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五百六十一章 两帅相聚

逆天换明 第五百六十一章 两帅相聚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19 08:54:07 来源:笔趣阁

建虏叛明,辽东沦陷,一大半的责任要由朝廷承担,特别是把持朝政的文官集团。

党争倾轧,以文制武,不恤百姓,弊端早已显现。这帮家伙却还不以为鉴,依旧和皇帝一起,带着大明向衰亡的深渊狂奔。

可惜,现在东江镇不仅有毛文龙,更有郭大靖。

他绝不允许文官的脏手伸向辽东,绝不会把刚刚要享受安乐太平的辽人,再推给无能腐朽的朝廷和官僚。

这是无数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才夺回来的土地,是留给辽人安居乐业的,不是给朝廷横征暴敛,官员剥削生财的。

正因为有这样的底气和原则,郭大靖并不太关心朝廷的想法,以及文官集团的暗中阴谋。

没有实力作后盾,什么阴谋诡计都是空谈。忠君效死,大义名份,约束不了郭大靖,自然也懒得理会那些宵小伎俩。

毛文龙的到来,使得围城部队又是一阵欢腾。帅旗所至之处,将士们挥舞旗帜,呐喊欢呼,令守城的建虏也为之胆战心惊。

受到如此的拥戴,毛文龙心中喜悦激动,在郭大靖的陪同下,巡视辽阳城一圈,回到营帐后,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

“大帅不至辽阳,军心士气不能如此高涨。”郭大靖端上茶水,笑着恭维道:“辽阳城一鼓而破,已无问题。”

毛文龙斜了郭大靖一眼,笑骂道:“少拍马屁。本帅是来捡功劳的,可不想费心劳神地辛苦。”

郭大靖呵呵笑着,赶忙把攻城的详细计划呈上,说道:“还请毛帅审阅斧正。”

毛文龙接过也不看,伸手拍了拍,说道:“就按此施行吧,晚上有时间再看。”

攻城计划很详细,大到坑道爆破的时间,细到攻入城中的各部队的顺序,都已经制定规划。

而且,郭大靖已经事先与攻城部队认真仔细地商议过,各部都在抓紧准备,只等后日总攻破城。

毛文龙看似不经心,其实表现出的却是对郭大靖的信任。也象他开玩笑所说,他就是来坐镇捡功劳的,用不着他再指手划脚。

伸手示意郭大靖坐下,毛文龙喝着茶水,缓缓地问道:“明日便要渡河北上,两协人马是不是少了点?再等上一日,攻破辽阳再增加兵力,也不算迟吧?”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说道:“根据最新情报,建虏在北岸留守的人马不多,渡河登陆并不困难。况且,末将率军也不过于深入,北进三四十里,再等待援军。”

毛文龙点了点头,说道:“这样还算稳妥。建虏收缩兵力,可能还有它图。就这么狼狈北窜,肯定是不甘心的。”

郭大靖笑了笑,说道:“不外乎是想重演萨尔浒之战,集中兵力击破我某一路人马。待我主力集结,看他们如此抵挡?”

毛文龙轻捋胡须,甚是赞赏地看着郭大靖,说道:“三万精骑直插敌后,虽有冒险之嫌,却能一举奠定胜局,堪称妙棋。”

郭大靖谦逊道:“建虏以为末将一向胆小谨慎,不敢行险。末将也不过是偶尔大胆一回,胜败如何,尚未可知。”

“不然。”毛文龙摆了摆手,说道:“建虏尚未放弃沉阳,兵力集中于此。直插敌后,批亢捣虚,正击其要害。”

郭大靖澹澹地笑着,说道:“建虏便如同赌徒,已经输得倾家荡产,却还要靠手里那点筹码翻本赢钱。等到输得精光,也只剩下饿死一途了。”

“建虏的犹豫,正是我军的大胜之机。”毛文龙的目光转向了桌上的地图,指点着说道:“沉阳,还有往北的地盘,这可不是一点筹码。建虏怎会轻易放弃?”

停顿了一下,毛文龙笑了起来,看着郭大靖,玩笑般地问道:“如果你是多尔衮,会断然舍弃数座城池,几百里的土地?”

