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一百四十九章 朝鲜义友,再出征

逆天换明 第一百四十九章 朝鲜义友,再出征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21:02:33 来源:笔趣阁

郭大靖并不知道妻子想得挺多,他也看到了阿巧的神色,不免心中触动。

辽民百姓啊,失去了故土家园,只能蜗居海岛,艰难求存。可朝廷并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或者说根本不关心他们的死活。

何止是辽民百姓,全天下的百姓,对于朝廷来说,活得多苦,死了多少,都不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事情。

一岛,数岛,一镇,辽东……

郭大靖虽然决意改变历史,改变以百万计汉家百姓的命运,但也只能是一步一步地来。

现在,他只能做到一个广鹿岛的改变,还不是特别稳固。但看到岛上军民的生活有所起色,也令他感到欣慰。

“等我回来,用辣椒做菜,请你们吃。”郭大靖转头看着长得很好的辣椒,笑着活跃着气氛。

藤野英呵呵笑着,盯着绿叶掩映中的红色的西红柿,显得对此更有兴趣。

院中的辣椒和西红柿是小意思,大规模种植的土豆和黑麦,长势良好,才令郭大靖感到高兴。

朝廷和袁督师对东江镇卡脖子的时候,尽管能想方设法从东南购粮,但自力更生的产出,依然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是各岛全部种植,再加上多半个金州,应该能够渡过难关。

等到秋收后,产量有了具体的数据,才能够令人信服,也才有足够的种子,明年更大规模的种植才有条件。

崇祯啊崇祯,还有朝堂上的混蛋文官,最后别赶尽杀色,逼老子到京城去搬运啊!

郭大靖觉得搬运是个好词儿,比偷文雅多了。微抿起嘴角,他不禁露出了快意的笑容。

…………………

火枪,尽管西夷所用的要先进一些。但对于大明,乃至朝鲜,要仿造的话,并不存在太大的技术困难。

只不过,因为作战思想和需求的不同,并不容易接受别家的武器和制式罢了。

当然,制造的工艺水平,以及工匠的认真程度,决定了火枪的性能,以及耐用的程度。

比如大明,主要制造鸟铳,口径小、枪管长,射程较远,但对于重甲建虏的杀伤力远远不够。

况且,匠户制的弊端,以及官员的层层克扣,便得大明官营作坊造出来的火枪质量差劲,不受大明将士的欢迎。

反倒是三眼铳,因为粗厚耐用,安全性高,而成为大明军队中装备最多的火器。

三眼铳就是火门枪的一类,射程和杀伤力都不敢恭维,已经是相当落后,甚至是早该淘汰的火器。

郭大靖在援朝作战时,便有意地搜刮朝鲜火铳,主要就是看中它的安全性。

但朝鲜火铳的杀伤力,依然不能使郭大靖感到满意,这才派藤野正前往澳门,购买当时威力最大的重火绳枪。

尽管郭大靖做好了狠砸一笔钱,以获得尽可能多的重火绳枪,在明年的占领金州行动中派上用场。

但他也没放弃自己造枪的计划,更没有舍弃轻型火枪的想法。

重型火绳枪要靠西夷,轻型火枪的来源,便是离得最近的朝鲜。通过并肩作战而结下的情谊,郭大靖早就跟崔孝一等人说好,通过他们购买朝鲜火枪。

至于崔孝一等人怎么弄火枪,那就比较简单了。可以通过官身,从仓库里调拔,还可以让工匠打造,反正有钱就能堵上窟窿。

更为有利的一点,则是新任义州府尹林庆业,是坚定的拥明仇金派,对崔孝一等人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史书所记,林庆业的一生基本上都是为大明效忠,为建虏和朝鲜所不容后,还逃亡到明国,与明将马腾高并肩作战,抵挡建虏。

