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交锋(祝端午安康)

郭大靖已经来到了阵前,尽管之前已经反复勘测过地形地势,他还是再一次认真仔细地观察了地形地势,确定可以按照原计划展开行动。

“火炮全部就位,随时可以开始轰击。”仇震泰接到通讯兵的报告,上前转述。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先打扫下战场,壮壮士气。”

仇震泰应了一声,转身下令,派出了长枪兵和刀斧手。

上百长枪兵冲出战阵,毫不留情地击杀地上的伤兵,随后还有刀斧手,收割着建虏的人头。

“吼,吼,吼!”战阵中的将士发出整齐的呐喊,既是向远处的建虏示威,又是渲泄心中的振奋。

再也没有比这更能激励士气,振作精神的了。看着敌人的首级被挑起,听着敌人濒死的惨叫,带给战士们的不是恐惧,而是兴奋。

凶悍的建奴也不过如此,象猪狗般被杀戮,铁骑纵横的威风劲儿哪去了?

罗格阿嘴里呼喝着,却无奈地忍耐了下去。身后的骑兵队里发出阵阵骚动,很多建虏都被激怒,想要一逞凶横。

不能中计,这是敌人的激将法。罗格阿反复提醒着自己,强自冷静着愤怒的心情。

登陆之敌已经立稳阵脚,火器的威勐犀利,也令罗格阿心存忌惮。尽管听说过,但真正面对的时候,才知道对手的火力强大得超乎想象。

郭大靖看了一眼沉硕庆,发现这个小年轻脸色刷白,但还尽力装作镇静,抬头望着血腥的战场。

伸手指了指,郭大靖缓缓说道:“打扫战场的多是新兵,见见血腥,增加他们的胆气。这就是战争,残忍得令人不忍目睹。但也有比敌人更残忍,才能够战胜他们。”

沉硕庆点了点头,知道这也是一种传授。而他,就是新兵,是菜鸟。甭管自诩读过多少兵书,在军营中或许也历练过。

骑兵登岸集结还需要一段时间,郭大靖没有等待,己方阵脚已固,要为接下来的推进作准备了。

以车炮为先,重甲长枪兵在前,火枪兵在后,更有迫击炮在背后提供火力支援,郭大靖也没有更花哨的战术,就是火器开路,缓慢推进。

而后营三千多将士,将结成五个方阵,每个方阵六百人,以错落的阵形平推过去。

前二、后三,六个方阵形成两个箭头,从半岛推进到大陆,再拉开距离,每个方阵的间隔在百米左右,张开宽大的正面。

建虏无论攻击哪个方阵,都将遭到至少两面的火力打击,这还不算凌空飞来的炮弹。

方阵介于实心和空心之间,这也是郭大靖在实战中的尝试。毕竟,没经历实战的考验,他心里也没底。采取最稳妥的战法,也在情理之中。

而看似笨拙缓慢的战法,还隐藏着另一种打击方式,那就是飞骑。

太阳越升越高,已是中午时分,将士们拿出随身的干粮,饼子就咸鱼,大口地吃了起来。

建虏却是轻骑而来,既无粮也无草,在那干巴巴地与对手耗着。

“郭将军,骑兵队已经全部登岸,刘大人说两刻钟之后整顿完毕。”一个通讯兵飞马赶来报告。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告诉刘大人,我军两刻钟后向前推进,请他率队于后,伺机而动。”

通讯兵领命而去,郭大靖也传下将令,步兵们迅速收起吃食,收拾衣甲弹药,做好了出击的准备。

不到两刻钟,马蹄声轰隆,刘奇士率领千骑赶到步兵战阵之后,旗帜高高举起,在风中飘扬,显示着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前进!”仇震泰收到郭大靖的命令,战刀向前一指,喊出激昂的声音。

战鼓敲响,节奏不急不徐。步兵们踏着坚定的步伐,向前迈进。

紧密的战阵向前推进,视野是越来越宽阔,广袤的大陆呈现在眼前。

踏上江岸,步兵战阵开始向两边斜向展开。当先的两个战阵一边向前,一边缓缓拉开平行的距离,三十米、五十米、一百米。

肃杀的气氛笼罩下来,只有隆隆的鼓声在敲打着人们的胸膛。两个方阵之后,则是再次展开的三个方阵。

梅花阵?!

