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一百二十五章 极度恐慌袁大人

逆天换明 第一百二十五章 极度恐慌袁大人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21:02:33 来源:笔趣阁

不仅如此,朝鲜朝廷还令龙骨山城的义兵全部迁往内陆安置,颇有金牌召回、秋后算账的意图。

义兵闻此消息,人心顿时涣散,离城各逃他处。郑凤寿为保全性命,携家眷跑到了皮岛避难。

果然,封建帝王都是一个德行。不顾子民,不惜国土,只要屁股下的位子能坐住,能继续享受,丧权辱国也不在乎。

郭大靖唏嘘感慨,安慰了郑凤寿一番,还邀请他带着家眷在广鹿岛长住。

“多谢郭将军好意。”郑凤寿也没拒绝,也没马上答应,说道:“郑某暂在毛帅帐下听令,待过些时日,再作打算。”

郭大靖也不勉强,又问起了崔孝一等人的情况。

与郑凤寿相比,崔孝一等人的境况就要好多了。他在新任义州府尹林庆业手下任职,还安插了许多朝鲜义士。

关键是郑凤寿是接受了毛文龙的任命和印信,这恐怕是原则性的问题。

由此也可以看出,朝鲜的态度是亲明而恶毛,未必没有借建虏之手,将东江军从朝鲜赶出的心思。

眼看到了中午时分,郭大靖热情邀请,众人也不推却,骑上马出了军营,直奔村中而去。

“还以为你的亲事早就办了呢!”陈继盛说道:“没想到拖了这么久。”

郭大靖呵呵一笑,说道:“末将掐算着陈帅要来,便抓紧时间,打个秋风。”

“掐算得不错。”陈继盛心情大好,也开起了玩笑,说道:“那你再算一下,建虏可会从宁锦撤兵?”

郭大靖微笑道:“这不用算,他们在夏季酷暑前必定撤兵。”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陈帅,若末将算得准,还请从皮岛调些工匠来。”

陈继盛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好,某就同你打这个赌。”

建虏攻坚不是所长,但破城还有一个长期围困的笨办法。只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粮秣供应充足,二是后顾无忧。

就现在而言,建虏从朝鲜获得了很多粮草物资,又在锦州周边劫掠到了不少,第一个条件有点勉强算是达到。

但第二个条件就完全不具备,毛文龙还在,东江军尚存,建虏统治的辽东大片土地,守卫不够严密。

历史上等到毛文龙死后,东江军分崩离析,再看建虏如何在辽西展开行动?那围困大凌河,围困锦州,长围久困便成了建虏常用的作战计划。

辽西辽东本是相辅相成,互相呼应对敌。东江军若瓦解,关宁军亦将陷入全面被动,但朝廷诸公却看不到这一点。

战事将临,却有这难得的酣畅饮酒、谈笑轻松的机会,自是陈继盛、郑凤寿等人万万想不到的。

就在院中,一桌不算丰盛,但酒肉不缺的小宴,一直吃喝到将近黄昏,各人才尽兴而归。

“老刘哇,明日就不陪你了。”郭大靖扶着晃悠跌撞的刘兴祚出了院门,还不忘揶揄道:“今日已分了高下,你不服都不行。”

刘兴祚还不服郭大靖,可得扶墙,醉眼惺忪地还逞强,舌头都硬了“早,早上没吃,空,空腹。让你捡,捡了便宜。明天就,就先饶你,要不,不能洞,洞房,弟妹该怪我啦!”

“多谢啊!”郭大靖阴阳怪气地拱了拱手,叫来亲兵,把还呜噜不停的刘兴祚等人送回军营休息。

郭大靖回到内院,李秀姐已经打好洗脸水,殷勤地侍候。

郭大靖也没少喝,可这具身体的酒量还真可以。至少在表面上,刘兴祚是干不过他的。

“那你早点休息。”李秀姐伸手扶着,把连脸都不洗的郭大靖送进屋。

“没事儿。”郭大靖坐在炕边还有点晃,拉着李秀姐的手,轻拍着傻笑道:“也就40度,小意思。我还能喝两大碗,把他们都干倒。”

李秀姐也不明白什么40度,只好笑着哄道:“郭大哥最厉害的,他们哪是你的对手。”

