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四百六十八章 敢加码就跟

逆天换明 第四百六十八章 敢加码就跟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21:02:33 来源:笔趣阁

有兵力优势,但不是很明显。尽管可以通过火力的强大来弥补,但这场大战的激烈程度,众将显然都有所预料。

但没人害怕,没人畏战,这就是东江军被鼓舞起来的军心士气。

郭大靖却比其他人更加乐观一些,因为面对面的交战厮杀,就算不能达到包围歼灭的目的,也是一场拼人力的战斗。

东江镇有源源不断的人口补充,建虏却只能是越打越少。这是建虏最不愿意的战斗方式,但却不得不痛苦地承受。

“肯定会有激战,但我军是占据上风的。”郭大靖微笑着说道:“现在做好各种准备,等着建虏发动吧!”

说着,郭大靖举起酒杯,笑道:“只是不能与家人团聚过年了,可这也是军人的职责。来,共饮此杯,希望早日平辽,都能过上安乐太平的日子。”

“为早日平辽贺!”

“干杯!”

众将哄笑着举杯,都一饮而尽。**辣的酒直烧到肚中,使得人们的精神为之亢奋,气氛更加热烈。

何可纲喝着酒,与将领们说笑着,努力地融入东江镇。自己心中没有隔阂,忘记原来辽镇的身分,才是最好的办法。

“闻战而喜,东江军的状态,是辽镇万万不及的。”包括何可纲在内的原辽镇将领,对此都有深刻的感触。

主动出击,更是辽镇所不具备的战斗精神和意志。建虏不发动,还能强装镇静;一有风吹草动,便紧张恐惧,只会缩在城里,用城墙和大炮壮胆。

这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培养出来的,那是不断的实战和胜利,才累积起来的自信。

“明年春暖花开,便把辽南的战线推进到鞍山驿。”郭大靖轻晃着酒杯,靠在椅中,转头对何可纲说道:“现在离得有些远,牵制的力度不够啊!”

何可纲点了点头,说道:“如果能攻下鞍山驿,把刀子顶到建虏胸口,那就更好了。”

辽南的部队之所以没有占领建虏弃守的海州卫城,并直抵鞍山驿,主要还是时近冬季,要在被拆毁的海州卫城构筑工事,相当地费力耗时。

而且,要把兵锋直指鞍山驿,海州卫城就要成为后勤基地。运送囤积大量的粮弹物资,也要耗费很多人力和时间。

随着向纵深的挺进,补给线也在拉长,越来越考验东江镇的后勤能力。不急于占领海州卫城,也是基于节省的考虑。

但通过此战,郭大靖也认识到了对辽阳之敌的压力还不够。建虏可能会从辽阳调兵,就说明了这点。

当然,即便是增兵,建虏能够抽调出来的兵力,也很有限。同样,从盖州向秀岩增兵,路程也不远,也能够得到较为快速的增援。

郭大靖一边吃喝,一边看着众将在欢欣畅饮,一边微笑地与何可纲说着话。

如果能把建虏的主力死死地牵制在辽阳,就更有利于在辽东地区对辽沉展开包抄。

“郭帅是决意要打这一场大仗,不管建虏那边如何应对?”何可纲有些疑惑地问道:“就算建虏增兵,也在所不惜?”

郭大靖有些奇怪地看着何可纲,说道:“何将军怎会有这样的猜测?如何作战自然是要根据敌情的变化而改变,怎么会在所不惜?”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只不过,建虏能够抽调的兵力有限,本帅也有后手。趁此机会,重创建虏,使其彻底丧失主动进攻的能力,平辽也就指日可待了。”

