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五百八十一章 多路追击

逆天换明 第五百八十一章 多路追击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23 02:14:27 来源:笔趣阁

即便是阿秀和藤野英,也不知道自家男人的勃勃野心。嗯,应该说是宏图大志。辽东在她们眼中是很大,但在郭大靖看来,却只是他起飞的一块基石。

所以,辽阳、沉阳都不是他将要建宅开府的地方,大连和旅顺,才是他已经定下的住所。

当然,向北拓展疆域,打击虎墩兔,还需要他坐镇指挥,但也是争取在五年之内要解决的问题。

五年,郭大靖会尽全力把东江水师打造成能够争霸海上的强大舰队。或许,五年还不够。

辽阔无边的海洋,财富遍地的海外土地,才是郭大靖的目标。而走向海洋,也是华夏崛起,并屹立于世界之巅的必经之路。

对于这些,阿秀和藤野英,甚至所有人,都不会理解。在追求梦想的路上,郭大靖可以说是孤独的。

而现在,他的第一个目标行将实现。或者说,已经实现。

部队在迅速地前进,已经是尽量轻装,但佛朗机、迫击炮,还携带了上百门。弹药看似不多,可郭大靖的空间内,却还有相当的数量,足够打两场大仗。

马蹄笃笃,秋风拂面,数万大军如洪流般的滚滚向前,豪情壮志在心中油然而生。

“盔甲的防护有所减弱,这虽然有些冒险,但应该是大势所趋,提前适应,影响也不算大。”

郭大靖最终也没敢让部队全部轻装,毕竟建虏的箭失在杀伤力上也不可轻视,而火枪的性能和威力,还无法达到最强的效果。

历史上,当火枪的威力提高到一定程度,盔甲的防护可有可无的时候,才是盔甲最终被淘汰的主要原因。

现在,数万大军只有三分之一是携带全部盔甲,打起仗来,他们自然是中坚力量。另外的部队则作为补充,或者执行其他任务。

对于仓惶而逃的建虏,郭大靖认为,他们肯定不会全力迎战,路上设置阻击,也不会有太强的力量。

“不知道飞骑团能否灵活机动,在判断出建虏动向后,迅速改变策略,南下加入战团。”

郭大靖手中的马鞭轻轻抽打着马靴,思索着这种可能性,有些期待。

飞骑团的深入奇袭,能够大量杀伤建虏的有生力量,摧毁其粮草物资。同时,也加快了平辽的进程。

这是有利的方面,不利的则是因为通讯的原因,难以根据战局的变化,作出最快最合理的反应。

就象现在,建虏改道退入建州,如果飞骑团能够获悉这个情报,急速南下追杀,效果会比步兵衔尾追击,更加厉害。

遥控指挥是不可能的,现在就看刘兴祚、刘奇士等人,能不能迅速地分析判断出建虏的行动,采取最为有利的战术了。

“郭帅。”方正化见郭大靖半晌无言,似乎心事重重的样子,找了个空子,开口说道:“平定辽东已经毫无疑问,至于战果大小,倒不必太过在意。”

郭大靖从思绪中缓醒过来,对方公公的宽慰只是澹澹一笑,说道:“本帅不是纠结于战果,而是在想辽东如何能够尽快重建。”

方正化点了点头,说道:“朝廷的支持是肯定的,郭帅大可放心。只不过,朝廷的困难,也要郭帅体谅一二。”

支持也只是限于政策方面,要拿出巨量的钱粮肯定不可能。这一点,方正化也是心知肚明。

郭大靖暗自翻了下眼睛,对于穷得叮当响的崇祯,实在是已经看得透透。

之前能大出血地给予东江镇钱粮物资,只是相信了东江镇三年平辽的承诺。虽然东江镇提前完成了任务,依着崇祯的性子,肯定不会再多给的。

现在,大明的外患基本解除了,但内忧却愈演愈烈。想要平息民乱,需要的钱粮不在少数,且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任务。

显然,方正化应该接到了崇祯的指示,平辽之后对东江镇这边的投入,肯定是越少越好。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本帅自然知道朝廷的困难,既要剿灭民乱,又要赈灾安民,财政不敷可能会持续数年,乃至十数年。”

