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二百一十三章 环境改变人

逆天换明 第二百一十三章 环境改变人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21:02:33 来源:笔趣阁

要靠自己打造的火枪装备成千上万的部队,短时间内根本做不到。可战事如火,又等不得。

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从外采购成了最快的办法。不管是西夷,还是朝鲜,都是不可或缺的供应方。

而葡人的澳门卜加劳炮厂,在当时号称“世界最好的铸炮厂”,不仅亚洲国家纷纷来采购,英、法等欧洲国家也时常光顾。

卜加劳的儿子万奴·卜加劳在内港河边新街附近的麻雀仔街,还开设了“万奴行”,专门从事军火交易。

但火炮火枪的生产制造并不全由葡人亲自来做,比如铜炮由葡人制造,铁炮和火枪则由中国人代工。

因此,很多中国工匠都学会了铸造技术,后来也使得广东成为明末冶铁铸炮的重要基地。

闽粤出精铁,林天生便和郭大靖说过,特别提到了佛山,冶铁业更是发达,质量也最优良。

郭大靖倒是想从广东或福建招募工匠,扩大军工的生产。可辽东战事激烈,南方却要安全得多,除非花费重金,否则没有多少人愿意来。

由于资金所限,郭大靖也只得放弃了从南方招募工匠,而立足于从东江镇内部挑选和培养。

时间花得长一些,但也值得。聘请的葡人技师还算尽职尽责,铸造火枪的技术也不算高精尖,学会并能仿制,并不算太困难。

当然,这其中还有郭大靖的指点,能够少走弯路,并在一些关键环节上,起到很大的作用。

毛文龙和陈继盛既然看到了火枪的优点,并要大力装备推广,这也是郭大靖所希望的。

至于钱财,哪怕毛文龙拿不出来,郭大靖也会尽其所能地予以帮助。

东江镇是一个整体,郭大靖是其中的一分子。在辽东战场上,也是郭大靖最值得信赖的友军和助力。

没有整体实力的提升,光凭郭大靖的所部,就算武装到牙齿,也不能实现他的计划和理想。

当然,郭大靖不会满足于游击的官职,更不会满足于只有几千的人马。他在付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威信和影响力。

现在已经确定他会领一协九千人马,这也不过是他实现的一个小目标而已。

哪怕东江镇三万六千的额兵,都在他的麾下,听他的号令指挥,离他的终极人生目标也还差得很远呢!

军议已定,明天开拔撤回,众将纷纷起身离去,陈继盛却把郭大靖留了下来。

一个名义上的总坐镇,一个实际上的总指挥。旅顺堡也是一样,只不过换成了毛文龙和李维鸾。

“关于金州驻军两协的事情。”陈继盛开门见山,微笑着说道:“毛帅已经决定,你和李维鸾各领一协,所要整编的部队呢,有各岛的人马,还有本部的尚可喜、李九成等将领。”

郭大靖恭敬地听着,知道陈继盛是想先听听自己的想法。

毕竟将领之间有亲有疏,甚至可能有隔阂和仇怨,不搞清楚就捏到一块儿,难免出问题。

其实,郭大靖倒不是很挑,也没和其他的将领生出什么嫌隙。

哪怕是尚可喜、孔有德等臭名昭著的汉奸,那也是历史上的事情,他现在已经看得很开。

郭大靖不是为尚可喜、孔有德等汉奸的叛明进行辩护开脱,但也认为确实事出有因。

环境改变人,郭大靖坚信这一点。不仅仅是那些历史上叛明投金的汉奸,他自己也在改变。

一个蒸蒸日上的团体,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围绕并团结在一起。颓废不堪、处事不公的氛围,也自然让人心生怨忿,离心离德。

东江镇的崩溃瓦解,原因很多,朝廷的苛待压制,皇帝的刻薄无情,毛文龙的被杀等等。

但郭大靖相信自己会营造出好的环境,不靠朝廷,不靠皇帝,用不断的胜利来鼓舞,打造出一个精诚团结、奋发向上的坚强团体。

陈继盛还在继续说着:“毛帅分派兵力时便有考虑,让众将有相处磨合的机会,也命陈某观察。”

看着郭大靖,陈继盛开口问道:“大靖,就以现下的人马组建一协,你觉得如何?”