后来,连马腾高都降清了,林庆业这个朝鲜人还打算逃到南方,继续和清军干。

最后,林庆业竟然被明军部属出卖,为清军所获,在押解朝鲜的路上,为朝鲜权臣金自点所害。

一个异族人,一个外国的将领,能为大明朝做到这份上,着实令人钦佩。而出卖和杀害他的,竟是战友和本国人,也实在令人唏嘘。

此时,这位操明国的心比操自家的心还多的林庆业,正带人在白马山修筑城池工事。

经历了丙子胡乱后,林庆业认为建虏很可能还会进犯。就算不来,武备也要加强。所以,他要构筑白马山城防线,将来犯之敌拒之防线以北。

也正因为林庆业的忠明仇金,崔孝一等大批朝鲜义兵得以保存,身份自然成了朝鲜官军,义州驻军。

“大人。”崔孝一拿着图纸,来到林庆业跟前,指点着说道:“城墙外尖形马面的角度,好象还可以再狭窄一点,更利于火枪侧击。”

林庆业看了看图纸,又在城墙上伸直手臂进行目测,才开口说道:“郭将军在信上也说了,图纸只是参考,可视情况灵活改动。”

停顿了一下,他又询问道:“弩弓的打造还要加快,百姓们争取每家必备,再抽时间加以训练。这样的话,若有战事,便可迅速聚集起数千兵丁。”

义州的军队在数量上是有限制的,毕竟朝鲜朝廷也没那么多钱养兵。林庆业便接受了崔孝一的建议,全民皆兵,或者称为藏兵于民。

“大人放心。”崔孝一躬身道:“卑职一直在督促,不敢放松。”

林庆业点了点头,举目瞭望山城外的山峦沟壑,沉声说道:“五百枝火枪,一千斤火药,三千斤铁料。你亲自押送,选得力可靠的人,千万不要走漏风声。”

“卑职亲自挑选人手,皆是可靠忠诚。”崔孝一说道:“走水路,直到广鹿岛,中间不作停靠。”

郭大靖早就把一万两银子押在崔孝一这里,枪枝、火药、铁料也按市价购买,运到即付。

有银子就好办事,不管是召集工匠打造,还是从朝鲜其它地方收购,林庆业和崔孝一都有办法。

交情是交情,郭大靖从不滥用,也不让朋友难做。

他也把从朝鲜获取物资视为长远之计,毕竟离得近,朝鲜的一些资源也不缺。比如煤和铁,北安平道就有矿山。

至于抚顺的铁,鞍山的煤,要从建虏手中抢过来,谈何容易?

而且,他有什么好东西,也不吝分享。比如棱堡的图纸,也通过郑凤寿,送给了崔孝一。

“见到郭将军,替某致谢,并带句话。”林庆业轻轻拍了拍城墙,说道:“林某甚是期盼,能有与郭将军并肩作战,共敌建虏的一天。”谷

崔孝一躬身领命,告退而去。

郭大靖,有勇有谋,是个人物。

林庆业这般想着,略有些遗憾。建虏入寇时,他被诬陷免职,未能与郭大靖共同对敌。

来日方长,与建虏为敌作战的日子还长着呢,总有机会见到斩杀奴酋、奇谋破敌的郭将军。

崔孝一交卸了修筑防线工事的工作,立刻召来了自己的亲信,安宗禄、金念良,安克诚等人,都是随他与建虏作战厮杀的战友,绝对信得过。

后金与朝鲜盟誓后,虽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条款,但朝鲜王室已经不敢再与后金为敌,也严令下面官员将领,不得与东江镇交结,避免激怒后金。

在这种情况下,向郭大靖出售火枪、火药等物,如果被外人知晓告密,林庆业和崔孝一都获罪非小。

所以,不管是搬运物资,还是驾船航海,崔孝一都非常谨慎小心,全部都用自己信得过的人。

“能再见到郭将军,实在是太好了。”崔孝一掩饰不住的兴奋,“书信来往太不便了,就盼着能当面畅谈。”

金念良呵呵笑着,说道:“郭将军升官了,可还是那么勇猛,又建功勋。鞍山驿堡先登,手刃数十建虏,听起来就让人血脉贲张。”

金重国若有所思,缓缓开口说道:“崔兄,某觉得可派些人在郭将军麾下听令作战。既学到东西,又增长经验。若建虏日后来犯,这些人便是中坚骨干。”

崔孝一沉吟着没有马上决断,但看脸色,却是颇为意动。

金重国又补充道:“也不说是派遣,以免给林大人和你招惹麻烦。便说是自愿,与建虏有仇。”