郭大靖嘿嘿笑着,说道:“你也不是对手。明天拜天地,入洞房,让你知道我的厉害……”

李秀姐羞赧极了,可还耐心地哄着,直到郭大靖说累了,一头躺倒,呼呼大睡起来。

给男人脱掉鞋袜,盖好被子,李秀姐还有些不放心,坐在炕边听着男人发出均匀的呼声,才轻手轻脚地回屋休息。

……………

宁锦大战还在进行,郭大靖却是该成亲成亲,该吃酒吃酒,反正他纵是有千条计策,也不会得到实施。

而袁督师则在继续他的表演,奏疏接二连三地送到京师,令朝中众臣非议纷纷。也充分暴露了他已经陷入极度恐慌,乃至六神无主、胡言乱语。

“但此盛暑夷兵未必能久留,臣已令舟师绕后,复令西虏声援,如其退去则邀皇上之灵。”

锦州要够呛,宁远无法救援,要让西虏退兵,那只能老天保佑,全靠运气了。

“若彼分番迭攻,而我兵战不可透,则锦为必破,又以困锦者困宁,虽城守素备,而食乏援绝……”

袁督师不仅对于锦州已经完全丧失信心,还对宁远的防御充满了忧虑。守倒是能守,可粮食吃光就要完蛋啦!

“则预为宁远、山海援者,非蓟门三协与宣大两镇乎。但有兵必有饷,行粮断不可已乞。”

皇上,您赶紧调集蓟镇三协,以及宣大两镇的军队来增援宁远和山海关,并同时充实两地的粮草。

“奴子妄心骄气,何所不逞。我欲合西虏而厚其与,彼即攻西虏而伐我之交。我藉鲜为牵,彼即攻鲜而空我之据。我藉款愚之乘间,亟修凌锦中左以扼其咽,彼则分犯鲜之兵而挠我之筑。著著皆狠而著著不后……”

这是在说建虏狡诈聪明,还是在自己打脸,在说自己愚蠢,招招落后,招招被建虏占了先机?或者说,袁督师被皇太极玩弄于股掌之间还不自知。

就这智商,就这谋略,郭大靖就想问问袁督师:“你哪来的自信大言不惭,哪来的自信去领兵打仗的?”

一个政治投机的赌徒,以小搏大,用守宁远两天的战绩获得了名将的称呼,一跃而成为封疆大吏般的存在。

在吹捧中,袁督师飘了,真以为自己是军事奇才,是旷古名将。可惜,一场宁锦大战让其原形毕露。

就是这样惊慌失措的危言耸听,袁督师还觉得不够,又爆发了赌徒的本性,向皇帝上奏,要与建虏在宁锦进行决战。

而为了策应袁督师连具体计划都没制定的疯狂出击,他要求朝廷把保定、蓟镇、宣府、大同,甚至包括京营的军队都要调动起来。

“……彼时罄天下之力与之争于关前,何如及今与之决于宁锦……决一死战以达锦州,又合锦之兵马奋击,令夷匹马不还。拼此三万五千人以殉敌,则敌无不克。”

九边重镇,袁督师一下子要调动五镇,山西、延綏、宁夏、甘肃这四镇估计是离得太远,被袁督师放过了。

“至制胜出奇,潜天潜地者,臣将密商而阴用之不敢先洩。但各镇之兵坐粮久不给,各兵与出关兵俱支行粮此,则司农与津部之任也。”

木匠皇帝都蒙了,特么的要调动天下之兵,与建虏进行大决战,你还要保密,不说具体的计划,光要朕准备钱粮。

还拼了宁远的三万五千人以殉敌,那特么的都是朝廷拿钱砸出来的好不?

要是靠拼就能打赢建虏,那萨尔浒是怎么回事,辽东全部沦陷是怎么搞的?

天启还是比较清醒的,要是崇祯,没准儿就信了。

而作为前线的最高指挥官,要朝廷动用北方过半的主力去决战,作战计划不敢先泄,也就是没有;具体的战术打法也要你猜、你猜,这不扯吗?

