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五百七十二章 报应不爽

逆天换明 第五百七十二章 报应不爽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19 08:54:07 来源:笔趣阁

“奴才以为,敌人没有全力北进,一是有辽阳牵制;二来,可能是想诱我军前去决战。”苏克萨哈躬身奏道:“三万人马只是先锋,后面还有伏兵。”阑

多尔衮轻轻颌首,缓缓说道:“从敌人的总兵力上,三万人马确实不应该是他们能够调动的全部。”

他心里很清楚,这是敌人故意为之。兵力太多,担心他们直接北撤;兵力太少,又怕遭到围攻。

三万人就卡在中间,建虏调动全部人马,有战而胜之的希望,但损失惨重是肯定的。可阻击的人马少了,敌人再有六十余里,就推到了沈阳。

当然,沈阳还有一道屏障,那就是浑河。可东江军有水师,多尔衮并没有太大的信心,能够阻止敌人渡河登陆。

真是难受的感觉,多尔衮心中暗自叹惜,也觉得悲哀。

敌人稳扎稳扎地推进,让他无计可施。打吧,不敢全押上;不打吧,敌人步步紧逼,眼看就要打到家门口了。

辽阳城到底能不能守住,能守多久?多尔衮都有些焦躁起来,这是他判断进退的依据,也是说服所有部众大规模北撤的理由。阑

可结果迟迟不出,他就只能这么被动地等着。虽然已经提前做了很多准备,但这还是远远不够。

如果事出仓促,撤退起来必然狼狈,混乱在所难免。敌人也是有骑兵的,穷追不舍的话,既要打仗,又要保护部众,可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屋内沉寂了片刻,多铎先开口说道:“既然有如此担心,不如先撤离沈阳的部众。不管是到抚顺,还是铁岭,总有个比较安全的所在。一旦开始全部撤退,也不至于慌手慌脚。”

苏克萨哈躬身道:“奴才附议。”

“奴才附议。”李永芳也躬身表示赞成。

形势越来越恶劣,谁也没想到东江军发展壮大到这个地步,在兵力和火力上占有极大的优势,在围攻辽阳的同时,还有余力北进沈阳。

没错,这是多尔衮等奴酋在事先所没有想到的。如果预料到这个结果,他们很可能会在辽阳驻防更多的人马,一战定胜负。阑

正是这样的失误,在东江军的优势兵力进攻下,建虏就显得人马分散,处处受制。

说白了,在辽阳留守五六万人马,应该就能试出深浅。是胜是败,一把定输赢。

现在倒好,辽阳既被围攻,余下的兵力也无法猛烈反击,陷入到如此尴尬的境地。

撤退的决定是做出来了,但战事如何布署,还是令多尔衮感到头痛。敌人的招数还未全出,作为最后的预备力量,阿济格的三万人马如何行动?

“让阿济格抽调一万人马,增援虎皮驿吧!”多尔衮甚是无奈地说道:“再坚持几天,看战局如何发展再说。”

多铎说道:“汗王此策甚是稳妥。既阻击敌人,又防备敌人从它路袭攻。两万对三万,又有城墙可倚,敌人别想轻易攻破。”

苏克萨哈张了张嘴,却没有说话。阑

在这种形势下,这个折衷的方案,或许是最佳的选择。既不让敌人长驱直进,又保留了预备队,可应付突然的变化。

可敌人再增兵怎么办?现在是三万,增加到四万,甚至是五万,难道还从预备队里抽调?

这好象中了敌人的诡计,与敌人展开了消耗战,直至将最后一个士兵也派上去拼杀。

不对,汗王应该不会这么做,苏克萨哈忽然有些明白了。

敌人增兵的数量,就意味着辽阳城的得失。辽阳不破,敌人还能够调动三万左右的兵力;辽阳攻破,敌人便可倾力来攻。

暂时守住沈阳的南大门,等待战局的进一步明朗。整个作战计划的目的没有变,还是以辽阳城作为进退的标志。

只不过,多坚守一天,就会多一些伤亡。苏克萨哈暗自叹了口气,这应该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吧!阑

战局如此被动,原因有好几个。而要解决问题,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建虏的实力不允许,东江军也没给他们机会。

