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家,女人

逆天换明 第一百二十二章 家,女人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21:02:33 来源:笔趣阁

军营内,郭大靖刚刚返岛,正与刘兴祚谈论着巡视后的感想,以及之后的计划。

刘兴祚来到广鹿岛之后,便主要负责招募兵员、训练新兵。

两人在援朝作战时便开始搭伴配合,对于郭大靖的想法和要求,刘兴祚应该算是最了解的。

“老兵新兵共两千四百兵,已经训练半月,再拉出去见见血腥,也差不多就合格了。”刘兴祚听完郭大靖的计划,又把自己这边的情况进行了介绍。

“土营的兵已有二百多人,有一多半是旅顺李维鸾、鹿岛张攀、大小长山岛的俞亮泰等人送来的。”刘兴祚笑着挑了挑眉头,“郭将军的面子还是挺大的,他们接到书信,办得都挺痛快。”

训练强度很大,意味着粮食和物资的更多消耗。半个月的训练,只休息了两天,这在其他部队,恐怕并不多见。

而土营,则是郭大靖组建起来要亲自加以训练的。以后的攻城拔寨,这将是主力和奇军,尽管还没人知道他的目的。

“以战代练是必须的。”郭大靖颌首说道:“不打大仗,三四百人或四五百人的规模,分批袭扰作战,我亲自率领。”

刘兴祚耸了耸肩膀,说道:“渗透袭扰,是你所长。再说,你是主将,怎么安排布署,某听令就是。”

停顿了一下,刘兴祚催促道:“赶紧回家看看未过门的媳妇儿,都半年多没见面儿了。另外,抓紧时间把亲事办了,宁锦受敌,说不定咱们又要行动呢!”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说道:“刘兄,如果我军袭击辽阳,为宁锦解围,该如何行动?沿途的建虏据点或驿站,还有地形地势,麻烦你作个计划或说明。”

刘兴祚眨巴眨巴眼睛,问道:“你觉得毛帅会径袭辽阳,为宁锦解围?”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只是猜测,有备无患吧!”

刘兴祚想了想,说道:“好吧,这两天我就作出来。反正,日后也可能会用上。”

“肯定能用上。”郭大靖笃定地说道:“就是本部作出别的计划,咱们日后也要深入建虏占领区展开地动,辽阳是个不错的目标。”

刘兴祚对此倒是深以为然,催促着郭大靖赶紧回家,又调侃着快点摆宴成亲,他急着喝喜酒呢!

辽南四卫,金、复、盖、海,建虏已弃其三,只占领着海州卫。而过了海州卫,便是辽阳。

况且,水师由三岔河溯流而上,入太子河,可达海州和辽阳。当然,动用水师走复杂的河道,多半不是毛文龙的选择。

对于军队的训练,刘兴祚还是很上心,并把自己的兄弟刘兴治也招来,共同负责。

对此,郭大靖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历史是历史,现在是现在。再说,他已经把其它事情处理得差不多,很快就要接手过来。

郭大靖也没带亲兵,骑上马出了军营,便直奔村子而去。

房子盖好后,他只去看了一眼,便依然住在军营,处理着繁杂的事务。今晚,要在家里睡了呀!郭大靖远远地看到了村落,不由得微笑起来。

家呢,虽然只是一个字,却包含着很多含义。休息之处,安全所在,放松身心的宁静港湾…..

不管什么时候回去,有笑脸迎着,有嘘寒问暖的温言细语,有守候的灯火,有热好的饭菜……

郭大靖来到院门前翻身下马,略微踌躇了一下,便上前敲响了院门。

前来开门的是孙嫂,看到郭大靖愣怔住了。半年多没见,眨巴着眼睛看了半晌,才认出来。

“大靖兄弟——”孙嫂脸上绽出灿烂的笑容,声音大得屋内都差不多能听到,“郭将军,快请进来。半年多不见,你可变了不少,更壮实,更,更威武了。”

郭大靖笑着说道:“孙嫂,你的病大好了?”