郭大靖并没有多加考虑,便颌首同意,笑着说道:“末将觉得很好,并肩作战过,在感情和配合的默契上,都是令人满意的。”

广鹿岛及诸岛的人马,再加上尚可喜所部,组建一协,郭大靖还真的是比较满意。

而旅顺堡那边,李维鸾想必也和要留守的皮岛本部人马比较熟悉。

按照新的编制,一协分三营,每营三千;一营分三标,每标千人;标以下则是总旗、小旗、队、什……

显然,毛文龙和陈继盛搞出的编制,已经完全采取了明朝中后期的营团制。

至于标、总旗、小旗、队、什等名称,以及兵力人数,就不重要了。打个比方,同样是总兵,所领的人马就从数千到数万相差很大。

见郭大靖答应得痛快,陈继盛甚为欣慰,捋须微笑,说道:“既然任命你为一协长官,下面的将领,就全部由你来委任安排。”

“末将定禀公心,不偏不倚。”郭大靖躬身道:“请陈帅放心。”

“对你,当然放心。”陈继盛摆了摆手,说道:“好了,该说的都说完,你下去休息吧!”

郭大靖起身,再施一礼,才告退而去。

尽管把人事安排交付给了自己,但郭大靖知道,有些将领还是不要轻动,有些部队还是要在一起。

比如尚可喜,就肯定要独领一营,这也能让毛文龙和陈继盛放心。皮岛本部的将领,这点脸面还是要给的。

张攀、俞亮泰等诸岛联军,也要一营的编制。至于谁来统领,郭大靖倒希望是张攀,但也不会多管,由他们自行商议好了。

另一营的主体则将是广鹿岛的人马,将由刘兴治率领。

除了这三个步兵营外,刘兴祚和刘奇士的飞骑,郭大靖准备再增设一个骑兵营,编制暂定为一千,在年底前完成。

每协额兵九千,但对郭大靖来说,这个是没什么限制力的。要知道,广鹿岛早就超编了。

按照郭大靖的设想,三个步兵营加一个骑兵营,还要有一支直属部队由他亲自统率,至少要有两千人吧!

这样算下来,他的一协兵力就达到了初步的预期目标——一万两千人。

高级将领的安排基本确定,中下级军官和士兵,就可以在三个营比较放心地调派了。

每个营都要有轻重火枪,火枪兵就以广鹿岛的最多,分薄也是再正常不过。

反正,各营的兵种和武器配备,要按郭大靖的设计。要使每营的战力达到他的标准,战术打法也要符合他的要求,才能让郭大靖放心使用。

在这方面,郭大靖相信阻力不大。共同参与了阻击建虏,尚可喜、张攀等人也看到了广鹿岛人马的强大,火枪的犀利,岂会不羡慕,不想着也有这样的部队。

“郭将军。”迎面走来尚可喜,笑着拱手打着招呼,“广鹿岛人强马壮,令尚某好生羡慕啊!”

郭大靖拱手还礼,笑着说道:“郭某也只是在尝试新武器、新打法,既有效果,自然会推广全军,尚将军不必着急。”

尚可喜犹豫了一下,说道:“金州算是占领了,尚某想把家眷接来,郭将军以为妥当吗?”

这种明显的试探,郭大靖心中明了。既接来家眷,就要与金州共存亡,对于心有防范的郭大靖来说,倒是一件好事。

“尚将军与郭某倒是不谋而合。”郭大靖也没明讲,呵呵笑着说道:“只待金州稳定,郭某也要把家眷接来的。”

尚可喜咧嘴笑了起来,听明白郭大靖的意思了。

“旅顺堡南面的太阳沟,既临海滨,风景亦好,郭某打算建一座小城镇,安置军官家眷,一些公务机关也设将在此地。”

郭大靖说着自己的规划,显示出诚意,“等到房屋建好,尚将军便让家眷住在此地,确是很好的。”

临海靠港,如果万一出现危急情况,也方便坐船撤离。当然,这只是万一,郭大靖认为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而太平沟也确如他所描述,建起一座没有城墙的城镇,是个非常好的宜居之地。