郭大靖耸了耸肩膀,说道:“拱手相让,当然是不甘心的,总要打一打再说。”

毛文龙呵呵笑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若有所思地说道:“大靖,你看现在的形势,是不是与广宁之战后很相似,就是敌我易地罢了。”

广宁惨败后,熊廷弼放弃了关外所有堡垒土地,一气退回了山海关。

在当时来说,是罪不可赦。可历史证明,如果大明紧守关门,不与建虏在辽东纠缠,倒不失为高明之策。

首先,不用倾尽国家财力,来供养关外的十数万大军;其次,不给建虏继续抢掠自肥的机会。生产力低下的后金,用不了几年,就会陷入物资贵乏的窘境。

但历史上的悲剧,就是从大修关宁锦防线开始。不仅耗尽了国家的财力,更耗尽了大明的可战之兵。

当然,更高明的策略是放弃辽西,而扶持东江镇。哪怕只是对建虏的袭扰,也能把建虏困在辽东,坐吃山空。

如果不是郭大靖借着先知先觉,以及后世的科技,东江镇断然不会有现在的实力,建虏更加会成为大明的心腹之患。

对于毛文龙的比方,郭大靖想了想,说道:“确有相似之处。如果建虏有那个魄力,全部北迁,只留下空无一人的城池和破坏殆尽的耕地,我军也不可能犁庭扫穴。”

粮道太长了,这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就算有水路运输,可冬季将至,河流冰封,后勤困难相当大。

而且,占领的城池要留兵,各处要地得防守,等东江军打到辽东边墙时,兵力已经被占用了不少。

最主要的问题,还在于建虏是主动撤退,还未受大的损失。虽然正面交战还不敌东江军,可东江军也要提防小心,不敢轻敌冒进。

“建虏没那个魄力,或者说,他们本来是穷光蛋,好不容易发了点财,怎么能吐出去?”

毛文龙冷笑摇头,说道:“况且,多尔衮的威望不够,就算有心,却也无力。”

郭大靖笑着连连点头,说道:“还是大帅说得透彻,比喻得形象。建虏初叛明时,光脚不怕穿鞋的,抢到的都是自己的,除了破建州,也没啥好失去的。”

“可现在却完全不同,要把住得舒服的大宅子拱手让人,去猪圈睡觉,谁也接受不了哇!”

“你这话也够损的。”毛文龙哈哈大笑,说道:“不管是猪圈狗窝,建虏都得去。可那也是暂时的,以后连活命都难,就不用惦记睡哪啦!”

建虏的心理已经被琢磨透了,想撤又不甘心,想打又怕损失惨重,既矛盾又无奈。

就这左右为难的境地中,建虏虽已北迁民众,但却不是全部;虽然想着打上一场硬仗,以期扭转战局,可又不那么坚定不移。

到最后,就是一个似是而非的作战计划,一边准备逃,一边准备打。你说,这样岂能不令建虏军心混乱,民气涣散,未战已经先败!

郭大靖给毛文龙又续上茶水,微笑着说道:“如果能够在辽东重创建虏,保辽东两三年的太平,好好经营,是最好的结果。”

虽然东江镇的地盘不会局限于现有的辽东版图,也就是止步于辽东边墙。对北窜建虏的打击也会持续,但这还需要一个休整的时间。

说白了,一下子占据了整个辽东,如何恢复,如何经营,将是两三年之内最重要的工作。

耕地要充分开发利用,商贸要繁荣,城镇要规划重建。破坏远比建设容易,一把火造成的破坏,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重新修建。

经营辽东的同时,也是缩短军队向北推进的粮弹运输的距离,这才是犁庭扫穴,全歼建虏残余的必备条件。

一个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就要保证建虏无力进行袭扰,也就是寇边。东江军分兵边境,时时防范,其实并不是郭大靖所希望的。