“好了,好了。”孙嫂没想到郭大靖还想着这事儿,连声说着,伸手去牵郭大靖的战马。

“我来就好。”郭大靖牵着缰绳走向马厩,说道:“这马我骑惯了,见了生人怕是会冲撞。”

两进的院子,前面是马厩和下人住的屋子。暂时没有下人,孙嫂和王嫂便轮流来照应。

郭大靖拴好马,孙嫂抢在他前面,小跑进了后院,大声叫着:“阿秀,郭将军回来了……”

李秀姐正在屋内做着针线,听到喊声一阵心慌,把嫁衣胡乱收起,忙着推门跑了出来。

倾斜的阳光正照在站在门口的李秀姐脸上,刺得她不由得眯起了眼睛,模模糊糊只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耳旁便听到了温和的问候话语。

“阿秀,在这里住得还习惯吧?”

李秀姐连连点着头,曾经很多次想象过见面的情景,也想过要说的话语,事到临头却吭哧了半晌,才嗫嚅道:“习惯,挺,挺好的。”

孙嫂赶忙让着,“郭将军,快屋里坐着说话,我去打洗脸水。”

郭大靖客气一句,便走到门前。李秀姐下意识地让开,微垂着头,跟在郭大靖身后走进了屋。

中间算是个厅堂,左边的房间是郭大靖的卧室兼书房,右边的是李秀姐的。这样的安排对于还未成亲的二人来说,或许有点尴尬。

但当时的条件,郭大靖也不想弄两处房子折腾。成亲就两三天的事儿,瞎讲究啥呀。

再说,除了正房,还有两侧的厢房。实在不行,他还可以和李秀成暂住个一两天。

况且,就是两人不办仪式,只说已经成亲了便睡在一起,也没人乱说道什么。

郭大靖进了厅堂,停顿了一下脚步,便走进左侧自己的房间。虽然没在家里睡过,可他的几件普通衣物还是留下来。

李秀姐犹豫着,迈着小步跟进来,帮着郭大靖脱下军服,换上日常的衣服。

孙嫂端着水进来,放下后又识趣地退了出去。

“郭大哥,先洗把脸。”李秀姐抱着郭大靖的军装,闻到了上面的汗味,在外十几天没换洗了,便拿出去准备清洗。

郭大靖答应着,出来洗漱了一下,李秀姐又倒了碗水端过来。

“不用这般客气。”郭大靖笑着接过来,示意李秀姐坐下,这才仔细打量,瞅得李秀姐微垂下头,脸上泛起红晕。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又要打仗了,我想着这两天便把亲事办了。否则,不知又要耽搁多久。”

李秀姐轻轻点了点头,低低的声音说道:“都依你。”

停顿了一下,她又轻声补充道:“后天行嘛,准备得还差了点。”

郭大靖笑道:“虽然不是大办,可也得请些人来喝杯喜酒。明天我也要准备一番,后天正好。”

李秀姐还是微垂着头,微抿起嘴角,心中变得敞亮了许多。

郭大靖伸手拉过李秀姐的手,感觉到姑娘的身子一下僵硬,不由得抿嘴微笑,这纯纯的姑娘,连手都没拉过,就要成为自己的新娘了。

感情是睡出来的,这句话不能说不对,可也不是全对。但在古代,却多是如此,哪来的自由恋爱。很多时候,成亲之前,男女双方连面儿都没见过。

手是粗糙的,还有郓裂,虽然这是当时大多数辽民百姓都有的,但郭大靖还是很心疼。

“照顾家里,照顾两个孩子,着实辛苦了。”郭大靖用温暖的大手捂着粗糙的小手,温言说道:“本想着给你雇个丫环——”

李秀姐用力摇头,小手暖暖的,也感觉到郭大靖的手上粗厚的茧子,心中暖意涌动。

姑娘抬起头,勇敢地看着郭大靖,柔声道:“不用雇人,我能照顾好家里。一只手也习惯了,能做很多活计。”