阎鸣泰立刻上疏,认为袁崇焕的话不能信,冒险拼命也是扯淡。

“锦州地处偏僻,原非扼要之地。当日修建已属失策,以此区区弹丸之地而挠动乾坤半壁,岌岌乎危及天下……”

兵部随后也给出意见,认为是“险著”:“抚臣之疏奇著也,实险著也,以不拼死而围不可解也。督臣之疏正著也,亦稳著也,恐徒拼死而围终不可解也。”

难道袁崇焕真的要和建虏拼命,以死报国嘛?

错了,袁督师并没有慷慨赴死的义气,而是在给自己找借口,谋退路。

你看,我不是没办法,没胆量,是朝廷不允许嘛!拖上北方九边重镇的大半兵力去冒险赌博,袁督师要的就是朝廷否决。

为了自己能有个交代,妄言战守而诓算朝廷,可见袁督师心中阴暗的一面。

等到了五年平辽的大话没法交代,袁督师又故伎重施,竟不惜损害国家利益,成千上万百姓的生命,千方百计与建虏议和,以达到脱罪的目的。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用到袁督师身上,是一点也不错的。

宁锦之战打到了这个地步,解围锦州的办法,似乎只剩下了一个。嗯,应该是两个。

第一个是老天保佑,建虏耐不得即将到来的酷暑,自己退兵而去;其次则是东江镇的牵制,迫使建虏回师。

原本还有朝鲜这个盟友,打仗不行,摇旗呐喊也能帮上忙不是。可现在,只剩下了东江镇在孤军奋战。

而东江军已经不同于历史上同时期的实力,最关键的还是有郭大靖这个熟知历史事件发展的先知,将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朝野最广泛的赞誉。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在桌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郭大靖便睁开了眼睛。

生物钟调整得很快,婚前婚后的起床时间略有不同,但郭大靖已经完全适应。

枕边人已经穿上了衣服,望着自家的男人羞怯地笑了笑,便忙着下炕去灶房,给郭大靖准备早饭。

打着呵欠,郭大靖也起床穿衣,一会儿便来到院中,就着打好的水洗漱。

成亲的第二天,郭大靖便回了军营,与刘兴祚等军官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

精挑细选了三百精锐组成潜入突击队,一百五十名配刀弩兵,一百五十名刀盾手,由郭大靖亲自率领,进行了集训。

潜入敌后要求昼伏夜出,不生火就能食用的干粮是必须要备足的。按照当时的常规,每人轻甲的话,能够携带十天左右的干粮。

为了能够保证翻山越岭、涉水渡河的行进速度,三百精锐全部身着轻甲,这也是郭大靖没带长枪兵的原因所在。

防护不够,盾牌来凑。突击队分为三个小队,每队是五十弩兵、五十刀盾手,互相掩护,远战近战搭配。

为了携带更多的作战物资,突击队又配备了三十匹驮马。

这还只是表面上的准备工作,郭大靖往空间内又存了干粮和弹药。别说十天半个月,就是两三个月,也尽够支撑。

都是有经验的精锐之士,郭大靖在集训中主要是训练夜间作战、伏击、潜行等项目。

时间比较短,但训练强度很大,郭大靖的要求也极严格。尽管还达不到后世精兵的标准,可已经强过目前的大部分军队。

为了保证足够的体力,郭大靖对突击队的伙食也是舍得投入。饭管饱,还顿顿有肉,不管是菜里,还是汤里;不管是马肉、猪肉,还是鱼肉。

准备是够充分的,就算是毛文龙不接受郭大靖的建议,郭大靖也准备带着队伍出去,通过实战锻炼一番。

集训是辛苦的,郭大靖亲历亲为,带着突击队在山林中摸爬滚打,白天练伪装潜伏,夜晚练偷袭行军。

但通过这次集训,这三百精锐对郭大靖是心服口服,劳累和怨言都被郭大靖的高超技能,以及好伙食给驱得一干二净。

训练场上那“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也不再是空洞的口号,正逐渐被接受,并深入人心。

今天难得地休息一上午,但郭大靖还要去军营、工坊忙其它的工作。

李秀姐初为人妇,脸上是不经意便能时时流露出来的羞赧和幸福,在竭尽全力做好一个贤惠温良的媳妇。

不管郭大靖多晚归家,除非派人告诉今晚不回,李秀姐都要等着男人,为他热好饭菜,为他打水洗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