毛文龙看着地图,上面已经有郭大靖的涂划,能够看出他对辽东战后的大概规划。

而且,在大战开始之前,郭大靖也与毛文龙有过商讨,基本上确定了大致的战略调整。

辽阳将成为政治中心,由陈继盛坐镇;沉阳则是军事中心,军队也主要集中在沉阳以北的地区。

还是民耕和军屯分开的原则,铁岭以北,辽东边墙以内的五十里,全部划为军屯,其余的田地,则分给百姓耕种。

除了光复的辽中、辽东、辽北地区,东江镇还要将广宁、锦州地区的蒙古诸部赶往北方,将科尔沁大草原分给他们牧放。

作为建虏最为亲密的盟友——科尔沁部,建虏既败,不可能不受到惩罚。

识时务的话,反戈一击,用建虏的人头来立功自赎,惩罚会轻一些。冥顽不灵的话,就凭他们的实力,东江军能够轻松击灭。

只不过,郭大靖也不会全用东江军的力量,为其他蒙古诸部打地盘。想要的话,那就出人出马出力,没有不劳而获的道理。

“现在有个大致计划就行。”毛文龙很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辽东平定之后的局势,还有很多不确定之处。”

苦笑了一下,毛文龙欲言又止地说道:“朝廷那边,暗流涌动啊!”

郭大靖有些鄙夷,翻了下眼睛,说道:“战事未定,朝廷诸公便要卸磨杀驴,或是要来抢果子啦?”

毛文龙嘿嘿一笑,满脸无奈的神情,说道:“那些文官,就见不得武将地位上升。说不得,又要举起以文制武的祖制大旗,对战后的辽东指手划脚啦!”

“不意外。”郭大靖澹澹地说道:“恐怕连建虏,也知道诸公的德性,盼着他们使绊子,好让咱们生出养寇自重的心思,能够手下留情,放他们一马。”

多尔衮等奴酋确实有这样的侥幸心理,认为东江军不会穷追勐打,取得一两场胜利,或是占领一两座城池后,便适可而止,以求长远。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个成语早已有之,并不是从大明朝才有的传统,或者说是劣根性。

外敌消灭之时,便是武将受制之始。功高震主者,没有几个能得善终。就算不震主,也会为人嫉妒,群起而攻之。

且不说朱八八搞死的开国功臣有多少,只说年代不太久远的。象“只愿海波平”的戚爷爷,还有因为历史改变而没有展露峥嵘的卢相升、孙传庭等名将。

可惜,如果没有郭大靖在兜底,毛文龙说不定真的会让建虏有继续苟延残喘的机会。

但现在,毛文龙已经有了退身之路,却要彻底打垮建虏,才能睡得安心。

“养冠自重的宁远伯,最后却是养虎为患,连自己的子孙后代都葬送在自己的手中。”

毛文龙轻轻摇头,说道:“对建虏必须除恶务尽,不管是多少年,都要坚持不懈,才能保辽东的长久太平。”

宁远伯便是李成梁,正是他晚年的失误,才使努尔哈赤崛起。最后,连他的儿子李如桢、李如柏都因辽东战事而死。

经历过残酷的战争,毛文龙与建虏的仇恨已经难以化解。同时,也认清了建虏的本质,不会再心存幻想。

这正是郭大靖所希望的,只有同仇敌忾,才能达到犁庭扫穴、除恶务尽的目的。在东江镇,毛文龙还是具有极高的威信,郭大靖自知还未能超越。

两人又谈论了半晌,郭大靖起身告辞,请毛文龙好好休息。

郭大靖走后,毛文龙却没有歇息,拿起攻城计划,仔细阅看起来。

虽然早有预料,郭大靖会把工作做好,不需要毛文龙多做什么。但看到详细的计划,毛文龙还是不时颌首,掩饰不住的赞赏。

“主攻在东城,城墙下将被掘空,填装大量火药,共有四处爆破点,将一举炸开辽阳城墙……”

“爆破时力求一举两得,不仅破城,还要使建虏伤亡惨重,难以及时阻遏我军攻入城中。所以,我军在进攻前不必掩饰部队的集结。”

“同时,用迫击炮轰击城墙,使建虏躲入城墙之下,在爆破时非死即伤,并陷入混乱……”

毛文龙终于看完了攻城计划,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既有如此破城手段,辽阳光复,已无悬念。

三万多建虏被全歼,应该是单次作战的最大歼敌数量。经此一役,就算不能完全平辽,建虏还有多少人马能够顽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