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勘察金州

逆天换明 第一百七十九章 勘察金州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21:02:33 来源:笔趣阁

就算不滥砍乱伐,很多比较稀疏的林地也能种象黄豆、花生、绿豆等低杆类作物。还有一些中药材,也能在林地种植。

有两千万亩田地,种植高产作物的话,养活十几二十万人,也不算困难。所谓的万世不拔之基,郭大靖可以这样认为。

简单寒喧之后,郭大靖等人骑马向旅顺堡行去,边走边聊。

“金州如能收复,至少需要上万人马,才能稳固守住。”李维鸾意有所指地说道:“那就要集中数岛之兵,长驻于此。”

诸部合兵,这就涉及到指挥权的问题。如果不是毛文龙或陈继盛,肯定就要有人被提拔到至少是参将的职衔。

郭大靖装傻,笑着说道:“前几天郭某去了皮岛,毛帅和陈副帅都支持收复金州的行动。想来,他们会来亲自坐镇指挥。”

李维鸾微笑颌首,话点到为止,这么大的军事行动,确实应该由毛帅或陈副帅来坐镇。

至于以后金州的军事长官,现在也不必考虑得太多。

“去年大概是在二月下旬开始化冻。”李维鸾说道:“时间或有提早拖后,但也不会太久。”

郭大靖说道:“这些都在计划之内,咱们还是在二月中旬便完成准备。怎么打,视具体的情况而定。”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参战各部的战力,咱们也要心中有数。集结之后的大比武提议,李兄觉得如何?”

李维鸾笑着说道:“某觉得很好,对各部战力提高是个激励。都要脸儿的,谁也不想输得很难看不是。”

“就怕伤了和气。”郭大靖不无担心,沉吟着说道:“后来我又仔细考虑了一番,觉得非要排出第一第二,似乎有些不妥。”

李维鸾转头看着郭大靖,静等着他说出自己的想法。

郭大靖嘿嘿笑了两声,说道:“我想着做出几面锦旗,叫军旗也行。拿出几个项目,以营为单位进行演示,好坏都发一面。按我估计,再差也是可用之兵,分派任务时注意就是。”

“军旗上写什么呀?”李维鸾挺感兴趣,笑着问道:“不会就是一面旗帜吧?”

郭大靖说道:“不写什么字,用兽或物来表示此营擅长什么。比如猛虎营、飞豹营、磬石营、烈火营等等。”

猛虎营善攻,磬石营善守,飞豹营可能是行进如飞,烈火营作战凶猛……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李维鸾听明白了,大比武不需要决出名次,只是一次了解各部战力的演练,作战时作到心中有数。

但郭大靖还没说完,“除了以营为单位的演练,某还想另设个人奖项,发勋章赏银子,以为军中榜样。”

李维鸾击掌称赞,说道:“这样好。树立起军中典范,人人都有目标,训练就会更加努力刻苦。”

郭大靖听到赞扬,心中也甚是畅快。

后世的军中比武,什么“练精兵夺第一”、“精武尖兵”等等,想起当年,还真的让人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假如不是条件所限,郭大靖甚至要制定出更加细致的规则,并把军中比武设为经常性的活动。

说话间,已经来到了旅顺堡。看到城墙、壕沟都盖起了遮雨棚,郭大靖连连称赞。

“炮台也修筑好了,就等那二十门红夷大炮运来了。”尚可义不无期待地说道:“比宁远还要多,那旅顺堡才真是固若金汤。”

郭大靖笑着说道:“那火炮比宁远的要轻,威力也要弱一些。但要使用得当,绝对能给建虏以沉重的打击。咱们上城墙看看,我带来了炮兵,让他们再仔细勘测一下炮位。”

“对于操炮,我等都是外行。”李维鸾进到堡内,翻身下马后伸手相请,“炮位也是照图构筑,肯定有需要调整改动的地方。”