郭大靖所说的后手,其实就是攻击点的改变。

建虏以为在连山关、凤城加强驻军防守,便能确保后路无虞,显然是低估了东江军的作战能力。

凭着目前的武器装备,东江军并不一定需要城池作为依托。在必经之路上构筑工事阵地,一样能够阻击建虏,断其后路。

比如,郭大靖就有备用方案,不去进攻凤城,或是连山关和凤城之间的城堡。

而是直接进兵辽东,把凤城以北的建虏全部挡住,再与辽东的中朝军队合力消灭东进的建虏。

这一招恐怕是建虏所预料不到的,不管建虏有多少兵力,只有被分为两段,胜利就基本握在了手中。

你要加码,郭大靖就敢跟,因为他有这个资本,有这个底气。

何可纲不再追问,在他的感觉上,郭大靖近期与他说话的时候,不再涉及辽镇,似乎把宁远的那两万人马忘记了。

对于想融入辽镇,但身上又有辽镇标记的何可纲来说,这可能是不想让他尴尬,也可能是彻底放弃的迹象。

是呀,如果不是祖大寿的拖延,这一万辽镇官兵能早到半个多月,应该能够参与到这场大战之中。

如果祖大寿看得通透,直接调两万,或是全军归并东江镇。面对兵力大幅增加的东江军,建虏恐怕都不敢发动此次东征。

一想起这些,何可纲就有些心虚。他有时也会认为这是自己胡思乱想,可终究还是摆脱不了。

…………………

院子里扫得干干净净,晚上吹落的薄薄一层雪尘,也都不留。

阿秀直起腰,四下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招呼着孙嫂收工去吃饭。

这里是藤野英的住处,已经是大腹便便的她,得到了如同珍稀动物般地细心保护。

房门吱呀一声打开,显得身体臃肿的藤野英在侍女阿巧的扶持下,走了出来。

“秀姐,这么早就打扫好了。”藤野英感激地笑了笑,说道:“你还亲自动手,不要那么辛苦啊!”

阿秀迎上去,笑着说道:“这点小活儿,就当早起锻炼了。饭都做好了,还是给你送来吃吧?”

藤野英挽起阿秀的胳膊,笑道:“自己一个人吃没胃口,今天到前厅一起吃。”

阿秀扶着藤野英,关切地叮嘱道:“那你得慢点走,雪是扫了,可还是有点滑。”

一左一右扶持着,三个女人慢慢地走向前厅,边走还边说着话。

“夫君不回来过年,想想就觉得无趣。”藤野英轻轻叹着气,说道:“连冻饺子也不让送,真是的,对家人还这么保密。”

阿秀无奈地笑了笑,说道:“总归是有大事要去做的,毛帅年纪大了,大靖这个年轻的,自然是要多受些累的。”

藤野英还是有些不高兴,算着预产期也就在正月,也不知道夫君能不能回来。

尽管已经请了最好的接生婆,可要是夫君在,自己就更能安心。

“今天就让人把灯笼挂起来,过年也要有个喜庆的样子。”阿秀岔开了话题,说道:“房屋院子也收拾干净,来人拜年,也别让人挑毛病。”

就算郭大靖不在家,拜年的人肯定是有的,象几个住得近的老乡亲,还有相熟的军官太太。

藤野英“嗯”了一声,说道:“全靠姐姐辛苦接待了,我就呆在小院里,耐不得热闹。”

“没啥辛苦的。”阿秀握着藤野英的手,说道:“夫君不在家,想必也没多少人来的。”

说着话,三人已经来到了前厅,火墙烧得暖和,阿秀又特意让藤野英坐在最舒适的地方。

一碗荷包蛋,是藤野英每天早上必须吃的。她喜欢甜的,还加了糖。

“阿英,咱们先吃。”阿秀只盛了粥,拿了包子,笑着招呼藤野英,“蓉儿放假了,估计要睡懒觉,不用等她。”

这时,李秀成走进来,已经是个小少年,还有几分文雅,先问了好,才坐下用餐。

藤野英先吃了荷包蛋,又拿起个包子,笑着说道:“看吧,一起吃饭就是香,平时可吃不下了。”

阿秀呵呵笑着,说道:“这是山东大包子的调馅,只是包得小些。要是在山东,听他们说,一个就有海碗大。”

随着各地移民的涌入,吃食的样式也多了起来,其中以山东特色的居多。郭大靖的府上便请了山东厨子,共是一家三口人。

藤野英张嘴咬了一口,仔细品着,缓缓点头,说道:“嗯,白菜猪肉馅儿的,味道不错。”

“喜欢就多吃点。”阿秀笑着说道:“除了包子,他还会做肉丁馒头。我听着,和包子也差不多。”

藤野英点了点头,眼神突然有些迷离,她想起了和郭大靖在山东游逛的经历,也想起了在山东吃的那些美食。

蓉儿揉着惺忪的睡眼走了进来,小鼻子抽哒抽哒,眼睛也逐渐亮了起来,那是闻到了肉香味的反应。

“蓉儿快来吃饭。”阿秀满脸宠溺地招呼着,“有肉包子,趁热才好吃呢!”