面对火力强大的数万人马,建虏想围攻,也有自知之明。何况,从情报上看,这一路东江军非常谨慎稳健,行进和安营立寨毫无破绽。

经过数次惨败,建虏对于攻打东江军的步兵战阵,已经有了心理阴影。以车炮为先,火枪在后的推进方式,也让建虏没有可趁之机。

李永芳躬身道:“汗王英明。敌人的水师还未发动,留有预备人马,非常重要。”

多尔衮摆了摆手,沉声道:“那就抓紧布置吧,形势危如累卵,你们想必也清楚得很。”

谁也不是傻子,岂能不明白大金风雨飘摇,甚至有覆灭之危。可面对强大的东江军,除了硬拼对耗,他们又拿不出别的办法。

………………阑

战机瞬息万变,奴酋们矛盾的心理,犹豫迟疑的态度,最终将他们推进了万丈深渊。

时间是最重要的,不管是水师的发动,还是骑兵团的直插敌后。

当郭大靖指挥部队在虎皮驿布置攻城行动时,将近三万的飞骑团已经杀入了敌区纵深,掀起了一片腥风血雨。

抚顺城,烟火正盛,离得很远,也能看到冒起的滚滚黑烟。城内到处都是死尸,污血染了地面,空气中弥漫着皮肉烧焦的臭味。

只有不到五百人的守军,甚至有两百多是汉兵,被刘奇士所率领的化装前锋所迷惑欺骗,直到杀进城中,才发现竟然是敌人。

战斗算不上激烈,前锋控制住城门,大队汹涌而入,很快就全歼守军,并展开了屠戮烧杀。

刘兴祚站在城头上,望着被烈火浓烟所笼罩的城池,面无表情,只是微抿的嘴角,似乎是在冷笑。阑

天理昭昭,报应不爽。曾几何时,在建虏征战辽东的过程中,屠城并不少见。

面对几十万、上百万的辽人,为了稳定后金的统治,老奴的处理办法就是一个字“杀”。

愚蠢而残暴的方式,使得辽人恨之入骨,在投奔东江军后,只剩下一个念头,那就是报仇雪恨。

尽管东江军的装备简陋,吃不饱穿不暖,却在白山黑水间不断地袭击建虏,使其疲于奔命,防不胜防。

精神意志是决定性的,面对凶悍的建虏,东江军虽然屡战屡败,但却并没有畏敌如虎。

“禀将军。”一个士兵急跑上来,躬身施礼,报告道:“刘将军率前锋已经出发。”

刘兴祚点了点头,说道:“通知各部,马上整队,准备出发。”阑

补充了部分粮草物资后,抚顺城内的粮仓、武库已经被付之一炬,人也砍杀了很多。尽管还有漏网躲藏的,刘兴祚却不准备耽误时间。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烧杀抢掠破坏,将建虏后方砸得稀巴烂。除了尽量消灭建虏的有生力量,还要摧毁建虏北窜时的粮草物资。

从沈阳到辽东边墙外,每处城镇都会成为建虏的物资中断补给站。大批军民需要的粮草物资可不是小数,但却不可能携带太多。

正因如此,骑兵团的烧杀破坏,将使建虏北撤变得困难重重。虽然远不能形成无人区,可就地补给的计划就有大半不可能做到。

刘兴祚下了城墙,两万多骑兵已经在城外列队,号令一下,如同沙尘暴滚滚向北而去。

………………

时间并不一定卡得极准,在缺乏即时通讯的古代,一两天的误差,基本上就算是没有了。阑

因为来回送信传信,差不多也是这个时间。

当尚可喜的中协、孔有德的后协、朝鲜义军由辽阳赶到虎皮驿时,已经是两天之后。

除去伤亡,这支生力军有两万多人,使得郭大靖手中有了五万人马。

何可纲的新编协在鞍山堡、辽阳城的两次作战中,伤亡较大,留在辽阳暂时休整。

经过了一夜的休息,将士们的疲劳得以缓解,坑道爆破的准备工作也已完成,今天便是一举破城的时候。

秋高气爽的天气,行将到来的胜利,使得包括郭大靖在内的将领们,都是精神状态极好。

“今天是破城的日子,作战计划已经布置好,由特战营和左协主攻,右协作为预备队。”阑

郭大靖面容和熙,微笑着看着手下的战将,缓缓说道:“另外三支部队观战,再休息一天。”