图纸是郭大靖与葡人桑托斯共同商议画出的,按照李维鸾的判断,以及旅顺堡的地理位置,炮位集中于旅顺堡北面和西面。

依据地形地势,那里最有可能是建虏的主攻方向。尽管火炮也配上了炮车,能够在城墙上移动,但到底还是有些不便。

郭大靖和李维鸾等将领登上城墙,桑托斯带着二十多炮兵骨干跟在后面,上城之后便开始巡视炮位,勘测射角和射程。

西夷原装的望远镜给了桑托斯,郭大靖现在只拿着仿制的,并把另两架笑着递给了李维鸾和尚可义,“西夷的望远镜,看远处的景物更加清晰。”

李维鸾和尚可义接过来,学着郭大靖的样子拉动镜筒。当远方的景物清晰入目,两人也不由得发出惊咦之声。

好半晌,李维鸾才放下望远镜,赞叹道:“跟着郭将军,某家是学会了太多东西,眼界也开阔了很多。没想到世上竟有如何奇物,实在是指挥打仗、侦察刺探的利器。”

郭大靖微笑颌首,说道:“确实是好东西,可惜太过昂贵。”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幸好已经能够仿制,虽然速度不快,但到明年大战的时候,某争取给军中都司或守备以上的军官都配备上。”

“那这个——”李维鸾甚是期待地晃了晃手中的望远镜,露出的神情就象是小孩子得到了爱不释手的玩具。

郭大靖呵呵一笑,说道:“这两架自然是送给李将军和尚将军的。”

尚可义放下望远镜,向着郭大靖拱手致谢,笑道:“郭将军提供的帮助太多,光是道谢,某家都觉得甚是惭愧。”

郭大靖摆了摆手,说道:“都是东江军袍泽,不必说两家话。俗话说:独木不成林。光是某一部队的装备和战力提升,也成不了事。”

李维鸾用力点头,深以为然,说道:“郭将军说得极是。”

几人在城墙上边瞭望边商谈,对于旅顺堡防御,乃至收复金州的作战计划,也越来越明晰。

“在岛上,连石头都缺。”郭大靖有些自嘲地笑了笑,说道:“到目前为止,石制炮弹打造了三百余颗,战前能达到一千的话,是最好的。”

“所以,年后郭某准备动员部分百姓,来旅顺堡,就地取材,进行打造。”

李维鸾微微颌首,说道:“旅顺堡这边也能发动士兵,现在就可以开工制造。”

“那是最好。”郭大靖笑着说道:“此次运来几门火炮,一些炮弹,便是为此而准备。”

铁料不足,难以打造太多的炮弹,石弹稍差一些,但使用效果的差距并不明显。

尚可义伸手指了指城墙上堆放的泥弹,说道:“泥制炮弹足有上千颗,使用郭将军送来的火油做过试验,效果很不错。”

哪里来的火油,就是提炼的鲸油里加入了硫磺粉和硝石粉,以及一些白糖,使其变得粘稠易燃。

这与电影中所看到的巨型抛石机抛出沥青石弹,是有不同的。但郭大靖也做过试验,效果能够接受。

什么石油、沥青,他根本没地方去搞。传统的火药纵火,对于泥弹又不太适用。

替代的办法也有,用松脂,或在泥弹上包上杂草、撒上火药。但这都比较费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为什么要用泥弹,就是要崩裂的燃烧碎片,来增强杀伤力。

至于袁督师的黑科技——棉被裹火药,什么“火星所及,无不糜烂”,郭大靖只能是嗤之以鼻。

红夷大炮在袁督师口中,还一炮“糜烂十几里”呢!

你当是集束炸炸,还是火箭炮?也就忽悠朝中那些狗屁不是的文官,还有深宫中狗屁不是的皇帝。

“既有爆炸弹,又有燃烧弹,还有最简单的砸人的石头。”郭大靖笑了起来,说道:“建虏不来是他们的幸运。来的话,李将军所率部队就要他们好看。”

李维鸾也畅快地笑着,这大半年的准备,旅顺堡真的成了难以攻克的要塞。对此,李维鸾等人的信心都是越来越足。

郭大靖也很振奋,单看这旅顺堡要塞,又是棱堡,又是战壕胸墙,还有木桩深沟。

城上有红夷火炮、抛石机,城下有轻重火枪加弓弩,炮弹就有三种,将达到上千颗……

时代变了!