蓉儿赶忙在桌旁坐下,孙嫂给她盛粥拿包子,她冲着藤野英嘿嘿一笑,说道:“英姐,你也来吃早餐了。”

藤野英笑着点头,取笑道:“懒丫头,以后早起一会儿,梳洗打扮好。”

蓉儿不以为意,拿起包子就咬了一大口,嘴角都流出油,立刻被这美味征服,连连点着小脑袋。

“还是个馋丫头。”阿秀显出无奈,也调侃道:“就不能斯文点,长大了怎么嫁人哪?”

蓉儿吃得香甜,有些含湖不清地说道:“在家里怕什么,到了外面再装呗!”

藤野英吃饱了,看着蓉儿大口吃饭,笑眯眯地挺开心。

李秀成撇了撇嘴,对蓉儿的吃相儿甚为鄙夷,开口说道:“姐夫过年不回来吗?我还想托他买些书呢!”

藤野英转过头,说道:“你想买什么书,列个单子给阿巧,她会交代下去,让人从山东给你找一找。”

李秀成点头,说道:“行,我一会儿回屋就写下来。”

蓉儿又拿起了一个包子,却没有马上吃,疑惑地问道:“靖哥哥不回来过年嘛?”

阿秀苦笑了一下,说道:“他有军务处理,脱不开身,就不回来过年了。”

哦,蓉儿都起了小嘴,似乎手里的包子也不香了,抱怨道:“准备了那么多好吃的,怎么就不回来呢?都当大官儿了,还这么辛苦嘛?”

藤野英叹了口气,说道:“官儿越大,管的事儿越多。等到平定辽东,就能天天回家了。”

“是嘛?”蓉儿还是有些失望,吃包子的速度也慢了下来,闷着头不吭声了。

阿秀无奈地摇了摇头,转向藤野英,说道:“我又做了床被子,今天就差不多能做好,送到你那屋,晚上多盖点。”

藤野英摆手道:“屋里一点也不冷,被子留着姐姐盖好了。”

说着,她见阿巧已经吃完饭,便慢慢起身,说道:“秀姐,我先回屋。你不用送,这一小段路,没事儿的。”

阿秀也站起来,关切地问道:“午饭想吃什么,我让他们去做。”

“我不挑的,做啥都行。”藤野英无所谓地摆了摆手,被阿巧扶着向外走,到了门口又停下脚步,转头道:“酸菜腌好了没?”

阿秀赶忙答道:“腌好了,中午就做。”

藤野英有些不好意思,仿佛自己象个小孩子挑嘴似的,转身走了。

秀姐轻轻舒出一口气,夫君不在,可不能让阿英出什么事。她的肚中可是夫君的骨血,若是男娃,那就能给老郭家传宗接代,可马虎不得。

嗯,吃了这么长时间的中药汤子调理身体,也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阿秀特别羡慕藤野英大着肚子的样子,蕴育着小宝宝,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她下意识地摸了下肚子,脸突然有些发烫。

藤野英走向自己的小院,寒气吹在脸上,她又轻叹了一口气。

一直在想念,盼着夫君回来,喜欢他抚着隆起小腹的感觉,可这些都化成了泡影,那种失落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

凭她的聪明,以及对外界信息的分析,她知道夫君肯定是要领兵作战。尽管不知道是在哪里,还是不由得生出担心。

都是该死的建虏,什么时候能够消灭干净,过上安乐和平又舒心的日子呢?

“夫人,要不要奴婢去打听一下。”阿巧感受到了主人心情的沉郁,在旁开口问道:“应该能知道郭帅去了哪里?”

藤野英犹豫着停下脚步,过了半晌才摇了摇头。既然在书信中没有说,那就不要违逆夫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