安克诚出言赞同,说道:“建虏那边有朝奸,东江军中有朝鲜义士,不奇怪。”

“建虏攻打我国时,烧杀淫掠,与其有血海深仇的多了。”金念良附和道:“个人行为,报仇雪恨,建虏也无可奈何。”

崔孝一终于用力点了点头,以战代练,培养出骨干中坚,确实对日后的作战有利。

况且,这几人说得有道理。若是建虏追究,就说是私自逃到东江镇的,这个责任也就推脱出去了。

“好,就这么定了。”崔孝一说道:“一次去的不要太多,到了郭将军那里也分散入军,成建制的话引人注目。”

“某的提议,某便算第一批吧!”金重国笑着说道:“正好运送物资过去,某便留在郭将军麾下做个小兵。”

“某也算一个。”安克诚也抢着名额,说道:“家里,就劳崔兄等多照顾了。”

众人七嘴八舌,又有数人要随郭大靖征战。

崔孝一挑选了一下,家中有父母妻儿,负担比较重的,他便婉拒。最后,有十二个人算是合格,成为第一批加入东江军的朝鲜人。

…………………

夜色昏暗,冷清的月亮挂在天空,使得山林象是泛着青烟似的薄雾。

郭大靖想不到又将要多了不少手下,此时正全神贯注地搜索前进。

他是一个人在前,后面几十米外是精锐的夜不归小队。利用红外瞄准镜,黑夜便是他的战场,是他最有利的武器。

悄然潜近,郭大靖端起弩弓,瞄准射击。

一个身影晃着在树后倒了下去,一箭爆头,无声毙命,郭大靖又干掉了一个建虏捉生。

显然,离建虏的哨地已经不远,郭大靖愈发认真地观察,愈发小心地前进。

在干掉了第三个建虏暗哨后,郭大靖过入树林深处,终于发现了建虏的哨地。

哨地设置的很隐蔽,暗哨也放出很远,甚至是三个,建虏还是很警惕的。可惜,他们遇到的是郭大靖,最顶尖的潜伏伪装袭杀大师。

没错,郭大靖是作弊了。可那又怎么样,谁让建虏倒霉呢!

都是建虏的精锐,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毙命,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几个帐篷在密林间清理出的空地上,一个明哨在外面游荡。他的警惕性就差了很多,显然是过于信赖外围的暗哨了。

郭大靖潜伏不动,弩弓随着明哨在缓缓移动,直到明哨走到离帐篷稍远的地方,他才冷静地扣动了板机。

建虏被一箭射穿狗头,连哼都没哼出一声,便猛地一歪,倒在了杂草中,且没有惊动其他的建虏。

郭大靖向身后发出了暗号,便继续监视着建虏的哨地,等待着后面夜不收小队。

过了有一刻钟左右,韩仲带着小队摸了上来,在郭大靖的手势指挥下,悄然散开,包围了几顶帐篷。

郭大靖虽然还在戒备待发的状态,却准备看着自己训练的夜不收来结束战斗。

摸掉暗哨,显然是困难的,郭大靖不借助瞄准镜,也不敢说就能找到躲藏隐蔽得很好的建虏。

所以,这个工作他来独立完成。但训练出来的夜不收,同样也要在实战中增长经验,他也不能总是随队出征。

帐篷帘子一挑,一个建虏低着脑袋便要钻出来。

噗!一把刀子狠狠地捅进了他的胸膛,一名夜不收拉着建虏的衣领,将垂死的建虏拉了出来。

身后的几名队友拥上,向着帐篷内的敌人,发射弩箭,顷刻间便结束了战斗。

其它帐篷内的建虏也在猝不及防的袭杀中,纷纷毙命,连象样儿的反抗都没有。有的甚至还在睡梦中,便去见了阎王。

郭大靖轻轻呼出一口长气,收起弩弓,缓缓站起身。

尽管离他的最佳设想还有些差距,但这些夜不收的表现,已经算得上很好了。

包围哨地、围攻帐篷,他们的动作足够熟练,使敌人完全没有发觉。袭杀建虏也够狠,够利索。

留下几个人收拾战场,接应后面的大队人马,郭大靖率领夜不收小队继续前进,准备趁着黑夜,突破建虏的预警拦截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