拜见君侯!”

刘益虽然早已封侯被恢复宗室身份,而且已经担任校尉之职,但还是毕恭毕敬的拜见张越。

张越从战马上跳了下来,一把抓住刘益的双臂把他扶了起来。

“君侯,城内已备好下榻之处……”

张越与刘益交流一番后,随着刘益进了疏勒城。

与几个月前不同,此时的疏勒已经繁华了许多。

一路走来,张越颇感满意。

“新阳侯果然乃是大才!”就连耿恕也是出言赞叹不已。

刘益谦虚道,“此皆君侯与蔡公之功也,若无驰道,疏勒岂有今日之繁华!”

张越摆了摆手,“该是君之功便是君之功,若无君之苦心经营即使有驰道也无有今日之疏勒……”

庞义此时也赞叹道,“君侯所言甚是,刘侯之功,功莫大也……”

最后庞义好奇的问道,“刘侯,不知这疏勒之地编户齐民之民有几何?”

刘益闻言回答道,“如今疏勒编户齐民者已有一万一千户,丁两万三千五百九十六……口四万一千一百二十八……”

庞义惊叹道,“竟有如此多丁口,此足以设郡国了!”

庞义此言却是提醒了张越。

如今西域都护的面积越来越大,人口也越来越多,按照原有的机构却是渐渐难以有效统治。

西域的制度已经到了需要进行改革的时候了。

张越此时一下子想到了三种制度。

一个是唐时的节度使制度,一一个是郡县制度,还有一种是封建制度。

张越在心中略一思索,首先排除了郡县制。

此时的西域诸国才刚刚开始归汉,距离设置郡县还早的很。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军事还是西域都护面露的主要问题。

因此此时的西域以军事为主的节度使制度和封建制度更适合西域地区。

想到这里,张越不禁看向了刘益,若是刘益封王又将是何种光景呢!

心中稍微想了想,张越却是在心中否定了这个想法。

若是在西域安排几个诸侯王,那么西域都护也就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了。

若是如同东汉时期的诸侯王,那么还不如郡县制呢。

就这么短短一瞬间,张越就想到了这么许多。

这时一行人已经到了刘益为张越安排的下榻之处。

“君侯,到了!”

张湛小声提醒道。

张越这时才回过神来,他暂时放下心中的想法,准备回到轮台之后在召集众人对此进行探讨。

“这地方不错!”

张越赞叹了一句。

随即在刘益引导下进了宅子。

这是一座两进的大宅子,全部由张喜新研究出的红砖修建而成,看样子建成的时间应该也不长。

张越看了看四周皱了皱眉头。

刘益注意到了这一点,解释道,“这处寨子是粟特商队所建,计划是作为商队会馆所用……现在只是暂时借用几日……”

张越听完解释后道,“往后不要再行此事,军政首脑尽量不要与商人直接联系!”

刘益凛然道,“诺”

张越点点头,随即把刘益等打发走了。

这时张湛上前道,“君侯,刘侯也是一番好意,何必……”

张越叹息一声,“尔不懂,商人虽然可以带来财富,但也可能带来灾难……大部分商人眼中只有利润”

张越一边解释着一边想到了宋末和明末商人的危害。

张湛道,“君侯所言甚是,确实当限制各地官员与商人的联系!”

……

刘益被张越打发走之后,心中非常不安。

他思忖一番后,转而向耿恕求教。

“耿侯……此事某当如何处置?”

耿恕仔细打量着刘益,“刘侯难到还不明白吗?”

刘益摇了摇头,“粟特商队为大汉贡献并不少……君侯何必如此?”

耿恕看着刘益道,“刘侯可知道,君侯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刘益道,“那句?”

“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

“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商人逐利乃是天性,若是地方官吏皆与商人勾连,那将会发生何事?”

刘益一惊道,“田氏代齐!”

耿恕叹息道,“恐怕不知如此啊,刘侯想想临淄商人所为,若是没有临淄等关东商人为匈奴提供粮食甲兵,如今当是何种局面?”

刘益沉默半响道,“匈奴当已无力与大汉争锋!”

耿恕道,“正是如此,是故君侯一向既与商人合作,却又限制商人的权力……商人可用,当也要防止他们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刘益仔细听完后,对着耿恕一拜道,“多谢耿公解惑……某明白了!”

耿恕拍了拍刘益的肩膀,“明白就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