旅顺堡虽然坚固,但还是小了些,作为屯储仓库很合适,少量人马驻守,闲杂人员还是不安排,更加地安全。

当然,金州很多地方都将建起村屯,首先是把废弃的重新修缮,以最快的速度利用起来,以便安置很快就要迁来的大量辽民百姓。

“郭将军看好的,那自然是没错。”尚可喜用力点头,没口子地答应下来,又陪郭大靖说了会儿话,才各自拱手分别。

历史上的汉奸,现实却不是历史,郭大靖有这个信心,会改变大环境。尽管戒心还有,却已经不是太过强烈。

只不过,他改变的只能是东江镇,以及辽东,却对朝廷和皇帝的影响,感到无力。

撤退的命令已经下达,尽管还保持着戒备和警惕,但根据哨探的报告,郭大靖已经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

安排好明天出发的先头部队,由刘兴治率领,郭大靖便钻进帐篷,倒头大睡起来。

连日来的劳累和疲惫,以及紧张和思虑,恐怕也只有黑甜的一觉能够更快地恢复。

…………………

同样的月色下,萨哈廉在帐篷内却是难以入睡,依然在地图上看着,思索着,担心着。

刚刚去看望了兄弟瓦克达,伤势并没有太大的起色,可也没有明显恶化的迹象,还是那句话,就看他的命硬不硬了。

刚刚也接到汇报,又有不少伤兵没捱过去,死了。

要知道,被火枪击中的伤口,按照历史上的记载是“令人作呕”的。

火枪的铅弹命中目标后,往往会制造出一个巨大的伤口,并震碎骨头、震伤内脏。

与箭矢造成的创口不同,枪伤很容易形成严重的失血,使伤者基本丧失作战能力。

即便当时不死,弹丸上的火药残渣等脏物也会污染伤口,并发生严重的感染,或者难以愈合。

再加上当时的医疗水平低下,建虏就更没有什么外科手术的救治手段,连消毒、缝合、烙铁都不会。

所以,大量的伤兵死亡,一点也不奇怪。这也是郭大靖预料到的情况,拿不到人头也能让他心中快意。

而到了今晚,建虏转道撤退已经三天了,虽然没有强有力的敌人阻击,但路上走得却并不太顺利。

开始的时候,数支袭扰部队如附骨之蛆,若即若离地紧跟不舍。路上的地雷,乱七八糟的路障,不时射来的冷箭,都令萨哈廉和后金部队不胜其烦。

每次的伤亡都不大,但胜在次数多,建虏的行进被拖延了很多的时间,预计三天肯定走完的路程,现在看起来,至少要再增加一天。

粮食还勉强够吃,不是因为带得多,而是人死得多,省下了不少。

帐篷门的毯子被挑开,索尔诺进来躬身禀报道:“贝勒爷,前锋遭到袭击,敌人数量象是不少。”

萨哈廉皱紧了眉头,他连夜派出一千部队抢占红咀堡,就是为了打通明天的道路,使得大军能够退出金州,进入复州也就基本上平安了。

但突然出现的敌人令他心中一沉,他不由得又想起了在小黑山下的惨痛进攻。如果再有一支差不多战力和兵力的敌人拦截,灭顶之灾恐怕就难以避免。

要是在两天的时间内无法突破,粮草就真的耗尽。饿着肚子打仗,还能发挥出多大的力量?

“详细说来。”萨哈廉开口问道:“战斗可激烈?前锋损失多少?”

索尔诺也有着和萨哈廉同样的担心,赶忙说道:“敌人兵力差不多有一两千,虽然也是占据有利地形,但却没有那种犀利的火枪,以弩弓居多。前锋经过激战,伤亡三四百人,却已经击败敌人,迫其逃散。”

萨哈廉却难有乐观,这可能又是敌人的诡计,逐次截击消耗,最后的阻击才会拿出全部实力。

“再增派两千人马,由你率领,马上出发,以最快的速度占领红咀堡。”萨哈廉抬头看着索尔诺,说道:“时间不能耽搁,给敌人以加固阵地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