当建虏来攻打旅顺堡时,他们会大吃一惊,用惨重的伤亡来明白这个道理。这里不是宁远,不是锦州,而是血火炼狱。

远处,几辆大车被马拉着,缓缓驶近。六门千斤红夷大炮压得大车咯吱作响,在冻硬的路上倒是没原来想的那般困难。

郭大靖伸手一指,笑着介绍道:“千斤红夷大炮,有效射程一里地,最远射程三里半。”

众将还真没见过红夷大炮,但却听说过。宁远大捷、宁锦大捷,据说都是依靠此炮,才击退的建虏。

尽管不知道真正的威力如何,可从郭大靖简单的描述中,已经令人振奋。一里地,已经能够覆盖城下的战壕胸墙工事。

也就是说,建虏在进攻旅顺堡时,将遭到更多一重的打击。地面、城上的交叉火力,想接近城墙都难。

李维鸾望着越来越近的大炮,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心中说不出的畅快。

“这便是红夷大炮。”尚可义低声自言自语,情不自禁地举起望远镜瞭望,想尽早地看个仔细。

郭大靖说道:“此炮威力不俗,但却笨重,射速也慢,守城最为合适。野战嘛,并无大用。”

“攻城也可。”李维鸾说道:“听说施放起来如雷霆,既壮军威,又寒敌胆。”

郭大靖点了点头,确实有声光效果,吓唬人很厉害。

“毛帅已经同意抽调军中佛朗机火炮前来助战。”郭大靖又说了个好消息,“至少三十门。但某觉得,未必要都集中于旅顺堡。”

李维鸾知道收复金州的几个作战计划,听郭大靖这么说,便知道他要佛朗机火炮用于抄袭建虏后路的作战。

而东江军中的佛朗机火炮,他也是了解其性能的。在旅顺堡就有几门,还有老式的碗口炮,对于整个要塞的防御,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毛帅能抽调多少援军助战?”李维鸾开口问道:“本部那边,五六千的机动兵力,还是有的。”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说道:“水师没有问题,毛帅已经同意。至于陆上人马,和你说的差不多,至少五六千,多的话也有可能。”

“应该够了。”李维鸾已经不知多少次估算过,五六千应该是最基本的,他也没什么不满。

大炮被拉到了堡门,黑洞洞的炮口斜指着,慢慢隐没于堡门之内,从众人的视野中暂时消失。

……………………

南关,是半岛最狭窄的地方,十余里长,两侧是海。

袁可立还任登莱巡抚时,便上奏朝廷要在南关挑断其地,引海水以自固,需挑浚费用十万两左右。

只可惜朝廷还未批准,袁可立便去职,此议便再无人提起。

郭大靖在起初的设想中,也是准备在南关这里构筑防线,将大半的金州隔离;或是掘出深壕阔沟,灌入海水以稳固防御。

但随着对作战形势,以及敌我双方实力的了解和判断,他在逐渐地改变看法,认为这样的布置并不足以建成不拔之基,甚至是有些被动保守。

没有反击的防守,就等于是守死。

在南关建立防线,确实应该。但要是把全部希望和胜算都押在这里,显然是不够的。

要知道,建成基地后,是要移民屯垦的。

一旦防线被攻破,旅顺堡或能保住,可百姓们怎么办,仓促之间能撤走多少,屯垦的成果呢,是不是也毁于一旦?

且不管是构筑防线,还是挑断引水,都要面对一个危险,那就是冬季。

小冰河期的寒冷,足以使人工河流结冰,沿海也是一样。建虏蹈冰攻袭或绕过防线,都是要严加防范的。

也就是说,掘壕灌水并不足以形成阻隔的障碍,还不如旅顺堡城下的壕沟和木桩阵。

对此,郭大靖认为必须把支撑点向前延伸,在南关防线以北,构筑起数座防御设施,层层截击,并增加建虏蹈冰绕袭的困难。

从沿岸海面结冰上绕过一道防线容易,可能只需走几里或是十几里。要绕过一个地区呢,地区越大,要绕的距离就越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