“但东江镇要卫护辽东,继续打击残余建虏,还有不恭顺朝廷的草原诸部,没有六七万人马,是难以完成这些任务的。”

裁军是肯定的,但六七万的兵力,也是必要的。至少,在平辽之后的前几年,是需要如此数量的人马。

朝廷的意思也很明确,希望东江镇的兵力不超过五万,这已经是朝廷所能供应粮饷的极限。

方正化面露难色,他是在执行皇帝的意旨,但这还需要东江镇的配合。

“郭帅要对残余建虏除恶务尽,还要解决插部的威胁,自然是需要相当数量的人马。”

方正化委婉地说道:“但还是不要操之过急,先保辽东安靖,重建恢复几年为主要。”

能拖就拖,辽东已经平定,从崇祯到朝臣,并不希望东江镇连续用兵,开疆拓土,能维持现状就已经相当满意了。

郭大靖垂下眼帘,似乎在沉思。好半晌,在方正化忐忑的等待中,他开口说道:“俗话说:趁热打铁。建虏残余若是得以喘息,要彻底剿灭,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停顿了一下,他稍微缓和了语气,说道:“如果朝廷实在有困难,那东江镇只能是自己多想办法。到时候,希望朝廷能在其他地方提供方便。”

方正化稍微松了口气,说道:“只要不违反朝廷法制,郭帅可上奏朝廷。万岁英明,自会酌情处置。”

只要不涉及到钱粮,崇祯肯定会同意的。

郭大靖微笑颌首,也不准备提出太过分的要求,但对将来发展有利的,他还是要努力争取。

比如,除了旅顺、大连这两座港口,他还要在天津、秦皇岛建立更大的专属码头,甚至能少量驻兵。

而在山东,除了登来外,还有青岛,也要争取成为东江水师的专属军用港。

陆军向北开疆拓土,水师向南发展基业,这是郭大靖既定的目标。至于钱粮,不能指望朝廷,那就自力更生,自己筹措采购。

辽东有着辽阔而肥沃的黑土地,再加上持续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早熟耐寒的作物,在粮食方面,郭大靖对自给自足还是很有信心。

打造战舰、添置火炮、扩充水师,投入巨大,才是需要郭大靖长袖善舞、努力经营,才能够筹措到足够的资金。

“平定辽东,郭帅居功至伟,万岁不吝封赏,封妻荫子也只是平常。”方正化心情好了起来,给郭大靖了些许暗示。

阿秀已经得了诰命,难道还能给藤野英再捞一个?郭大靖有些狐疑,但觉得这也不错,能让藤野英心愿满足。

“了却君王天下事,乃是我等武将的理想,万岁赏罚分明,本帅也定然忠心效力。”郭大靖向某个方向胡乱拱了拱手。

不管怎么样,先表忠心,嘴上要说好话。至于郭大靖的腹诽,以及要谋朝篡位的野心,自然是压在心底。

要大展拳脚,要振兴华夏,就要掌握更大的权力。在封建社会,还有什么比皇帝更大呢?

作为穿越者中的一员,郭大靖自然也有穿越者的心结,那就是要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除了爬上权力的顶端,似乎没有别的办法能让他安心。

前方传来的枪炮声,打断了两人的谈话。很快,就有哨骑赶来汇报,有千余敌人占据有利地形阻击,前锋已与敌展开交战。

郭大靖点了点头,并不觉得如何意外。建虏有断后部队,虽然不多,但这种节节阻击,迟延追兵的脚步,却是最常用的战术。

“步兵在速度上是最大的弱点,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郭大靖并不担心前方的作战,但还是发出了无奈的慨叹。

建虏是骑兵,想打就打,想跑就跑,不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步兵想要追及,却是很困难的事情。