脸上是风吹日晒的肤色,并不细嬾白晳,但却透着健康。

十八岁吧?正是女子最好的年龄,就是不打扮,也充满阳光和青春的气息,也有着巨大的诱惑和吸引力。

郭大靖轻轻拍了拍姑娘的小手,慢慢起身,伸手抚摸着李秀姐的头发,又移到姑娘的脸庞。

温柔的大手,轻柔的抚摸,李秀姐只是身体僵了下,便没有了抗拒。

她微微闭上了眼睛,把脸贴在了郭大靖的怀里,鼻中是男子汉的气息,给人一种可靠和安全的感觉。

直到这个时候,李秀姐的忐忑不安才算是烟消云散。

她不再害怕,不再羞赧,那就是她的男人,为她而奋起杀人,给半残的她生活的希望和依靠。

郭大靖轻轻抚摸着姑娘的秀发和脸庞,捻捏着她的耳垂,也不用过多的语言,他能感到李秀姐的身体从僵硬到放松,右手环住了他的腰,怀中有些殷湿。

不知不觉,李秀姐的眼泪流了出来。

长时间忧郁不安的释放,久别重逢的欢喜……种种复杂情绪交织在了一起。

咣的一声,房门被大力推开,小妮一头冲了进来,嘴里还大叫着“靖哥哥,靖哥哥。”

两个人被惊吓,触电似的分开,李秀姐侧过脸,抬手拭去脸上的泪珠。

郭大靖笑着转过身,张开双手,小妮急跑几步,撞进了郭大靖的怀里。

在哈哈的笑声中,郭大靖把小丫头抱了起来,在原地转了两个圈,才注目端详明显长了身高体重的小妮。

小妮发出欢快的笑声,两只小手也捧不住郭大靖长了胡须的大脸。

郭大靖捏捏小妮的脸蛋儿,笑着说道:“嗯,长肉了,个子也高了。”

“也好看啦,是不是?”小妮咧开嘴,大眼睛又黑又亮,充满了期待地等着靖哥哥夸奖。

“是吗?”郭大靖故意露出疑惑之色,“那我可得好好瞧瞧。”

李秀姐抹掉眼泪,转身笑着说道:“小妮自然是最好看,最漂亮的。谁都喜欢呢!”

小妮紧盯着郭大靖,期待的表情毫不掩饰。要是靖哥哥说自己不好看,小丫头肯定会哭鼻子。

郭大靖装模作样地端详了半晌,才用力点头,说道:“真的好看,小妮越长越漂亮,变成小美女啦!”

小妮绽出灿烂的笑容,笑得咯咯的,再没有靖哥哥的夸赞更让她开心的事情了。

“你和孙嫂分头招呼下乡亲们,今晚聚一下,吃顿饭。”郭大靖转头对李秀姐笑道:“明天要准备什么,你正好分派一下。”

李秀姐略有些为难地说道:“家里的粮食倒够,可别的就要现去买。天色有点晚了,怕是买不到什么。”

郭大靖毫不在意地说道:“这个你不用担心,我已让人送来,很快就要到了。”

李秀姐展颜而笑,转身便向外走。

“小妮跟着一起去。”郭大靖把小妮放下来,摸了摸她的头,说道:“晚上做肉吃,可香啦。”

小妮还有些不舍,可也不想让李秀姐独个去,边走边回头地跟着李秀姐。

郭大靖眼看人都走了,出门去了灶间,关好门,从空间内取出了几大块马肉。

都是战场上被打死的,郭大靖趁人不备都收入空间切割完毕,天然的无菌储藏,想什么时候吃都没问题。

用不着七个盘子八个碗,有肉有汤有饭,在当时就是最好的吃食。

郭大靖想了一下,又拿出两只山鸡,取出一坛酒,还有两罐朝鲜酸菜,这就更完美了。

空间内的吃食最多,有随手拣的,有打路猎到的,有郑凤寿等人送的,更多的是郭大靖从建虏那里偷的。

有备无患这句话对郭大靖来说,是最合适的,也是形容最贴切的。他就象个松鼠,不知疲倦地收集着将来会用到的食物。

手脚利索地把马肉切成块,大锅里填上水,简单的作料和盐一放,烧火就煮了起来。

山鸡拾掇好,切成小块,郭大靖拿出两个辣椒,准备做个辣子鸡丁。担心味道不够重,他又加了点花椒。

在当时,辣椒还没传进中国,这还是他在仓库的小厨房里找到的。

辣椒种子都小心地保存下来,准备辟块小菜园好好种上。郭大靖看自家院里的空地就挺好,还有西红柿,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种活。

都是宝贝呀,后世根本看不上眼,普通之及的食材,在后世却是拿钱也买不到的稀罕和宝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