罗格阿微眯着眼睛,打量着前方的敌人。缓慢而坚定的推进,肃杀压抑的气息扑面而来。

敌人的意图似乎已经明显,通过岸边的宽阔地带,沿着大路推进,直抵镇江堡下。

也就是说,如果现在没有行动,就会被敌人逐渐压缩,失去了开阔地带作战的有利条件。

一旦被逼退到大路上,骑兵没有足够的回旋余地,就只能在敌人的强大火力下,步步后撤。

不行,就这么等下去,只会是越来越被动。

敌人还在源源不断地登陆,出动的人马如此之多,肯定是要攻打镇江堡,拔掉在鸭绿江江口监视皮岛的钉子。

罗格阿决心已下,还是要发挥骑兵的优势,在江岸的开阔地带与敌人纠缠厮杀。

叫过几名将领,罗格阿开始布置出击作战。

以三百人为一队,罗格阿投入四队骑兵,往来驰奔,以游射与敌人的方阵周旋。

一旦敌人的某个方阵在弓箭的打击下陷入混乱,他便率其余的几百重骑兵全力出击。

显然,在没有楯车掩护的情况下,罗格阿也不敢下马步战,或直接用骑兵发动正面冲击。

他只能寄希望于用游射的方式,用密集的箭雨先打垮一个方阵,逃兵乱跑,骑兵冲击,就有可能发生连锁反应,导致其他方阵的崩溃。

罗格阿布置完毕,将领们各回本队,交代任务,做好了出击的准备。

此时,作为前锋的两个步兵方阵已经完全展开,并向前推进了一里多地。后面的三个步兵方阵紧跟着,也展开近半。

上百门迫击炮在阵后向前移动,跟在步兵之后,准备以最快的速度发射,为袍泽提供火力支援。

号角声呜咽响起,四队建虏纵马奔出,大声嚎叫着,或直或斜,向着步兵战阵冲杀而来。

建虏出击的目标,毫不意外地是两个突出的步兵战阵。

战阵前方有厢车火炮,侧翼有重甲长枪兵,建虏不敢接近,只能用弓箭远程攻击。战阵的中间,谁都知道是火力陷阱,建虏也不会傻了吧唧地冲进去。

尽管有长枪兵,但战阵的两翼,似乎是个可供攻击的不错位置。当然,后面的三个战阵正在展开,似乎也能形成两面的火力夹击。

战鼓声重重地敲了几下,战阵停止了移动。接着,鼓声激昂起来,听得人热血贲张。

“吼,杀!”铁甲长枪兵发一声喊,半蹲下身子,长枪斜举,形成了密布的枪林。

重火枪率先发出怒吼,有经验的士兵枪口稍向上抬,以提高子弹的射程。最大射程的话,别说一百米,就是两百米也能射到。

火枪做抛物线射击,这一点都不奇怪。在线膛步枪问世之后,还有军队也这样做过。

当然,郭大靖并不提倡这种火枪射法,但也没有完全禁止。因为,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其实也是适用的。