如果建虏不是全体逃窜,还携带了大量的物资,郭大靖根本不会率步兵追杀。

即便如此,每一次阻击,每一次战斗,建虏也要付出死伤。换而言之,东江军的追击,也会取得一定的战果。

如果不加追击,建虏从容退出辽东,不再损失有生力量,这恐怕是他们最希望的。

枪声愈发密集,炮声也轰鸣震耳,特战营以三千之众,向着建虏踞守的阵地发起了勐烈进攻。

一千建虏拼命抵抗,先用弓箭还击,又与对手近战肉搏。在激战了半个多时辰,伤亡过半后,才被迫退出阵地,骑上战马疾驰而去。

冯西建调整行进队列,前锋换成了生力军,以车炮为先,沿着大路继续前进。

郭大靖也做出了布置,刘兴治率左协人马,轻装疾进,沿小路疾速穿插,直奔抚顺。

………………

一眼望不到边的船只,张开风帆,逆流而上,噼开了波浪,斩碎了粼粼波光,行驶在久未有船只航运的浑河上。

毛承禄举着望远镜,瞭望着沿岸的情况,脸上的神情严肃,紧紧抿着嘴角。

尽管行船的速度比陆路要快不少,但提前一天多撤退的建虏,还未被追及。

离抚顺已经不是太远,毛承禄在思索着,是否直接越过抚顺,另选合适的地点登陆作战。

“有数百建虏沿河跟进,监视着我军动向。”张焘走过来,提醒道:“这应该是建虏的断后人马,再往前可能会有大队建虏随行,阻止我军登陆截击。”

刘兴治放下望远镜,缓缓说道:“不管建虏如何布置,我部已给其造成了威胁,迫使其分兵。有登陆作战的机会,我军不放过;没有的话,也不必勉强。”

张焘笑着点头,说道:“能看得开就行,建虏就算能逃出辽东,也不过是丧家之犬,不足为患了。”

刘兴治经此宽慰,心胸为之一畅,呵呵笑道:“走浑河水路,能直入建州,建虏想要摆脱我军,就要一直提心吊胆。数百里的路程,我就不信没有机会。”

张焘倒是无所谓,说道:“如果随行的建虏兵力不多,且比较孤立的话,强行登陆作战,我军也有胜算。”

水师载运的士兵有一万四千多,再加上水船炮船的火力掩护,一万左右的建虏也能战而胜之。

尽量拉开随行的建虏与大队行进的后金人马的距离,对于作战是相当有利的。张焘的意思,刘兴治一下子就明白了。

“在抚顺和萨尔浒之间,应该比较合适。”刘兴治微笑着说道:“当然,还要看敌我两方的速度。”

张焘耸了耸肩膀,说道:“对于河道的情况,还是不够了解。现在的速度,应该是最快了。”

刘兴治点了点头,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尽力就好了。”

对于浑河水道的情况,没有办法提前勘测侦察,只能是由先导船在前探路。这确实影响了船只航行的速度。

再次举起望远镜,刘兴治瞭望着岸上的建虏骑兵,微微眯起了眼睛。

………………

铁岭卫城,四门紧闭,城上的守军紧张而恐惧地望着城外纵横的铁骑。远方,烟火升腾,村镇正在遭到飞骑的肆虐。

“城内的建虏不多,连平民都上城助战防御了。”刘奇士纵马赶到刘兴祚面前,说道:“我军要攻城的话,肯定能拿下。”

刘兴祚摇了摇头,说道:“还是不要浪费时间,只在周边烧杀抢掠。”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从这两天的情况看,建虏已经闻风而逃,斩获不大啊!”

刘奇士说道:“从时间上看,沉阳的建虏要打开退路,也差不多赶来了。迟迟不出现的话,应该是改走抚顺,往建州败退。”

刘兴祚微微颌首,说道:“某也是这样猜测,尽管还不能十分确定。我军应该作出调整,南下迎战建虏。建虏若是改道败退,我军就追杀过去。”

刘奇士咧开大嘴,笑着说道:“如此甚好。咱们飞骑团就应该打硬仗,光杀些建虏的部众,实在是牛刀宰鸡,大材小用。”

刘兴祚露出笑容,说道:“那好。咱们就南下,与建虏打两场硬仗,多砍些奴酋的狗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