孔有德张嘴想要请缨,但看到别人都没说话,又咽了回去。

这应该是已经安排好的,使各支部队都有攻城的实战经验。等推进到沈阳城下时,郭大靖便可以如臂使指。

每支部队的综合战力都差不多,都是精兵强将,这是郭大靖的目的,也是他的建军宗旨。

而在他的心目中,战力最强的应该是左协和特战营。骑兵和步兵,他不作比较。

左协几乎就是他的原班人马,从广鹿岛开始,按照他的理念和规划,一步一步打造出来,并在实战中不断淬炼。

特战营则是优中选优,各部队的精锐集中在一起,光是个人的战斗素质,就高出其他部队一筹。阑

“也不是光站着看热闹。”郭大靖继续说道:“我军主攻南城,东西两翼的安全,就由你们来防卫,你们还要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

建虏的增兵已经赶到,但郭大靖已经动用了近三万人马。别说守军只有万余,就是再多一倍,也不会影响他的作战布署。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什么战策计谋都是白扯。

援军赶到,不仅是兵力增加,火炮更是超过了两百多门。在这个时代,成百门火炮的威势,那是惊天动地、威势惊人。

何况,现在的世界上,还没有哪支军队象东江军这般,装备着领先上百年的武器。

胜利是勿庸置疑的,建虏并不明白这个道理,那就是“世界变了”。怎么打都是输,这是早已注定的结局。能跑多远跑多远,也是他们唯一正确的选择。

其实,必定覆灭的结局,在郭大靖成长起来之后,就已经注定。也就是说,在数年前,建虏的命运已经难以更改,不过是时间早晚罢了。阑

坑道爆破使城墙不再能够阻挡东江军的前进,两万建虏损失过半是肯定的。又能干掉万余建虏,郭大靖知道,以后的仗会越来越好打。

没人了,建虏最大的弱点,始终被郭大靖所拿捏,并且不断加以撕裂扩大。

虎皮驿是座小城,又有东江军的火炮轰击,建虏不会全部守在城里。一旦城墙被突破,敌我双方可能就是分批入城并展开厮杀。

“爆破点有三个,攻城部队冲入城内后,不要急于深入冲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建虏有大量的预备人马,应该是在北门外集结待命,准备分批入城,也就是添油战术。

“炮兵跟进要及时,特别要在南面未塌的城墙上架设火炮,轰击全城,为步兵提供炮火支援。”

虽然以严整的战阵,并辅以火炮火枪,东江军的步兵并不惧怕建虏骑兵。但舍马步战的建虏,显然还是更好对付一些。阑

破城之后的打法与辽阳城差不多,不急于深入穿插、迂回分割,就是倚仗火力,步步推进。

这样的打法,可能会让建虏不断投入战斗,更多地杀伤杀死他们。

郭大靖现在根本不怕与建虏拉开架势地作战,却担心他们一溜烟地跑了。

“飞骑团的迂回穿插,应该还没有惊动沈阳的建虏,或者是还有深入敌后的路上。”郭大靖甩开了思绪,继续布置着攻城。

此时,鄂勒布和兰泰,再加上率领援军赶来的奴酋雅思哈,正在城头上瞭望,商议着如何能够守住虎皮驿。

“敌人又开来了两万多人马。”兰泰脸色凝重,缓缓说道:“辽阳城也不知道怎样了,能够牵制的敌人并不多。可能——”

鄂勒布看了兰泰一眼,摇头道:“辽阳城肯定还在我军手中,否则,开来的就不会仅仅是两万敌人了。”阑

雅思哈伸手指了指城外,说道:“敌人已经列阵,看来是准备进攻了。辽阳城怎样,咱们先不去管,当务之急是抵挡敌人,守住虎皮驿。”

兰泰望着城外正在列阵的敌人,眯了下眼睛。敌人要大举进攻,已经不用置疑,他却并没有什么新奇的战术打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