战马在嘶鸣,人在惊呼惨叫,一朵朵血花绽放,摔倒在地的人和马,掀起一团团灰尘。

重火枪的射程,令建虏感到无奈又愤怒。他们在马上的短弓施射,最远也只百米左右;如果是下马用长弓大箭的话,能提高将近五十米。

但在杀伤力上,在最大射程和有效射程的铅弹和箭失,却是有差距的。说白了,在同等的距离下,火枪与弓箭的对射,并不落下风。

而弓箭的优势在于射速,比火枪装填射击要快很多。弱势则在于持久,要想射得远,就要用全力,几箭之后便有力竭的感觉。

四队建虏在战场上驰奔,在斜掠过步兵战阵的时候,张弓放箭,与对手的火枪火炮展开对射。

此时的罗格阿万分后悔,竟然没有携带楯车前来作战。

建虏作战时很信赖楯车,不光是步兵,骑射时也常以此做掩护。

楯车推近敌阵,建虏在楯车后纵马发失,以密集的箭雨打乱敌人的战阵,甚至能够一举击溃。

但后悔也晚了,罗格阿也知道楯车推进的速度缓慢,或许会让敌人更快地登岸列阵。

调整了方向的佛朗机炮,发出了怒吼,密集的霰…弹迎面激射,把建虏连人带马打翻在地。

轻重火枪的阵阵轰鸣,压过了火炮的巨响,白烟阵阵升腾,使得步兵战阵如同喷吐烟火的怪兽。

“报告将军,火炮已准备就绪。”传令兵看到了旗号,赶忙向注目于战场的郭大靖躬身报告。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传令,开火轰击。”

传令兵转身挥动了旗帜,给调整完毕的炮后发出了命令。

百十门迫击炮随着步兵战阵向前推进了一里多地,迅速安置布放,调整炮口、装填弹药,做好了轰击的准备。

接到旗语号令,在军官激昂的“开火”喊声中,一支支火把点燃的引线。

轰,轰,轰……

连续不断的轰鸣声中,黑压压的炮弹在步兵战阵后凌空飞起,掠过正在交战的敌我双方,狠狠地砸向了伺机而动的建虏本队。

“躲避——”望着空中飞来的炮弹,建虏军官发出惊惶恐惧的喊声。

罗格阿大吃一惊,赶忙勒马慌乱地瞎跑。他也不知道哪里安全,只是下意识地要离开原地。

仗打到现在,罗格阿和建虏还没搞清对手火炮的准确射程。遭到两轮炮击后,他们退后了两里多地,但这也并不是始终安全的距离。

这一轮炮击不同于船上的发射,参差不齐,准确率也不算太高。这不意外,炮兵更适应在陆地上的操作。

百多颗炮弹几乎是同时落地,覆盖了大片的区域,精准度也相当令人满意。

在建虏的混乱惊惶中,爆炸声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在浓重的硝烟和扬起的尘土中,人喊马嘶的混乱,建虏人马的影子模模湖湖,乱跑瞎撞。

罗格阿做梦也不会想到,他带着几百精骑没有等到发动勐击的机会,却再次遭到了噼头盖脸的炮火轰击。

旗手死了,旗帜倒了。尽管罗格阿再次幸免于难,其他建虏的伤亡也不算太大,但对战局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正在纵横奔驰、施展骑射的建虏付出了不少的伤亡,却并未使步兵战阵陷入混乱,已是灰心丧气。

本队的混乱,更使他们的心旌动摇,速度变得迟缓,动作变得犹豫。

“报告将军,飞骑请求出击。”

传令兵的再次禀报,让郭大靖收回了目光,转头向不远处望去,一千飞骑已经整装待发。

“准许飞骑出击。”郭大靖用力点了点头,似乎大哥刘奇士,以及所有飞骑都能看到他的动作。

飞骑开始发动,速度并不快,沿着步兵战阵之间的空隙,向前奔驰而去。

这是三队,郭大靖很快就看出了刘奇士要采取的战术。在左右两翼先展开突击,中队骑兵伺机而动,最终可能在步兵战阵的前方合拢。

建虏的几队骑兵都遭到了不小的伤亡,队形也有些散乱,心理更是动摇。此时发动,正符合“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兵法要义。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郭大靖也不用看身旁的二沉,知道他们肯定会专心听着,“镇守建江的建虏并不了解我军的实力,以及最新的战法。此战,败局已定。”

沉器重沉吟了一下,说道:“若是知晓呢,建虏也未必有破解之道吧?”

郭大靖抿了下嘴角,说道:“说到底,两军交战,靠的还是实力。建虏在武器装备上已经落后,就算能预防一二,也不过是多坚持些时间,或是给我军造成的损失更大一些而已。”

“郭某一向谨慎,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打无把握之仗。”

郭大靖微笑起来,补充道:“此次作战,无论是出动的兵力,还是携带的武器装备,都占据着绝对优势。最终的胜利,是十拿九稳的。”

这虽然有些吹嘘的成分,但也不算太过。刨去土营这个秘密武器,郭大靖确实是殚精竭虑,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十分周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